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擅使大刀的英雄,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关云长的这口大刀便出场了。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为干一番大事业召集人马,打造兵器,关云长打造的就是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此后,这口大刀在关云长神威赫赫、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一直伴随着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云长斩华雄、战吕布用的是它,斩颜良、诛文丑用的是它,千山万水过五关斩六将靠的是它,古城会擂鼓斩蔡阳靠的也是它;再有著名的单刀赴会,关云长一口大刀在手,深入险境,威慑“江东群鼠”,使鲁肃的计谋破产,大刀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三国演义》里写了这么多和这口大刀相关的生动情节,所以后来的民众一想到关公,就会同时想到他的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于是后来就有了“关公门前舞大刀”这一俗语。
那么历史上关羽使用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不是。从《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记载来看,关羽的兵器并非大刀,倒很可能和张飞的兵器一样,是矛。《关羽传》中在记叙关羽杀颜良一战时说:“(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这里用的是一个“刺”字,而“刺”,一般就是用来说矛,生活于东汉末年比关羽稍早的郑玄在为《周礼·考工记》作注时,说“刺兵,矛属”,意思就是“用来击刺的兵器,属于矛这一类”。所以从《关羽传》里用的这个“刺”字来看,关羽的兵器肯定不是刀,而是矛。在《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倒是可以找到一个“刀”字,那就是鲁肃邀关羽谈判荆州的划分时,“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但这里的单刀是指佩刀,也不是关云长冲锋陷阵的兵器。再则说,大刀中“偃月刀”这一种类,三国时还并不存在,是在唐宋时才出现的,它的刀刃部分是半月形,所以叫做偃月刀;偃月就是下弦月。这种刀,主要是用来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所用。关云长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舞动起几百年以后才出现的偃月刀。
既然上面已经提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虚构出来的,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出现在小说之中的呢?比较早地提到关公用刀的是粱陶宏景的《刀剑录》。《刀剑录》中记载说:“关某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败,投之水中。”但这里的刀是在关羽追随着刘备,“不顾身命”地冲杀很久以后才打的,而且一打就是两把,所以很可能是佩刀。唐人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宋人黄茂才《武安王赞》曰:“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宋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曰:“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到了元代,关羽用刀的说法开始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元人郝经《重建庙记》曰:“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之后在元杂剧中,关羽也是用刀。在公认的《三国演义》成书最重要的参考著作——《三国志平话》中,关羽也是用刀参加“三英战吕布”的:“第三日,吕布又搦战,众诸侯出寨,与吕布对阵。张飞出马持枪。张飞与吕布交战二十合,不分胜败。关公忿怒,纵马轮刀,二将战吕布。先主不忍,使双股剑,三骑战吕布,大败走,西北上虎牢关。”从这些资料分析,关羽使用的兵器从矛(戟)至剑,最后在刀上正式定型了。目前还不清楚青龙偃月刀之说是不是《三国演义》首创,但通过《三国演义》,青龙偃月刀和关羽已经是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了。
《三国演义》问世后,在明、清两代,围绕着关公这口大刀,还产生了不少趣闻轶事。明代包汝楫在《南中纪闻》中记载说,荆州南门十五里,有一地名就叫掇刀石,在这里有一座关帝庙,关公的大刀就插在庙中一块大石的石窍上。这口刀可以摇动,但就是没人能把它拔出来,据庙中僧人说,这口大刀足有一百八十斤重。刀长一丈四五尺,刀脊很厚,色泽苍青,看上去精雅雄壮。天启元年,一个姓张的总兵想把它取下来看看,祭拜之后,选了几十名壮汉,用尽各种办法还是没能将刀拔出,看样子这口刀还真有些神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