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几乎成了诸葛亮智慧与胆略的象征。该故事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即有简略的描写。在《平话》启发下,罗贯中对此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通过诸葛亮的博雅、雄辩与众儒生的迂腐、钝拙的对比描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孙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挑起论争,欲使诸葛亮知难而退。谁知诸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驳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渐”,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程德枢亦“不能对”,使东吴主张降曹者理屈词穷,尽皆失色。
诸葛亮驳难江东诸儒,委实出尽了风头。那么,这件事是否于史有据呢?其实,史书上并没有所谓“舌战群儒”的记载,《三国志·诸葛亮传》只记载了诸葛亮和孙权的对话,未及其他。当然,诸葛亮既然到了东吴,总该与孙权的臣僚们有所接触,少不了要互相交换意见,彼此进行论难。但史书上既然没有记载,我们也就不知其真相了。《三国志平话》写有诸葛亮在孙权面前驳斥张昭、吴危(按:史无其人)的内容,非常简略,可以看作是“舌战群儒”故事的雏形。《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增饰创作,场面宏大,出场人物众多,称得上是大手笔。但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既没有真实性,又没有合理性。
据《三国志·鲁肃传》和《资治通鉴》所记,赤壁之战前夕,东吴统治集团内部对曹操是战还是和,是有意见分歧的。以重臣张昭为首的一些人认为,曹军锐不可当,“皆劝(孙)权迎之”。最初孙权也抱观望态度,战和犹豫不决。但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前途的乐观预测,极大地鼓舞了孙权,坚定了抗曹信心。关于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之事,史籍记载甚详,据《三国志》诸葛亮、鲁肃本传记载可知:刘备当阳大败,势单力薄,无地依存,面临覆亡之灾。诸葛亮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孙权)”。诸葛亮一到孙吴,因孙权当时拥兵在柴桑,“观望成败”,急于了解曹操方面的情况,便立即接见了诸葛亮。诸葛亮首先劝孙权放弃“观望”态度,说曹操大军压境,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之抗衡,就当早早与之断绝关系;若不能与之抗衡,何不按兵束甲,早早投降。他认为,现在孙权“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还用“激将法”告诉孙权:刘备是不会拜倒在曹操脚下的。孙权听罢,果然不甘示弱,决心抗曹,遂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给孙权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孙刘双方的优点,对战争前景作了乐观的估计。
以上所述可见,在整个刘孙联合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诸葛亮在会见孙权之前在外堂与群儒“舌战”之事。所谓诸葛亮“舌战群儒”完全是《三国演义》作者对诸葛亮形象成功的文学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