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名词不一定真懂,不要求完全明白,只要可以使用。理由很简单没有什么“真理”可言,只有懂得多和少,丰富的新名词说明了一个人的素质,某些时候你因为语言俏皮而秀,某些时候你因为语言流利或素质好,素质高而秀,大量的新名词脱口而出,素质自然显得高,语言自然美,这也算得上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地毯似的陈词轰炸,必然使你“声名显赫”。很多时候你面对的是老朋友,大多他完全清楚你有“几斤几两”,他也不能不为你的敏捷的反应和高度的适应能力赞叹。
大批现代的作家玩文字游戏,这是形势使然,是对当代文学大彻大悟的结果,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文字“玩”的本质,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玩”生活才是英雄本色,是强者的表现,过去有一段时间时兴玩“深沉”,最聪明的还是作家,故作深沉状,吸引大家的关注,然后一语惊人,表演效果极佳,称得上是高人也。
活到老,学到老,此话一点不假,学一点成功人的经验,说得更潇洒更自在,现在人们流行讲“状态”,在语言上更容易出“状态”,进“状态”,人们欣赏你的正是这一进一出的“素质”,并非因为他们缺少“真理”,没有头脸。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越是人人相信自己有的别人无。只有语言的“状态”能使他们自愧不如,所以我要积极表现,不要被动应付,在参加某某单位组织的行业辩论会中,有人会因为“运气不好”抽签做了“反方”,而你在生活中,却不需要有运气不好的感觉,只要人有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正方”,当仁不让。
在这里,我们对文人的妙语、俏皮话进行分析,使大家对文人的硬功夫有个大致的认识,也可以从中窥视作家大人的“高妙”的门径,看一看他们究竟是何以博得喝彩的。
语言靠积累
让我们先来讨论谈话的题材,关于这一点,一般人都有很深的误解。
如果你常常觉得与人谈话很吃力,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对应该讲什么话这个问题有很深的误解。
一个最普通的误解是:以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件才是值得谈的。
当你见到熟人的时候,你在脑子里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令人兴奋刺激的事情。
自然,这一类事情是一般人听起来最有兴趣的了。能够在谈话的时候,讲出这样动听的事情,无论对听的人,还是对讲的人,都是一种满足。
但是,这一类小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不多,有些轰动社会的新闻,是用不着你来说别人就已经听过了。即使是你亲身经历过的比较特殊的事情,你也不能把它到处一讲再讲。此外,你在某一个场合讲很受欢迎的故事,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就不一定受欢迎。因此,你若认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那你就会经常觉得无话可谈了。
****中,有个造反派把花园里的一盆花拿回家去,但不知道这盆花好不好,就去问赵树理。
赵树理说:“我是黑帮,我说是香花,你们说是毒草,我说是毒草,你们会说是香花。”
一次,赵树理被批斗后受了伤,去门诊治疗,医生惊诧地问道:“你就是作家赵树理?”
赵树理淡淡一笑说:“这个时候,谁还敢冒名顶替我呢?”
其实,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轶事以外,也很愿意和朋友们谈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普通话题。比如,小孩子长大了,要进哪一所学校比较好啦,花木被虫子咬了应该买哪一种虫药啦,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看啦,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到有兴趣。在日常的谈话和听话中无形中积累了知识。
有一个笑话:某君以口齿伶俐而见长,有人向他求教有什么诀窍,他说:“很简单,看他是什么人,就跟他说什么话。例如同屠夫就谈猪肉,对厨师就谈菜肴。”那位求教的人又问:“如果屠夫和厨师都在座,你谈些什么?”他说:“我就谈红烧肉”。由上面的事故中可以看出,要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自己不可能称赞自己,但对于别人,你却不可吝啬你的称赞。称赞是欣赏,是感谢,是对别人表示敬意。称赞给人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
一副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最使人失望的。
怎样称赞别人呢?说话的时候最要紧的还是热诚,一两句敷衍的话,立刻被人发觉你的虚伪。所以每当你称赞别人的时候,要从小处发挥,缺乏热诚的人是不会注意到小节的。
“你的文章写得好极了”,光这样说是不够的,确实有点马虎敷衍。如果你加上一句:“能够使年轻人读了更加奋发”,那么效果就完全两样了。同样地,仅说:“你的衣服真漂亮”,也是不够的,为了博得对方更大的欢心,你必须再具体说出这衣服怎么漂亮。例如具体说这衣服色彩配得好,图案很好看,或式样大方美观等等均无不可。
聪明而热诚的人对于说一句赞美话,必定是最深的欣赏情绪说出来。“你的琴弹得太动人了,使我想起了我的家乡那黄昏归牧时微风吹落叶的情景”。要是你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你将会如何地感动呢?诚然,这样的话也许你觉得不容易说,因为这需要想象力,更需要真诚的热情。但你只要能够对别人的事情有充分的诚意去欣赏,则这样的一句赞美话是任何人都会说出来的。最美丽动听的赞美辞,应该发自内心的深处,当人们充满了热情的时候,即使一个农夫也必定会说出最动人的话。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2500克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
金斯伯格赞赏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
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无论6岁的小孩或60岁的老叟都是如此。人们尤其喜欢将自己和别人比较,希望比别人好一点。所以有比较性的赞美话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赞美也要讲究方式和技巧。比如说:甲和乙两人以不同的价钱买了两件完全一样的游泳衣,而乙所买的比甲买的价钱便宜,因此,乙一定觉得很得意。当着他一个人的面,你提起两件游泳衣的事,如果你说:“甲是吃亏了,他花的钱比你花的钱贵得多”,那倒不如说:“你买的比他买的便宜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前者只不过是表示出甲的愚蠢,而后者则表示对方精明。所以,下一次你称赞一个人时,你要说“你比某某做得好”,而不要说“某某比你做得差”。
张勋生日,大学者辜鸿铭送给他一副对子,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后来,辜鸿铭和胡适说到这件事,说“擎雨盖”指的是清朝的大帽子,而“傲霜枝”指的是他和张勋都留着的长辫子。
辜鸿铭当北大教授时,有一天,他和两个美国女士讲解“妾”字,说:“妾”字,即立女,男人疲倦时,手靠其女也。
这两个美国女士一听,反驳道:“那女子疲倦时,为什么不可将手靠男人呢?”
辜鸿铭从容申辩:“你见过1个茶壶配4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4个茶壶呢,其理相同。”
法学家王宠惠在伦敦时,有一次参加外交界的宴席,席间有位英国贵妇人问王宠惠:“听说贵国的男女都是凭媒妁之言,双方没经过恋爱就结成夫妻,那多不对劲啊!像我们,都是经过长期的恋爱,彼此有深刻的了解后才结婚,这样多美满啊!”
王宠惠笑着回答:“这好比两壶水,我们的一壶是冷水,放在炉子上逐渐热起来,到后来沸腾了,所以中国夫妻间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后慢慢就好起来,因此很少有离婚的事件。而你们就像一壶沸腾的水,结婚后就逐渐冷却下来。听说英国的离婚案件比较多,莫非就是这个原因吗?”
有些人以为说话方法好,完全因为词藻修饰得美的关系,但是光用词藻,就可使对方感动吗?
上面二例却没有华丽的词藻,说话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关键在于如何巧妙的利用它,使之为我所用,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将这些好的语言进行积累,分类;丰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的社交生活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本领。
择言,是社交活动的需要
在社交活动中,择言时的表情可以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感观,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无论你是冷漠无情或是快活乐观、是自暴自弃或是诚实向上、是漫不经心或是小心谨慎等,皆能从你说话时的态度中做出判断。
应该注意的是,说话时态度骄傲容易激起别人的愤怒,低三下四又会被认为懦弱,没有骨气。
只有在说话时与对方保持平等,用平和的口气,真诚的态度来交流彼此间的认识与观点,才能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拥有语言技巧的人是不在乎什么形式的,他既不会采取说教的形式,也不会搞什么炫耀自己的名堂,他的说话技巧就是他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态度始终是那么开朗坦然,语言始终是那么温和和谦虚,一方面他能够接受别人的忠告,另一方面又能够给予别人提示。这种人在任何场合下都会受到欢迎且能获得很好的评价。
如果这种人还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的话,那么,他的成功肯定是指日可待的。
有些人往往不经过大脑考虑就随意发表言论,从而产生不良后果。简单明了而具有说服力的言谈,才能达到交谈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对不了解的事情更不要轻易开口。
即使是傻子,也能开口说话,但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完美地使用语言表达。
在社交应酬上,若能做到以坦然、开朗的态度与人交谈,并能把握住该说的话和不该说的话,那么,其人缘关系自然是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