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禅
26156300000014

第14章 心态篇(1)

一个人的心境、情绪如何,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生命是短暂而美好的,那我们就应该快乐地生活,享受人生;好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去体验人生,与生命接轨,去拥抱生活。

快乐与痛苦

龙山禅师对于禅学参悟颇深,他在每天开悟信徒时都要感叹:“快乐呀!人生真快乐呀!”他的此举感染了全寺的僧众,人人都能拥有快乐的心态。

但有一次他生病了,在病痛中不断地叫喊着:“痛苦呀!真痛苦啊!”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他的叫喊声,十分不满,一个出家人有病怎能老喊苦痛呢,当即责备了龙山几句。

龙山却笑着问道:“健康快乐,生病痛苦,为何不能叫苦。”

住持便把有一次龙山自己掉进水里,差点淹死仍然面不改色,视死如归的经历复述了一遍,继而责问他原来的那豪情何在,还有平时都讲的快乐又跑到哪里去了?

此时,龙山对住持说道:“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却说痛苦呀、痛苦呀!那请问到底讲快乐和讲痛苦何者正确呢?”

住持听后无言以答。

快乐与痛苦究竟如何、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心态去看待世间的事物。我们不可能时刻强装快乐。珠不知,在痛苦的经历背后,往往更能体味出快乐的真谛,也会懂得更珍惜快乐的时光。

顺其自然

禅院里的草地上枯黄一片,毫无生气可言。可是,小和尚便要求师父撒点草籽。

师父说道:“不用急,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随时就好!”

过了不久,师父便买回了草籽,叫小和尚去撒。可是,在撒草籽的时候起风了,以至于一边撒,草籽一边飘。小和尚觉得十分可惜。此时师父发话了:“没事的,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的,一切随性!”

可是,在草籽撒上之后,飞来了许多麻雀,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立即向师父报告。师父却说,小鸟是吃不完那么多草籽的,来年这里定会有小草。你就随意好了。

一日晚上下了场大雨,小和尚听到雨声,总担心草籽被冲走了。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看到地上的草籽都不见了,心里非常伤心。师父见状,便劝慰他草籽被冲到哪里,便会在哪里发芽的,随缘即可!

过了不久,禅院里便是一片绿色,没有撒草籽的一些角落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草苗。小和尚见此场景,显得异常开心。师父点头说道:“一切随意吧!”

整个过程中,师父都在追求一种顺其自然,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并没有刻意去强求,因为他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身残心圆满

从前,有一个学人对于如何向盲者、聋者和哑者宣讲佛法十分不解。他认为,盲者看不见佛尘的挥动,聋者听不见妙法的讲解,哑者不会言表。

于是,他特地去请教一休禅师。

禅师听后,便叫他行跪拜之礼。在学人拜起时,冷不防拿起柱杖打将过去,只见他猛然退后。随之哈哈大笑道:“你不是盲者,那快到我面前来吧!”

学人于是向前走了几步。此时,禅师又发话了,“你不是聋者!”

过了不久,禅师对着学人说道:“这下你会了吧?”“不会。”他回答异常响亮。

停了一会儿,禅师更大声地说:“你也不是哑者啊!”

那个学人听完恍然大悟。

学人虽然不聋不哑也不盲,可他心地不明,那与盲聋哑者又有什么分别。殊不知,盲者能听,聋者能言,哑者能见,他们都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并保持一颗明镜一般的心,一样能洞察世间万物,参悟佛法。

谁束缚你了

神光禅师性情旷然,博览群书,在受法得度后隐居于司空山一带,四处游走,居无定所。

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了禅师,便向他请教解脱烦恼的办法。禅师马上问到底是谁束缚了他。

那人苦恼了,沉默了许久,心想确实没人束缚自己啊,于是回答“无人”。

禅师听后大笑一声,说道:“那还要求什么解脱呢?”

那人听完终于得以觉悟。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一些莫名的烦恼和困惑,细察一下,确实没有理由。没有理由的束缚自然是无解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也会逐渐脱离烦恼与痛苦。

解铃还需系铃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被苦恼所充斥的人,他听说佛能帮人去除苦恼,便迫不及待地去寻找佛。出其意料之外的是,佛陀却告诉他能真正让他获得解脱的是他自己。

那人十分的不解,因为充满苦恼的便是自己,如此自己又怎能获得解脱呢?于是佛陀对其予以点化:谁放进去了心中的苦恼和困惑,就让谁取出来。而一个人的苦恼往往是自己莫名地充塞进去的,因而只有他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任何人的苦恼都缘于自身,由于自己的一种执著,加之对世事的好胜,莫名的苦恼在心中无限的增加,最终,整个人都成了苦恼的载体。自我解脱吧!朋友。轻轻松松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心量的神变

有一人对于为何心量有大小之分非常困惑,于是,他便去请教古灵禅师。

禅师在听完他的诉说后,便叫他闭眼默造一城。一会儿,他于心中建造了一座城垣。接着,禅师又叫他闭眼默造一根毫毛,不久,一根毫毛便出现在他的心中。

二者造毕,禅师问道:“城垣、毫毛均由你心所造,毫毛体小,那是否用了你全部心思去造的,还是只用了其中一部分呢?”

“全部。”他回答得异常干脆。

继而,禅师意味深长地说道:“造大城垣和小毫毛用的是同一颗心,说明心量是能大能小而又非大非小的!”

心量有大小之分,关键在于所抱的是何种心态。心量大,你的天地就宽;心量小,你的处境就窄。转变心态,自身能够很好地控制心量的大小,行事方可游刃有余。

活得快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人每日总是愁容满面,心里被一些莫名的烦恼充斥着。他们想寻找活得快乐的妙方,于是同去请教觉真禅师。

禅师在听完他们的诉说后,逐个寻问每个人心目中的快乐源泉。答案分别是金钱、爱情和名誉。

禅师听后表情异常严肃,对他们说道:“以此种心态怎能寻得快乐,即使真正拥有了三者,烦恼照样会伴随你们左右的。只有在拥有三者后能很好地利用,才会获得快乐:用金钱去布施,在奉献中拥抱爱情,将名誉为大众服务。”

三个人终于在禅师的一席话中悟知了。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追求一些虚幻浮华的东西,而莫名地增加心中的烦恼,终日郁闷得很。如果能超越这种观念,必可悟得禅机,使得自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益,并能在禅中领略无尽的快乐。

不留平常心

从前,有个学僧十分用功,时刻打坐念经,并且心无杂念,但始终不能开悟。心中充满着困惑。

于是,他带着这个困惑去寻问禅师,禅师二话不说,只是交给他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让他去把盐倒进装满水的葫芦溶掉,那样就能开悟了。

那学僧照办,但怎么也不能将盐块在满水葫芦中溶掉,以至对自己开悟的信心大大降低。此时,禅师出现了,拿起那葫芦,倒掉了一些水,轻轻一摇,那盐块便很快溶于水。

然后,禅师教育那学僧凡事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像弹琴,弦过紧会断,太松又出不了声。只有拥有一颗平常之心,才能真正悟道。

修行之方式有多种,不必一定出家入寺。只要有心,就能在自身所处环境中,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只要有心,就能在生活中处处得到收获。

负担

从前,两个年轻的和尚在赶路途中遇到一条大河。

在岸边,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为过河踌躇着,一看有两和尚准备过河,便向其寻求帮助。

于是,作为师兄的智光二话没说便抱起那女子过河,上岸后,立即将其放下继续赶路。在整个过程中他是一言不发,甚至是不动声色。

而师弟智原看在眼里,却嘀咕在心里,终于质问师兄为何冒犯佛中色戒,抱那女子过河。

殊不知,心中有佛,佛中以仁为本,助那女子过河更是体现佛中之“仁”,可是智原却始终将那女子记于心,可谓真正的“负担”。

地狱与极乐

一个将军在拜访白隐禅师时,向其请教世间是否真正存在佛门常说的地狱和极乐,假如可以的话,想在禅师的带领下,亲自去体验一下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于是,禅师立即用异常恶毒的话辱骂他,将军在惊讶之余仍保持沉默,终于忍无可忍了,操起一铁棒大骂禅师狂妄无礼,并往禅师身上打去。禅师在躲过将军的铁棒后,向他揭明此便是所谓的地狱。

此时,将军急忙下跪道歉,以求得禅师的谅解。

白隐禅师立即又对将军揭明这就是极乐。

其实,天堂地狱处处存在,甚至就在我们的心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心去领会。可以说,我们的心,每天都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来回往返着。

上天不负有心人

曾经,一个僧人寻问赵州和尚,狗是否有佛性,赵州回答了一个“无”字,但在当时赵州并没有参透为何是“无”,于是不分昼夜进行参究,无论何时,都是专心致志地守着这个“无”字。终于,苦心人,“佛”不负,他省悟了佛祖的玄机。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想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因而人们应该抓紧时间,不断地去探索新知,逐渐地充实自我和完善自我。或许其中会有一些艰难险阻,但只要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不断地付出之后,皇天必将不负有心人的。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是一味的痴心妄想,而不采取实际的行动,终将难以达到成功的彼岸。俗语说得好,“万事只怕有心人”。在经过一番风寒彻骨之后,迎来的必是扑鼻的梅花香。

心满意足

大智禅师饱读诗书,年轻时四处游历,知识丰富,道行高深。晚年居于洛阳的慧林寺中。

有一次,一位学者慕名前来问禅,言词十分谦恭,可是神态中却有着一种自以为是的倨傲。

待学者落座后,禅师便提起茶壶为他沏茶,但禅师对注满茶水的杯子视若无睹,一个劲地往其中倒水,以致茶水四溢,水流了一桌。

学者见状,立即阻止禅师再倒水。此时,禅师方才放下手中的茶壶,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心就如同这只杯子,装得过满。要我说禅,必须将它倒空才行。”

学者于言下有省。

我们的心往往是在超负荷运转着,自然心灵也得不到轻松。身体的肥胖只是带来形体的不便,心理的压力产生的却是生活中的苦恼和忧郁。要想更轻松愉快地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必须去除心灵不能承载之重。

说究竟法

佛光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都慕名跟他学禅。

一日,他把所有的弟子都叫到跟前,向他们讲了一则故事:

以前的人们都是用纸糊的灯笼点蜡烛照路的。有一次,一位盲者在拜别朋友后,天色已晚,朋友便给了他一只灯笼。

开始,盲者谢绝了,他心想,无论明暗,对他不是一样么?但在朋友的一番劝说下,他领悟了,如果不提灯笼,别人有可能会撞到自己。

于是,他便提着灯笼上路了。可是还没有走出多远,就迎面被一人撞了个正着。

盲者生气了,骂道:“看你怎么走的,难道没看见我手里的灯笼吗?”

路人却说:“不是啊,你的灯已经熄了。”

盲者听完,心平气和地说道:“老兄,是你心里的灯灭了呀!”

盲者点灯,照亮别人,更是照亮自己。在此,盲者能够见到自身的本性,一切都不假外物;而那位路人却是眼虽明,心灯已经灭了。

泥中莲花

从前,日本那些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他们都没有出家的资格。无之禅师是贱民出身,可他一心皈依佛门,便通过假冒士族之姓,当了和尚。

由于他对禅学参悟颇深,并且德高望重,后来便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但在举行就职仪式的那天,有人在法场道破了他的真实出身。

没想到在庄严隆重的仪式上发生了这种事情,众人都不知如何是好,整个法场一片沉寂,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大家都为无之禅师捏了一把汗。

但禅师丝毫没有显得惊惶失措,而是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泥中莲花。”

说完,在场的人便是一阵喝彩声,那人也无言以对,实在佩服禅师对佛法领悟的精深。由于他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殊不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拥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并且能以科学的精神去探知,定能揭开真理那神秘的面纱。

自己的住处

赵州禅师身为一代名僧,在禅学参悟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他一生中总是行脚四海,云游八方,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他能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一日,他行脚到了云居禅师那里,云居禅师见他年龄这么大了,还以四处云游度日,实为艰苦。便劝说他找个长居安身的住处。并且建议他去山前那个古寺,虽然有点荒废破旧,但只要一经修整即可居住。

赵州听后,不以为然,却反问云居自己怎么不去住。云居禅师一下子无言以对。

一个人真正的住处应当存于内心。如果能够不为外物所动,心中的佛性坚如磐石,那才是真正找到了灵命的安身之所。我们也应该不断在社会中接受磨练、坚固自己的心,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坦然地去面对。

不变应万变

从前,道树禅师经过多方筹资后,终于建了一座寺院。旁边是一座道观,可里面的道士却不希望这里出现寺院,于是每日都会变一些妖魔鬼怪,想以此吓跑寺里的僧众。这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一些年轻的僧人确实被吓跑了。但禅师丝毫不为所动,一住便是十几年。最后撤离的反而是那些道士,他们已经将所有法术用尽,却对禅师无用。

后来,有人特意去请教禅师取胜的秘诀。禅师沉默了一会,仅以一字作答:“无”。

那人听后十分不解,心想“无”又怎能取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