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26162500000023

第23章 避免人才流失(2)

如果批评的出发点是为了对方好,而且很迫切,那么在语气和内容上要尽可能地体现出这一点,因为这是最能让人接受的理由。如果让人觉得批评是为了指责对方,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风,那么批评的效果只会是负面的。

当然,当你发现批评的充足理由后,就不要拖延,尽可能及时地进行。如果一件事过了一个星期后才批评,那么对方可能会认为你是存心找碴儿。

如果能在批评开始之前先进行适度的赞美,那么效果会好一些,当然赞美要尽可能地客观中肯。要找到一个人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还是比较容易的,即使是很微乎其微的一点,但经你一提,对方也会觉得是蛮不错的,而且关键是以表扬开头的批评会让人觉得较中肯,从而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但有时批评应该保留,当觉得无法取得对方信任时,请把批评留住,因为这时的批评只会引发矛盾,而不会产生任何好的效果。另外如果批评只是为了泄心中之愤,也请把批评留住,因为这种批评不树个仇人就算万幸了。其次,如果对方已深感后悔,这时最好也不要再作批评。当然,如果所犯的错误以后不可能再犯,那也没必要批评。再者,对方已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没把事做好,那么批评应该换成鼓励。

在批评之前,要弄清问题的关键,因为批评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能找准关键,那么就等于找准了钥匙。如果在批评之前能试着让对方先说,聆听一下对方的想法,批评会感觉不那么刺耳。

2.不要提太多要求

在有些领导看来,似乎提很多要求就表明管理严格,对部下负责,所以他们像父亲教育儿子一样,每做一件事都要提最高的要求,而且要把所有能想到的要求都提出来。其实,这样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提太多的要求首先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在提要求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先在心里盘算一下最重要的是哪一条,然后再是哪一条,而最不紧要的是哪一条,他只会一股脑儿地提出来,而且有时还要强调再强调。部下在面对这一堆要求的时候,往往无法判定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即使判定了,也不知上司对于其他要求是否会不予计较。所以面对许多要求,压力是难免的,而且面对毫无希望圆满完成的工作,在情绪和信心上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如此一来,很多不够坚强的人只能找个借口来逃避或敷衍,或干脆一走了之。

提太多的要求,本身就表现出对部下不信任,即使你是真心出于培养他,给他压担子,让他更快地成长,对方也容易引起误解。因为面对无法达到的很多要求,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挑剔。如果在对方达到一部分要求之后,你不是给以鼓励,而是一味地指责,那么原有的一些好心都会被误解。很多领导好心好意却不被理解,就是因为要求太苛刻,又缺少一定的沟通,从而导致了部属的抵触情绪。

有些人提一大堆要求是出于好心,但没有好的方法。而有些人提一大堆要求是故意显威风、摆架子,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不讲点实事求是,只为了自己提的时候爽快。很多领导在会议上发言为了用足和自己官职相配的时间,于是用一大堆要求来充填,先套用中央领导人的要求,再学省级的要求,最后还要自我发挥,除了要求,具体的指示和方法是没有的。当然正因为他们的要求只是为了图一时的威风,所以会议一完,他自己都记不得有哪些要求,时间一长,部属也就不会去认真对照完成,于是这一堆要求就成了一堆废话。

提要求要讲效果,首先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提出来以后,要让对方有信心去做,如果信心不足,还需要你去鼓励。当然针对不同的人要提不同的要求,一个原则就是要让对方能有信心而且有激情去完成。而如果提出来的要求永远是多得无法完成,那么提供给他们的总是失败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让部下真的变成一个失败者。

3.多为部下考虑

领导是一门艺术,其中虽然有许多深奥的理论,但也有一些最普通的却又是很实用的方法,其中多为部下考虑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要做好一个领导,当然首先要让部下听你的话。而要让手下人听话,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听话,而不是慑于权威,或被严格的惩罚条例所吓。而如果你能常为手下考虑,那么就等于你处处在想着如何满足部下的要求,当你的部下感受到这份真实的感情时,一种感恩图报的心理会使他们甘心听你的话,这也是人际交往中“要得到得先付出”原理的体现。

其次,多为部下考虑也能使领导树立一种较好的人格形象。领导的综合形象很重要,如果部下很佩服你,那么他就将甘心地置于你的领导之下,而如果他心目中的领导形象是无能、自私的,那么他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心甘情愿受你的指使的。综合形象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善待他们,如果领导能多为部下考虑,他就在部下面前树立了一个无私、善良的形象,而这是很能让部下感到敬佩和高兴的。

再则,为部下考虑的人多是善解人意的,他们总能理解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总能发现你的不满和意见,然后加以引导和启发。

要学会多为部下考虑,首先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心里要清楚:领导的基本职能是为整个集体服务、为员工服务,在为他们服务的同时,让他们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要清楚:领导的价值体现是要通过员工来实现的,没有广大员工的成功就没有领导的成功,而有了广大员工的成功,才会有领导的成功。没有比尔·盖茨手下的百万富翁就没有他这个亿万富翁。所以,领导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

4.不搞特殊化

人生论吃不过一碗饭,论睡不过一张床。当个领导,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处处摆阔,生怕别人不知道。其实越想突出自己是领导的人,别人越不把他当领导,而且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低。

特殊化只会助长人的享乐思想。平时吃要吃好的,即使吃不下,也得摆摆派头。穿要穿名牌,买不起就想法子让人送。家里用的,都要上档次,否则就不算是领导。禹作敏去参加人大会议可以开十几辆奔驰,一些小领导没能耐,在自叹自己命不好的同时,也不忘用尽单位所有的钱去买辆桑塔纳。

殊不知特殊化是害了自己,也害了社会。当你大搞特殊化的时候,群众已远远被你抛在脑后,关系是越来越疏远。某一天,当自己想了解一下下情的时候,才发现是如此困难,而且会发现自己的指令总会被冷落,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要淡化特殊化的念头,首先要多点服务意识,多点平民意识,看淡名利,坚信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得真实些,充实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这方面可是个榜样,不光自己平民打扮,家人也如此。他给孩子的零用钱都比普通家庭的小孩少。他的小孩如果要想多花钱就得劳动,帮家人擦双皮鞋五美分,他的两个儿子是抢着包下了这个工作。

其次,领导们心里应该清楚:领导是比平民百姓特殊,但这个特殊是表现在责任和义务上,而不是表现在名和利上。

要改变这种特殊化,先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穿得平常点,吃得简单些,免得肚子大了不雅观。说话随和些,说官腔容易,改官腔也不难。当然要真的做到这些,心里要时刻想着:我也是个普通人。

5.身教重于言教

要想感化别人,自己首先要洁身自好;要想端正别人,自己首先要端正;要想别人公正,自己首先要公正对人;要想别人清廉,自己当然不能腐败;国家反贪局不少大小头目先后被捕,难怪各地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作为领导,自身的示范作用是尤其重要的。领导如能处处带头,以身作则,那么群众也能跟着学好。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违反,那么群众肯定会明知故犯。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哪个领导办事浮躁,而单位却井然有序、蒸蒸日上的。

重身教的领导能培养起踏实的办事作风。他们把口头上的东西永远只当做表面的东西,而总把最后的结果当做评定的标准。一切计划报告永远只是书面文字,只有落实好之后才能显示其作用。领导能有一种真抓实干的作风,不信单位搞不好,国家治不好。新加坡的发展奇迹是举国上下扎扎实实地干出来的,绝不是因为李光耀是名律师而靠嘴吹出来的。

重身教的人总能有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他们言行一致、廉洁奉公、公正严明,能使部下信服于他,自然他的管理要求一定能被很好地实施。

职员总会对重身教的领导产生敬佩之情,而且这样的领导总能令手下人尊敬。在一个令人尊敬的领导手下干活,那自然是愉快、乐意的。难怪有的经理跳槽到别的单位,他的手下人也乐意跟着跳槽。原“小霸王”公司老总离开“小霸王”到“步步高”时,好几个副总和部门经理都跟着来到“步步高”。领导和部下有这种感情基础,就不用担心单位搞不好。

要养成重身教的习惯,首先要从注意自己的整体形象做起,从单位的一些基本常规做起,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上班时间不做私事,等等。如果一个领导经常是在单位上班之后才姗姗来迟,这样的领导就很难有威信可言。哪个领导在上班时总有家人、朋友来找,把办公室变成了家里的客厅,这样的领导也很难得到部下的敬重。另外,单位的集体活动,领导要尽可能地参加,因为这是加强凝聚力的机会。如果一些集体活动总能听到领导的欢声笑语,那么单位的民心工程可以说一定搞得不错。

当然,还有一些很容易被部下注意的办事作风也要尤其注意,如守信用,说到做到。有些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宣布了新年的一系列诱人的计划,但一年过去了,好些计划没见踪影。有些领导要么光说不做,要么说过就忘,或者刚开始做就不了了之,这样的领导肯定没威信,工作也不会有成效。一个领导,只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宣布过的事认真做好,才能树立踏实守信的形象。

6.不可盛气凌人

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官越小,对人越是盛气凌人。很多大官待人和蔼可亲,而一些芝麻官却总是让人感觉你欠了他一辈子债似的。喜欢盛气凌人的领导中有些是因为缺乏自信,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怀疑别人会认为自己不称职,总担心自己的无能会被别人看出来。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是装出非常厉害的样子,而且充分利用先下手为强这一招,力图在心理上和气势上先压倒对方,让部下不敢去怀疑自己。

还有一些盛气凌人的领导是因为自信过了头,总认为自己了不起,也可能过去什么时候也做了些小成绩,而且非常肯定地认为别人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一旦有机会,他就会盛气凌人一下,试试他的威风,结果大多数人都唯唯诺诺,于是他们就更加放肆地盛气凌人了。

还有一些小地方的小领导,因为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管理,在他们头脑里只有老电影里的地主、资本家如何吆喝老百姓。虽然他们也知道地主、资本家是坏人,但一旦做了领导,他们就觉得管人就得凶一点,于是就像一个小地主一样吆喝人。

殊不知盛气凌人就像一座大冰山一样,冷了群众的心。如果你嘴上盛气凌人的同时,身上还有点本事,能让人服你,那倒又好一些。反正你比别人厉害,别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万一你只会摆个脸色,那别人就不买你账了,他们表面即使没表示,背后早就把你骂得狗血喷头了。

而且对人盛气凌人就等于把别人当敌人看,反过来别人也把你当敌人看。一旦有这种敌对情绪,很多事情就难办了。不说给你故意作梗,给你拖拉一下也够让你难堪的了。当你成功了,没人会为你喝彩,而当你出了乱子,倒有人等着看好戏。

所以在工作中还是平和一些好,除非你天生就是一张张飞脸,但即使这样也该去学学如何微笑。在卡耐基的成人教学中,微笑是当作成功的秘诀来传授的。领导们千万不能只把微笑给自己的上司,其实你给他们一千个微笑,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心理反应,而如果你给门卫师傅一个微笑,你会让他高兴几天,甚至他会在背后帮你传很多好话。所以越是底层的老百姓,你越要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