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26172900000030

第30章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3)

三、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8年,从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看,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的增加值之比为22.8:17.2:60,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核心层和外围层比重偏小,所占比重仅为40%(发达省区这两个层次比重已占到70%以上),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发展缓慢。其次是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没有依托主业形成文化产业链,未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份额偏低

近年来,尽管宁夏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文化产业对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较低,2008年宁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4年增加不足1个百分点,200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3个百分点,比先进省市平均低50%左右。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低。

总体上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异常艰巨。

(三)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缺少具备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宁夏文化产业主体以中小企业和文化个体户为主,现有企业还未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四)文化人才比较匮乏

随着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逐步兴起和扩张,宁夏在这些方面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

(五)投入仍显不足

从投资项目看,2008年宁夏城镇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数只有44个,比2007年投资项目数62个减少18个,比2004年投资项目数57个减少13个。从投资额看,2008年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1亿元,比2004年年均增长14.2%,远低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4%的速度,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4%,比2000年减少1.9个百分点,比2004年减少0.6个百分点,比2007年减少1.6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文化产业投资额所占比重最低的年份,其中2008年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年均下降20.3%,占文化产业投资额比重由2004年的33.7%下降为2008年的8%,呈逐年下降趋势。从投资类型看,呈现以国有投资为主,非公经济投资力量薄弱,民间投资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民间投资还没有被正确引导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来,无法形成拉动力,对文化产业经济建设不能产生强大效应。

为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小省区也能办大文化的目标,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加文化产业投入;二是深化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培育;三是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四是树立品牌意识,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五是加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六是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统计监测体系,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摸清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对发展文化产业、落实自治区提出的“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目标要求,奋力推进宁夏实现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立文化产业统计监测体系,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差距,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指导文化建设,因而,建议今后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制度化,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开展一次,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

(梅廷彦: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朱尼: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安蕊莉: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社会科技处处长)

以“大篷车”精神名扬区内外的宁夏话剧团,以往曾经靠机制创新激活了团里的运营思路,使自己从生存危机中突围出来,一次次获得了繁荣和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全国国有演艺团体里的一个榜样。现在,话剧团作为2009年自治区六个“转企改制”试点单位之一,它面临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身份置换,选择“早改革,早发展”,还是采取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严峻的新挑战骤然摆到了有着辉煌历史的宁夏话剧团面前。宁夏话剧团勇敢地选择了前者。

一、历史上的机制变革

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农村改革的“承包制”被普遍用于文化艺术事业单位,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艺术院团改革,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如江苏对省直艺术表演团体实行的“两定(定新剧目创作、定演出场次)、两包(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包干,副食补贴、医疗费包干)、三补(少儿演出、演出现代戏、下乡演出补贴)”政策等。“两定两包三补”几乎成了一些地县级艺术团体“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蓝本,据统计,到1985年上半年,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实行过“承包制”(刘筠梅,《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回顾》,第二届中国文化创新高峰论坛,2007)。

“承包制”调动了宁夏话剧团演员的演出积极性,解决了长期以来“演和不演一个样,演好演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也解决了“有戏没人看”和“有人看没戏演出”的尴尬。这就是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背景下,宁夏话剧团富有创造性地推出“大篷车”流动舞台的时代意义。

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流动舞台”的“大篷车”不只改变了话剧团演出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演出的内容和舞台艺术理念。流动的“大篷车”一下子把话剧团的舞台从“有戏没人看的城市”,位移到了“有人看没戏演出”的农村。农民需要什么,话剧团就演出什么,并且先派人深入农村调研农村的热点、焦点问题,再把根据热点、焦点问题写成的剧本演给农民代表看,聆听他们的宝贵意见,最后定夺是否上演、是否要票房的问题。话剧团演出理念的如此变革,其一落实了演出内容、确保了观众;其二以农民为本位反复修改、打造剧目的思路,其实就是强化了以剧本为本体的精品意识,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市场”(王志洪演讲稿)的时代精神。80年代的《庄稼汉》《女村长》《连心村的故事》,以及90年代到2000年以来陆续推出的《农技站长》《好人王振举》《计生专办》等,剧目内容无一不是农村热点、焦点等现实问题。

这些剧目的上演,为话剧团赢得了观众,也给话剧团带来了全国性好评,观众的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大篷车”一经诞生,其声誉不胫而走,不仅成了宁夏话剧团的一个文化符号,而且也成了国有演艺团体及所有旨在体现“三贴近”思想的演艺院团的一个得体的公共命名。然而,精神的旗帜对团里因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传统的“能进不能出”而滋生的少数人“拿板”“使性”现象却并不能一劳永逸、包治百病。虽然有了灵活机动的形式,也有了来自基层鲜活的创作素材,可是,话剧团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费“养”人不养艺术的难题就必须克服。由此,宁夏话剧团调整思路、着力点对准用人制度,于1995年推行了更深一层的机制变革。

“双向选择”和“全员聘任制”来源于1994年、1995年文化部先后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做好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两文件明确提出要从领导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务管理、演出管理、繁荣创作等方面着手。这个政策具体落实到宁夏话剧团,一方面,凡拒聘的干部职工,两年内不享受工资及一切福利待遇,节省的资金用来启动“演出补贴制”,机制自此由“养”人转为支持艺术发展;另一方面,剧组实行优化组合、定岗定责,不招聘多余人员,连司机都是演职人员兼任,戏少的演员要兼管道具、效果、化妆、服装等。经过这一深层次的机制变革,话剧团气象焕然一新,“拿板”“使性”现象几近绝迹。双向选择与全员聘任制再一次激活了话剧团,迎来了新的发展繁荣期。轻装上阵的“大篷车”先后4次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和部分大中城市,包括高校、军营巡演,演出2600多场,创下了话剧团有史以来演出最高峰,享有的荣誉也最多。

“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人口文化金奖”“优秀剧目奖”“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特别贡献奖”等荣誉一个接一个;与此同时,“大篷车”作为“中国第一流动舞台”,其精神被称为“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

二、当前“转企改制”的体制改革

宁夏话剧团作为表演团体,不管是最早的“承包制”,还是后来的“优化组合”“双向选择”,的确一次次为话剧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一次次激活了话剧团这个肌体。但是以上改革措施,实际上都还是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部分地适应市场,并未能把自己变成市场的主体——企业,或者说,相对于变化更快的市场需求,话剧团的现有体制显然还不足以培养属于自己的文化市场。如何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让国家公职人员变成企业员工、事业单位变成自给自足的公司,使宁夏话剧团成为一条企业的“快船”,到文化市场中“百舸争流”,这就是宁夏话剧团2009年“转企改制”的意义。

加快推动“同城合并”和“同城重组”,把“盆景”“试验田”变成大面积的“百花园”和“丰收田”,这是2009年****中央宣传部、文化部《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意见》文件的核心精神。

“同城合并”和“同城重组”也好,把“盆景”“试验田”变成大面积的“百花园”和“丰收田”也好,对于宁夏话剧团而言,就是转企改制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话剧团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另一个是剧团国家公职人员事业身份如何置换成企业员工的问题。

话剧团变成企业后生产什么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话剧团如何才能守住“话剧”的本体性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话剧团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就是以副业养主业的“小剧场”方式和以剧组制、项目制为龙头的“经理制”原则。具体说,以副业养主业就是向市场寻求新的演出空间,比如与中小学校联办,校长(相关负责人)根据校园文化需求负责剧目的编排,然后来“小剧场”展示,话剧团负责售票。这样就确保了票房,因为一个演出的孩子至少可以带动10个左右的家长(亲戚、朋友、同学、邻居),同时,校园剧本身带有很强的教育针对性,剧目是校园文化现象的直接反映,如此做是寓教于乐与盈利的双赢。另一个就是“小剧场”与当地旅游公司进行季节性的合作,摸清旅游景点的文化特色,上演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的情景剧,实现旅游业与文艺节目的结合。所谓剧组制,就是公司根据具体剧目组建临时剧组,排什么,就组建什么人;项目制是公司按照预算资金给剧组一定的演出经费,演出完全由剧组负责,演完以后剧组按照预算支付给公司,剩余的就是剧组的收入,这就是现任团长肖强所说的先“事业打包”,然后再公司运营的实践方案。毫无疑问,剧组制和项目制与以前的承包制、双向选择比较,前者更适合于培植市场,也就更适应于当前的文化现实。当然,在试行剧组制和项目制的同时,话剧团也依然没有放弃用人上的聘任制原则,比如演《村医》成立了两个队。同一个《村医》,内容一样,结构方式完全不一样。两个队的演员由剧组聘用,演员可以竞聘角色;打分分领导打分和群众打分两种形式,群众打分起决定性作用,这就照顾到了市场的需要。剧组制和项目制内部的聘用制方式,其实已经从表演实践层面触及到了内部人员的分流、离退休人员的安置问题,而这一点,正是“转企改制”首先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

2009年,宁夏话剧团着眼于转企改制的基础工作,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职工身份置换、人员分流和离退休人员的安置等方面做了如下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为了保证领导班子更换后转企改制工作的连续性、规范性,重新成立了转企改制工作小组,举行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