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现代崇拜心理学
26155400000014

第14章 神灵崇拜心理(2)

对现实存在一种虚幻解释

当人们还处于无法解释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时,总是有一种心理欲望:要知道和了解周围这些无法认识的自然现象,及人本身的生与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人们认识这些现象的思维能力都不可能达到对其作出正确的解释。作为当时人们想知道答案的欲望心理来说,只想满足有种解释和答案,以平息自己心中的疑团。对这种自然现象和人本身的种种活动给人神灵化的解释,产生神灵崇拜心理,就主要是起源于异已力量对人的压迫以及人企图以幻想的力量解脱或战胜这种压迫的深刻矛盾。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折射与投影。原始人控制自然的力量低下,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常常精神性地寄托于依赖并需要控制的对象。为了使这些对象遂人心愿,使幻想人的、尤其是先人的力量可以无形地作用于对象,帮助人们控制和克服它们对于人的异已性,以便在遇到困难时向神灵祈祷。因此说对现实存在的虚幻解释,对这些解释在现在看来是何等荒谬,在当时来说,却为人们解开身边及自身的疑团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即满足了人们解脱疑团困扰的欲望心理。但这种解释自然是一种错误的,甚至是歪曲和颠倒的解释,就自然会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同时也会为人类带来新的苦恼和困惑。于是人们就又对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展开斗争,重新对身边及自身的现象进行新的解释。人类就是这样在满足、不满的矛盾运动中前进。

整个过去和现在的财富,过去总有某种真实的东西。它总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共同认识的另一个方面。现实真理是所有这些东西的总和。神灵崇拜心理曾经有过的辉煌早已过去,如果现代人还崇拜神灵,那就不是科学上的无知,就是仅取其形式,而作为自身心理失衡的一种调节方式了。

心理思维能力的进化

在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记载着一则神话传说:钟山下住着一位名烛阴的神,它睁眼看的时候,世界就成为白天;闭眼睡的时候,世界就成为黑天;它吹一口,大地就会变作寒冷的冬天才,呼一口气,大地就会变作炎热的夏天。烛阴神不吃,不喝,不呼吸,一旦呼吸,它的在人间就会化为长风。它长相也很特别,身高千里,人面,蛇身浑身上下都是赤色。

这则神话中对烛阴神的崇拜心理无疑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虽然从这种解释中不难看出天真性,但却反映出原始人思维的进展。而且,这种神灵崇拜心理是早期人类原始思维共有的一种特征。如印度神话中有这个传说:最初,世界只有水,水以外无他物,水产生了一个金蛋,蛋又成一人,是为拍拉甲拍底,实为诸神之祖,这则神话传说同样反映了神灵崇拜心理是人类思维的进步。其进步的意义就在于满足了人类先祖对当时世界的一种解释。

神灵崇拜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

神灵崇拜心理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在遭逢苦难、焦虑的危机之时,对神灵的崇拜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灵,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它能把人引向解脱的苦难的境地,到达虚幻的幸福彼岸。

心理慰藉,他称为“幻想补偿功能”。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种有助于排解人的消极体验和克服内心冲突的影响,都可以称之为“安慰”,而神灵崇拜的特殊性在于,使人们接受神灵观念,把面对的矛盾冲突转移到现实生活之外,以期得到神灵的救助,从而摆脱困扰,使心灵得到安慰。

以科学唯物论观点来看,神灵崇拜的心理慰籍功能纯属于子虚乌有,似乎是骗人的,是一种封建迷信观点。但是,如果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并单纯地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是有其一定道理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产生国发展水平低下,人们无论是对来自自然方面,还是来自社会方面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就个人力量来讲,本无力从根本上来解决的。如果面对种种矛盾和冲突无力解决,被矛盾和冲突整天困扰,内心长斯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就会滋发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也正是主了避免这中消极被动的局面。所以人们读《圣经》、吃斋念佛,大都是基于这样一种需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人对神灵的崇拜早已是名存实亡,早已将其作为情绪转移的一种心理保健形成了。不过是选择神灵崇拜来作为一种排解和渲泄内心焦虑和恐惧的一种方式,而不真的崇拜神灵。但是,当人们使用这种方式时,一般来说是进行崇拜仪式时,又十分地投入,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选择一种方式来排解和渲泄自己心中的忧愁和烦躁,而真的是进入了一种所谓的境界之中。前苏联心理学家乌格里维奇曾引述了五旬节派一个社团举行礼拜时的一段记录:

一位好女诚挚感人的说道:“主啊,保佑我吧!保佑我键康!主啊,你教给我怎样才能摆脱尘世的空虚吧!我是有罪的人,我是有罪的人,主啊!我做了尘世无谓的劳作,而忘记了走你的路!主啊,宽恕我吧!你教训我吧!”妇女哭泣着,她的声音在颤抖:“主阿,免我永远不再受痛苦吧!请允许我到你身边去吧!”妇女跪下了,全体祈祷者也都跪下来。“主啊,让我们去吧!主啊,救救我们吧,主啊,按你的意志办吧!阿们!”

这就是人们自我心理调节假以神灵崇拜的场面。这是一种以象征的手法,完成焦虑和优愁的渲泄及化解,从而使心理得到宽慰和解脱的实际场面。在人类历史那漫长苦难岁月中,人们就是借助这种周期性举行的崇拜仪式,将平素积累起来的消极情绪体验,以极其特殊的方式化解,从而使内心变得安定和纯净。

现代人排忧解难,化解内心失衡状态的方式是很多的,大可不必用神灵崇拜的方式。但是,作为神灵崇拜长期存在的事实来说,神灵崇拜心理在排解和渲泄人们的忧愁方面,确实有过其相对积极、实在的作用。

神灵崇拜、鬼灵崇拜、精灵崇拜

人类的信仰不仅产生于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界的万物万象,同时也源于人类自身通过直接的的感官接触后所引起的多种联想。这些联想所形成的虚幻事物,在远古的观念中形成了幻想物,并对它表示崇拜,这就是从原始思维发展下来的“万物有灵”的神灵崇拜、精灵崇拜、鬼灵崇拜,和与之相关的神幻体的灵物崇拜。这里所崇拜的各种灵魂,是由感官不可直接感觉到的幻景物。

神灵崇拜

中国民间信仰自很古的年代就从自然崇拜中幻想出许多神灵事物加以膜拜。这些神灵有的附着于一定的事物,有的则专司一定的职责,有的却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为众神的家长神,有的却被放置在冥想虚幻的世界中统治神;有的性善,有的性恶,有的时善时恶,变化无常;有的是大神,有的是小神,他们中的大多数又彼此不相干,成为并无隶属关系或不联系的多神,神灵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其中有的甚至是抽象神,几乎与具体事物无直接关联。中国民间信仰和崇拜的幻想神灵,其数量之众多和神格神性之复杂,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是非常冲突出的。

创世神崇拜

中国民间信仰的自然崇拜在发展了万物有灵观念后,各民族不约而同地先后产生了开创世界的神灵。有的民族的创世神也“天”神复合,即“天神”就是创世大神,有的则有最初的创造天地的大神。例如阿昌族的天公,遮帕麻就即是天神,又是造天的神灵;地曰遮米麻既是大地之神,又是造地的神灵。在汉族古代典籍中则是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造人,都与宇宙开初这一奥秘有着神秘的联系。凡此类有关创造宇宙的经过幻想形成的最初大神,都属于创世神或创造神。这类大神在信仰习俗的发展中,有的转化成为偶像享有人间香火的供祭,大多数都只停留在创世神话与创世古歌中为各民族世代传诵。

守护神崇拜

中国民间从很久的年代就幻想出保护人们生产生活的种类神灵。尽管在民间信仰中对所有的大小神灵的崇拜都有祈求保佑的功利目的,但是,人们还是对其中专司保护职能的大神给予更特殊的崇敬和信奉。守护神又通称为保护神,最典型的有地区保护神、村寨保护神、山森保护神、狩猎保护神、牲畜保护神、家耕田保护神,以及晚期形成的城镇保护神,还有原始部落保护神的遗留等等。

祖神崇拜

在对于灵魂这种幻想物的崇拜中,祖灵崇拜在中国民间信仰生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位置。以血缘世系为纽带的氏族,家族的发展和家族生命同期的更迭延续,使祖先观念与灵魂观念牢牢结合。使亡故的先人,一代一代以其祖宗在天之灵升入神位,成为氏族,家族延续的最可靠的保护神。祖灵崇拜源远流长,经过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也各有不同。最久远的祖灵观念是人祖崇或氏族始祖神崇拜,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其间还交叉着许多原始的图腾崇拜。到了典型的封建社会,中国儒家学说的社会观念、家族观念都以父系血缘世系为主体,建立了列祖列宗的根基。在家天下的社会背景下,祖先的位置高高在上,成为统治的权威势力。因此,祖灵就更加以其神秘的特征和奇异的超自然力,深深支配着民间。做为一家一户一族的大神,祖神崇拜有丰富的内容。

家神崇拜

家神,指的是除祖先神之外那些家宅保护神灵。这些神灵密切关联着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关联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其中最主要的神有灶神、门神、井神、仓神、床神、厕神等。

鬼灵崇拜

鬼灵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信仰之一。它与祖灵信仰密切联系,早在公元前15世纪的殷代就十分盛行杀殉陪葬的习俗,可以证明当时就有人死后有鬼灵活动及鬼灵世界的观点。受佛教、道教有关地狱、冥府的说法影响,中国民间更加普遍信仰人死后灵魂进入冥界化为鬼灵,经受鬼司的裁判。事实上,中国民间的鬼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死后灵魂为鬼。另一个是泛指万物精灵,即鬼怪山妖等。此外,在个别少数民族中,鬼的概念几乎包括所有的神灵,例如,景颇族认为万物有灵就有天鬼、地鬼、家鬼。在这里,祖先之魂是鬼的观念和全国各民族的鬼信仰完全一致。

精灵崇拜

和早期的鬼灵崇拜,祖灵崇拜密不分的就是精灵崇拜。这是一种把活人的生魂和死人的亡魂信仰推衍到自然万物都具有各自灵魂的信仰。绝大多数精灵都具有超自然的幻想成分,但几乎都有实体实物可以依附。像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中的许多异禽怪兽,半人半兽鸟的外形及其超凡的本能,显然都是古人传涌的精灵。在民间精灵鬼怪很难严格区分,除死人之魂被视为鬼之外,许多兴灾作崇的鬼怪都应具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