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26157900000127

第127章 于吉缘何被杀?

于吉是东汉末年的道士,琅琊(今山东胶南)人,被普遍认为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根据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时,于吉的门徒宫崇到皇宫进献“神书”《太平青领书》,这部书可能是于吉的著作(《后汉书·襄楷传》)。后来,于吉寓居在中国东部的某个地方,经常往来于吴、会稽两地,建造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给人治病(《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汉献帝建安五年,于吉被孙策以“幻惑人心”的罪名斩首(《三国志·孙策传》)。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有“小霸王怒斩于吉”故事,写建安五年(200年),因孙策绞杀吴郡太守许贡,许贡家客三人为贡报仇,枪刺孙策。许贡家客虽被擒杀,但孙策脸中一箭,身被数枪。华佗徒弟为其疗伤,叫孙策静养百日。此时,袁绍遣使陈震来与东吴联系,欲共抗曹操。孙策大喜,即日聚会诸将于城楼上,宴请陈震。席间,一位叫于吉的道士从楼下走过,众将纷纷下楼朝拜。孙策大怒,叱令左右拿下于吉。于吉上楼见孙策,孙策说于吉是黄巾张角之流,令将其斩首。张昭等百官以为不可,苦苦求情,孙策遂饶其不死,囚禁狱中。狱卒因不给于吉戴枷锁,被孙策毒打。孙策一定要杀于吉。吕范建议孙策命于吉祷雨以救天旱,孙策答应,限于吉在午时将雨求下,否则将其烧死,并令左右堆积干柴伺候。于吉无法,只得照办,当即沐浴更衣,登坛求雨。快到正午时分,狂风骤起,阴云密布,但仍不见下雨,孙策即令推入柴堆,四方举火,火焰随风而起。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顷刻之间,雨流成河。于吉仰卧柴堆之上,大喊一声,雨住云收,太阳复出。众官及百姓将于吉扶下柴堆,释缚拜谢。孙策见状,更加大怒,命武士将于吉一刀砍死。据说,孙策很快即被于吉的阴魂害死,年仅二十六岁。

晋朝干宝在《搜神记》中说,当时,有个名叫于吉的人在吴郡、会稽一带传太平教,拥有大量信徒,连孙策的母亲和三分之二的部将、宾客都奉于吉为“仙人”。孙策对部下力陈迷信的危害,并且断然捕杀了于吉。从此,孙策每当独坐,都仿佛于吉出现在眼前。他受伤后照镜,见于吉在镜中,一下子又不见了,如此三次,终于扑镜大叫,疮伤崩裂,须臾而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一传说进一步作了加工。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属魏晋时期神话志怪小说,所记多神怪灾异,迷信思想颇重,自然不足为信。既如此,罗贯中为什么要将其采入《三国演义》呢?结合历史、结合《三国演义》的创作倾向,我们认为《三国演义》的迷信思想较明显,采入“怒斩于吉”的故事,根本目的是为了解释孙策之死。于神仙是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为万民治病,祈雨救灾,孙策杀了他,必然受到杀善人不得好报的惩罚。

《三国演义》具有强烈的“拥刘反曹孙”倾向,杀于吉再一次反映出孙策想独霸江东而不得人心。本回书开头就已说孙策有攻袭许都之心,许贡暗中遣使上书曹操,不想被孙策发觉而遭杀身之祸。在诛杀于吉之事上,尽管孙策表面上宣称“平生誓诛妖妄,力辟鬼神”,但我们从于神仙在百姓、文武百官心目中的地位,不难想象,孙策杀于吉还是从权位着想的。在东汉时期,太平道拉拢了许多忠实信徒,导致了天下大乱。虽然太平道灭亡,而于吉自北方到江东而来,以符水治病,很快就吸引了大批人信教,即便是孙策军中也有大量的人信教,这样一来便直接威胁到孙策的地位。孙策之父孙坚本就是剿黄巾军的主力,孙策岂会不知道于吉的危害,便寻机杀了于吉。不然若于吉信徒壮大,那江东就无宁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