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幽默口才
26170300000005

第5章 幽默的艺术(5)

同语异指幽默术

同语异指幽默术是指同样一个词语或一个话题。更换一下它的语言环境,把词语的针对性转向谈话的对方而产生幽默的一种幽默术。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笑府》中写下了这样的一则幽默寓言:

凤凰做生日,百鸟都来朝贺,惟独蝙蝠不去。凤凰责备他:“你是我的下属,为何倨傲无礼?”

“我有四足,当属走兽,贺你有什么好?”

有一天麒麟做生日,蝙蝠也不去。麒麟责备他,他却说:

“我有两翼,本属飞禽,为何贺你?”

后来麒麟和凤凰会了面,谈及蝙蝠,彼此慨叹道:“如今世风日下,生出这种不禽不兽,真是拿它没办法。”

本来,既不是飞禽,也不是走兽,是蝙蝠的自卫语言,而到了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却变成了对蝙蝠的贬损。

这种幽默,与一般幽默不同之处是攻击性很强,其间幽默的意味已经为讽刺的意味所掩没了。只要带上尖锐的攻击性,幽默也就变成讽刺了。

夫妻幽默术

夫妻幽默术,能使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能保持相互的吸引力,化解矛盾,相爱如初。

当今社会家庭里夫妻不和睦的原因很多,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谁都想维护自尊,统治家庭。所以,夫妻矛盾得不到调解,彼此的心理距离就会拉远,要缩短这种心理距离,夫妻幽默术有其独到的妙用。

在家庭中,夫妻之间无话不说,如果夫妻二人长期讲话一本正经,就会产生一种冷漠感,两人的心理都会受不了。所以,要积极寻找话题,幽默起来。请大家看一看下面一些夫妻对话。

妻子买了一块纯白色的布料准备做晚礼服。她欢天喜地地拿给正在读书的丈夫看,并温柔地问道:“你喜欢这块布料吗?”

丈夫漫不经心地答道:“很好,我们的床单实在太旧了!”

再如:

一对中年夫妇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闻到一股烟味。丈夫从床上跳下来,跑到大厅察看。过了一会儿,他冲进卧室,大声喊叫:“后院着火了!”夫妇俩惊慌失措地穿过烟雾弥漫的过道向外跑去。突然,丈夫发现妻子嘴上挂着近几年来没有见过的甜蜜微笑。“天哪!在这种时候,你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丈夫惊奇地问。“我忍不住啊!”妻子笑着说,“五年来,你我一起出门,这还是第一次啊!”

如此看来,夫妻幽默术不仅会使你的婚姻生活充满新意,使你更有魅力,而且它对于化解夫妻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有效的。

家庭幽默术

有人说:

“没有幽默感的家庭就像座旅店。”这话固然过于偏激,但毕竟说出了幽默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凡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都多少有幽默在起作用。

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同有没有幽默成正比例的。就是说,越有幽默感开得起玩笑的家庭,越能和睦相处。

所以,家庭幽默术是一种最为普及的幽默技法,也最能产生欢乐的幽默效果,它可以增进家庭中夫妻、父子、母子、祖孙等之间的感情,减少其相互的摩擦和矛盾,给家庭添趣加乐。

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要出很长时间的差。临行前,两人在上火车前都流泪了,丈夫突然说道:“亲爱的,离开你最使我痛苦,我真想把你打到我的行李中去。”

顿时,妻子又不禁破涕一笑。

另一个故事虽有特殊性,但足见家庭幽默术的力量了。

祖孙三人呆在家,爷爷的脾气很倔,对孙子恨铁不成钢。孙子有了小错,爷爷拿起柳条就往孙子的屁股上一个劲地打,嘴里还念念有词:“黄筋棍下出好人。”

父亲心疼儿子,却又爱莫能助,不好劝阻自己的爸爸停下来。于是,急中生智,也找来一根棍棒自己打自己。

他的爸爸不解地问:“你怎么自己打起自己呢?”

回答说:“您打我的儿子。我也打您的儿子。”

家庭关系中,一家人不可能没有摩擦,其因素很多,观点不一,性格差异,外部影响等等。每个家庭成员都想确立自己认为满意的位置。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原则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家庭幽默术正起到了淡化矛盾,转危为安,举家生欢的作用。

求爱幽默术

求爱幽默术,即在婚姻恋爱方面,以幽默的形式和技巧求爱、热恋和讨取恋人的欢心。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向恋人表白自己的爱,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场合,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等等。

在男女交往中,常常有人因为不知道如何求爱,或因方法不恰当,或因言语不得体,使对方产生误解,甚至厌恶反感,拂袖而去,结果是“不成情人成仇人”,“不成亲家成冤家”,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究竟应该怎样向恋人表露自己的爱恋之情呢?这既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也没有现成的词语可套,主要还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过,你不妨运用幽默的求爱方式,即使达不到情场得意,至少,情人不成也不至反成仇人。

有些对事业十分痴情的人,就是在求爱的情书中,也三句不离本行,采用职业语言,表现出独特的幽默。

地理教师写道:“你是东半球,我是西半球。我们在一起,便是整个地球了。”

回信:“地球上那不只剩下我们这孤独的一对了?”

历史教师写道:“现实是今天,历史是昨天,我们相爱,昨天和今天便天然地连接在一起了。”

回信:“只有昨天、今天而没有明天,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想头呢?”

数学老师这样写道:

“亲爱的,你是正数,我便是负数,我们都是有理数,该是天生的一对啊!”

回音:“亲爱的,如果结婚后我做出了无理的事,也还是有理的吗?”

语文教师的情书充满诗情画意:“倩倩,你是夏天的星,你是春天的云,你是潺潺的山溪,你是溪边柳条上的百灵,你是轻盈的舞步,你是悦耳的歌声……”

倩倩这样回信:“我的天啊,你惟独不爱我这个人。”

物理老师的情书更加幽默:“你是阴极,我是阳极,我们相靠,便能产生爱情的电!”

女友吓坏了:“我不敢靠近你,我怕触电死去!”

生物老师独具一格:“人是富有感情的高等动物。我大胆地向你求爱,你一定会接受我的爱,因为我们都是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

他收到这样的回音:“我劝你把求爱信寄到动物园去!”

无理而妙幽默术

无理而妙幽默术是一种化窘境消极的现实为积极情致的幽默。它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产生窘境的原因,对产生窘境的原因作想象的、玄妙的甚至荒诞的解释,并让在场的人与你一起分享你的精神的自我解脱。

幽默家兼钢琴家波奇,有一次在美国密西根外的福林特城演奏,发现全场座位不到五成。他当时不但失望,而且很窘。但是他没有为窘所拘,相反,他在窘中求趣,以幽默的语言打破了窘境。他走向舞台向听众说:“福林特城市一定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张票。”

于是大厅里充满了笑声。

这位钢琴家成功就在于他对空座位的原因解释得如此荒诞,又是如此奇妙,以至于一刹那,由于幽默的胜利产生的喜悦感大大压倒了演奏会失败的挫伤感。

对于这位钢琴家来说,与其说是幽默的胜利,不如说是他敢于荒诞地曲解失败的胜利。他的奇妙解释是进入了荒诞境界的结果。如果荒诞性不够或不奇妙,则幽默感也会相应地减弱。

窘中求趣,是一种愿望,但如果没有相当勇敢的、超乎常人的荒谬的想象,那也只是愿望而已。有了这样的想象而不善于在想象中借助偶然的因素来构成某种歪曲的推理,也是很难成功的。荒谬之妙,就在于荒诞的逻辑性。

荒谬性的逻辑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即“无理而妙”,越是幽默同时也就越具纯调笑性,纯调笑性越强,与某种切合实际的办法和道理的距离就越远。反过来说,越是一本正经地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也就越不幽默,越不幽默也就越可能带上某种现实推理的特点。越是带上现实的推理性,幽默也就越不可能存在。

机智巧辩幽默术

机智巧辩幽默术是当你陷入困境之时,以冷静、乐观的态度,使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的、活跃的状态,把自己思维的潜在能量充分调动起来,作出超常的理智的发挥,从而达到解脱困境的一种机智而诙谐的幽默法。

一般说来,在不利情境中,越是带着自我保护色彩,后果就越不严重,幽默的成分就越多。这种特点在日常交往中更能看得出来。因为日常交往的情境一般并不严峻紧张,人们有更多的情感自由天地以充分的幽默感来进行自我保护。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卖乌龟的人吹牛说他的龟是万年龟,能活一万年,一个孩子买了回去。第二天龟就死了,孩子便去责问卖龟的人,卖龟的人答道:“噢,昨天我忘了告诉你这乌龟到昨天为止,刚好活了一万年。”

当然,幽默并不完全是用来自我保护愉悦情感的,在某种情况下,它可能带着攻击性的。不过这种攻击在形式上是软性的,不像一般的讽刺那样尖锐。传说有一个百万富翁在左眼部装了假眼,与真眼无异,有人恭维他说:“你的左眼比右眼更像真的。”一次,他让马克·吐温猜猜哪一只眼是假的。马克·吐温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因为在这只眼里还有一点慈悲。”这样的回答,既有攻击性也有幽默感,但二者相比,其攻击性较强,其犀利的锋芒更甚于情感的幽默。由于这里突出一个鲜明的思想观念——资本家是没有慈悲的。鲜明的思想观念越占优势,幽默的意味就越弱。

歪打正着幽默术

歪打正着幽默术是一种因果关系非常自由的幽默术。它的特点是起因与结果的不相干或不相称。

随便打开一本西方的连环画,你总是不难找到偶然的巧合的连锁反应。例如一位先生勿勿忙忙冲进一间客厅,碰到一位太太身上,这位太太的茶杯落到一位老先生身上,而老先生碰破一块窗玻璃,窗玻璃落到街上打中警察的脑袋,警察发动全城的同伴追查,如此等等。非必然非因果性的成分越多,越能引起人的喜剧感。这种喜剧风格在西方文艺中是有传统的。

在中国传统的幽默故事中,不乏这样偶然性的链锁结构。

有一个大和尚对佛法一窍不通,有人前来问法,全靠两个做侍从的小和尚代答。有一天一个游方僧向大和尚请教,正巧小和尚不在。

游方僧问:“什么是佛。”大和尚茫然,他东顾西盼不见小和尚。游方僧又问:“什么是法?”他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上看下看。游方僧又问:“什么是修法之道?”他自愧一无所知,还当什么大和尚,不如伸手讨乞,当叫花子,遂手伸了一下。

游方僧出来对两个小和尚说:“刚才我向你师父求教,我问佛,他左顾右盼,分明是说人有东西,佛无南北;我问法,他上看下看,是说法本平等,无分上下;我问僧,他闭目不语,是说‘白云深处卧,便是一高僧。’我问修法之道,他伸出手来,当然是‘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位大和尚真是明心见性佛法精通。”

这个故事自然是属于歪打正着之列。但是歪因正果之间得有一种表面的歪曲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实质上不管多么不通,可是在表面上要能发生瓜葛,这种瓜葛越是貌似紧密,就越能构成幽默感。

巧辩脱困幽默术

在社交中遇困不乱,积极发挥自己智慧,去找一切可以突破的因素,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手法就叫做巧辩脱困幽默术。

当你处于一种相当狼狈的境地,你可能惊慌失措,也可能十分愤怒或沮丧。但这一切都无助于你从狼狈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这时,客观情境的严酷十分需要你把自己的思维的潜在能量充分调动起来,做出超常的发挥。而要做到这一点恰恰需要冷静,需要乐观,使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的、活跃的状态,即急中生智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时所说的话往往是机智而又幽默的趣言妙语。

有一次,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先生演出《天水关》,他在剧中饰演诸葛亮。开演前,饰演魏延的演员突然病了。一位来看望他的同行毛遂自荐,替演魏延这一角色。

当戏演到诸葛亮开帐发令巧施离间计时,这位演员想和马连良开个玩笑,该魏延下场时,他偏不下场,却摇摇摆摆地向诸葛亮一拱手,粗声粗气地说道:“末将不知根底,望丞相明白指点。”

但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并没有难倒马先生。他先是一怔,随即向“魏延”莞尔一笑,说道:“此乃军机,岂可明言!请魏将军站过来。”“魏延”一听,只好走到“诸葛亮”跟前。只见“诸葛亮”稍微转了一下身体,俯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了句什么,那“魏延”口中连呼“丞相好计!”然后赶忙下了场。

这一段临场现加的戏,连台下的老观众也没有看出其中的奥妙。其实,马连良的“好计”只不过是压低嗓门,笑着对这位捣蛋的同行骂了一句:“你这个王八蛋还不快点滚下去!”

马连良先生遇困不乱,巧言解围,不愧是一个艺术大师。

可见,许多人之所以缺乏幽默感,不懂幽默之妙,首先是他在不利的境遇中常陷入精神的被动,不能以轻松的心情来自由变换自己的情感的视角,总是被习惯的实用价值所困,所以,你的情感不能获得自由。

同时,在此情况下,你之所以缺乏幽默感,是你心眼太死,死守着通常的理性逻辑不放,不懂得我国民间艺术家的宝贵经验:“理儿不歪,笑话不来。”

欲擒故纵幽默术

欲擒故纵幽默术,即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荒唐可笑的结论,简言之为引申归谬,设真推假。

欲擒故纵幽默术在不便直说或不愿明说的场合下都可使用,关键就在于处理好“纵”与“擒”的关系。它的诀窍是:明看是放,顺着他人的意思说话行事;暗中却是收,迫使对方就范。

“纵”的语言形式要设计得巧妙,要达到表面上看起来是纵,实质上却蕴含着擒的内容。即可以先纵后擒,也可以纵中有擒,纵擒合一。

日本大银行不允许职员留长发,因为留长发会给顾客留下颓废和散漫的印象,有损银行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