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26162500000017

第17章 避免人际矛盾(3)

其实人际交往,物质只是一种载体。物质可以表示感情,而感情的深浅是绝不能以物质来衡量的。高级商场的服务小姐们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就微笑相迎,主动为你讲解、介绍商品,为你挑选,帮你推荐,如果你是个挑剔的顾客,你可能不满而去,此时小姐绝不会冷眼相送,反而会微笑着送上一句:“谢谢您的光临,欢迎下次再来!”日本、韩国几乎所有的商场都是这样。而在有些自由市场,小贩见到你就像见到亲爹娘一样客气,帮你挑选,给你出主意,态度和商场小姐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万一你没看中而要离去,他可能就如见到仇人一样,不破口大骂也要损你几句,让你难受一下,以此来弥补他的付出。他的服务只想马上用你的钱来回报,绝对不会想到留个好印象让你以后再来。也正因为这样,他只配做个路边小贩,而登不了大雅之堂。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付出不图回报,结果是回报得越多,连感情加物质更多地回报给你;而如果你只图物质回报,那可能有了物质回报而影响了感情。

付出时就想着回报,那么付出时就不可能尽心尽力。当你帮助朋友时肯定会想:我别付出太多,万一他忘了这件事,我就亏大了;万一他回报少了,我也亏了。于是付出时就尽可能地少一些,表面够意思也就行了。

付出就想着回报的人自始至终都给自己施加了压力。在付出之前要想想付出多少,既不能丢了自己面子被别人笑话,又不能付得多而结果自己吃亏。当付出之后就想着什么时候会得到回报,等不及的话就要找机会暗示对方,对这种人而言,付出只是碍于面子。

付出就想着回报的人往往是自己断送了后路。经理为了谈生意对客户请客送礼,过后由于特殊原因而没能谈成。如果有远见,经理会利用这次机会拉近彼此距离;如果没远见,就可能一脸难看,甚至口出恶言,结果是断了一条生财之道。很多大型集团在努力做好售后服务的同时,甚至也在无偿地做着售前服务,如大型的咨询等,他们也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会购买,主要是给顾客留个好印象。企业要生财,首先是个形象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大方而且好施的朋友形象,那么顾客当然会频频光顾。

所以,在平时交际过程中,要把眼光看远些,特别是在生意场上,要讲究回报,但绝不是急功近利式地急于求成,和人交往则首先要讲感情。如果你先想着付出就要有回报,就会有心理不平衡,而如果开始就想着不图回报,心理就会平衡许多,而且很可能会有许多意外的惊喜。

二、人际交往的种种忌讳

1.不可****朋友

我想朋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工作朋友,即由于工作原因而结识的朋友,如同事、客户等等;另一类是生活朋友,即是以前在学校或生活中结识的朋友;第三类就是一般性的“点头”朋友。前两类朋友都应有个限度,如果滥了,就会全部变成第三类朋友,所以****朋友必导致无真正的朋友。

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一是让生活充实、丰富,能在工作之余有人一起娱乐、一起聊天;二是有利工作,希望在工作上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很显然,朋友太多就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了解、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友谊,朋友之间没一定的感情基础,那么就很难谈得上互相帮忙。所以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多就好办事,那是未必的。没有一定的交往基础,别人是肯定不会帮你的,除非你自己有权有势,别人帮你是想得到回报。所以能结识一些相互欣赏、有情有义的工作朋友才是最好。

****朋友的人会给人一种生活缺乏原则的感觉。如果你以认识的朋友多为荣,那你肯定会主动去拉拢各种各样的人,只要有机会,你就会热情主动地结识。其实人际交往最忌讳大献殷勤,不卑不亢是交际的首要原则,因为自尊是交往中首要吸引力,如果抛弃自尊去讨好别人,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且一般以交友多为荣的人都希望结识更多的有钱有势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最看不起故意讨好的人,因为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所以喜欢****朋友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让人瞧不起。

喜欢****朋友的人往往缺少真正的朋友。和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各种努力,首先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你们青梅竹马,几年不联系也可能形同陌路。因为社会在变,人也在变,不经常交流肯定会产生隔阂。而喜欢****朋友的人是肯定没有时间专门给一些朋友的,他们也认识不到友谊需要细心栽培,他们把朋友当做稻穗一样,以为认识了就像把稻穗捡回家里一样,以后想用就可以随时用。建立友谊需要不断地付出,朋友间的友谊就像爱情一样是个空盒子,首先你得倾注关心、帮助、理解,然后你才能得到关心、帮助、理解。****朋友的人是不可能不断地付出的,他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他的朋友都只是一些点头朋友。而且,万一不幸交了个坏蛋无赖朋友,那就有你烦的了,骗你点钱,占你点便宜。弄不好交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那你就更危险了。

所以,我们交朋友要宜精不宜多,要悉心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工作朋友和生活朋友,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工作上能鼎力相助,而不是建立在纯利益基础之上的关系。一些生活中的朋友要多加联系,因为这些朋友都是些有着共同经历、经过时间考验的知心朋友,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加深友谊。这部分朋友是最可靠的,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一份最纯的友谊,任何时候,他们都能给你帮助。

当然,交友时都要有一定戒心,能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2.不要总对别人说“我很忙”

面对日益加重的下岗压力,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感觉要做的事很多。上班时忙,下班时也忙;单位忙,家里也忙。孩子的学习如能自觉些,似乎还能省点事,但自己的学习充电也挺忙,所以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但正因为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才需要寻求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我们会感受好些,朋友也一样。如果你经常对朋友推说“我很忙”,那是拒绝朋友的请求,同时也断了自己的后路。

总对朋友说“我很忙”就是对朋友的拒绝,也是对自己的封闭。星期天,朋友邀请你去打球,你因为要辅导小孩作业而推说“我很忙”;晚上,朋友因为伤心事想找你聊天,你因为要看电视推说“我很忙”。几次下来,朋友会很知趣地对你敬而远之。而当你需要朋友的时候,你会发现朋友也学着你的样子拒绝你。

总对别人说“我很忙”,似乎也是一种自私。有时候你确实有很多事要做,但并不是每件事都非常重要,也不是每一件事都得立即完成。而此时,朋友有事请你帮忙,虽然那样会耽误你的时间,但如果你想着朋友需要你,想着你应该帮助朋友,那么你会把一些自己不太重要的事先放一边。相反,如果只想到自己,那么就会随口一句很简单而又挺有面子的一句“我很忙”加以拒绝,有时也会假惺惺地加上一句“对不起”。不管朋友的事大小如何,如果把对朋友的帮助放在最后一位,放在自己所有小事之后,那么可以想象朋友在你心里的位置。当然如果此时家里来电话,你肯定不会说“我很忙”。如果朋友请你去吃饭,你可能会笑眯眯地说“我一定去”而不是“我很忙”。

有时候,推说“我很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有的人头脑里塞满了各色各样的事,当朋友有事相求时,虽有心相助,但自己弄不清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事,不知道哪件事重要,哪件事紧急,无法分身,所以只能无奈地对朋友说声“我很忙”。如果是领导吩咐有事,聪明的人会安排好自己手头的事,尽可能抽空完成领导的任务;而无能的人面对自己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事,只能对这个表现自我的机遇说“我很忙”。

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尽量少说“我很忙”。首先要能热心帮助朋友,满足他人的愿望,要知道,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也一定能得到他人无私的帮助,而我们很多事情光靠自己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

其次,我们要能清醒地分清事情的大小,安排好先后,如果自己的事情既重要也急需完成,而朋友的事又不太急,你当然可以另外安排时间。而如果自己的事和朋友的事都重要也急,那么应该诚恳地说明原因,当然最好能帮朋友出个主意,相信朋友会理解你的难处。

当然,“我很忙”也是拒绝一些人的无理要求的最好托辞。少说“我很忙”也并非要总说“让我来”,抛开所有自己的事去帮助别人,除了能让他人感激之外,似乎没太多的好处,相反可能会因做不好自己的事而被人说闲话,甚至炒鱿鱼。

3.尽量避免争吵

人和人之间就某件事产生分歧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在产生分歧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争论甚至争吵,这似乎也是正常的,但正是这种似乎正常的解决办法却恰恰是最糟糕的办法,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争吵。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先生讲了个幽默故事,其中提到一段引语,他说是出自《圣经》,然而他的邻座很清楚地记得这是出自莎士比亚作品,于是很自信地指出了这个错误,结果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正好边上是一位莎翁研究专家,于是决定让他评判,那位专家对那位指出错误的先生说:“你错了,那位先生是对的!”在回家的路上,指出错误的那一位很诧异地问专家:“你明明知道我是对的,怎么说他是对的?”专家的回答是“这么多人看着,你为什么要让他丢面子,如果让他丢了脸,他会恨你一辈子,而绝不会感激你指出了他的错误,绝对不要以为指出他的错误是为他好!”事情确实如此,和一个人争吵,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因为为了各自的自尊,谁都不愿意轻易地屈服,而往往分歧双方都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或者根本就没有好坏可言,只是角度不一样,所以争吵是不可能有结果的。而且争吵总是营造一种敌对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双方都只会盯住对方的缺点,而不会考虑对方的优点。即使是很明显的一个错误;你把它指出来,或者用你的天才般的辩论把他驳得体无完肤,让他觉得低人一等,其结果只会使他怨恨你,或者违心地服理,但可能观点照旧,甚至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影响相互的合作。即使是“1+1=3”这样简单低级的错误,你也该找个恰当的机会指出来,越是简单的错误越不能公开地无情地指出。

释迦牟尼说:“恨不消恨,唯受释恨。”当你抱着敌对的态度去解决问题,结果只会水火不容。只有在尊重对方的同时提出建议才可能被接受。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争吵。要做到避免争吵,首先要有欢迎分歧的态度,记住这样一条格言:“如果一对伙伴总是意见一致,那么他们中的一个就是多余的。”所以分歧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没有分歧就没有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其次要告诉自己,在发生分歧的时候,要冷静地先听对方说,给对方时间,然后你才会有较客观的评价。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口,很多人在开口之前是理智的,但慢慢地就失去控制,无法控制对方情绪,也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口要先强调对方的优点,先肯定对方,然后承认自己观点中的不足,即使没有也要编一个。因为要让对方认识到他的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自我批评,最后很婉转地提出对方的不足,请他考虑。相信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能避免大部分争吵。

4.不可不拘小节

有人总认为要成大事就要不拘小节,否则就会被小节拖累,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妥的。注意小节是对事情的周密安排,是一种负责的表现。比如,要接待一位客人,可能就要从接客人用的车到路上谈些什么,安排在哪个酒店,甚至他喜欢抽什么烟都要细加考虑,只有这样才可能给客人留下较好的印象。

和人初次见面,尤其要注意小节,因为它决定是否给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在生活中这种初次见面往往经常碰到,如和客户谈生意,和新朋友见面,招聘面试等等。在见面之前,最好能对对方有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在交谈中处于主动。对别人的预先了解也体现了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见面之后一句“我知道你很喜欢收藏,我也很喜欢集邮,什么时候好好向你请教”。相信马上能引起对方的好感。在见面时,衣着打扮当然也不能忽视,不一定要非常正规,只要得体就行。参加婚礼穿运动服肯定不行,而约朋友出外游玩,穿休闲类衣服则是最恰当不过了。和人约好见面,最重要的是不能迟到,交换名片之后看都不看就塞进口袋那也不妥。当然谈话的时候肯定要找机会谈谈自己,也不要忘了找机会让对方谈谈感兴趣的事。如果要抽烟,最好要征得对方同意。如果你的任务是接待客人,能在他的酒店客房里预先送放一束鲜花和几句欢迎辞,客人一到房间肯定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