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2)
26166300000050

第50章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东晋书法家。历代学书、论书者都以他作为书家的最高典范,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所属的王氏家族是东晋的豪门望族之一。他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官至淮南太守。王旷不仅是书法家,擅长行书、隶书,而且在西晋政权不稳之时,首创过江之议,为司马氏奠定了新的王朝。

王羲之年幼时说话迟钝,并不出众。长大以后,逐渐变得能言善辩,才华毕露,而且气度不凡。有一次,东晋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家求取女婿,来人到东厢房一一察看王家子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氏每个后代都很好,但一听到是郗公择婿,便都紧张起来。惟独一人仍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听了说道;“此人正是我理想中的好女婿。”一打听,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袒腹东床”,一时传为佳话。

当时王家势力很大,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王羲之有着实实在在地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并不满意当时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中的清淡风气。由于王羲之少年时就很有名声,再加上出生豪族,朝廷多次委派他当侍中、吏部尚书等官职,他都不愿干。王羲之希望的是在边疆建功立业,一展宏图。

在扬州刺史殷治的劝说下,王羲之终于做了殷治麾下的护军将军。由于王羲之自视甚高,性格上又好仗义执言,不能招当局者青睐。因此,他的仕途很不顺利。45岁时,王羲之自护军出迁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人称“王右军”。这对王羲之来说是个沉重打击,但他在会稽任上还是殚精竭虑,造福一方。

但是,东晋王朝的整个形势却越来越糟。殷治与另一位权臣桓温不和,并因北伐失利被废为庶人,王羲之顿生兔死狐悲之感,对仕途心灰意冷。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友人宴集于山阴的兰亭,写下了千古华章《兰亭集序》,表露出他想出世的念头。在这思想转变的时刻,恰逢王羲之所看不起的王述来检查会稽郡的行政。王述处处挑剔会稽行政等方面的毛病,王羲之深以为耻,于是称病辞职。他跑到父母坟前大哭一场,写下著名的《告誓文》,发誓不再出仕做官。

王羲之辞官之后,自然适性的生活使他的书法不再受时代与人为的压抑,得到充分发挥,终成一代大家。

王羲之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7岁开始学习书法。以后,他又拜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卫夫人笔法传自钟繇,所以王羲之既有家学,又得名人指授,进步很快。

后来,王羲之渡江北山,游名山大川,见到李斯、曹喜的书法碑刻;又到许下见到钟繇及梁鹄的书法,到洛阳,见到蔡邕所书的《石经》,在王洽那里看到了东汉张昶的《中岳碑》。这时,登泰山方知众山小,王羲之决定直接向钟繇等书家学习,博精群法,取名家之长,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书法。这一从继承到创造的过程使王羲之摆脱了最初的学步,卓然成一大家。

到了会稽后,王羲之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练习书法中,旷日持久,苦学不废,池塘里的水由于他每次练完字后涮笔都变黑了,被人称为“墨池”。

王羲之还从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王羲之特别爱鹅,不过这并非仅是一般的生活癖好,而是与书法艺术创作紧密相连的。他曾详察过鹅的游水姿态,从中悟出用笔的方法,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要像鹅掌拨水那样舒展自如而有力量,这样才能使全身的精力贯注在笔端上。曾经有山阴道士的鹅很好,王羲之执意要买,但道士要求他写《道德经》交换;王羲之高兴地写给了他,带着鹅回家了。

正是因为王羲之博采众长,苦练不辍,才能创作出百代典范、千古流芳的书法艺术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非常久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