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植物知识
26164400000032

第32章 榴莲

南洋热带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泰国产一种“榴莲”果。榴莲属木棉科,为树木结的果实。果大如椰子,最大的一个可达15kg。外面有刺。初吃此果的人怕那不好闻的气味,但吃了后感到味道不错,而且日渐上瘾,竟然无钱卖衣也要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地方土语云:“榴莲出,沙龙脱”(沙龙为一种衣服名,脱,即是典卖了)。意思是榴莲上市,无钱买则变卖沙龙吃榴莲。又有云“榴莲红,衣箱空”其理同上。当年名人黄遵宪在新加坡时曾以诗赞榴莲:“绝好留连地,留连味细尝……都缦都典尽,三日口尚香。”看样子,黄当年也迷恋于榴莲了。

榴莲不同品种味道大不相同。有位作家经人指点直接去榴莲园吃榴莲,她的感受是,榴莲的果肉是粉红色的则又香又甜,并带点酒味。这种果果壳薄,果实大,一个的重量相当于果壳厚的2倍以上。如果果肉是黄色的话,吃时无酒味,而且还有点苦。内行人只看果皮就能判出果肉色。

为什么会叫“榴莲”呢?考证十分难,但根据各种书籍记载,都是一些传说,一种说法是“榴莲”二字就是“流连”的意思。而“流连”来自“留连忘返”这句成语,据说郑和去南洋时,随身人员不少,这些人一到了异域,久之就思乡了,认为南洋虽好,总不如家乡好。郑和为此要想法安定人心,于是买了许多榴莲果让大家吃,没有料到大家吃了个个高兴,而且越吃越想吃,渐渐地不思家乡了,而且大有留连忘返的意思。郑和高兴得不得了,便把这种果子叫做“留连”,意思是吃了它就留连忘返,借以纪念此种果实,后来就转化为榴莲。此故事可不可靠,当然已无法核实了,但是南洋却有句俗话,就是吃不惯榴莲的人,在南洋是留不久的。这正是暗示,吃惯了榴莲就不走了。

榴莲果熟时,放到市面上卖却又有一股怪气味,有人认为像粪臭。有人说是有尿的气味。总之不大好闻,于是为此又有传说,说是郑和到南洋时,他拉大便的地方那里榴莲结的果有臭味,他拉尿的地方,榴莲有尿味。很显然,这是无稽之谈了。

榴莲果子里面有4~5室,每室有几个种子。果肉是可吃部分。花是两性的,有3~5个花瓣,雄蕊数目多,上部分为4~5束,每束分裂为许多细细的花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