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能征善战,为建立大唐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才能和威望都远远超过了太子李建成。太子为了保住他的地位,几次和他的弟弟李元吉想谋害李世民。李世民身边的亲信都劝他先发制人,除掉太子和李元吉。一天,李世民在皇宫的玄武门埋伏了一千精兵,趁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经过时,斩杀了他们。李渊见事已如此,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他自称太上皇,让李世民作了皇帝,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亲眼看到了隋朝的灭亡,特别是看到了百姓强大的力量。所以,他一直不愿加重百姓的负担,希望自己的后代永远记住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一有机会,总不忘提醒太子。吃饭时,他对太子说:“你知道种庄稼的艰难,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才能好好对待种田人,你也才能有饭吃。”看见太子骑马,他就说:“你懂得牲口的辛苦,不要把它的力气用尽,这样才能常有马骑呀!”
有一天,太子在湖里划船,正好唐太宗从湖边经过,就停住了脚步,问太子道:“你知道船靠什么行走吗?”“船靠着水,才能行走啊!”“你知道隋朝是怎样亡国的吗?”“隋炀帝残暴荒淫,大兴土木,赶着几百万百姓给他干活,逼得百姓起来造反。您顺应民心,乘势灭了隋朝!”唐太宗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说:“你说得不错。江河里的水好比是百姓,水上行的船好比是君王。水可以把船浮起来,让它行走,也可以把船弄翻,使它沉没。百姓可以使君王取得天下,也可以使君王失掉天下。你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的这句话从此成了一句名言。
唐太宗不仅是位能征善战的统帅,也是个善于治国的政治家。在位期间,他任用了房玄龄、杜晦如、长孙无忌、魏徵等一大批贤臣,并且能够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按照大臣的正确意见办事。
他还在自己卧室的屏风上贴了许多纸条,上面写着全国各地地方官员的姓名。有位大臣问:“地方官员都写进了花名册,您干吗还要把他们的姓名贴起来呢?”唐太宗说:“地方官员是直接管理百姓的,关系重大。他们做了好事或坏事,我都随时记在他们的名下。这样,谁该提拔,谁该降职或罢免,我就有了根据,不会弄错了。”
正因为唐太宗办事公正严明、一丝不苟,所以当时绝大多数官员都比较廉洁,办事认真。据说当时许多地方,有人在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捡走,夜间不关门也没人偷东西。古人叫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历史上最受赞扬的清平景象。
唐太宗曾经总结了自己治理国家的五条经验。他说:“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常妒忌有才能的人,我不这样。我见了谁有才能就高兴,好像是我自己有才能似的。第二,我用人能够扬长避短,不要求一千人样样都行。第三,我不像有的皇帝,对有功的人就十分偏向,对犯了错误的人,就讨厌得好像要将他推到河里去。我是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错的人。第四,有的皇帝痛恨敢说直话的大臣,我从不这样,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第五,过去的皇帝几乎都只重视汉族人,轻视别族的人。我没有这样的偏见,无论是不是汉族,我都同等对待,所以很多外族都来投靠我。”
唐太宗说的这五条,就是在今天,也还很有价值。他一共当了23年的皇帝,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不愧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唐朝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十分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和外国人都来到唐朝,学习我国的先进文化。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后人就把唐太宗时期繁荣昌盛的局面叫“贞观之治”。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名曌(zhào),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东)人。她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死后,她自己称帝当政,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封建女皇帝。
武则天从小精通文史,明敏机智,性格倔强,善于应变,具有政治上的胆略和气魄。她14岁时,被选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唐太宗死后,她寄身在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唐高宗即位后,到感业寺焚香,碰巧遇到武则天,于是再次被召为昭仪,纳入后宫。
武则天利用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对王皇后百般迎合,取得了高宗和王皇后的宠信。之后,她又设法百般离间高宗与王皇后。为了谋得后位,她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然后诬陷是王皇后所为,使高宗有了废皇后的念头。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握有重权的太尉长孙无忌和大臣褚遂良坚决反对。于是,武则天就拉拢了一批受长孙无忌排斥的人,如李义府、许敬宗、袁公瑜等,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势力。
公元665年,昏庸的高宗终于废去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并贬黜了褚遂良。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执掌了宫中大权,先后惨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又以“图谋不轨”等罪名,对长孙无忌等人或杀或流放,沉重打击了反对派。此后,武则天参与朝政,并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高宗患有风眩头痛病,精神衰弱,萎靡不振,所以从659年起,武则天就替他管理朝政。674年,武则天向高宗提出了“劝农桑,薄赋徭;停止对外用兵;广开言路”等12条建议,都被高宗下诏施行,从而得到了下层官员和庶族地主的拥护。683年,高宗病逝,中宗李显继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由于高宗遗诏中说军国大事都要听武后裁决,因此,武则天就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第二年,她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幼子李旦做了傀儡皇帝。
武则天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周兴、来俊臣等一批酷吏,以严刑峻法,实行恐怖统治。除此之外,她还大兴告密之风,被株连的无辜者不下万千,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之后,武则天见“禁异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了平息一些臣子对恐怖统治的不满,便转手杀掉来俊臣、周兴等酷吏作替罪羊,从而巩固和加强了自己的统治。武则天在逐步完成了对李唐宗室大臣政治清洗的基础上,于公元690年正式改国号为周,自称圣武皇帝,又改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
武则天作了皇帝以后,励精图治。她广泛搜罗人才,不拘资历,不问门第,任何人都可以推荐人才,也可以毛遂自荐。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生,量才录用,这就使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重视农桑,发展生产,维护均田制,抑制兼并,保护百姓财产。
总之,在武则天统治的四五十年间,由于实行政治改革,打击士族豪强势力,使庶族地主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上升。武则天广开才路,重用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扩大了其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她重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秩序也进一步安定。所有这些,在客观上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造成了社会繁荣的局面。武则天统治时期,成为唐朝极盛时期之一,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中唐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诗中的名句。王、杨、卢、骆分别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是武则天时代的诗坛风云人物。由于他们的诗歌创作一扫六朝以来诗坛柔弱轻浮的宫体诗风,以革新者的姿态活跃于文坛,史称“初唐四杰”。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祖籍太原,后移居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王勃是初唐著名诗人王绩的侄孙,自幼就聪慧异常,6岁能作文,15岁时就被作为神童推荐到朝廷,高宗面试,甚为欣喜,拜为朝散郎,陪皇帝读书游猎。后来应沛王李贤(即章怀太子,被武则天赐死)之召,任沛王府中侍读,即陪伴太子读书。当时长安城里诸王子都喜好斗鸡赌博,王勃才思敏捷,写了一篇纯属游戏文字的《檄英王鸡》,不料传出宫外被人告发,高宗皇帝认为这是挑拨诸王关系,就很快把他逐出沛王府。年轻的王勃因文受祸,甚感悲伤,就离开了长安。此后他远游江汉、客寓蜀中。飘泊几年后,又被任命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参军(刺史的幕僚),王勃怀才不遇,心情郁郁寡欢,经常借酒浇愁。一次因酒后擅杀官奴,被免职。他的父亲受牵连被贬为荒远的交趾(在今越南境内)做县令。上元三年(676年),王勃远赴交址探父,渡海时因堕水受惊,不幸去世,年仅27岁。前几年据报载曾在越南境内发现王勃墓,据文史专家考证为实,如此则这位年轻的诗人当死于越南。
在初唐四杰中,王勃是才气最大,成就较高的一个。相传他作诗写赋从不打草稿,选磨墨数升,然后在床上蒙头静卧,等到深思熟虑后,忽然坐起,伏案奋笔疾书,不再改动一字,当时人将此事传为“打腹稿”。王勃的诗歌创作意境开阔、达观壮健,一些常见的题材(如送别、咏物)在他笔下总显得新颖独到,不落俗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历来传颂的警句,它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乐观开朗的胸怀,表现了一种悲而不伤、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王勃的著述很多,除诗而外,其赋、文也堪称一流。如写于江西南昌和《滕王阁诗序》即久负盛名,其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都是脍灸人口传诵千秋的名句。
杨炯(650-692年),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也是自幼聪慧非凡。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不满10岁,即被荐举为神童。次年,待制弘文馆。后应制举,即由皇帝廷试,授予校书郎,但杨炯生性恃才自负、清高孤傲,经常嘲讽那些有名无实的朝官,所以常遭嫉恨,不容于时。据《旧唐书》记载,杨炯对当时把他列入“王杨卢骆”并举称呼并不服气,说过“吾愧于卢、耻居王后”。可见他确实颇为自负,不甘名列王勃之后。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因堂弟参加徐敬业起兵之事而受牵连,被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此后在四川生活多年,晚年才任婺州盈川(在今江西省)县令,大约在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前后,病卒于任上。杨炯擅长五言律诗,尤以边塞诗在初唐诗坛颇显盛名,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中激昂铿锵的语句,抒发了自己渴望投笔从戎报国立功的豪情,充满了驰马边塞,风雪激战的幻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所表达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是当时许多青年士子渴望边塞立功扬名的普遍心声和真实写照。
卢照邻(636-69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大兴附近)人。卢照邻自幼研习经史,“阅礼而闻诗”,10多岁时学习文字训诂,以博学善文闻名于乡里。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被举荐入朝,授邓王府典鉴(秘书一类的差事),时年仅18岁,在邓王府几年中,他受生活环境影响,写过许多精巧雅致的宫体诗,多系应酬答唱之作,没有多大实际社会意义。后来因邓王府一侍女暴卒,被人诬告与此事有牵连,卢照邻被捕入狱,后得朝中友人救助方得解脱。在长安闲居几年后,出为益州新都(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尉。蜀地险阻,官职低微,他深感人生艰难,孤苦凄凉。诗歌内容与风格也日渐改变,如写于蜀道途中的《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
联翩事羁靶勒,辛苦劳疲恙。
卢照邻晚年患风疾,乃辞官北归。最后因不堪病痛折磨,自沉颍河结束生命。卢照邻晚年因环境、身体等原因,风格变得更加严峻、苍凉。无论诗、文,在反映个人遭际时,都流露出对现实的愤慨不平和人生的沉郁悲伤。
卢照邻擅长七言歌行体,著名的《长安古意》是他托古讽今的代表作。诗中通过对汉代长安的铺陈描写,实际上反映了唐王朝京城长安的繁华盛况,曲折地揭露了贵族王公骄奢淫逸的生活,并预言了这种堕落生活空虚幻灭的结局,是一首颇费艺术构思的长诗。诗中结尾时写道:“寂寂寥寥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以西汉扬雄晚年隐居生活比喻自己寂寞清贫生活的身世独立。《长安古意》与骆宾王的《帝京篇》在当时京城都曾名噪一时,竟相传抄,一时间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骆宾王(638-684年),字观光,鹜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是“初唐四杰”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相传骆宾王6岁时即能作诗,传为奇闻。7岁时嬉戏池塘边,客人指着水中鹅群令他当场作诗,他随口吟道: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拔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