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躲过骗子(经济篇)
26152800000020

第20章 引资诈骗篇(1)

打着“中国人民银行”大旗的诈骗

导读: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也被骗子假冒,骗子们可谓狂妄,猖獗至极。但,他们还是栽落马下,沦为阶下囚。

国家最大的金库——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其神圣性,可靠性,严肃性而令人肃然起敬。可胆大包天的骗子却悄悄地将触角向其延伸。

前一时期,北京传闻一个消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1972年存入美国花旗银行的五亿元美元股票,由于中美两国互相解冻了个人资产,现已连本带息转入中国人民银行。由白崇禧的外甥——陈发海全权办理。

5亿美元,无疑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款子,在人们的眼中也无异是个天文数字。陈发海对一个打问的人说,舅舅的股票转入中国银行,中央都知道,一些国家领导同志也过问过此事,经我反复交涉,中国人行同意担保,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出介绍信,派我到全国各地银行跑一笔1000—3000万元的贷款,三年后由中国人民银行还本息。

陈发海紧锣密鼓开始拉贷款,为了调动放贷人积极性,他补充说,凡帮助办理贷款事宜的单位和个人,事成之后或得到大笔投资,或可分到大笔红利,并以协议作证云云。

如此之大诱惑,自然是举国上下哗然,数不胜数的人争先恐后为陈效犬马之劳。很快陈发海从某人手中轻而易举地取走了8000元现金,又从一个叫王华的手中“借”走4500元。临走,让他们等着将来“大分红利”。

随后,陈发海又结识某大单位的吴某,陈将股票之事和盘托出,请吴帮助搞1000万元贷款。

“事成之后可以给你大笔奖励。”陈说。

“能给我少?”吴问。

“50万,怎么样?咱们可以签协议。”陈发海亮了底牌。

对方满口答应,但要求陈必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的介绍信。”

“没问题,我将给你最满意的答案。”陈发海是“有恃无恐”。

那么,陈真的能开出中国人民银行的介绍吗?陈发海真的是白崇禧的外甥吗?

陈发海出生于甘肃榆中县一个农民家庭。贫穷的土地,困苦的生活,没有锁住他对金钱的追求,他向往优越的生活,渴望拥有大把大把的钞票,然而,他既没有家乡父老们勤俭耐劳的传统美德,更不具备一个经营者应有的素质,所以,财路对他来说,就显得十分吝啬,陈发海终究没有跨进温饱的行列。于是,贫婪与私欲,便把他推上了实现发财梦的另一个途径——诈骗和盗窃。

1979年到1988年期间,陈发海因诈骗和盗窃被多次判刑。出狱后不久,他结识了一个妇女,她自称是白崇禧的二姨太,叫王润华。她告诉陈发海,白崇禧有5亿美元的股票在她手里珍藏着,现中美互相解冻个人资产,股票可能转入中国人民银行,届时取出。王润华说罢拿出几张旧得发黄的股票。上面赫然写着:5亿美元。囊中羞涩的陈发海,全然不顾那几张废旧纸币的真伪,“钱”这一字眼已充塞他的脑海。第二天上午,陈发海找到一个熟人,请他看看“王润华”手中的纸币。几经辗转,这位熟人托熟人,熟人再托熟人,然后告知,需要“王润华”能证明自身身份及有关纸币的其他东西,手续齐全、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方能认可。冒牌“二姨太”,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骗钱的事要费点周折的。于是,这位“二姨太”胡言乱语地搪塞一番后,便逃之夭夭了。从此,就连陈发海也不知其踪影。

如果陈发海能及时抽身,当可算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惜,他已病入膏肓,他依着“王润华”的谎言,无怨无悔地追逐他的“黄梁梦”。

不久,陈发海在北京一个个体印刷点花3元多钱打印了一份所谓“中国人民银行收到美国花旗银行5亿美元存款股票的收条”,伪造了一份所谓KBN08129股票的清单,并煞有介事地伪造了一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兑现股票的奖励名单”。有了这些东西以后,陈发海又勾结不法之徒江胜虎等人,胆大妄为地请江为他私刻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公章各一枚,并开据了各种介绍信、授权书等,伪造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办(88)第12号文件”。同时,又相继刻制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同志的私章,以供诈骗时使用。

万事俱备,陈发海便到处放出5亿美元股票之事,并说此股票已列入了国家计划等等,以引来一批批上当者。

前面提到陈发海请吴某贷款1000万元,吴某要求陈开具中国人民银行证明之事,陈吴分手后,陈发海买了一本空白介绍信,写下所需要内容,然后从皮包摸出早已私刻并随身携带的“中国人民银行”公章一盖,片刻间,一份中国人民银行担保的介绍信就开据完毕。

吴某则为陈发海找到了一位中国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的负责人。几天后,陈发海如约来到吴家中,同中国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的同志相见。陈发海发财心切,开门见山:“我要借款,你们能借多少?”对方不露声色:“你借款干什么?”

“办理白崇禧的股票用,你说借款都要什么手续?”陈问。

“要有中行收条和股票清单等。”

于是,陈发海把伪造的收条和清单和盘托出。

银行的负责人在详细地核查后,要求把他们全部抄下,以有备无患。

“那不行。”陈发海生怕露了马脚,赶忙阻止,并忙不迭地收拾那些伪造证件:“这些都保密,千万不能抄。”他边收拾边说。

对方也不含糊,说:“不抄也可以,这事我要找中行核对。”

陈发海见状,忙说:“中行都知道,要去那里现在不行我没约好,约好后通过吴告诉你,咱们一起去。”

陈发海虽不算聪明绝顶,但每次面对问题都处之泰然,可谁知今天他真的是遭遇上棘手的人,银行的人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善罢干休。

于是,回到住处后,他便假冒中国人民银行一位副行长的名义,写下了这样一张纸条:“吴××,交通银行的款是专款专用。任何人和单位都不能借贷。有时间和发海到我家做客。”在落款处,签了副行长的名字并盖了一个陈发海请人私刻的假名章交给吴某,尔后便溜之大吉。和交通银行打了几个回合的交道,陈发海仿佛遇到了克星,总感到交通银行“交通堵塞”,然而,等待他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陈发海又伪造了一系列公函、清单、文件,统统交给吴某,吴某转而诱骗空军驻华某公司的军代表周某和北京某中学校办工厂副厂长钟某,请其2人到中国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办理3000万元贷款。周、钟2人当即出发,双双来到中国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而对此事早有警觉的银行工作人员,在稳住对方的同时,拨通了北京市公安局和本行保卫科的电话。

很快,公安干警迅速赶到现场,听取了曾和陈发海接触过的那位负责人的汇报后,扣留了前来办贷款的周、钟2人。

陈发海也于当晚被逮捕归案,事情终于水落石出,陈的谎言、私刻的假章,还有假信、假文件等都成了证据。最后,陈发海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点评:骗子果然是挖空心思,连“中国人民银行”的大旗也被其来招摇撞骗,可谓是财迷心窍,撒下的弥天大谎终究让他人财两空。

一纸空文骗大钱

导读:真是不可思议,但确曾有其人,导演这出荒诞剧,匹夷所思。

34岁的王月尽管也是沉浮商海中的一员,可别人是大赚特赚,而自己却血本无归,权且苟延残喘,于是他恶从胆边生——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四处行骗,几年来没人能怎么着他。他自恃骗术很高,1997年回到了少小离开的原籍——海滨某县,他要在这儿“一鸣惊人”。他抛出了一笔“筹码”,想方设法在该县征到了一片一万亩的荒地,挂上招牌,摇身一变成了化工公司的经理。

有了谋骗的资本,他开始走上从小骗到大骗的道路。公司对外打出的幌子是中外合作投资35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节能降耗的国家级造纸项目,凭着这个所谓的“项目”,王月便大肆地引起资,贷起款来。

1997年12月的一天,王月到了恒台县,通过他人认识了李某。在款待李某的酒桌上,乘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王月对李说:“我的公司正在建一个国家级造纸项目,中外合作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后效益十分可观。这几天我急需到银行贷款2000万元,银行行长郑某是我的朋友,他已答应贷款给我,只是需要交20万元的贷款费用。我现在手头正紧,老李您能否帮老弟这个忙,借给我20万,10天后我准保还钱,到时我给你两万元好处费。”

20万元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李怕交给王月打了“水漂”,便让王月打个欠条,王月点头同意,并口口声声说绝不食言。李拿着王月打的欠条,心里美滋滋的,不知道自己已掉进了王月设下的圈套。到了第10天,还款的日期到了,李某没等来王月,便找上门来催款,但王月却避而不谈还钱一事。后来李某又不厌其烦地找王月取钱,王竟无耻地赖帐,还唆指公司的保安人员把李某痛打一顿。李某到银行打听后方知自己上当受骗,悔之已晚。

王月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光靠他自己去“奋斗”是不行的,于是他四处招兵买马,组建自己公司的“班子”。招纳了50多人,设立了筹建、供应、保卫三个处。对下面各处处长,王月是大胆使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施展本领。

伊祖传是公司的“供应处长”。王月让他负责材料供应,伊跟王要买材料的货款,王月说:“有钱我用你干啥?”伊听了心领神会——原来是干“没本”的买卖,靠的是自己的“能耐”。1998年3月7日,伊祖传来到了他表外甥张某经营的木材经销处。张某听伊说化工公司急需大量木材,心想这回有大生意做了,便与伊签了一份木材购销合同。

合同约定:木材经销处向化工公司供应木材,化工公司每月25号付清本月的木材货款。签毕合同后的20多天里,张某身分经工公司发了9次货,共300多方木材,价值24万余元。3月25日,化工公司付款的日子到了,张某找到伊祖传催款。伊祖传诡称:“我们公司的项目是扶贫项目,省里有700万元的扶贫款月底就能拨到公司,你可继续送货,月底一块付款。”张某信以为真,3月28日又发了一次货,但到月底还是不见货款的影子,公司还是公文不给,万般无奈张某只得上门讨债,可王月又故伎重演,让保安人员把他连拱带打逼出公司大门。

李常胜是化工公司的“筹建处处长”,他为王月效力的表现一点也不比伊祖传逊色。1997年12月,李常胜代表化工公司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一建安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建筑公司为化工公司建设平房,造价60万元,化工公司先拨30%备料款,其后按工程进度分期拨款。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筑公司需先付2万元工程质量保证金。建筑公司在交上2万元质量保证金后,便按合同的化工公司安排施工队,运送施工设备。

工程开始后,化工公司为了套住建筑公司,先拨付了3万元备料款,但很快便不再拨付,而是让建筑公司垫钱施工。直到1998年2月,建筑公司垫资28万元后无钱再垫付只得停工。建筑公司催要工程款,化工公司一分钱也不给。情不得已,建筑公司只好停止施工,且想拉回几万元的施工设备以减少损失,可惜被心如毒蝎的王月阻止了,建筑公司无可奈何。

在王月的化工公司里,王月曾这样对公司的人说:“谁有关系谁去拉,只要能把东西骗到手就行。”于是,包括公司保卫处的打手在内的公司的多数人都去拉关系、签合同。骗来的钱和物都交给了王月。王月还教给他们“高招”:签合同时给对方货价提得高一点,付款日期拖得长一点。到1998年4月,王月的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而这些资产大多是通过行骗积累起来的。

王月的化工公司的这种“无本”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单位和个人找到化工公司,为化工公司搞基建、供应货物,到头来却都是空手而归,上当受骗。

4月5日,公安机关根据受骗单位和个人的报案,将王抓获。经过查证,终于揭下了骗子公司的假面具。还了它的真面目:王月的化工公司在工商局注册的是集体性质的化工厂,而王在向会计事务所提供的验资报告中,这集体性质的化工厂却变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化工公司这个主体明显不合法。

另外,脸资报告中提到王月出资250万元固定资产入股,后经查实,王月的固定资产只有三台翻斗车、一台挖掘机和一台推土机,而且不审从某个体户手中租来的,租了一年多也未给人家分文租金;其余的资产包括钢筋、钢管、变压器、木材等都是骗来的。

王月招摇撞骗的伎俩——投资35亿元的国家级项目不算高照,但依然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先后栽了大跟头,阴沟翻船。

点评:一个没有被批准的投资项目竟引得如此多的人纷纷上钩,钞票塞满了骗子的腰囊,按理说,此案的骗局并非十分高明,它之所以以能骗倒众人,很大的原因来自受害者,就是因为他们的急功近利,防范意识不强,不作深入信息咨询,就草率地签订合同,这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