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26162500000010

第10章 避免纸上谈兵(5)

遵守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在社会上总要从事某种职业来谋生存,没有职业道德就会丧失信誉,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名誉扫地,最终使自己一事无成。

2.知识面要广

纵观那些成功的人士,虽然称不上是博古通今,但知识面往往比较广,知识面广并非指天下的奇闻轶事、风俗掌故都知道,而是指除了自己本身钻研擅长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对一些相关专业,甚至一些非相关专业的知识都有所涉猎。有时候,一些非相关专业的知识可以帮助一个人事业成功。仅钻研于某一领域,对其他领域闻所未闻的人虽然能够深入某个专业本身,但比起那些对其他领域也有所涉猎的同行可能要逊色一些,成功的几率要少一些。

知识面广并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多学习,勤思考。有的人不读书学习,仅知道一些奇闻轶事,就以为自己已经“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了,这样未免有点夜郎自大。

3.要善于呼吸“新鲜空气”

当你离开被汽车尾气、粉尘、噪声所严重污染的城市,来到空气清新的山野乡村,听着婉转的鸟鸣,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是否感到精神为之振奋,神清气爽呢?

同样,我们的思想,也会像螺丝钉生锈,形成思维定势,对不符合自己的思想的东西一律加以拒绝。有的人害怕接受新生事物,因为他们总是感觉不能适应。其实,一味地排斥只能使自己故步自封。善接纳者善前进,善呼吸者善生存。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在下岗的越来越多,许多人因为自己无法适应现在改革的步伐,自身知识得不到更新,只能下岗待业。善于呼吸“新鲜空气”,能够使自己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有些人对“新鲜空气”不敏感,只顾沉浸于原来的环境,这样,也很容易被淘汰。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时时地关注形势,不断开拓眼界,善于接受新生事物。

4.不要轻易跳槽

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总认为目前所做的工作不是最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所以做起事来没有那种朝气蓬勃的干劲。

一旦主观地认定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不肯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失败离你也就不远了。

那些不真心诚意地投入的人往往容易成为投机分子。不愿意投入,又想获得成就,自然就心理浮躁,急功近利,于是有些人频频跳槽。“跳槽”、“下海”曾经是90年代的流行语。“跳槽”本身无可非议,如果这个工作确实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待遇太差,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换个工作也无妨。但重要的是在选择一个新的工作职位的时候,千万要慎重,不能“有奶便是娘”,逮着一个是一个,不加分析比较,结果这个新的工作职位仍然可能差强人意,只好再次“跳槽”。也有的情况是自己本身挑三拣四,稍不如意就跳槽。

“跳槽”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跳槽”到一个新环境,意味着自己的事业必须从头开始,以往做出的业绩只能是“过去式”了。就譬如爬山已经爬到了半山腰,又回到了谷底,再重新开始爬另座山,自然白白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正是人生短促、要想成就大业却时不待我的无可奈何的喟叹。

总是“跳槽”对自己事业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年轻时不断“跳槽”,不仅无助于打下今后事业成功的根基,反而蹉跎了大好岁月。人到中年时不断“跳槽”,往往会使事业发展困难重重,甚至无法收拾。

5.起码应掌握一种谋生的技能

要生存,就必须要有些本领,能在社会上立足。要生存得好,就需要有精湛的技能。兔子跑得快为了逃生,这是它的生存之技。动物尚且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况于人呢?人生存于社会并不能只掌握一些逃生手段,也不能学会一些坑蒙拐骗之伎俩,这些都不是谋生之技,谋生之技是指人可以凭这个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然后社会给予他报酬。

技能要求精。有的人有了些本领和技能,就满足了,不再费神去深入钻研,精益求精,这样,又怎能保证自己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获得成功呢?

“鼯鼠”是活动于田间的一种小动物。它会飞,会走,会游泳,会爬树,会打洞,但没有一样是精通的。会飞,却飞不高;会游,却游不远;会爬,却爬不上树顶;会走,却没人跑得快;会打洞,可掘的洞连自己的身体都掩盖不起来。鼯鼠身兼五项技能,是不是就因此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状态,可事实上却胆战心凉,躲躲藏藏,勉强度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其技能虽多,却一样也不精湛。

常见到有的人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精。其实,要掌握谋生的技能,只要有一样精通,就可以打开幸福人生之门,步入成功人生的坦途。

6.不要轻易“下海”

“下海”这个词曾是90年代最流行的词。在“下海”潮中,许多人纷纷进入商海,弄潮一番之后,有的人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彻底沉没,有的人搏击风浪,获得了成功。

既然是“下海”,就应该想到海里会有风浪,而且永远不会停息。在“下海”之前,必须反复权衡,反省自己有没有经受摔打的能力和勇气。有的人没考虑成熟,以为海里到处是黄金,就贸然地跳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追求金钱已经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了,然而,商海无情,不是任何人都能“下海”畅游。有些人有经商的才能,在商界大获成功,有些人却折戟沉沙,铩羽而归。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千万要有定力,守住自己的阵地,拒绝诱惑,做自己有能力做好的事情。

7.不可粗心

大意就会失荆州。在很多人看来,“粗心”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错误。一个人越这样想,就越容易失“荆州”,甚至会失“京城”。“粗心”总是在你不注意它的时候出现,它就像一个好表现的小孩一样,只要你留心它,它就会乖乖的。否则,它会不时地捣乱。

“粗心”有时候还挺可怕的。莫泊桑的《项链》中那个女主人公由于粗心而丢失的那条项链,使她付出了十几年的辛勤劳动。而如果你在合同上把你欠别人的1.38万元中的小数点不小心漏掉的话,那你就可能会付出一辈子的劳动了。

我想,粗心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它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当你对一件事不够重视时,粗心就很容易出现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小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时,把碗给打破了,这就是因为他没想到会打破碗,根本没引起重视,而大人就会在此时有意识地留意。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上街顺便帮朋友带东西,他绝不可能忘了买朋友的东西,倒可能忘了给自己买东西,这就是重视的结果。

其次,当我们对做一件事不熟练、不够了解时,粗心也最容易发生。你让一个三岁的小孩自己穿衣服,今天他会把毛衣穿反了,明天毛衣穿对了,但纽扣却扣错了,到后天可能是裤子拉链忘拉了,这是很正常的事。

当一个人紧张的时候也最容易粗心。很多心理素质不好的人越到关键时刻越容易粗心,有些可怜的高考落榜生,如果让他躺在床上高考,他可能会考上北京大学,但一到那布置井然、戒备森严的考场,他就只有落榜的份了。

当然,当一个人得意忘形的时候,粗心也就爱上了他。某一天,你穿得前所未有的帅气,引得街上靓女纷纷回眸,正在你应接不暇的时候,迎面撞上棵大树,当你连说“对不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棵树。

粗心是难免的,但你可以让它“出现”得尽量少一些,这关键要看你对它的态度。如果你总在失败之后,轻描淡写地以一句“唉,真是粗心”来应付的话,粗心永远会伴着你。你犯了错误,就把责任推到“粗心”身上,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压力,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只有当你认真、诚恳地分析原因之后,粗心才可能被克服。

如果是因为不熟练、不了解造成的粗心,那你只有潜心操练。只有当你熟能生巧的时候,你才可以放心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