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2614500000030

第30章 走进深山匪窟 (1)

52

三天后,我终于等回了武装部的小饶。他很快从库房里帮我找出了一个“五四式”手枪的撞针。武器修好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朝山中返回。汽车离开房县城,沿着一条地势渐渐抬升的河谷,一路朝着西南方直奔神农架。

由美国探险家——生物学家亨利威尔逊博士于1910年6月16日,在现今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鸭子口拍摄的照片影印件。

房县是中国野人考察的发源地。仅在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间,在房县境内先后就有140余人近百次目击过野人。想到自1974年5月1日,桥上区清溪沟大队的干部殷洪发在青龙寨与野人搏斗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有了许多野人的传闻:朱国强在龙洞沟与野人搏斗,陈测洪从野人的魔爪下死里逃生,曾宪国被野人抓住吓得昏死被山民们抬进医院救治方才苏醒,龚玉兰带着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被野人追赶,小学教师何其翠带领全班学生在搞小秋收的路上遭遇野人,学生们害怕被野人抓走,只能与何其翠老师紧紧抱在一起……听闻这么多人类与野人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从房县城到林区的松柏镇只有102公里,三小时车程,在野人们频繁出没过的地方,我怎能不进山搜寻一番呢。当汽车向山里行进50公里,走到杜川公社的时候,我便叫司机停下汽车。我走下车,朝着南边的林区一头钻进了大山。

我的心中只有野人。哪里山高林密,哪里值得怀疑,我就奔向哪里。白天各种机警的兽类动物,都隐蔽在密林深处。我在森林里一边不知疲倦地穿插,一边苦苦地寻觅。野兽们远远地嗅到我的气息,或听到我发出的一点声响就望风而逃。

痴迷于世界上的神秘事物,探索自然界的科学未知事物,这是人的天性。追求真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是丰富人类的知识,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的组成部分。人类探索神农架奥秘的历史,可追溯到百年以前。自1888年至1933年,先后有英国人奥古斯汀·亨利,美国人恩斯特·亨利·威尔逊,日本人平陵贞干、江元义一先后进入神农架考察植物,开采铜矿。

1907年,英国皇家植物园的美国人恩斯特·亨利·威尔逊首次登上大神农架,拍摄了巍峨壮观的神农架主峰雄姿。三年后,在充满无限神秘感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巨大诱惑下,威尔逊带着二十余人的马队,于1910年6月16日,再次走进神农架,经鸭子口、大神农架、马家沟、板桥沟等地,于1910年6月23日从大九湖进入四川。威尔逊根据自己在神农架沿途拍摄的照片,采集的植物标本,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了《威尔逊植物志》,由他先后两次到神农架拍摄的珍贵照片,至今珍藏在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

据志书记载,1941年,一个受过现代教育,颇有民族意识的房县县长贾文治,因对神农架的原始森林和野人早有所闻,在出任房县县长的第一年,就萌生了探察神农架原始森林的念头。他一边派人进山开展先期探察,一边以县建字156号文,呈报战乱时的湖北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房县、兴山、巴东交界处有一极广袤的神农架,这里万山环列,古木参天,气候高寒,渺无人迹,为野兽生聚之渊薮。民国十一年,平陵贞干、江元义一,曾组五富公司到神农架开采铜矿,又有美国植物学家威尔逊,曾在光绪年间,来神农架老君山一带探采。已知神农架蕴藏丰富,外人虎视眈眈,无微不至,无远弗届,若我辈再弃于地,人将起而图之,此种侵略,实是发吾人猛醒!”

1942年9月20日,贾文治获准亲任神农架探察团团长,并由中央林业试验所技正王战教授、湖北省农业改进所主任魏儒林教授为副团长,率毛杰、陈哲夫等25名林业、气象、矿产、农牧各类专家,以及房县县衙公役8名、卫兵30名、狩猎15名,号兵、炊事兵、传达兵9名,挑佚、输送佚51名共138人之众,出房县城西关,由东至西,经上当河、九道梁、大九湖、坪阡、阴峪河等地,从现今神农架北缘绕行进山。探察团历时36天,跋涉600公里,对神农架的人文地理、气候、河流、森林、矿产多种资源考察后,写有“神农架探察报告”三万字为证。

探察团自西而东穿越渺无人烟的神农架高山密林,在返回房县城途中,行至南山地区黄龙山一深山猎户门前。贾文治听猎人说山里有红毛野人,他说倒要看看红毛野人是什么样子,并暗下决心,志在必得。等到次年秋天,贾文治继续亲领县保安团一中队、二中队六十余人,携轻机枪三挺,从房县城出东关、由东而西走南线,经桥上、杜川、三座庵复入神农架,直抵黄龙山。一天,一公一母两个野人,跑到一农舍的蜂桶边,想偷蜜果腹。此情景被贾文治的勤务兵张玉金目睹,继而举枪射击。野人仓皇逃窜。贾文治问明情由,率保安团穷追不舍,很快将一片山林围住。不多久,野人出现,三挺机枪齐发……这次,一母野人幸免逃生,公野人却在穿越丛林时,不慎被树丫夹住生殖器疼得哇哇怪叫,终被保安团的机枪击毙。

遗憾的是,贾文治虽然用轻机枪征服了一个红毛野人的身躯,却是食了野人的肉,没能给后人留下能证实野人存在的科学证据。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贾文治,因病卒于1967年。曾在1942年、1943年两度随贾文治进神农架探察,并参加围捕野人的勤务兵张玉金,解放后一直在故乡房县红塔公社家乡务农。张玉金自1974年后,曾多次接受郧阳地区党委宣传部长李建及刘民壮副教授等野人考察专家的专访。

53

肖家坡位于房县杜川公社之南,这条高耸入云,蜿蜒几十里的大山梁,是房县和林区的天然分界线。我攀上肖家坡主峰,然后穿插到了大山南边的林区盘水公社高旗村。我在罗治国支书家住两夜,又到肖家坡的丛林里搜寻一天未果,只好决定先返回林区松柏镇。

10月27日,我刚回到松柏镇,一些被神奇的野人吸引到山里的作家、导演、记者们,便陆续走进林区文工团的大院,找到了我。这些造访者中不但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有武汉《芳草》杂志编辑部的老作家楚奇,还有第二次走进神农架采访我的武汉歌舞剧院的编剧、导演王镰等十多人。事业没有成功,引来一批批记者和作家们的关注,这无疑对我是一种压力。不过,这来自社会的压力,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转为一种精神的动力。

李世成队长由于工作需要被召回了中科院。在松柏镇,正巧碰上接任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队长的曾习诗刚刚进山。曾习诗队长是一位在青藏高原等地从事多年野外考察的中科院武汉分院研究员、生物专家。10月31日,当我与曾习诗队长和与他一同进山的考察队员郭建等人一道,乘坐中吉普到达位于神农架西部的大湾考察队大本营后。我得知,原来在我进入房县境内考察的这段时间,日本荣寿株式会社经理、富士电视台参事佐藤一郎,率富士电视台导演宇田俊夫,东京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教授和田一雄博士,东京大学生物研究所教授平泽一郎博士等7人,于10月17日,已在大湾的考察队大本营,拍摄了一部由刘民壮队长及李孜、于工、于建等考察队员参加的,名为《中国古生物研究与神农架猿人》的纪录片。刘民壮队长接受日本富士电视台三天的采访后,已于10月20日,带上李孜、于工、于建等人,转战到了巫溪县凤凰公社、石门公社及城口县红池坝等地考察。

听说孟庆宝政委带着枪刀山小组的考察队员,正在巫溪县和竹山县接壤的大山中实施新一轮的追捕计划,我一下子为自己不能前往枪刀山参战急得焦头烂额。经过向曾习诗队长请示,我带上刚从中科院武汉分院来的考察队员郭建,乘坐考察队的吉普车,一路颠簸赶到了神农架与竹山县接壤的大九湖农场卸甲套村。第二天,便翻越大九湖西北部的高山龙背山,直奔枪刀山。

枪刀山是竹山县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2600多米。位于竹山县柳林区墨池公社高峰大队与巫溪县双阳公社接壤处。走进考察队设在枪刀山半山腰的苦菜垭药材场的大本营。眼前已是人去屋空。药农们也不知考察队最近的去向。没有通讯设施,无法与其他考察队员取得联系。我只好带上郭建,根据药农们的指点,向山里行进30多公里,在枪刀山西北部的一片丛林中开展考察。

郭建二十六七岁,是个身材中等的漂亮小伙子。眉清目秀,端庄而乏着红晕的脸庞上,长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身体结实,性格温顺却不乏男子汉刚劲潇洒的英武之气。也许是有野外探险情趣的原因,他虽然是第一次走进鄂西北崇山峻岭中,露宿山野,登山攀岩却身手不凡。在森林里,我们整天以压缩饼干充饥,以山涧的泉水止渴。为了多在山中坚持几天,我们的行囊里除了各自的一个陈旧的鸭绒睡袋,主要物品都是干粮。

深秋季节,干旱少雨。每当夜幕来临,我们就在树林里砍些粗细不等的树枝,借助林间密集的小树干为支撑,再用绳子在离小树干约120厘米的高度,捆绑成一个完全用树枝制作的床铺。而郭建随身携带的一床宽大的军用雨布,正好做成了给我们的露天床铺遮挡露气的床帐。

海拔在1000至1600米间的中低山,正是橡树、榛树、野板栗树等落叶阔叶树种形成的植被带。被一阵阵秋风纷纷吹落到地上的橡子、榛子、野板栗,不但成了黑熊、猪獾、野猪、野人们生存的重要食物源泉,也成了我们随时可以果腹的天然的粮食。一天,我们正在密林中穿插搜寻,猛听见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了一阵哗哗啦啦的声响。

“有情况!”我朝郭建轻轻地喊一声,便悄悄地朝目标接近上去。然而,这传来响声的家伙,大概因受了惊恐,突然加快速度朝远方逃遁起来。郭建跟我一样无比激动,赶紧跟在我的身后,朝着前边的目标一阵狂追起来。然而,不管是什么动物,只要逃进了它们赖以生存的茂密的森林,它们就如鱼得水。它们逃遁的速度,绝对是人类望尘莫及的。

因为这个动物转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在秋高气爽、落满树叶的林间无法辨认踪迹,我们究竟是碰上的野人还是黑熊,两人一时也说不清,刚刚从我们心中升起的一线希望的火焰很快熄灭了。因为在没有积雪的辽阔的山林中,要再次找到一个动物的踪迹,像大海捞针一样艰难。第二天,我们只好朝着枪刀山的考察大本营返回。

科考队队长刘民壮(中)和袁裕豪(左)、李孜在研究野人大脚印。

54

11月4日,当我和郭建再次爬上枪刀山半山腰的苦菜垭药材场时,政委孟庆宝和袁裕豪已回到了大本营。约一小时后,另外几个搜捕小组的考察队员刘刚、李洪柱、彭保朝、刘学岗、邓世喜等人,在柯长茂、何立志两位武装部长的带领下,也陆续回到了营地。孟庆宝政委听说我探险考察洞穴已经结束,看到我从大湾大本营给他带来了几封信和一份文件,他先取出我的半自动步枪换回了他的手枪,然后打开文件仔细看起来。

曾习诗队长进山后,政委决定前往神农架的大湾大本营,向新来的队长汇报前段的工作。从竹山的枪刀山到神农架的大湾有50多里。没有通讯工具进行联络,考察队不能派汽车到大九湖接政委。年届51岁的政委孟庆宝,要用两天时间走到大湾。临行前,他将我们11个考察队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