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感悟
26167700000031

第31章 对心态的感悟(2)

今日感悟

人生中,确实会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不同的是,同样的困境中,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却成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问题就在于有人只希望脱离苦海,有人却希望获得应付问题的能力。

学会放弃

有这样一个天才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醉如痴。

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做了面包师。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称心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

他完全把面包当作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买那些粗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却出人意料地好,盖过了所有比他更聪明、更迫切赚钱的人。

还有一个药铺老板,幼年时父亲因抓不起药而命赴黄泉,他发誓要开一个乐善好施的药铺。当了老板之后,他不改初衷,童叟无欺,贫富不二。

他还自学成才,专给没钱看医生的人开方子。一些药界行家见此大摇其头:一副败家子作派,不赔本才怪!然而他的生意却日渐红火,盖过了所有比他更会降低成本、更精明强干的人。

今日感悟

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逐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志于一项事情时,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等侯你。

袁和姑娘

前几年,中国女学生袁和为了理想,不畏艰难,与命运和病魔抗争的故事经校方的宣传与介绍,在哈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学生激动地说:“太令人感动了……”“袁和是好样的,她给了我勇气……”校方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座谈,举办演讲,教育学生向袁和学习,为了知识和理想,不要惧怕任何困难,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袁和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姑娘,为了能出国深造,她一边在街道工厂里靠糊纸盒赚钱,一边学习英语。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通过了托福考试,被马萨诸塞州蒙特·荷里亚女子学院录取。但是她刚到美国才两个月,就被医生诊断为得了癌症,且癌细胞已经转移。但是这位柔弱纤细的中国女孩子,没有被死亡与不幸吓倒。她说,我还想读书,我要拿到硕士学位,这是我到这里来的目的。

按照经验,她只能再活半年,想要得到硕士学位,简直是一种美丽的幻想。袁和是清楚这一点的,但是她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持,我一定会胜利。”她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被现代医学宣判了死刑的人,她拼命地读书,把死亡当成自己生命的拐杖,倚着它,无所畏惧地前行。有一次她晕倒在宿舍里,在冰凉的地上,她整整昏死了近10个小时。尽管她也曾胆怯过、犹豫过,痛苦难耐时,也想放弃追求,但她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人的懦弱和绝望中自卑的念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苦熬,与死神的抗争,袁和终于穿着长长的黑色学袍,一步步走上了学院礼堂的台阶,接过了院长亲手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教授们和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在台下为她鼓掌。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勇气,看到了无畏,看到了人格的力量。袁和并没有停止她生命的进程;她又决心以顽强的毅力去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没过多久,病魔便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袁和的故事在许多大学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哈佛学报》评论说:“袁和的一生是人类关于勇气的一课,关于理想追求的一课。我们的校训历年提倡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今日感悟

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什么,要想实现理想,只有靠自己不懈地努力。让你的心永远鞭策你前进,这是非常可贵的品质。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巡抚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巡抚。

今日感悟

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什么辉煌的事业。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布鲁诺“烹调”生活

布鲁诺的妻子在他退休后不久去世了,这使他非常悲伤。此后,他每天总是坐在电视机前,一直看到睡着为止。不与人来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布鲁诺迅速地衰老了可他只有65岁。

她的女儿为此焦急万分。她记得,在她母亲活着的时候,他的性情总是那么开朗,精力总是那样充沛,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难倒他似的;可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重新唤起他对生活的兴趣呢?

一个周末,女儿提着一只食品袋和一个长方形的礼品小包出现在了布鲁诺的面前。“那是什么?”他看着那个小包问道“这是我给你的礼物,”女儿说,“你老是吃腌肉,我真担心你会营养失调。”他打开了礼物:“是本烹调书?”“是的。”她说,“这是给初学者用的。你喜欢吃的菜肴,比如烤肉糕、实心细面条、炖莱等等,这里都有。”

女儿走了以后,布鲁诺将这本烹调书从头到尾地翻了一遍,然后认认真真地开始阅读了起来。没过多久,他就去买来了许多食物。第一次的试验是做他最喜欢吃的烤肉糕。根据烹调书上提出的要求,他照葫芦画瓢地做了一遍,不料却做得相当成功——真的,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烤肉糕,而且,更重要的,这是他亲手烹调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烹调成了他生活的一种需要。

不久,他又不再满足于仅仅是为自己烹调了。这时,他对自己的烹调技艺已十分自信,觉得完全可以在众人面前露一手了。于是,他开始邀请邻居和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吃饭,他烹调的一道道鲜美的菜肴果然赢得了人们的啧啧称赞。他因此也经常得到邻居和朋友们的回请,这样,他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的客人随之也越来越多了。他买了一本又一本的烹调书,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为他的客人端出一道新的菜肴。

烹调重新“烹调”了布鲁诺的生活。他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他又变得那么开朗,那么生气勃勃了。生活对于他,又展现出了迷人的魅力。

今日感悟

你在生活中所作出的改变,无论它看上去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对你的影响,都会像将一块石子扔进池塘一样,会产生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一直会影响到池塘的边缘。

吓人的老虎

从前,在四川省的忠县、万县、云阳县一带,经常有老虎出没。老虎出来伤人,总是先抖出它的威风,使人还没看清它的真面目时,就已经被它吓瘫了。这样,老虎就很容易的把你给收拾了。

有一天,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小孩子来到河边洗衣服。她先让两个小孩子在河滩上玩耍,然后自己再下河洗衣服。两个小孩子在河滩上玩得非常起劲,一会堆沙塔,一会又做自己的游戏。

这时,一只老虎突然从河滩那边的山上冲了下来,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见了大惊失色。她慌不择路,也来不及照顾小孩子,赶紧跳进河里,自己的衣服都被河水冲走了,她都不知道。

说起来也怪,两个小孩子对老虎的到来好像跟本没看见一样,还是很从容的在玩自己的游戏。而老虎,见了两个小孩子的从容也十分纳闷,因为它从来就没见过人类这么镇静过。老虎盯着两个小孩子看了一会,又用嘴碰了碰他们,但小孩子只是随意的用手拨开老虎的头,一点害怕的意思也没有。老虎那股凶狠的劲再也提不起来,很泄气的走了。

今日感悟

当人面对强大的敌人或巨大的危险时,慌乱和紧张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反之,镇静从容更能产生一种震慑力,还会有转危为安的奇迹出现。

两个盲人的对话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两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了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离开,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呀!”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句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今日感悟

残疾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消除自卑的阴影,赢得尊敬。同是盲人,有人只能以乞讨为生,有人却能出人头地,这决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的奋斗与否。

天下第一关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年。万历皇帝招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现天下第一关的雄伟。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中选的,就能够获得重赏。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候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的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的秘诀。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30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已经成竹在胸,所以能一挥而就,如此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

今日感悟

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也是最基本的特点:热忱、专注与精通。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也更因为热忱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爱烦恼的女士

有一位女士,爱跟自己较劲,遇上点儿事,就胡思乱想,给自己制造烦恼。

每月工资花销不到月底心里烦恼,儿子没有来信心里烦恼,舞会上男士没有邀请她去跳舞心里烦恼,年终没评上先进心里烦恼,碰上某个领导没有向她打招呼她也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