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行“推恩法”,命令藩王不能把自己的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而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其他子弟,并且直接由各地的郡来管理。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利用种种借口来剥夺诸侯国国君的爵位,打击各王国的势力。
汉武帝统一了币制,由朝廷铸钱,实行盐、铁和酒的专卖,又向商人征收资本税,对拥有资产隐瞒不报或报而不实的,没收其财物及土地。这些财政经济政策的实行,解除了当时朝廷的财政危机,打击了地方豪强和商人的势力,使国家的经济命脉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中。
汉武帝还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大规模兴修水利,对黄河下游进行治理,使黄河在此后的80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水灾。
为了保护北方边境的安全,制止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汉武帝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措施。从防御性战略转为大规模反击匈奴侵掠的战斗。他指挥得当,知人善任,起用大将卫青与霍去病对匈奴进行包围攻击,打了许多大胜仗。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卫青、霍去病带领几十万大军,深入漠北,进攻匈奴主力,结果又获全胜。汉武帝运筹帷幄,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全面胜利,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打败匈奴之际,汉武帝用大量移民的方法来充实边防。公元前138年,他派遣著名的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想联合大月氏(古族名)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密切了汉朝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汉武帝还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汉武帝使归顺的三个越族部落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了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一统”局面。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汉族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推广、传播到这些地区,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汉武帝在位50年,他所施行的很多政策和措施,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聪明果断,善于用人,乐于纳谏,赏罚严明。在位期间,汉武帝充分施展了他的雄才大略,把汉王朝的发展推向了极盛阶段。
文姬父女美名传
在中国汉末魏初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女诗人蔡琰,她和她的父亲蔡邕都是中国文学大家,现在,我们就来讲讲他们的成就和故事。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陈留(今河南杞县)人。在中国汉族和匈奴族友好交往史上,“昭君出塞”和“文姬归汉”是脍炙人口的两段佳话。蔡琰以她的绝代才华而名垂青史。她所作的《悲愤诗》和汉代无名氏的《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长篇叙事诗的双璧。她和班彪的女儿,三通西域的班超和《汉书》作者班固的妹妹班昭,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她却没有班昭那样显赫,其感受,尽诉于《悲愤诗》中。
和班昭一样,蔡琰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祖父蔡棱志节很高,她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蔡邕,字伯喈。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史、音律、天文和书法。当时的人就称他是“旷世逸才”。他的散文和辞赋都独树一帜,善写碑记,自成一家,受到时人的推崇。他还擅长书法,工篆、隶,创“飞白书”字体。他曾奉旨与人为太学门外的石碑书写“六经”,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这些写满经书的石碑正式立起来之后,前来观看和临摹的,络驿不绝,连道路都堵塞了。所以人们称蔡邕为碑铭圣手。其实,他也堪称鼓琴圣手。他亲自选材制琴,所做天下名器“焦尾琴”还是从吴人烧饭的火中抢救出来的,此琴木质精良,声音效果很好,只是琴做好后尾端还有些焦痕。
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学艺术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在父亲的教养下,蔡琰自幼就异常聪颖,后来在文学、音律、书法等方面,都获得了很深的造诣。史书说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她常和父亲一起讨论诗歌、音乐,在轻松、自然的生活中得到了学习和提高。宋代苏轼说她的诗“非独为妇人之奇,乃伯喈所不逮”。就是说她在诗歌方面不仅是女中豪杰,而且连她的父亲,一代学宗蔡邕也有所不及啊。
一次,父亲深夜弹琴正在乐此不彼的时候,突然断了一根琴弦,文姬说:“第二根弦断了。”父亲说;“不过是女孩子偶然猜对而已。”于是接着弹起琴来。父亲又故意弄断了一根琴弦,问她说:“这一次你猜猜断的是哪一根?”文姬回答:“这次断的是第四根弦。”果然一点没错。
可是蔡琰的一生,却是家门屡遭不幸,本人历经坎坷。
蔡琰刚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受命于汉灵帝,直述了自己对治国和对大臣们的看法,但是在皇帝身边讨论问题哪里是好玩的,蔡邕险些因“议害大臣”被杀弃市。后来亏得有人在灵帝面前替他极力求情,灵帝才再次下诏免其一死,但全家充军朔方,可怜还在襁褓之中的蔡琰,于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七月就成了罪人的家属,被充军到北方荒凉的不毛之地。
值得庆幸的是,蔡邕一家罪徙朔方的第二年,即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四月,就遇到了大赦,蔡邕一家得以放还。不料在归途中与他当时得罪的大宦官王甫的弟弟、五原太守王智遭遇,蔡邕又有新的罪状被告到朝廷,蔡邕生怕自己再遭不测,不得已逃到吴会(今江苏省境内)一带东奔西躲12年。就是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蔡琰度过了她的童年。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她在文学、音乐、书法等方面都受到了父亲的严格训练和指点。我们前面提到的蔡邕抢救一段焦木制成举世闻名的焦尾琴,也在这个时期。
就这样,博学多才的文姬长大了。文姬16岁的时候嫁给河东一个叫卫仲道的人。不料新婚一年左右,丈夫又猝然病故,因为没有留下儿女,不得已文姬只好又回到娘家居住。
灵帝死后,司空董卓专断朝政,随意立废皇帝,生杀大臣。董卓听说了蔡邕的才学,便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推托有病没有赴任。董卓大怒说;“我有杀人权,问蔡邕可有这样的胆量吗?于是蔡邕结束了12年的亡命生活,携全家来到京城。这期间,蔡邕随董卓东征西走,深得董卓敬重,官至尚书。蔡邕深感董卓知遇之恩,也很想扶佐董卓为国为民多做些好事,但董卓骄横霸道,哪里听得进他的劝告。”
不久,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蔡邕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不忍的表情,叹了口气,王允斥责道:“董卓****,几乎要颠覆汉室。你身为汉室大臣,竟以他待你好而忘了大义,为罪人伤痛,岂不是同党爪牙?”当时就要治他的罪。蔡邕知道自己一个没有政治经验的文人这次定是难逃一劫,于是自请刺首断足,以便完成自己尚未写就的汉史。王允不允。太尉马日磾为他的才华和忠孝替他求饶一命,王允也不允。王允甚至说,当初汉武帝就是因为没杀司马迁,才让他写出诽谤汉室的《史记》出来。不久,蔡邕死于狱中,时年61岁;当时的文人学士们听说了,没有不为他流泪的。后来王允对此有所悔悟,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父死夫亡的蔡琰,又身遭不幸。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请南匈奴出兵对付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的哗变,战火蔓延到蔡琰的家乡陈留圉县。蔡琰被匈奴掳去做了左贤王的妻子。在举目“非我族类”的异地他乡,整整生活了12年,并生有两个孩子。
在蔡琰流落匈奴期间,中原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武全才的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曹操爱惜人才,倡导文化,于是派周近为使者,用重金把屈死的老朋友蔡邕的女儿蔡琰从南匈奴赎回。要回到阔别12年的故土,对蔡琰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正如《胡笳十八拍》所写“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沽衣”。但是她的两个孩子却不能同她一起回去,又令她悲从中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故乡之情与母子之情对一个颠沛流离了大半生的女人来说,都是那么可贵,那么难以割舍,她愁肠寸断,恍惚痴迷,最终还是选择了为中原的文化事业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
蔡琰归汉以后,嫁给了同郡的屯田都尉董祀。由于生活的波折,内心伤痕难以抚平,她长时间生活在痛苦的阴影之中。婚后不久,董祀犯法当死。蔡琰亲自闯到曹操堂下请求赦免其罪。当时朝中的公卿名士及远方的使驿都正坐满堂上,听说蔡琰来了,曹操对大家说;“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只见她身着素衣,披散着长发,从容地向曹操叩首请罪,而且声音清晰,言辞哀楚,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就连一向执法严峻的曹操也动了侧隐之心,他对蔡琰说:“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蔡琰回答说;“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曹操也就赦免了董祀,同时还赐给蔡琰头巾、鞋袜以御寒。由此可见,史书说她“有才辩”当不是虚言。她确实出言不凡。
回到中原,蔡琰就投入到曹操所希望她做的撰写《后汉书》的工作之中,来完成她父亲未竟的事业。接着,又根据曹操的要求,整理蔡邕在兵乱中完全丧失的藏书,居然凭记忆所及,默写出四百多卷珍贵的古代文献,其记忆力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都令人惊叹。
现存题名蔡琰的作品有三篇。但是否为蔡琰所作,自北宋苏轼以来,就一直存在争议。
五言叙事体《悲愤诗》,有108句,540字。多数学者认为是蔡琰所作。描写的都是诗人汉末董卓之乱,被掳匈奴以及弃子归汉的亲身经历,一气呵成,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楚辞体(骚体)《悲愤诗》38句,写的也是诗人一生的凄楚遭遇,多数学者也认为是蔡琰本人所作。其诗具体生动,真实自然。
楚辞体(骚体)《胡笳十八拍》长达1297字,是一部长篇抒情诗,多数学者认为不是蔡琰所作。其诗感请炽烈,是很值得欣赏的一部佳作。依我看,它们都应该是蔡琰亲自所作,不过,这个学术问题我们还是留给学者们去探讨吧。
文人政治家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卞氏所生的长子。曹操去世后,他袭位为魏王,不久代汉称帝,建立魏国。
曹丕是在东汉末年的战火中长大的。他从小随父亲转战南北,5岁开始学射箭,6岁学骑马,8岁就已经掌握了骑射技能,又开始学习文字。稍长,史称他已经“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文治武功诸方面,都得到父亲曹操的着意指点。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丕18岁时,曹操攻克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丕便娶了袁绍次子袁熙美貌的妻子甄氏。以后,曹操外出征战,曹丕常代父留守邺城,他和他的同胞弟弟曹植这时都活跃在邺城的文人集团之中,成为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在父亲有意无意的考验中,曹丕都基本上完成了父亲交付的重托,政治上逐渐成熟。
曹丕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较有建树。从政治上来说,对于他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立太子之争中所取得的胜利。
曹操有很多儿子,其长子曹昂,为刘夫人所生。十分勇武忠诚,在讨伐张绣的一次战役中,为掩护曹操不幸牺牲了。按照常礼,立太子非曹丕莫属,可是曹操用人注重才德,办事往往超出礼教的规范。尽管对曹丕的封职超于诸弟,但对于继承人问题,曹操就是迟迟不表示态度。
这个时候,曹操格外喜爱小儿子曹冲,“曹冲称象”的典故就出自这个聪颖超人的小孩子。只可惜曹冲又13岁病死,令曹操哀不胜哀。曹丕在劝父亲节哀的时候,曾遭到曹操抢白:“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丕日后当了皇帝,也还说:“假使曹冲在世,我也不会拥有天下。”
对曹丕真正构成威胁的还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同母弟弟曹植。曹植比曹丕小五岁,他才华盖世,曹操对曹丕的这个弟弟格外欣赏,恩庞有加。但是曹丕毕竟工于心计,政治上善于苦心经营。
举个例子,曹丕常密约心腹吴质进宫议事,为了不让人知道,吴质总是藏在曹丕为他准备好的大竹箱里,放在车上,拉进宫去。这件事被曹植的心腹杨修察觉,告诉了曹操。曹丕听说机密泄露,十分害怕,还是吴质为他出了个主意,要他下次只拉空竹箱进宫,曹操一定会派人盘查,查而无据的时候,对方必然要担个诬告的罪名。曹丕依计而行,这一手果然奏效,曹操反而对杨修起了疑心。曹丕就这样攻克了一个劲敌。
每当曹操离开邺城,他的儿子们以及百官总要到城外送行,曹植往往在这个时候凭自己的口才对父亲即席发表一番颂辞,出尽了风头。曹丕的文学修养也很高,但才思不及曹植,看着曹植技压群芳,也只有无奈何恨居下风了。后来,还是他的心腹吴质为他策划,要他在这种场合不去与弟弟较量口才,而是伏地痛哭,动之以情,倒也博得了大家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