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生谁死
2609200000020

第20章 马云的“新电商”帝国

从2011年马云的在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他似乎放弃了B2B的重心地位。然而,马云不会放弃他的“新商业文明”,相反,他将它从阿里巴巴转而嫁接到淘宝身上。

曾有人问马云,阿里巴巴究竟是什么?据说马云的回答是,“告诉你们,其实连我也不知道”。

1998年,马云会回答是,中小企业。而到了2011年,马云会告诉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当年,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跟B2B没有半分钱关系,他只是偶然间一脚踩中了长尾理论的尾巴。但是B2B的理想专注而清晰,一直持续到2002年。在这几年间,马云三轮融资,推出诚信通,阿里巴巴B2B根深蒂固的“会员费模式”就此定型,一路走了十多年。直到它从革命者变成被革命者。卫哲也改变不了它,并因此而下课。

2002年到2004年,是马云“帝国梦想”的发轫期,那时的马云仍被视为说“大话”者,人们难以理解他进军C2C,推出支付宝,只是为了满足B2B帝国的信息流而布下的棋子。马云的惊人谋略已露寒光。

从2005年到2007年,马云逐渐形成了纵深产业链思想。围绕B2B商业模式的各种优势和短板,马云越出电子商务的雷池,四面出击:收购雅虎中国、收购口碑网、推出阿里软件、推出阿里妈妈,与建行工行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贷款,进入金融领域。他逐渐清晰地形成了“从信息流延伸到物流和资金流”的战略。理想的链条是这样:从雅虎进入、在阿里妈妈上推广、在阿里巴巴上获取信息、在支付宝上完成交易,然后以口碑模式考察信用,全程用阿里软件进行管理,此外支付宝和银行还提供全程金融服务。马云还设想过,为企业提供管理、人力资源培训、法律顾问以及营销等增值服务。一个“B2B2C”模型的“电商帝国”版图雏形已现。

这一梦想在2007年11月,阿里巴巴赴港上市首日30港元股价和1500亿市值神话中,达到似乎触手可及的高潮。然而上市融资而来的这笔高达数十亿的现金,却长期躺在银行账面上吃利息。因为马云甚至还来不及去收购,整个行业已陷入严重衰退。

在此后的大半年内,一向高调自信的马云消失了,深居简出,避公众而走。据阿里巴巴内部人士称,公司里争论不休,其中就包括淘宝网总裁孙彤宇与马云战略不合而突遭解职。

随后,马云激昂“新电商帝国”的理想从阿里巴巴转而嫁接到淘宝身上。并且更明确地将其上升到令业界激动而生畏的高度:他要逆势打造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于是,2008年9月,马云再度复活。“大淘宝宣言”震撼登场。

马云说想要为中国甚至是跨国电子商务提供“水、电、煤、气”。通过打通淘宝C2C平台和阿里巴巴B2B平台整合“制造-营销-消费”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同时通过淘宝自建或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整合IT、渠道、服务、营销、仓储物流等电子商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服务,为所有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将淘宝打造成为能够影响整个经济链条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

于是,过去三年中,各种重组接踵而来:淘宝网和阿里妈妈合并,一年之后将口碑网从雅虎剥离并入淘宝网,“消费-营销-生活服务”三位一体;2009年4月,启动淘宝网线下实体店“淘一站”;2009年6月,淘宝推出开放平台,开放底层技术接口;2009年12月,推出“淘宝合作伙伴计划”,征集外部合作商为淘宝商家提供在IT、渠道、服务、营销、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个性化服务;2010年3月,淘宝网正式对外开放数据;4月8日,“淘宝联盟”正式启动,成为打通所有网站与广告主之间的营销平台。此外,2009年《淘宝天下》周刊、与湖南广电达成战略合作,推出淘宝手机布局无线互联网。

而对“淘宝网”,也就是“小淘宝”,马云期望“10年超越沃尔玛”。马云刚开始宣布投入20亿,2月后提高到50亿。不过,这显然不够“非常规”。

继马云注资星辰急便、打造淘宝物流宝后,2011年1月19日,阿里巴巴再次公布其物流战略野心计划,提出共同融资1000亿用于培育中国自己的UPS战略,以彻底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阿里巴巴及其金融合作伙伴承诺一期投资20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其中阿里集团自己出资100亿元,逐渐在全国建立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

三年间,淘宝商城、淘花网、淘宝电器等相继上线或分拆。马云还开始做原来嗤之以鼻的生活娱乐,发力淘江湖。在交待淘宝2011年的五个必须中,第一个就是“必须SNS化”。也就是说,马云想让“大淘宝”成为一个各层次交易主体可以进行各种交易做各种外包,且能吃喝拉撒玩的巨型社区。

也许马云在向亚马逊致敬。亚马逊就是以庞大的物流仓储体系和IT信息数据系统,成为电子商务的整体外包商。但马云已经做、正在做和准备做的事情,亚马逊估计只能望洋兴叹。

除了“大淘宝”,马云还握有支付宝和阿里巴巴B2B两块战略资产。在“大淘宝”的烟雾弹下,马云暗渡陈仓推进“大支付宝”和“大阿里巴巴”,因这两个链条上所要猎取的资源,都极具稀缺性和战略性。

马云对支付宝期许相当之高,以至于即便邵晓峰将支付宝带到日交易12亿规模,仍然在2010年年会上被骂哭并解职。马云说,“今天的支付宝跟十年以后比,它才是1%都不到。”

10年100倍是什么样?一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总裁说,马云的野心是把支付宝作为支点,进军整个电子商务金融,包括:支付结算、信贷、银行卡、供应链融资,当然也包括银行。旁观者可以发现些许蛛丝马迹:此前低调推出的口碑卡,虽不成功,但已属信用卡雏形。而浙江银监局亦证实阿里巴巴确曾申请设立商业银行。不过知情人士透露,马云的银行梦“暂已出局”,他获得的仅仅是小额信贷公司牌照。金融监管的严厉,以及阿里巴巴与银行界的紧张关系,甚至一度波及支付宝,于是有了马云的“献国论”,以及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一拖再拖。不过马云水面下的动作一直没有停下。

4月18日,支付宝宣布10家银行的信用卡可用于支付宝快捷支付。此前,支付宝已经进入电视支付、手机购物,推出社区营销工具微客。而在B2B平台上,卫哲推出网上批发平台1688、速卖通、无名良品等平台,陆续收购了提供网络平台建设的万网、美国B2C大型分销平台Vendio,另一步重要的棋是,收购专注提供出口报关、物流、兑汇和交易融资等服务的一达通。马云还敢于正面交锋百度,推出电商搜索平台一淘网。

“大淘宝”+隐形的“大支付宝”+“大阿里巴巴”,这才是“大阿里帝国”。

一个不精确但形象的比喻,马云未来的“大阿里帝国”=电商领域的沃尔玛+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邮政+中国建筑,还可以加上中国银行。

在电商风云再起的过去三年,世人皆看马云,结果如一位分析者所说,“谁知马云退了一小步,然后又挺进了一大步。”

后来,马云在推销自己的生态哲学时候,说“我早就放弃了所谓的帝国梦想”。是的,他或许早已参透电子商务根深蒂固的不稳定性,马云要离开电子商务帝国,构建一个比原帝国背后更为庞大的线下帝国,它类似于未来电子商务的“处理器+服务器”。

这是逼近终极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梦想。不仅是在电子商务领域,或许常规的商务行为中人们也无法找到这么大的圈子。纵观全球,也只有马云敢如此豪赌。

如果不考虑失败,那么一旦马云的理想成为现实,他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