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务口才
26161400000024

第24章 处理债务有决窍(3)

快速讨债法

兵贵神速,其意是指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贻误战机遭致失败,而抓住了战机,则战果辉煌。讨债也是如此,要寻找机会讨债,抓住机会讨债。即使将债权债务纠纷诉之于法院,也有一个期限、时效和时机问题。抓得适时,事半功倍;抓得不是时候,往往劳民伤财,没有结果。

金源纺织厂与海南一家纺织公司搞联营,急需资金50万,本厂一时拿不出来,就去找兄弟单位白云毛纺厂帮助筹款,答应年底连本带利还毛纺厂60万。白云毛纺厂明知借出这笔钱有一定的风险,但经不住巨额利息的诱惑,将50万元借给了金源纺织厂。双方为此签订了借款合同,希望在这一笔生意中能利益共享。

一年以后,白云毛纺厂担心的事终于发生,金源纺织厂在海南联营中遭到惨败,整个企业元气大伤,资金所剩无几。白云毛纺厂获知后,迅速派有经验的财务科长老邢前去追讨借款。

老邢来到金源纺织厂,迎接他的是个牛高马大的胡厂长。

胡厂长对老邢倒挺客气的,吩咐人上烟、上茶水。他自然知道老邢前来的目的,却恨不得快点把他打发走,但他也知道老邢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末了,胡厂长破例在一家幽雅的酒店为老邢接风。

酒过三巡,胡厂长仍只字不提还款的事。老邢只好自己先开口:“胡厂长,感谢你的招待,但我这次来的目的,我不说你也知道,去年你们借我们50万,当时讲好一年后还给我们的,现在已过一年了,该把那笔借款连同利息……”

胡厂长将怀中余酒一饮而尽,仿佛借酒浇愁地叹息了一声,苦笑着说:“邢科长,我们厂的情况,可能你来之前就已听说了。我们在海南联营中给人坑了,借你们的,还有其他几个单位的钱,连同我们的老本全都搭进去了。现在你来要钱,我们实在拿不出来,所以请你回厂向你们领导说一下,请宽限我们一段时间,钱,我们厂一定想办法还你们,怎么样?”

老邢听胡厂长这样说,也只有点头:“好吧,既然你们眼下还款有困难,放宽些日子也可以,不过,我要在这儿多呆几天,做些市场调查。”

“欢迎,欢迎!”胡厂长言不由衷地说。

其实,老邢调查的主要目标,仍是金源纺织厂的财务情况。调查中得知,金源纺织厂不仅欠白云厂的50万,还欠其他几个单位近80万,企业早已资不抵债,倒闭只是时间问题。一位与老邢私交甚深的知情人向他透露,金源纺织厂有一座楼产要卖,买主已经有了,只等卖楼成功,然后分钱散伙。

得知这一情况,老邢心里又惊又喜,这正是收回借款的好机会。他马上找到那座将卖的楼房,经考察核实无误后,立即赶回本厂向厂领导作了汇报。

事不宜迟,白云毛纺厂马上通知律师,向法院起诉金源纺织厂,要求他们以物抵债。

正当金源纺织厂准备和楼产买主签订售楼合同的时候,法院的通知书也送达金源纺织厂老邢如风似火地赶到金源厂同胡厂长紧急协商。在老邢步步紧逼的攻势中,胡厂长终于无可奈何地同意优先满足白云厂的还款要求,从卖楼款中先扣下60万还给白云厂。当另几家债权单位知道消息,纷纷向法院起诉要求清偿债款时,金源纺织厂已如一株让虫蚁蚀空了的大树,轰隆一声彻底倒闭了。

白云毛纺厂抓住战机,一举讨回了全数债款,占了一先走一步的天时之利。

冷面讨债法

孙经理,是位40开外的单身女人,因其性格强悍,人称孙二娘。

她开会刚回来,就听说业务员小关让人给骗了,忙叫来问其所以。

小关讲,前些日子,某公司来单位购货,对方在签名的同时,故意把账号尾数的“0”号写成“9”,等到托收承付时,对方银行以这个理由给拒了回来。

“合同章上不是也刻着账号吗?为什么不核对一下?”孙经理发火了,毛病出在这里,说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

“对方在签章时,水墨沾得多了,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小关说。

“这就完了?”孙经理问。

“我用电话联系过,他们说没接到银行的托收单,现在已经把钱用在其他生意上了。”小关说。

再批评也不能顶钱用,看来又得自己出马了,孙经理想。

小关领着孙经理在一处僻静的小巷里找到了这家单位。进门后,孙经理大刺刺地坐在了椅子上。小关应付完毕,对方的一个中年人才介绍说:“这是我们米老总。”

米老总很有城府地略微点了一下头,示意什么事可以跟他讲。孙经理心想,这个人最多也不过30岁,也敢称老。

“行啊,你的弟兄竟骗到老娘头上来了。”孙经理一句话,撕去了文明的外衣。老娘们儿搞公关,而且还居领导之位,一定有她特别的一面,米老总心想。

“这是正常业务,怎么能叫骗?谁让你们办托收不及时。款总不能等着你们吧?”米老总说。

“你最好把话收回去,别******跟我玩这种把戏,当心砸了自己的铺子。”孙经理很是泼辣根本没拿他当回事。

“我现在没钱,你打官司去吧。”米老总冷冷地说。

“嘿,真有你的,知道老娘干事从来不打官司。”孙经理说。

米经理不再吱声,冷场了。

“走,去银行查他的账。”孙经理对小关说。

“咱们先去吃午饭,有事回来好商量。”米老总知道,现在的人,手眼通天有的是,谁知孙经理是龙还是虫。

孙经理的酒量很大。米老总原以为把她灌醉之后套出实底,没想到几两白干下肚之后,自己先说了实话。

原来,米老总的公司只有两个人。招聘业务员时讲定,每一批货发货款的1/10给业务员,然后解聘,由他们承担责任并处理债务关系,只欠不还。再用这笔钱投资热门生意。

“反正都是公家的事,何必这么认真。我把货款总额的1/10给你个人,算是兄弟我的一点心意。”米老总说。

“我这个人,缺德,缺夫,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正因为是公家事,所以你必须一分不少地即刻给我。要是我自己的事,这几个小钱儿对一个农民可能够活一辈子的,我却还没放在眼里,不够我一年利息的。”孙经理说。

米老总心想,20来万元竟不够她一年的利息,那么她至少要有200万元。

“你哪儿来这么多钱?”米老总脱口而出。

“挣来的呗,我家有两个工厂一个大酒店,每年利润的1/3得花在银行、工商、税务身上,也好,交了朋友了。”孙经理漫不经心地说,其实,她家什么也没有。

“老弟,拿来吧。”酒后,孙经理说。

“都给吗?”米老总还有些舍不得。

“难道还要给你两万回扣当赏钱?怕你不敢要!”孙经理说。

这个女强人惹不起,米老总边想边给她办手续。

“过几天到我那里去一趟,给你个发财的机会,别老挣这损钱。”孙经理喝了一口茶说。

一听这话,米老总一溜烟似地跑向银行。

影子讨债法

在讨债活动中,一旦明确了讨债对象,就要紧紧盯住,让他无处可躲,像足球比赛中的后卫紧盯人防守,如同影子一样同对方形影不离。如果对方是男人,这个“影子”是个女人,那就更有效果了。

和兴建筑公司近年来在施工中一直使用的是松江水泥厂的水泥,几年下来拖欠松江水泥厂的水泥款达150万元。对此,和兴建筑公司的郑经理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令松江水泥厂的马厂长大伤脑筋,万般无奈,马厂长在厂里公开招聘,许以高额的奖金。

重赏之下出来“勇妇”。30出头的少妇李小红应聘去和兴建筑公司讨款。

这李小红,有一个3岁多的女儿。李小红当上专职讨债员以后,女儿也不送幼儿园了,李小红天天领着女儿到和兴建筑公司“上班”。

这下和兴建筑公司的经理室可热闹了,成了幼儿园。李小红每天都领着女儿来到这里,搞得郑经理根本不能工作。

双方相持了一个星期后,郑经理对李小红母女采取了“躲”的战术。他开始下工地办公,或者根本不回办公室。可李小红又变了,天天到郑经理家去,遇到吃饭就吃,她的女儿在郑经理家撒了欢的玩,每每搞得郑经理家像被抄家一样,这让郑经理那做医生的妻子天天皱眉头,可对一个带孩子的女人也毫无办法。为此,替李小红说话的枕头风没少吹,郑经理虽然没有答应,但已经被说动了心。

不久,区里开人大,作为区人大代表的郑经理去报到时,意外地看到了李小红抱着孩子早就等在报到处。这下郑经理没话说了,他匆匆地写了一张纸条,递到李小红的手中,告诉她:“你现在就可以拿我的纸条去办手续了。”

李小红拿着郑经理的“手谕”来到和兴建筑公司,顺利地要回了欠款。

深情讨债法

讨债,有时不一定要凶神恶煞,不妨来点莺歌燕舞,用款款深情打动欠款人。

时下,电台点歌风刮遍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点歌节目都是拥有广泛听众的名牌节目。在讨债活动中适当地利用广播覆盖面大的优势进行公关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初,河北某厂的销售员小王到东北推销产品,很快同A厂签订了20万元的供货合同。货到后,货款却迟迟不回来。

半年后,厂长责令小王去A厂讨债,临走时给小王下了死命令,讨不回钱就别回来。

小王来到A厂,陈厂长诉了一遍苦,表示暂时不能付款。

要不来钱小王就在A厂泡起了“蘑菇”,成了A厂的“编外职工”,天天到A厂来“上班”。

几天下来,小王在A厂混熟了,也摸清了A厂的底细。A厂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少债多,担心给了几家会引起更多的债主来上门讨债。

了解到真实情况后,小王开始寻找突破口。

A厂厂区内高高挂起的广播喇叭给了他灵感。小王发现,这个广播喇叭每天中午都播出该市经济广播电台的《中午点歌》节目,A厂的干部职工大多是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

中秋节到了,这天小王没有到A厂“上班”。厂里以为小王回家过节去了。

中午,A厂人照例边吃边听起了《中午点歌》。一首歌过后,从广播中传出的是小王那有趣的“河北腔”。人人都放下手里的筷子,想听听这个小王要说什么。正在吃饭的陈厂长一下子停住了,他真担心小王在广播中乱说,损害A厂的声誉。

小王动情地说:“今天是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离家在外的‘游子’,我也想家。但我并不孤独,我来到这里,得到了A厂干部职工的很多帮助,在这里我为他们点播一首《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祝福。”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歌声响起来了,在A厂厂区内回荡,深深地打动了A厂的每一个人……

第二天,到了上班时间小王准时地出现在A厂。小王成了新闻人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上前同他打招呼。收发员告诉小王陈厂长有请。

走进厂长办公室,陈厂长含笑上前握住小王的手,连说对不起,让他在外边过节。陈厂长告诉小王,正巧厂里收回一笔钱,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还小王的货款。他已经同财务科打好招呼,小王现在就可以去办手续了。

来到财务科,对小王又是一路绿灯。

钱终于要回来了,小王长出了一口气。

点歌成了小王要回钱的“催化剂”。因为他找到了A厂干群感情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