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1)
26166200000062

第62章 闻鸡起舞(2)

王羲之辞官之后,自然适性的生活使他的书法不再受时代与人为的压抑,得到充分发挥,终成一代大家。

王羲之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7岁开始学习书法。以后,他又拜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卫夫人笔法传自钟繇,所以王羲之既有家学,又得名人指授,进步很快。

后来,王羲之渡江北山,游名山大川,见到李斯、曹喜的书法碑刻;又到许下见到钟繇及梁鹄的书法,到洛阳,见到蔡邕所书的《石经》,在王洽那里看到了东汉张昶的《中岳碑》。这时,登泰山方知众山小,王羲之决定直接向钟繇等书家学习,博精群法,取名家之长,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书法。这一从继承到创造的过程使王羲之摆脱了最初的学步,卓然成一大家。

到了会稽后,王羲之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练习书法中,旷日持久,苦学不废,池塘里的水由于他每次练完字后涮笔都变黑了,被人称为“墨池”。

王羲之还从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王羲之特别爱鹅,不过这并非仅是一般的生活癖好,而是与书法艺术创作紧密相连的。他曾详察过鹅的游水姿态,从中悟出用笔的方法,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要像鹅掌拨水那样舒展自如而有力量,这样才能使全身的精力贯注在笔端上。曾经有山阴道士的鹅很好,王羲之执意要买,但道士要求他写《道德经》交换;王羲之高兴地写给了他,带着鹅回家了。

正是因为王羲之博采众长,苦练不辍,才能创作出百代典范、千古流芳的书法艺术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非常久远的影响。

狂放不羁的大书法家——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东晋书法家,他继承家法,并有所创新,与其父并称“二王”。

王献之小时候聪慧过人,言行举止都像大人,他性格高傲豪迈,狂放不羁。有一次他和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两位兄长见了谢安大多谈一些庸俗家常的事,王献之除了见面寒暄,并不插话。他们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哪个最好?谢安说,年纪小的好。客人问原因,谢安说:“贤人寡言少语,因为他说话少,所以知道他好。”

王献之曾经和王徽之同住一间屋子。一日晚屋内忽然起火,王徽之连鞋子也顾不得穿,就慌忙逃出。王献之却神色坦然,不慌不忙地唤来仆人,扶他出去。

谢安非常赏识王献之,聘请他为长史,进而又封为“卫将军”。谢安曾经问王献之:“您的书法与令尊相比怎么样?”王献之回答:“本来就不相同。”谢安说:“外面的议论不是这样。”王献之回答:“别人哪里知道。”表现了他高迈不羁的个性。

王献之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偷偷地从背后夺他的毛笔,没有夺下来,感慨地说:“这孩子日后会有很大名声的。”王羲之从他执笔牢固;知道他练字确实是专心致志,一意于书,这对一个儿童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王献之虽然跟着父亲学习,师承家法,但他却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追流溯源,直接学习钟繇、张芝的书法,因为王羲之本人也是从钟繇、张芝的书法中吸取营养的。

正因为王献之能够突破家法的规矩,追流溯源,所以才能对王羲之的书法既有继承,又有变化发展。这是王羲之的几个儿子都善书法,而王献之的书法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他还学习秦篆笔法,这是他的高妙之处。

王献之的楷书字画秀媚,用笔劲利瘦硬,笔势外拓,神态萧疏,毫无俗气。可以说,楷书发展到王献之时代,已经变得比较纯正。

王献之的行书和草书,初学家父,后法张芝。他不仅兼容了二家之长,而且凭着自己的才能见识,于行书、草书之外别创一体。这种书体既像草书那样流便简易,又像行书那样转折顿挫,即今天所谓的行草书。东晋之时,行书和草书一般都是章草体,王献之新书体的创制,在当时确实是大胆之举,许多人对此都难以接受。比如非常欣赏王献之的谢安,对他的行草书就十分厌恶。但是王献之的变革经受了时代的检验,逐渐为人们所看重,它符合审美情趣,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故影响越来越大。

王献之的书法深受父亲王羲之的影响,到后来,王献之的艺术创作逐渐成熟,并最终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由晋末到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中,王献之的影响一度超过了父亲。

王羲之的楷书融入他的平生所博览的秦汉篆隶的不同笔法,因此显得古质瘦劲。相比之下,王献之的书法用笔妍润圆腴,颇多世俗之风。

在草书上,王羲之虽称今草,但大多字字独立,没有完全摆脱章草的笔法体势;而王献之将今草连绵不断的气势与流美便易的行书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比较流便的行草体,从而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最终完成了从章草到今草的变化。王献之的这种行云流水般的“一笔书”,直接开启了唐代狂草艺术的先河。

王献之在楷书、今草和行草书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得到后世的公认,因此与其父并称“二王”,其书法合称“王体”。

“三绝”画祖——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庚,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文学家。他的著名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巨作。

顾恺之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年轻时向当时著名画家卫协学画。顾恺之对人物画尤其有兴趣。在学画过程中,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多思,逐渐认识到绘出人物形态并不难,最重要的在于刻画内心,要使人物能够传神;而要达到使人物传神的关键在于所绘人物的眼睛。基于这样的认识,顾恺之一反汉魏时代作画时的古拙之风,特别注重传神,最重视画像之后的点睛之笔。他画人物时,画好后并不马上落墨点睛,而是要等好多天以后,经过深思熟虑,才点上眼睛,使其大小、上下、深浅,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达到以假乱真、生动传神的效果。

顾恺之成年后,已经在画坛小有名气,尤其擅长画人物画像。二十多岁时,有一次他为江宁(今南京)的瓦棺寺画维摩诘的像。顾恺之殚精竭虑,费时一个多月完成画像,但是在画完后又故意空着眼珠的部分没有点。后来,善男信女们闻听维摩诘像绘成,奔走相告,聚集到一起来参观。当他们发现维摩诘像没有眼珠,面面相觑,十分惊讶。这时,顾恺之不慌不忙,提笔蘸墨,挥毫点睛。就在顾恺之点完睛后一刹那,画像顿时转眸欲语,丰神焕发,光彩照人。这一奇妙的变化使围观的善男信女惊叹不已。消息传开,前来观看画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施舍的善款也源源不断,顷刻之间便超过百万钱。由此,顾恺之四方闻名。

顾恺之以画人物画闻名。他画人物画,善于用紧劲连绵、循环不断的笔法,如风趋电疾,洒脱飘逸,这使他的画达到了外形酷似、其状逼真的境界。与此同时,顾恺之还十分重视人物的神韵,努力达到以神动人。他十分注重使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表现其内心的丰富感情。顾恺之的人物画,神态潇洒、线条流畅、衣角飘举、优美生动,对当时与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南朝陆探微、张僧繇,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都曾临摹过他的画迹,从他的绘画中吸取过营养。

除了人物画外,顾恺之还善于绘风景画。他认真观察山水,师法自然,使水墨渲淡与青绿色彩相得益彰,以表现草木华滋、云雾显晦、峰峦出没、平淡天真的秀丽风光。他的画不拘一格,充满了艺术魅力。他所给树木植物排列的行状,好像人伸开手臂的模样;他画的一座座山峰,好像密密麻麻排开的梳齿。有时候,他把水画成波澜不惊,有时又把人画得比山大,充满了生趣。

顾恺之后来任大司马桓温、荆州都督殷仲堪的参军,开始他的幕僚生涯。在纷争的官场和复杂的社会中,顾恺之以佯狂躲避是非,他为人风趣幽默,率直通脱,大智若愚。

顾恺之除擅长绘画外,还精于诗文,他的诗文情辞俱美。世人称他有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除在绘画上有惊人技艺外,还对具体的绘画技巧作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绘画理论,表达了他的美学观点。他认为美术家只有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才能达到“迁想妙得”的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反对以空对空的创作法,主张画家要熟悉生活、了解人们的内心活动,这样才能画出好的作品。他的这些见解,对后世绘画理论起了启蒙和奠基作用。

晚年顾恺之任散骑常侍。他的绘画技艺也愈精妙。他的笔法外拙内巧,构思精微,神气飘然翰墨间,人皆称他的人物像独得神韵。顾恺之享年62岁,传世之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庐山高会图》、《水雁图》等。他开辟了画史的新纪元,因此也有人称他为“画祖”。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我国东晋时期的大诗人。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做官曾经做到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氏家族虽然靠先祖的军功获得高位,但是在讲究出身的东晋,他们毕竟比不上像王、谢那样的世家。到陶渊明出生以后,陶家已远不如曾祖陶侃在世那么风光了,已经沦落为一般的官僚家庭。因此,像陶渊明这样的普通庶族地主出身的人是不被看重的,他在仕途上也不可能有一帆风顺的前途。

但是陶渊明毕竟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同一般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后代一样,从小受的是正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怀有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是无情的,像陶渊明这样一个孤高自守的知分子,与污浊的官场是格格不入的。尽管二十几岁起陶渊明几次出仕,但都做不长久。陶渊明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一次郡里派遣督邮到县里来。按照一般情况,这本来是一个巴结上司的好机会。陶渊明的手下人告诉他,最好是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听了这话,叹了一口气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当天即解职而去。从任彭泽令到去职,前后仅有80多天。解职之后,陶渊明奋笔写下了有名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心灰意冷,决定走上“躬耕自资”的生活道路。

陶渊明走上辞官归田的道路,从根本原因来看是因为他酷爱自由,不愿受官场的羁勒。他也知道,恬静的田园生活固然悠闲,但是很有可能要忍饥挨饿,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愿意混迹于令人窒息的官场,让自己高洁的人格受到玷污。另外,陶渊明“逃禄归耕”也是受到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政治抱负不能施展的情况下,退隐山林,保持,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的气节恐怕是陶渊明最好的选择了。

归田园居的生活是饶有情趣的。诗人与农民们做邻居,一起在田里劳动,彼此建立了淳朴的友谊。陶渊明与农民的关系相当融洽。有时清晨陶渊明尚未起床,就有人来敲门。陶渊明胡乱披上件衣服起来开门,原来是一位老农提着酒壶来找他了。于是他们开怀畅饮,无拘无束地闲谈,真是快乐之极。

田园的生活不仅使陶渊明感受到了农民的欢欣,也体会到了农民的忧戚。尽管陶渊明一心一意地经营他的农事,却不能维持起码的生活条件。天旱水滞的自然灾害更是每岁常有,自然灾害的频繁,收成只会更差。陶渊明的生活日趋贫困,以至到了收获的季节还常常受到饥饿的威胁。

正是这种生活,使陶渊明对农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写下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诗歌,对农民的生活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陶渊明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有的是隐士,有的是不得志的下层官吏,他们和陶渊明彼此往来,谈古论今,写文章共同切磋欣赏。在陶渊明最为困难的时候,正是这些朋友的周济才使他勉强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

在艰难贫苦的环境中,陶渊明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朝廷想征他为著作郎,被他断然拒绝;他还拒不接受达官贵人的馈赠,拂袖而去。

正是归耕后的忧患和感慨,陶渊明写下了代表自己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诗并序》,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陶渊明一生困苦。正是这种生活道路,成就了文学上的一位大诗人。

李特的流民大营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略阳(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有一个氐(音dī)族人李特和他兄弟李庠、李流,也跟着流民一起逃荒。一路上,流民中间有挨饿的、生病的,李特兄弟常常接济他们,照顾他们。流民都很感激、敬重李特兄弟。

蜀地离开中原地区比较远,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进了蜀地后,就分散在各地,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过活。

益州刺史罗尚,却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卡,准备抢夺流民的财物。

流民们听到官府要逼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家乡正在闹饥荒,回去也没法过日子,人人都发愁叫苦。

流民们向李特诉苦,李特几次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期。流民听到这个消息,感戴李特,纷纷投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