书城励志修炼当下的幸福
26084400000016

第16章 “独”幸福,不如“众”幸福

幸福是需要分享的,如果只是追求一个人的幸福,那是自私的行为。这样的幸福也是不会长久的,只有与人分享,大家一起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天堂是由自己搭建的

杰克拥有一个美丽莲花池。那其实是他在乡下住宅附近的一片天然洼地,他坚称他在乡间的宅邸为他的农场,水从远处山丘上的蓄水池中流入这片洼地,其间还要通过一个可调节水流大小的阀门开关。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美满,到了夏天澄澈的水面上就会铺满怒放的莲花,鸟儿们在池中自由嬉戏,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它们的奏鸣音。蜜蜂则在花园中的野花上忙碌不辍。极目远眺,池塘的后面是一片更加美丽的丛林,野生的浆果、灌木、蕨类植物争相盛开热闹极了。

杰克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拥有着一颗博爱的心。在他的领土上,你看不到“私人所有,不得擅入”或“擅入必究”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原野尽头那让人倍感亲切的标语,“这里的莲花欢迎你”。他得到了所有人的由衷爱戴,原因很简单,他真诚地爱着所有人,并愿意与他们分享他的一切。

在这里人们常能碰到正在玩耍的天真孩子和风尘仆仆、步履蹒跚的旅人,不止一次看到他们离去时面上那与来时全然不同的神情,仿佛卸下了身上的重负,直到现在人们的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他们离去时的低声呢喃和祝福。有些人甚至把这里称为世外桃源。闲暇时作为主人的他也会在此静坐享受夜晚的寂静。当外人离去后,他趁着皎洁的月光在园中往来踱步或坐在老式的木质长椅上伴着芬馥的野花香喝点什么。他是一个具有一切美好品质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是他一生中最伟大最成功之处,经常带给他莫名的感动。

毗邻的一切生物仿佛也能感受到这里散发出的亲善、友好、宁谧、欢欣的气氛。牛羊们会漫步到树林边古老的石栏下,张望着里面美好的景致,我想它们真的是在跟我们一起共享这份温馨。动物们面带微笑昭示着它们的心满意足和欢欣愉悦,或许这就是他的心中所求吧,因为每当此际他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表示他能理解它们的心满意足和欢欣愉悦。

水源的供给原本丰沛,水池的进水阀又总是开到最大,这让水流婉转而下,不仅在栏边驻足的牛羊能饮到甘甜的山泉,邻家的田园亦可受惠。

不久前杰克因事不得不离开大约一年的光景,这段时间里他把房子租给了另外一个男人,新租客是位非常“实际”的人,他决不作任何无法给他带来直接利益的事。连接莲花池与蓄水池之间的阀门被关闭了,土地再也得不到泉水的滋润和灌溉;朋友立起的“这里的莲花欢迎你”的标语也被移走;池边再也见不到嬉戏的顽童和欣慰的旅人。总之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不复往昔林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的样子。池里的花朵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而日渐凋零,只有伏在池底烂泥上枯萎的花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热闹。原本在清澈的池水中悠然而动的鱼早已化为枯骨,走近池边便能闻到它们发出的腥臭。岸边没有了绽放的鲜花,鸟儿不再停留于此,蜜蜂们已移居它处,园中亦不见蜿蜒的流水,栏外成群的牛羊再也饮不到甘甜的清泉。

如我们所见,今天的莲花池与杰克悉心照料的莲花池有天壤之别。而细究之下,造成这一切差别的原因却十分微不足道,仅仅是因为后者关闭了引水的阀门,阻止了来自山腰的水流。这个貌似简单的举动,掐断了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它不仅毁掉了生机盎然的莲花池,还间接破坏了周转的环境,剥夺了周转邻居们与动物们的幸福。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新的感悟?在这个莲花池的故事中,杰克那种博爱的胸怀就是宇宙间最真、最美的东西。

其实,故事里的莲花池跟你我的生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因为它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他人之手,只有依赖别人替它打开阀门才能生存下去。相对于莲花池的无助,我们的生命则强势许多,至少我们可以自由决定从外界汲取的能量及信息,能够掌握人生的只有我们自己的思想。

要学会与人分享,心河才不会干涸

以色列有两个内海——加利利海和死海。这两个内海虽然相隔不远,但周围的景致却是大不相同,加利利海一片生机盎然,而死海周围却是如同它的名字那样,一片死气沉沉。究其原因,则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

死海在海平面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盐的比重很大,当人们掉进去时,身体会自然浮起而不会淹死。死海的水中无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

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含有很多生物,因耶稣基督曾在此地渔猎而享有盛名。海中盛产一种“圣彼得鱼”,这种鱼虽然外观丑陋,可是肉味鲜美,已成该地名产。加利利海边餐厅林立,都以售圣彼得鱼为主,来游览的旅客们常常在此大饱口福。

加利利海的岸边的老树枝叶茂密,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真是一个充满生趣的美丽世界!相形之下,死海就没有这么活跃。死海没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漂浮在死海上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而透不过气来,从来没有一只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到岸边去喝过水,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名之为“死海”吧。

两者为什么形成如此差别呢?

先哲们的解释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后,又流了出来,最后归之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它经常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

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出,所以,生物都不愿意生活在其中,呈现死气沉沉的景象。水不流,鱼不栖,没有任何生物饮水,只取而不予,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死海从来不分给别人什么,所以它才会“死”在那里。在人的一生中,也常常会遇到像死海这样只进不出的人。

因此,人应该像加利利海那样活跃,经常给予,千万不能学死海,只进不出。有进有出,这才是聪明人的处世之道。任何人都不可妄想占据所有的东西。

对于我们来说,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既要接受人家的给予,同时也要注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人家,不然就会像死海那样,内心的心河一片死寂,最终干涸掉。所以,把分享作为人生的信条。这是使我们走向幸福人生的条件之一。

跨越吝啬的藩篱,与幸福同在

罗素说过,吝啬,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们过自由而高尚的生活。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摒弃吝啬的不良习惯。

凡吝啬的人一般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这类人只是嫌自己发财速度太慢,总嫌发财“效率”太低,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因而挖空心思地、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算计集体、算计社会,一般的情况是:在吝啬者口袋里的金钱或多或少地带有不洁的成分,廉耻、天良、真理,都会沉溺在吝啬者的吝啬之中。

这种过于吝啬的习性的一种表现是与人交往只索取不奉献。

有个勤劳而忠实的男孩叫汤姆,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并且拥有一座在村庄里最美丽的花园。小汤姆有很多的朋友,其中有一个磨坊主叫汤恩。汤恩是个很富有的人,他总自称是小汤姆最忠厚的朋友,因此他每次到小汤姆的花园来时,都以最好的朋友的身份拎走一大篮子各种美丽的鲜花,在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拿走许多水果。

汤恩经常说:“真正的朋友就该分享一切。”而他却从来没有给过小汤姆什么。

冬天的时候,小汤姆的花园枯萎了。“忠实的”磨坊主朋友从来没去看望过孤独、寒冷、饥饿的小汤姆。

汤恩在家里对他的家人说:“冬天去看小汤姆是不恰当的,人们经受困难的时候心情烦躁,这时候必须让他们拥有一份宁静,去打扰他们是不好的。而春天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小汤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我去他那采回一大篮子鲜花,我会让他多么高兴啊。”

磨坊主天真无邪的儿子问他:“爸爸,为什么不让小汤姆到咱们家来呢?我会把我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他一半。”

谁想到磨坊主却被儿子的话气坏了,他怒斥这个白白上了学,仍然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说:“如果小汤姆来到我们家,看到了我们烧得暖烘烘的火炉,我们丰盛的晚饭,以及我们甜美的红葡萄酒,他就会心生妒意,而嫉妒则是友谊的大敌。”

汤恩的话

磨坊主汤恩的高论让我们看到了吝啬的人在面对生活时的丑恶嘴脸。吝啬者金钱、财富都不缺,然而其灵魂、其精神却是在日趋贫穷。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不能。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忙着的是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唯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全部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永远不会是愉快的。

所以,我们要远离吝啬的魔鬼,走出吝啬的灰暗,寻找生命中那一份与人分享的蓝天。施予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决心想给予,就可以透过训练开启布施之心。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会“布施”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收获。

伸出援助的手,让疲惫的同伴得到兴奋

生活就好像在爬山。如果在前面的人能够经常回头来跟后面的人开一句玩笑,或者招招手,说一些鼓励的话,是对后面的人有很大帮助的。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爬山的人,应该相互帮助和鼓励。如果我们偶遇了那些比我们悲惨的同伴,那就证明我们爬在了他们的前面,此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向他伸出援助的手,给他鼓励和支持,让他的精神得到兴奋。

2005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北京王府井大街地下通道里一对求助的母子,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孩子有四五岁,但是身体孱弱,头部大得出奇,活动也不太方便。母亲不时照顾着怀中的孩子,除此之外,似乎对身边的其他事物并不关心,偶尔有好心的路人给他们留下钱物,母亲也没有什么反应,表情有些茫然。

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的营销员姚默当天碰巧路过这里看到了这对母子,便上前询问二人的情况。原来这对母子是贵阳人,妈妈叫刘燕,孩子叫小伟。小伟出生后不久便患了脑积水,由于在所居住的县城医院条件有限,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只好到北京求医。小伟曾经在北京一家医院动过一次手术,但是后来的状况并不好。刘燕想给孩子继续治病,无奈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了,只好在北京街头乞讨,寻求帮助。在确定孩子母亲所说的属实后,姚默给母子留下了一些钱,并决定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随后姚默咨询了民政部门,得知按照现行的相关政策,小伟的情况可以在当地残联得到一定的救助,于是便把这一信息告诉了刘燕,并送母子二人回了贵阳。

然而在一年之后,姚默再次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地下通道里遇到了母子二人。原来,当地残联以小伟未满18周岁为由,并没有给他提供相应的救助。在这一年中,小伟的病情逐渐加重,由于脑部受到积水挤压,已经影响了发育,四肢不能正常活动,连进食时的吞咽都非常艰难。之前为小伟动过手术的大夫告诉刘燕,目前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劝她放弃治疗。但刘燕不想放弃,她坚信有一天小伟会康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己吃饭,自己玩耍。

同样身为一位母亲的姚默被刘燕深深打动了,再次联系了民政部门、红十字会等机构,但得到的答复都是“达不到申请救助的标准”,她只好向公司寻求帮助。

公司的伙伴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也被小伟的不幸遭遇所打动,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联系,北京天坛医院为小伟重新做了一次检查,并准备制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在公司和同事的帮助下,姚默开始在中保网和博客网上筹划小伟的“爱心专栏”,呼吁更多的好心人为小伟提供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对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同伴伸出援手,那么大家凝结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巨大的。

我们与我们的同类是结伴而行的。尽管自己的路途并不一定是顺利的,可是一旦我们在途中发现了掉队的同伴,就应该大喊一声,并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以精神上的鼓励,让他有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懂得分享,才能拥有加倍的幸福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转眼三年后的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中。

来禅院的信徒都不住地赞叹:“好美的花儿啊!”

有一天,有人开口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来送到别人家里。消息很快传开,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这样一来,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了!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的菊花。”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啊!”

“满村菊香!”弟子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如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因为这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

智德禅师将一院子的菊花香变成了满村子的菊花香,这种与人分享的快乐是永远比自己一个人享受快乐要快乐得多。

分享可以让一个人的幸福感增强,一个人想要幸福更多的幸福,最好的方式是学会分享。如果在你只注意自己的时候,实际上你就会失去的更多,你失去的是别人也会对你不闻不问,当你冷漠一个人的时候,别人也会同样的冷漠你,假如你有一个苹果,当你将它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别人可以和你一样的快乐,当下一次别人拥有一个橘子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想到你,甚至更多的事情愿与你分享,你失去的那个苹果却换来在别人心中不一样的感觉,收获更多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就像智德禅师说得那样不仅仅是自己心里的幸福,幸福需要分享,分享可以让一个人的幸福变成一群人的幸福,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幸福的味道,这样才能更幸福。不要总想着自己,应该把自己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当你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时,你就会体会到,其实与别人分享幸福比独自占有幸福更幸福!人往往在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的时候,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幸福不会越分越少,只会越分越多。正所谓“独享不如共享,共享之乐远胜于独享之趣”。

幸福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

星云大师佛法造诣身后,不少人慕名前来拜访。一天,一位有钱人向大师诉苦道:“我出生富庶,父母留给我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为什么我感觉不到丝毫幸福?”

星云大师问:“你的钱都用在哪里去?”

富人说:“投资,扩大我的事业。”

星云大师问道:“仅仅是这样吗?”

富人点了点头说:“是的。”

星云大师笑着说:“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两个准备转生投胎的人被召集到佛祖面前,佛祖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是要做一个索取的人,而另一个人是做一个给予的人,你们愿意如何选择?’第一个人想到索取可以坐享其成,非常舒服。于是他抢着说要过索取的人生。另一个人也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只好做一个给予的人。佛祖满足了两人的选择。第一个来生做了一个乞丐,整天索取,接受别人的施舍;第二个人则成为了大富翁,布施行善,给予他人。

第一个人常常因为索取时遭到拒绝困惑,每一次在乞讨时总是面临着难以言状的压力。第二个人则在布施行善时,感觉无比的幸福。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给予的人。懂得给予,就永远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有要索取。给予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索取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少。没有付出,幸福也没有办法流进你的生活。”

的确,懂得付出的人,会感受到不计回报的单纯的满足,会在他人的感激中让快乐升华为幸福。

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刺激,也许你还不会有幸福。幸福是人生的至高追求,只有给予和付出,你才能实现这一追求。

付出的种类很多,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一种付出是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是否幸福。在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为自己而付出。付出我们的汗水和辛劳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回报,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另外一种付出——为别人付出。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付出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因付出而快乐、升华,幸福也因此的延长和增值。

分享是一项长远投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要想拥有一片高贵的花的海洋,就必须与人分享美丽,同大家共同培植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华贵。

一个精明的荷兰花草商人,千里迢迢从遥远的非洲引进了一种名贵的花卉,培育在自己的花圃里,准备到时候卖个好价钱。对这种名贵花卉,商人爱护备至,许多亲朋好友向他索要,一向慷慨大方的他却连一粒种子也不给。

第一年的春天,他的花开了,花圃里万紫千红,那种名贵的花开得尤其漂亮。第二年的春天,他的这种名贵的花已繁育出了五六千株,但他发现,今年的花没有去年开得好,花朵略小不说,还有一点杂色。到了第三年,名贵的花已经繁育出了上万株,令他沮丧的是,那些花的花朵变得更小,花色也差很多,完全没有了它在非洲时的那种雍容和高贵。当然,他没能靠这些花赚上一大笔。

难道这些花退化了吗?可非洲人年年种养这种花,大面积、年复一年地种植,并没有见过这种花会退化呀。百思不得其解,他便去请教一位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问他:“你的邻居种植的也是这种花吗?”

他摇摇头说:“这种花只有我一个人有,他们的花圃里都是些郁金香、玫瑰、金盏菊之类的普通花卉。”

植物学家沉吟了半天说:“尽管你的花圃里种满了这种名贵之花,但和你的花圃毗邻的花圃却种植着其他花卉,你的这种名贵之花被风传播了花粉后,又沾上了毗邻花圃里的其他品种的花粉,所以你的名贵之花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不雍容华贵了。”

商人问植物学家该怎么办,植物学家说:“谁能阻挡住风传播花粉呢?要想使你的名贵之花不失本色,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你邻居的花圃里也都种上你的这种花。”于是商人把自己的花种分给了自己的邻居。次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商人和邻居的花圃几乎成了这种名贵之花的海洋——花色典雅,朵朵流光溢彩,雍容华贵。这些花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商人和他的邻居都发了大财。

想要有名贵的花园,就必须让自己的邻居也种上同样名贵的花。精神世界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想要维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如果不懂得和别人分享,就只能是孤芳自赏,甚至背上自闭与不通事理的骂名。

有时候,分享并不是多么伟大的情操。“阴险”一点说,分享是为了在我们需要时的得到,给自己一个好人缘和和睦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分享中,我们得到的远比分享的多得多。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得失时,我们的目光不要太短浅,心胸不要太狭窄,学会分享,这其实是一项大智若愚的“长远投资”,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形象,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我们在这个人情味十足的社会中立足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