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清华人生规划
26152300000020

第20章 梦想成真——清华人的创业规划(4)

问:我也非常相信千里马迟早会遇上伯乐的,最后我还想问一下两位,你们这样看似无牵挂的出来,你们的户口怎么办?家里同意吗?以及你们的个人生活方面也请两位做一下介绍。

杨君:我家是农村户口,家里当然不会同意我出来自己于。上了这么多年学,连个大城市户口都没落上,这在家里肯定说不过去,因此我没跟家里讲这回事,齐君也一样。户口这问题,本科时想得很重要,考研也有不少这方面的原因。这几年来思想认识不断变化,觉得户口这问题要成为选择的话,羁绊太多。话进一步讲,只要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户口也就是一个随手解决的问题,不足为虑。

至于个人生活,我在今年四月份就跟我女朋友掰了,原因有几个,都比较现实。她要出国,因此一直都希望我也能出国,这是最重要的。其二她宁愿我给人打工,她认为做个高工或高级白领是稳重的选择,怎么也比起担风险强。我们吵过几次,然后就不愉快地分手了。我后来想想,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感情不深。齐君跟他那位如胶似漆,可是他的贤内助哇。

2.积极进行素质充电

一位清华教授对我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业,这正是因为他的不具备创业者的素质,这种素质才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不是一个人生下来就有或没有这种素质。这种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你想创业的话,那么就在之方面培养自己吧!

以下是一位事业小有所成的清华人总结的发展创业力量的方法。

(1)尝试与人合作:不要以为单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做到所有事情。具生意头脑的人都要学习与人合作之道,尽管未必用得着,也要懂得这方面的技巧。

(2)学习坚韧精神:创业的过程中,也许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稍遇困难就沮丧,是不会成功的。创业的甜果往往藏在背后,只有具备坚韧的毅力,你才能取得成绩。

(3)广集生财之道:处处都有赚钱良机,关键在你能否发现而已。不要小看社会上的小事,它可能启发你生财妙法。

(4)学习冒险:世上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是绝对稳妥和赚钱的,有了创业的意念,就要有冒险精神,不要老是介意蚀了一点余钱,就打算退出。

(5)学习借钱投资:有人认为向别人借钱的生意,是伤体面的事情。时移势易,银行给予生意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只要认定目标,就要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向银行或亲友提出金钱上的借贷要求,并非羞耻之事。

(6)充分运用时间:除了平日必须要做的事情外,你还有许多空闲时间,都有可供利用的价值。

(7)学习有始有终:凡事浅尝辄止,是不种坏习惯。由这一天开始,学习做每一件事,有始有终地完成,不得马虎了事。

(8)培养创造力:设定要赚钱的目的,然后由近及远,考虑不同的赚钱方法。不要只想着可以赚大钱的方法,而忽略了其他不大有吸引力的赚钱项目。

这位清华的李某说:以上八条是他创业时的心得,他认为: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哪条都是不可少的,创业是开辟人生的另一个局面,需要你全心全意去做。

是啊!创业,意味着开辟新的天地。因而拥有创业激情的创业者一定要有着冷静、理性的头脑,创业要从小处开始。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是从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的,一定要细心地呵护,认真地管理,才能逐步茁壮成长。微软公司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其市值一度超过了5000亿美元,超过了庞大的企业帝国通用电气,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这么一个全球巨无霸在20年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司,比尔·盖茨还只是一名从哈佛大学退学的大三学生。和当时的一些公司相比,微软真是太微小软弱了,根本不会有人把比尔·盖茨及他的小公司放在眼里。比尔·盖茨没有因为自己的公司小而放弃,相反,他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公司中去,广泛搜集招揽有用的人才,经过了重重曲折、失败之后,微软逐步从一个小不点长成了企业界的巨人。而这一切都是在20年的时间里完成的。

因而,创业者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冷静下来,从小处开始,勤勤恳恳、认真地做好每一步。不要犯“眼高手低,盲目有大”的错误。一些创业者,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对个人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认为要创业一定要创大业,搞得轰轰烈烈才带劲,其实,这一思想是创业者容易失败的最大隐患。初创业者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稳扎稳打,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要甘心忍受创业前期默默无闻的状态,不要期望一成名、一飞冲天。认认真真地将每件事情做好。这样,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初创业者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在有利的时机到来的时候要牢固地紧抓不放,这样小企业也会在将来腾飞成为大的企业集团,创业者的能力也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可以驾驭任何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甚至可以转而从政,管理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例如美国的前商务部长多伯特·鲁宾曾在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工作了近30年。然后成为美国商务部长,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纵横驰骋、叱咤风云。

知识经常时代在中国展现了无限商机,现在极为需要的是一批既有知识又有胆识的创业者。创业者既不能为未来的不确定而心生恐惧,又不能对新知识一无所知。如何解决这个困难呢?前一段时期在中国各大高校热闹异常的创业大赛给创业者可以指引一条道路。创业者首先应该对自己的创业计划有一定的了解,对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事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始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逐步修改自己的创业商业计划,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通过广泛读书、或者请教专家来解决问题并从中逐步总结经验。其实,在大学里或者在其他学校中,学生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套思维方法,知道如何去寻找资料、如何去分析、判断、总结。一个人很难在创业之初就全部掌握有关经济学、管理、会计、法律、金融等诸多知识。创业者一定不能因为目前缺乏这些知识而心生畏惧,裹足不前。而是要大胆往前闯,既要大胆,又要心细。仔细留心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积累经验。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指出:创业者在对创业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行动。请记住,书斋里是出不了真正的企业家的。真正的企业家是那些在公司的逐步成长过程中通过解决层层问题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能力的有胆有识者。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创业者一定要明了这个道理,不要为所谓的学位所谓,要勇敢地开始创业。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期间,由于认识到眼前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创业良机,就毅然从哈佛这个为世人瞩目的著名学府退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20年来,他把公司从小逐步做大,在这个过程中,比尔·盖茨也学到了真正的本领,而这些本领是在书本里、课堂上永远也无法学到的。清华大学的王科、邱虹云在大学尚未毕业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也是遵循了这样的道理。中国现在最为缺乏的就是一大批有胆有识的企业家。广大的创业者们,开始行动起来吧。

3.全身心的投入是创业之需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创业更是如此。一个创业者必须养成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能力。缺少这种能力而只凭一时盲目的冲动,是无论如何不能成功的。

对此,视美乐公司的五科和与他一齐创业的其他几位清华学子深有体会。

1999年4月底,清华大学在校生杨锦方、慕岩、王科和邱虹云共同注册了视美乐公司。后来杨、慕两人由于准备出国退出视美乐,同时该校96级MBA学生徐中和另一位非清华学籍的在读生李益斌加入视美乐组成新的创业团队。7月29日,视美乐爆出新闻:四学子以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这一高科技产品,引来了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高达5250万元的风险投资。目前该公司已搬到清华科技园,正式投入中试运营阶段。

视美乐是我国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立的高科技公司,首开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先河。视美乐与“上海一百”的融资模式被有关人士称为我国首例完全按照硅谷风险投资方式运作的项目。王科等人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批成功注册公司的校园创业者。

现在只要一提到中国最早由在校学生创办的公司,就不得不提到这4个人的名字。创业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97年,在当年的挑战杯发明大赛中,清华大学材料系三年级学生邱虹云发明的一种集光学、电子、机械等技术为一体的新产品引起了自动化系四年级学生王科的注意。王当即说服并鼓动邱虹云组成创业团队参加学校的创业大赛,并一举夺冠。他们决定将这项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向市场。之后便与几位学生共同组建了视美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全是靠大家课余找工挣来的。随后更大的一个动作便是在清华兴业投资公司的撮合下,成功融入了“上海一百”5250万元的巨额风险金。

王科介绍说: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找办公地点,得到了一些人的帮助。作为回报,我们让人家占公司一定的股份。后来我们发现,尽管股份小,但人家作为股东,就有发言权了,而股东一多,公司将难于控制。所以我们就注意尽量把公司的投东控制得少一些。我们于是到学研大厦办公,同时为避免外界干扰,又另租了两套公寓,以便研发人员集中精力工作。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从早上八九点钟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且总是不断地遇到挫败感,不断地有人怀疑甚至否定我们的产品,没有足够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真承受不了。

创业其实也就是一个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创业不是就业,我们都不可能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摒弃了传统的就业观,立志于创业,我们大家才走到一起的。

将近两年的创业生涯,我觉得简直就是将来生活的一个浓缩。每天接触很多的事情,同很多公司打交道,同很多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人打交道。从市场到管理到技术到生产,方方面面都使我们学到很多鲜活的东西,所以心态也慢慢地平静下来了,对各种事情的态度也比较冷静、理智了,公司内部的运作也越来越步入正轨。虽然我们现在的条件还非常艰苦,也非常地累,甚至不知道明天会走到哪里。但是大家都很有信心。我觉得我们现在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了,如果说我们真的失败了,那只能说是输给了自己!

我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即随着公司的筹建,我发现学习和创业无法兼顾便决定停学创业了。因为我的理想在这方面,我才去选择这条道路。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决不随波逐流。另外,我非常看重市场机会,因特网市场早已过了最初的萌芽期,现在正处于高速膨胀期,是进入因特网市场的最佳时机。过早进入会因为市场处于培育期,因而亏本时间可能过长;进入晚了,强手如林,则很难找到切入点。

敢想敢做是现阶段大学生的可贵品质,他们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为了理想义无反顾,也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我的新一代的创业者。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赵纯均认为,学校应该允许一部分真正立志创业的学生去试一下。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表示,清华已制定一个条例,允许学生休学去办公司,但将规定一定的期限,据悉大约是两年。这就等于说,学生们可以开公司了!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在谈及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时指出:“关键是要通过教育创新和知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个性、爱好,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上,必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清华大学下了很大的决心,规定每周学时数不能超过24节。而且试行弹性学制,允许一些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科目特别有兴趣的学生保留学籍出去创业,包括本科生。”

清华大学校团委洪波老师这样解释校方的政策:清华向来以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而闻名,但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就不仅仅只是培养技术人员,应该有优秀的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等。休学创业就是希望给那些可能有希望成为优秀企业家的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鼓励他们发展。

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聂风华说,休学创业的启动有两个前提,一是自1991年开始的有关教学思想的大讨论,开阔了清华人的思路,教育观念大大转变。二是创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是缺乏资金的创业者就某一项目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概念提出的商业可行性报告,目的是争取风险投资家提供创业初期的投资。创业计划大赛的开憎爱分明,发掘和调动了同学们的创业性,营造了一种商业气氛,锻炼了同学们的交际与协作能力,使清华不仅仅是政治家、工程师的摇篮,而且也将成为创业者的摇篮。

在清华其实并没有教学生创业的课程,但清华人具有这种精神,他的敢想敢做,积极进取,这不正是一个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