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清华人生规划
26152300000039

第39章 出国考研规划(5)

在法国,要区分两种类型的医生:一种是社会保险公司的特约医生,另一种不是特约的医生。后者收费很高。特约医生,都有出诊的日期和时间安排,但是也接待预约诊疗。预约诊疗都是通过电话办理的。在法国,医生的名字都列在电话号簿上,晚上、星期天和节假日值班医生的名字则由警察局提供,或张贴在药店门前,或刊登在地方报上。在法国除了参加大学生社会保险,还可以参加大学生互助基金会。会员只要交纳数目不多的会费,便可以报销社会保险未报销的那20%的医疗费自理部分;同时会员还有民事责任保险和伤残、意外死亡保险。未参加大学生社会保险和大学生互助基金会的留学生,可以参加某一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根据保人的年龄而有若干细则规定。

在比利时,学生得病可以在当地医院就诊,也可以在大学医院或大学专为学生开设的社会医疗服务部就诊。所有在比利时的外国留学生及其家属都必须办理医疗残疾保险。享受奖学金的学生应该向颁发部门了解其奖学金是否包括此项保险及其享受保险的条件。参加此项保险要交纳保险金并在6个月之后才能开始享受保险。在大学注册的学生,已经有权享受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保险。

从以上各国的医疗情况得知,留学生到了国外,一定要选择参加一种健康保险。这种健康保险类似于国内的统筹医疗,参加者按期交付保险费。遇有生病时,个人只需要交付一定比例的医疗费,或者全部费用都由保险机构方面负责。保险项目一般包括医院门诊、住院、手术及药品等费用的赔偿,但是牙科防治不包括在内(口腔手术除外),所以牙有病,最好能在国内治好。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都有专为外国留学生列的保险计划。如果参加了外国留学生健康保险(一般都是除社会医疗保险之外的校际或校内各种保险组织),个人就只需交纳很少很少的医疗费用或者不用自掏腰包了。

2.考研,不懈的追求

在高中的时候,你也许还觉得考研离你很远。可一旦进入大学,就会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学无止境,追求尚须不懈。高学历既是一种时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下面我们介绍考研对你来讲所需要准备做的一些工作。

(1)研究生的优越感

和本科生相比较,研究生的优势首先在于其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研究生而言,四年本科学习只是在打基础,而三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才是知识的升华。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生一般都是具备较高知识层次,严谨的知识结构,有宽泛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厚度也比较合理。这些都是一般的本科毕业生难以达到的。

除了知识优势以外,研究生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工作能力等整体上讲也远远高于本科生。相对于本科教学而言,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更加合理。课程设置能较好的兼顾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研究生阶段学生有大量的课外自由时间去做实际工作,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还能增长阅历,丰富经验。因而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学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2)更好的选择专业

刚刚人学的你,也许还对不久前的高考感到心惊胆战,这么快就谈考研,心理上可能有点承受不了。然而考研和高考有很大的区别。考研的专业选择有更多的自由。考研你既可以选择自己的专业,也可以选择其他专业(部分理工、医学类的专业有限报条件)。如果你还在为高考中一时失利而没有考上理想的专业感到懊丧,你完全可以凭四年的努力重新实现昔日梦想。例如,目前在我国法律是热门,每年都有许多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报考法律系(学院)研究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中脱颖而出,像1997、1998两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考研最高分得主都是外系学生。

(3)选择专业的方法

考研的专业选择和高考时专业选择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本质的区别。考研的专业也有热门、冷门的差别,但考研的专业选择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毕生的工作方向或研究领域,所以选择专业时绝不能盲目追求热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是我们选择专业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但根本上还应该立足于自己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态度。

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专业,对于一个具体人来讲,也许最冷门的专业却最适合他。如果你积极人世,想投身社会竞争中,将来干一番事业,你可以选择实务性强的专业。如果你是那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你最好选择研究性强的专业。选择专业时,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标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勇往直前,而不会迷茫若失。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人有各自不同的道路,只要你走稳生活的每一步,你就是靓丽的校使者。

(4)你能做好心理准备吗

许多刚进大学的同学都以为四年时间还长着呢,抱着先好好玩两年再说的想法,然后就自己放纵自己,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所谓“光阴似箭”,要想考研的话,必须早作准备。

首要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高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大学里没有老师成天压着你,督促你,你必须要学会自己约束自己。一旦自己放纵惯了,到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就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那样的话可能四年努力功亏一箦。这种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一位准备考人大研究生的同学临考前一个月却被迫放弃了。他说,太累了,太紧张,心理无法承受。像他这种情况每年都有许多,有的同学尽管表面上没有放弃,但心理防线却彻底垮了。

考研究生的同学的生活与其他同学相比要单调乏味得多,尤其到最后复习冲刺阶段,每天除了上厕所、吃饭的时间外,几乎全泡在自习室中度过的。95级一位已经上研的同学说,最后的一年,生活得和机器一样,天还没亮就起床到自习室抢占座位,一直到深夜宿舍快熄灯了才离开教室,现在想起来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所以,你要是决心考研的话,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能静下心来学习。正所谓是“板凳坐得十年冷”,能坚持住,才会成功。

除心理准备之外,身体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条件跟不上,你就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复习。然而在大学里,绝大部分的同学由于约束力小,自己放纵自己,忽视身体锻炼。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各种各样的神经衰弱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了考试的成绩。大学里是不会有人来督促你锻炼的,只有加强自律,积极锻炼。

(5)怎样看待“考研突击症”

在大一刚人学的时候,我听一位师姐讲过这样一个“传说”,他们系有一个平常“不思进取,成天贪玩”的学生,经过短短半年时间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系研究生。这就是“考研突击”的典型代表。考研不是不可以突击,但脚踏实地地学习往往才最有把握,特别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早作准备是理想的选择。我们知道,必考科目之一的外语是不能靠突击的,只能是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研究生入学要求广泛而深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长期的学习。短期的突击只能赌博式的命中部分考题,从根本上讲是不可取的。考研,是不能靠投机的,稳妥之计仍然是早作准备,长期积累。

(6)推荐免试就能读研

上研究生的途径有两个:推荐免试和考试录取。

推荐免试读研究生主要是针对学业成绩优异者,即一般要求学分不能低于多少,优秀率不能少于一定标准,成绩为“中”的科目不能超过几门,必修课不能有“及格”。不同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指标规定,而且推荐免试的比例也不同。有考研打算的同学应该到教务处或向师哥师姐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否则到后来极可能由于一小点没有达到要求而不能如愿。像人大95级有一位同学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就是英语成绩有一次是“及格”,而失去了推荐免试的机会。所以,要是想走推荐免试这条路的话,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必须踏踏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走哪条路,决定了就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成功!

一位以优秀学生干部条件被推荐免试上研究生的同学说,别人都觉得他很轻松。事实上,推荐免试上研究生,他也付出了很多,干学生工作特别累,而且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你要能坚持住才能有收获。事实确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学时,学生会每个部都有上百人,可一到期末,便所剩无几,所以说到大学后,对自己要有充分认识。你能做好什么,你该做些什么,心中应该有个底,不应瞎碰瞎撞!

(7)对考研应该了解的一些细节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研究生教育变化也很大,从经费来源看可以分成三类:国家计划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自筹经费研究生。国家计划研究生,有定向和非定向的区别,前者毕业后按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后者服从国家就业指导,本人选志愿,招生单位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双向选择。委托培养研究生,经费由委托单位出,双方签订合同,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自筹经费研究生,培养经费主要是导师的科研经费或学校自筹,毕业后国家不分配工作,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

研究生待遇情况:按工作时间长短,生活待遇一个月200~240元不等,另外还享受各种副食补贴。家庭困难的可享受勤工助学基金和申请特困助学经费。

考研科目设置和命题:政治、外语、数学和三门专业课。报考外语专业的,需要加试第二外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涉及五门或五门以上本科的主干课。

初试中的政治、数学和非外语专业的外语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工学各专业以及经济学中部分专业的数学、医学和中医综合考试也由国家统一命题。其余为各校按自己情况各自出题。

整体概况:近几年每年报考北京地区招生单位研究生的人数都在5万人以上,并且呈上升趋势,实际录取占总数五分之一左右。报考名牌学校的竞争比较激烈,冷门和热门专业之间报考人数比例差别也很大。招生单位除普通高校外,还有在京部属科研机构、解放军在京单位、市属科研单位。中科院在京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党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