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神秘海洋与生物
26172000000007

第7章 美丽的“龙宫”(3)

9.奇妙的“建筑”——珊瑚礁

在我国南海海域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珊瑚礁,这些岛礁由成千上万个色泽美丽、形体细小的珊瑚虫建造而成。娇小玲珑的珊瑚虫,像“伟大的建筑师”,在碧波荡漾的大海里,建造出一座座“城堡”。我国南海诸岛就是由珊瑚虫长年累月建造起来的。

看到造型优美的珊瑚,很多人往往以为它是海洋里的一种植物,其实不然,它们是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小动物。我们日常见到的珊瑚礁,都是由无数个珊瑚虫死后留下来的骨骼堆积起来的艺术珍品。为什么只在南海中有珊瑚礁,珊瑚虫是怎样制造珊瑚礁的呢?

原来珊瑚虫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小腔肠原始动物,它与海藻共生,属水母的亲族。珊瑚虫的生长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首先,海水要有较高的温度,一般25℃~30℃为宜,因此,珊瑚虫只能在热带海域存在;第二,要有充足的阳光,珊瑚虫一般在浅于40米的水深范围内生活,最深不超过60米,否则由于光线和热量不足,珊瑚虫无法生存;第三,要求海水具有较高的盐分,珊瑚虫生长在含盐量27‰~40‰之间的海水中最为适宜;第四,要有合适的基础,珊瑚虫只有附着在岩石的基底上才能生长。

我国的南海海域,海底有过多次火山活动,形成了许多海底突起的火山锥,它们都未露出水面,加上深度合适,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场所。成群的珊瑚虫,在洁净的海底火山锥上定居后,便开始进行宏伟的建筑工程。它们从海水中猎取食物,吸取营养,并不断分泌出一种石灰质物质,以形成其外骨骼和外壳。当珊瑚虫死亡后,它们的骨骼就积聚在一起,而它们的子孙后代又在祖先积聚起来的骨骼上成长繁殖。这样年复一年,逐年积累,最终形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特点比较低平,最高也不过几十米,面积也不大,但下面的礁盘却很大。珊瑚礁的结构和形态千差万别,一般将它分为岸礁、堡礁、环礁、浅渴湖礁、珊瑚浅滩、礁斑等六种。紧紧镶嵌在岸边的就叫做岸礁。离开岸边,像长堤一样环绕在海中的,称为堡礁。在海中呈环状或马蹄状的,就是环礁,从空中俯视环礁,就会看到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散布着一朵朵白花组成的“花环”。在每朵花环中央,都荡漾着一个平静的微波湖面,叫做礁湖。礁湖内水深一般在60米左右,周围有环岛作屏障,因此湖内风平浪静,是舰船良好的避风锚泊地和水上飞机场。规模很小且中间渴湖很浅的有时叫做浅渴湖礁。由珊瑚构成的面积较大的海中高地,顶部平坦,接近水面,称为珊瑚浅滩。孤立于海中且无固定形状的就叫做礁斑。

海岛的奇特景观

我国的海岛美丽富饶,它们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光彩夺目。有的峰峦叠嶂、原野广阔,有的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既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宝库,同时展示着海中陆地的奇特景观。

东海渔场提到渔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舟山群岛。它主要包括吕泗、嵊山等大渔场,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舟山群岛上的沈家门渔港最为有名。在这里,盛产大、小黄鱼,带鱼,墨鱼,海蛰等。特别是冬天为鱼汛期,全国各地的渔船纷纷扬帆前往舟山渔场。舟山渔场的年产量可达几十万吨,它不仅是我国的渔业水产基地,也是驰名世界的大渔场。

舟山群岛鱼类资源丰富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一是舟山群岛位于大陆架浅海,水比较浅,阳光充足,水温较高,非常适合鱼类生长;二是舟山群岛地处我国沿岸寒流与台湾暖流的交汇地,暖水性鱼类与冷水性鱼类经常聚集在这里;三是舟山群岛渔场处在长江、涌江、钱塘江的入海口,这三条河流一泻千里奔腾入海,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养分,为鱼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饵料;四是舟山群岛沿岸有许多风平浪静的港湾,便于鱼类的栖息和繁殖。

热带雨林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地处“天涯海角”,是我国丰富的热带资源宝库。各种热带作物分布广泛,可谓应有尽有。这里有原始的热带雨林,有号称“世界油王”的油棕,有芳香美味的可可豆,有人工栽培的咖啡、椰子、菠萝、槟榔,另外还有橡胶、剑麻、海岛棉、胡椒、香茅草、金鸡钠等。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偏东南的局部地区。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茂密,四季常青,种类很多。有用木材达800多种以上,占全国木本树种的20%。除热带雨林外,海南岛还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1/4。主要以出产珍贵林木而著名,如坡垒、青梅、子京木、花梨木等,适用于造船、制作名贵家具、美术工艺等。

橡胶是海南岛最重要的热带作物,自1902年开始从马来西亚引进橡胶苗栽培,逐步发展为许多橡胶种植园。年产干胶片几万吨,为全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

椰子是海南岛的一宝,为多年生长绿乔木,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代表树,在海南岛分布非常普遍。椰子树从上到下,全身都是宝,可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原料、制糖、肥皂原料、食用油、饮料、药材等,故人们称椰树为“宝树”。

海南岛地处低纬度区,终年高温,雨量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为各种热带雨林和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使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资源中的一个天然宝库。

蝮蛇王国在我国渤海湾口,靠近辽东半岛南端的西侧,距旅顺港约25千米处,有一个孤立于海中的狭长小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别看这个面积不满一平方千米的小岛,其貌不扬,但在世界上却赫赫有名,它就是我国的小龙山岛——蛇岛。

当你来到蛇岛时,大有蛇的王国和“草木皆蛇”之感。树干上、草丛中、岩洞里、石缝内,随地可见,触目皆是。它们有的蜷曲,有的爬行,有的张口吐舌,有的伺机等待。岛上主要以蝮蛇为主,最少时也有5~6万条,最多时竟有50多万条。

受海浪冲击,蛇岛沿岸有许多海蚀洞、穴,岛上的岩石因风化影响,出现许多裂缝,为蝮蛇的穴居生活提供了良好场所。岛上土壤深厚,土质松软,水分丰富,适合蝮蛇打洞穴居。

蛇岛气候温,阴凉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昆虫与鸟类的繁殖,全岛几乎布满了灌木和杂草。南来北往的候鸟多在此地歇脚,这就为蝮蛇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在岛上,蛇与鸟搏斗的场面经常出现,真是惊心动魄、蔚为壮观。蛇岛远离大陆,人迹罕至,没有刺猬等蛇的天敌,对蝮蛇的繁衍十分有利,使蛇岛变成了蝮蛇的“天堂”。

蝮蛇是一种毒蛇,体长不到一米,头呈三角形,眼到口角间有条黑褐色的宽阔条纹,腹面灰白,有白色斑点。别看蝮蛇丑陋,但蛇毒、蛇胆、蛇粉、蛇蜕等都是宝贵的药材,能治疗多种疾病。医学界利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在治疗人类结核病、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病、癌症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海鸟天下南海诸岛,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凡到过西沙的人们,无不对这里的海岛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成群结队的海鸟展翅飞翔、叫声不断、遮天蔽日、声传万里,素有“海鸟天下”之美誉。

西沙群岛上的海鸟,数量和种类十分可观,比较常见的是黑头鸥、风头燕鸥、乌燕鸥和鲣鸟。鲣鸟除黑褐色的翅膀外,全身皆呈乳白色。它们落在树上,犹如千万朵绽开的棉桃。每当朝霞冉冉升起,鲣鸟便成群结队地飞往海上寻觅食物;每当夕阳西下,又飞回岛上过夜。当地渔民白天经常跟着鸟群扬帆出航,并在鲣鸟觅食的地方下网捕鱼;傍晚,顺着鸟群飞回的方向把鱼船驶回海岛停泊。因此,渔民便把鲣鸟叫做海上的“侦察兵”、“引路人”和“导航鸟”。

海鸟给南海诸岛带来一种稀有的特产——鸟粪。这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天然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磷质,不但对农作物有很高的肥效,而且还是一种制药的原料。在一些岛屿上,鸟粪的储藏量都相当丰富,几乎整个岛屿都被1~2米厚的鸟粪所覆盖。

南海诸岛还是海龟、贝壳、珊瑚(海石花)的主要产地。它们既是制作工艺品的原料,又是贵重的药材。

水果之乡在我国大陆东南100多千米的茫茫大海中,有一座美丽的宝岛——台湾。台湾岛上山青、水秀、林密,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有阿里山的林涛、云海、日出和日月潭等美景,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台湾不仅风光旖旎,而且物产丰富,素以“水果之乡”、“天然植物园”等美称驰名中外。

台湾的水果十分丰盛,共有80多种。其中年产量较大的有香蕉、菠萝、柑桔、荔枝、龙眼、木瓜、枇杷、芒果、甘蔗、杨梅、橄榄等20多种。尤其是香蕉、甘蔗等产量较高。香蕉一年四季都有收获,秋冬两季产量最多,最高年产量曾达到近200万吨,按世界50亿人口计算,几乎每人每年都可以吃到近一斤台湾产的香蕉。甘蔗,年产量约在1000万吨左右,含糖量最高可达15%,所以制糖工业是台湾的主要工业之一,每年有数十万吨甘蔗销往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