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也能成为自我挑战高手
26153400000026

第26章 挑战怪异心理(6)

分析诊断:根据患者李某的症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因攀比不平衡心理导致的虚荣心理。其表现是物质生活的极度虚荣。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较强者为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个体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施治方案:采用自我调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李某进行治疗。

咨询与治疗:对病人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使其完成自我心理调适

心理医生:“你这是一种因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错觉。不同个体与不同的生产方如式和分配方式相联系,取得社会分配利僧的方式和各自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工人只看到农民分了田,而没看到他们由此而承提的经营风险;农民只知道工人‘旱涝保收’,却体谅不到在竞争中他们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工资收入的劳者者,只讲个体户的‘大把收入’,却忘了自己的工资以外还有国家和企业支付的相当数额的劳保福利等等。不同的社会群体以自己的‘吃亏点’去比别人的‘得益点’,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最吃亏’的心理效应。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实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

“社会比较的尺度要由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民办观来控制,完善人可是正确社会比较,克服虚荣心的最好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于是在潜间识中超越自我,有嫉妨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人生在民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然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已,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攀比虚荣心理的存在,使人们的情绪在受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挫折。然而从攀比心理特点来看,它又是一种攀高的心理,即向上比,而不是下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种追求美好、向上的愿望,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总想自己比别人好,这里的关键是与别人比什么和怎么比。单项攀比,往往产生片面的认识,而纵横交叉全面的比,则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消极的比,不分良莠,会产生盲目性;而积极的比是比那些向上的东西,可以产生行为的激励作用,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

李某结医生的分析沉思默想,频频点头。经过三个月的心理治疗,恢复了健康的心理,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作风也踏实多了。

虚荣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态心理,它会使人虚华浮夸,作风不踏实,如成为一种病态社会风气,还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运用自我调适的方法矫治虚荣心理时,要向病人指出其害人、害已、危害社会的破坏性,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对虚荣心理的矫治,可采用如下方法:

(1)树产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2)在社会生活中把握攀比的尺度。社会比较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但要把握好攀比的方向、范围与程度。

(3)学习良好的社会榜样。从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从现实生活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徒虚名、努力进取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努力完善人格,做一个“事实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4)对不良的虚荣行为进行自我心理纠偏。如果个人已出现自夸、说谎、嫉妒等病态行为,可以彩用心理训练的方法进行自我纠偏。即当病态行为即将或已出现时,个体给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惩罚,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反弹自己,以求警示与干预作用。久而久之,虚荣行为就会逐步消退,但这种方法需要本人超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才能收效。

破除迷信的心理

一般人都知道迷信不好,便它为什么还有市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呢?

一个人的迷信心理是很复杂的,它反了人在认识上及行动上的性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认识上是违反科学的信仰;在情绪上容易产生敬畏的心境;在意志品质上是最大的盲目性;在动机上存在侥幸的念头;在性格特点上比较胆小、易受暗示等。

在认识上,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不理解或曲解,形成了错误的判断。这种错误判断多次重复就发展成一种违反科学的信念或信仰,这就是迷信。

迷信者迷信的对象多种多样。一是迷信天,相信天上有上帝和神仙。二是迷信人,把人当作神、救世主、圣人。三是迷信物,包括动物、植物、各种无生命的物体,以及山、水等,称他们为“圣物”、“圣水”、“圣山”……四是迷信当代一引进骗人的报道,像宇宙人到地球上来访问等等。

在情绪上,迷信者对迷信的现象十分崇敬、惧怕,并且成为一种敬畏的心境。一踏入“圣地”就产生一种令人震慑的情绪,肃敬、畏惧油然而生。

在动机上,迷信者存侥幸的念头,富于脱离现实的幻想,不打算作艰苦的努力,企图走捷径,不花力气,从“神”那里获得某种“暗示”,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

在意志品质上,迷信者相信“命动”的安排,生活无目的,做事盲目性很大。

在性格特征上,一般地说,比较胆小,说话、行事都小心翼翼,惟恐得罪“神灵”。这些人极易受暗示,任何平淡无奇的西,他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对凶吉福祸的预。

由于迷信者具有心上的心理品质特点,所以最容易被蛊惑、被欺骗,因而使许多巫师、术士的骗人会俩得逞。

人的生辰、形象、肤色、乌痣、指纹与性格、才智、前途和成就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呢?现代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对这个问题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论是持否定态度的。研究资料表明两者相关系数的几乎等于零,就是说,人的长相与人的个性及前途没有关系。

那为什么巫师相士们有时候也能说准了呢?这里有一个统计学的机遇问题。相士对于凶与吉、祸与福的判断在客观上就已存在着猜对50%的可能,而且这些人行骗我时,通晓人情世故,总能察言观色,三言两语鬈出求相者的一些内情,于是添油回醋,煞有介事地大吹起来。如有把握不定的,就言词隐晦,模棱两可,或故弄玄虚,使你不辨真伪。

再从求神求相者角度上说,他有种种心理弱点,且又是怀对对前途的某种希望而登门求教的,从心理上已先认定巫师相士能拯救自己,因而极易受人暗示。人家一旦说出一两句与自己生平巧合的事,就疑团顿消,心悦诚服,即便是相士说的漏洞百出,也不敢多加怀疑,以为怀疑就会冲淡了前程。

事实上,迷信一点好处也没有。中华民族勤劳而聪颖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而相术、占卜、算卦之灰的迷信则是封建糟粕。我们应当摒弃糟粕,大搞科学活动。心理学讲究客观性和科学性,学好它,有助于破除迷信心理,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