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人生提醒:法制篇
26162400000035

第35章 莫要糊涂陷囹圄(3)

我国刑法中对假冒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伪造或擅自制造注册标识、销售伪造或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立场,也表明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害也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但在认定是否构成某种具体犯罪的则仍须从主观、客观等方面加以认定。如假冒商标罪的认定,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没有特殊的限制;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存在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擅自使用”和“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两个因素。此外,这种使用还限于在与注册商标所用的同一类商品,且与注册商标完全一样的商标,如果所使用的商标仅仅是与注册商标相似,则不能构成假冒商标罪。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犯罪包括出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和为出售而购进此类商品的行为。而伪造、擅自制造注册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注册商标罪,只要具备伪造、擅自制造、销售任何一种行为,即构成犯罪,而如果实行两种以上行为仍定为一罪。

敬请参考:《刑法》第127条

第21日提醒

商品、产品的优劣,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生产、销售有毒或有害的食品罪是应严惩的一种犯罪。

侵犯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犯罪,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这一类别的犯罪中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种犯罪。它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罪,生产、销售劣质医疗或卫生器材罪,生产或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这些犯罪都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客观方面实施了生产或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而且的违法所得在2万元以上的行为,或者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而且足以危害或致人死亡,对人体健康危害特别严重的行为,以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后果等行为。在主观方面均为故意。在这类犯罪中,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致人死亡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危害的,可以被处于最高刑即死刑的处罚,由此可见,法律对其严惩的立场。

敬请参考:《刑法》第140-150条

第22日提醒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将以受到法律的制裁为唯一的后果。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由于其客体的特殊性而易于与其他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相区别,但是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上仍然容易产生困惑,如对于实施安乐死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相约自杀的、引起他人自杀的、逼迫他人自杀、“大义灭亲”的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为认定罪与非罪建立的基础:主观方面是故意,主体是满14周岁,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客观方面是以做出一定行为,如刀砍、枪击或以不做出一定行为,如医生故意不给病患及时治疗而致其死亡的,应当注意的是杀人行为不要求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如果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否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等。而对于相约自杀,一般认为如果是一方杀死对方而自杀未遂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行为人的严重违法行为引起他人自杀身亡的,也构成犯罪,但罪名可以是其他罪;对于“大义灭亲”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因为即使是亲属也无权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敬请参考:《刑法》第132条

第23日提醒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可以构成犯罪,受侵害人应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因此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是理所当然的。我国刑法中规定了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这些犯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在客观方面以不同的形式,非法剥夺、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或实施了非法搜查行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在主观方面均为故意。应当注意的是:(1)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不以拘禁、管制时间的长短作为罪名成立的条件。(2)非法管制罪只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而非法拘禁罪则不仅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而且使被害人失去行动的自由。(3)非法搜查即包括对他人人身的搜查和对他人住宅的搜查。(4)对于误入他人住宅的,不构成犯罪,但误入他人住宅后经要求而拒不退出时则构成犯罪。无论如何,公民不仅应当保护自己的人身自由,也不应当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

敬请参考:《刑法》第232-262条

第24日提醒

公民的民主权利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侵犯公民的民主权利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破坏选举罪、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和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破坏选举罪侵犯的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侵犯公民的选举权是对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的限制,其行为方式可以是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害公民自己先例选举权的行为,行为人可以是有选举权的公民或无选举权的公民。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心态,如果行为人因不知法而违反选举法的,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惩处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是对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的切实保障的体现,但应当注意的是:法律所保护的是公民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邪教等则不予保护;犯该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一般公民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而触犯刑律的,应当以其他罪名定罪;犯罪人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如采取强制手段非法剥夺他人宗教信仰自由、非法封闭或捣毁宗教场所设施的。

敬请参考:《刑法》第147条

第25日提醒

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也会构成犯罪,正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不仅有利于当事人维护其权益,也有利于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