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隋王朝还曾多次出击突厥。后来成为隋炀帝的晋王杨广也曾领兵出击。隋文帝开皇九年,杨广任行军元帅,出灵武北击突厥。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杨广任灵、朔道行军元帅,出灵武道击突厥。但两次皆未遇突厥而返。出击时遇不到突厥,便无仗可打,劳师而还。唯有两军相遇,方有仗打。这说明隋王朝的出击突厥往往是一种遭遇战。
8.崇岗镇:唐军阻击突厥
李洁2005.12.5
唐初,贺兰山是唐王朝抵御突厥的重要防线。唐军曾在贺兰山下与突厥搏杀。“朔风吹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大约即是当时唐军驻守贺兰山抵御突厥的写照。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军在崇岗镇大败突厥。这一仗,对于唐王朝战胜突厥,安定西北,具有重要意义。战争发生在当年9月,洪州大总管宇文歆领兵在崇岗镇阻击突厥兵。杀死突厥兵一千余人,突厥大败而逃。洪州在今江西南昌。洪州大总管宇文歆率领军在贺兰山下打仗,当是战事需要。正如王维诗云:“诏书五道出将军”之故。
这场战争,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战争的所在地崇岗镇,《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明确地说,在今宁夏平罗县西北。这个方位即今平罗县崇岗镇境内,甚至连地名也完全相同。如若从军事的角度考虑,唐代的崇岗镇应当在今汝箕沟沟口。不过唐代的崇岗镇并非行政设置,而是军事建制。唐初的镇是较低级的军事机构,镇将只掌管军事防务,其级别大致相当于县令。但是,唐武德五年的将士参与,而是以洪州大总管宇文歆率军完成阻击的,其参战人数定然不少,战争规模亦肯定不小,“斩首千余级”,便透露出了战斗之激烈。
崇岗镇在唐代虽为军事据点,并非行政设置。但作为地名仍在沿用,这大约是我市现有地名中最古老的了。
9.定远城:唐军大破吐蕃
李洁2005.12.12
唐太宗时,吐蕃族进入贺兰山驻牧。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吐蕃提出以贺兰山为界,山之西归吐蕃所有,唐王朝被迫应允。尽管如此,吐蕃仍时常攻略,双方征战频繁。吐蕃又成了唐王朝之大患。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的定远城之战,是唐军与吐蕃在今石嘴山市境展开的一场有相当规模的战争。
定远城故址在今平罗姚伏。此城是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朔方军大总管郭元振所建。当时,郭元振认为“西城远阔,丰安势孤,中间千里无城,烽堠杳渺”,于是建了这座城,以为驻军之所。西城即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丰安城故址在今宁夏中卫。定远城的建设,意在加强西受降城与丰安城之间的战略关系,构筑一条沿黄河的军事防线。不过当时所防的是突厥。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十月,唐军与吐蕃在定远城开战。唐王朝方面的领军人物是灵武节度使杜叔良。吐蕃方面参战的将士多达两万余人。这一仗唐军大获全胜。斩杀吐蕃兵两千多名,俘虏吐蕃节度副使1名、判官长行39名,并且缴获了大量羊、马。从投入兵力,斩杀人数,俘虏官员,以及缴获物品等数量来看,这场战争应当颇具规模。定远城作为一座军城,当然经历过多次战争。这场战争仅是其中之一而已。明人胡琏《过田州城》诗有句云:“夜深磷火照荒营。”战死者白骨累累而生磷火,可以想见此地曾屡经战事。
10.西夏哆讹起义
李洁2005.12.19
北宋时,定州(今平罗县东南),居住着富儿、竾浪、曲家、小阿富儿等四个党项部落。北宋王朝曾设巡检管理这“藩部四族”。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8月,李元昊的祖父继迁以五万骑攻灵州不克,转而攻破定州等地,自此定州为其占据。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迁都怀远镇并改名兴州。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李德明为控制定州的党项部落建省嵬城(故址在今惠农区庙台乡)。这些都是李元昊开国称帝前的事。省嵬城乃是驻军城堡。即使在“地广人稀”的大西北也绝不是什么“繁华之处”,充其量是座兵营而已。是故,亦称省嵬营。这座驻军之城当然也不会与西夏建国后的另一军司构成什么防卫西夏都城的“犄角之势”。
西夏大庆四年(公元1143年),兴州、夏州地震,房屋倒塌,人畜死亡以万计,加之当时饥荒严重,米价暴涨。这便引发了韦州的大斌、静州的埋庆、定州的竾浪和富儿等部落人民的起义。规模大的达万余人,小的也有五六千人。他们杀富济贫,攻打州城,声势颇大,郡县告急。西夏朝廷一面赈济灾民,一面派任得敬领兵镇压,起义部队逐步互解。然而定州的竾浪、富儿两部人民,在哆讹的领导下,仍坚持斗争。他们依险据守,顽强抵抗,长达两个多月。最终,在任得敬的残酷镇压、疯狂屠杀之下,定州义军失败,其首领哆讹也惨遭杀害。
发生在今石嘴山市境的定州竾浪、富儿两部人民在哆讹领导下的起义,显示了党项人民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西夏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西夏历史上留下了壮丽的一页。
11.成吉思汗第三次攻西夏
李洁2005.12.26
西夏时期,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不涉及今石嘴山市境。与辽国的战争战场大多在今内蒙古境内,虽距今石嘴山不远,但并未在市境内展开。成吉思汗5次攻西夏,唯第三次可能与市境相关。所谓“可能”,是因为专家推测,西夏的克夷门,亦即西夏右厢朝顺军司的驻地,很可能在贺兰山大水沟。
专家之所以作出如此推测,一是大水沟水资源丰富,足以供大批驻军使用;二是大水沟形势险要,乃兵要之地;三是大水沟地形山势与《西夏书事》记述的克夷门相符;四是大水沟现存遗址有大量估计是大型兵营的“土屋”遗存。但这一推论尚未成定论。
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派兵出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由兀喇海攻入河西,再攻克夷门。其时,克夷门驻军多达7万。开战后,西夏国主安全又调兵5万支援。然而,坚守两月,终告失败。蒙古军队攻占克夷门后,乘胜包围西夏都城中兴府,并引水灌城,迫使西夏国主安全纳女求和。总计12万兵力,最终未能守住克夷门,可见蒙古铁骑之勇猛。战争规模之大,拼杀之惨烈亦可想见。
现在,在大水沟仍有西夏离宫遗址。然而遗址上唯见零星的绿色琉璃瓦碎块而已。舞榭歌台,雕梁画栋,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消失。在大水沟沟口南、北山麓的坡地上,有以双行石块砌成的房基数十处。因其上并无建筑材料遗存。专家认为应是以“土屋”为主的建筑,而这种“土屋”绝非西夏皇族所用,应当是士卒所居,故而这里该是一座大型的兵营。这也正是专家将此处推测为克夷门的原因之一。大水沟的西夏离宫,乃至大型兵营化为瓦砾与尘土,或许就是有成吉思汗的第三次攻西夏。
12.明代的哱拜兵变
李洁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二月二十日晨,宁夏发生兵变,即哱拜兵变。平虏城参将萧如薰在这场兵变中坚守虏城,从而得到“抗逆孤忠”的褒奖,并获得升迁。
哱拜是一个土达(即明初归顺明王朝的蒙古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时年60岁的哱拜由宁夏标兵参将擢升为宁夏副总兵。其子哱承恩袭都指挥使职。次年,洮、河告警,哱拜与其子哱承恩领三千余骑兵前往征讨。宁夏巡抚党馨有意刁难,不给其补充军马,以致哱拜心生怨恨。万历二十年,哱拜领军返回宁夏。冬衣、花布、月粮,久欠不给。军锋刘东旸等率兵至帅府,党馨不但不给,反而以诛杀相威胁。2月28日晨,在哱拜的支持下,刘东旸拥众进入帅府,杀死党馨、副使石继芳、游击梁琦等多人,纵火焚烧公署,释放囚犯,逼总兵官张维忠自杀。刘东旸自任总兵官,以哱拜为主谋,哱承恩、许朝为左、右副总兵,土秀文、哱云为左右参将,杀牲而盟,占据宁夏镇城,宣告起事。
哱拜兵变后,中卫、广武等河西之地均被其迅速占领。唯有平虏城未被攻破。攻占河西之后,哱拜派兵渡河,包围灵州,并与鞑靼著力兔联系请求支援。著力兔领兵三千余人前来支援,与哱云合力攻平虏城。哱云被萧如薰诱杀,著力兔逃回塞外。于是,萧如薰功成。
哱拜兵变连下河西四十七堡,当局震惊,明军调集甘肃、延绥、榆林、辽东、山西兵数万驰援宁夏,甚至还调来浙江兵和苗兵。最终采用筑堤决渠灌城的方法,并且使用离间计导致起事者互相残杀,才镇住了起事者。哱承恩被俘,哱拜****,刘东旸在内讧中被哱承恩诱杀。哱拜同党及降者两千余人皆被杀。11月,被俘的哱承恩被斩,12月,朝廷布告全国宁夏事平。
13.明代:烽火连天照边塞
李洁2006.1.9
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立明王朝定都北京以后,部分蒙古人留在中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入漠北,与原居住在蒙古草原的游牧部落一起,继续与明朝廷对抗。明中叶以后,游牧于北方的鞑靼、瓦剌等蒙古部落相继兴起,侵扰边境,杀掠人畜。宁夏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及其东北的鄂尔多斯台地,是蒙古骑兵频繁活动和向宁夏平原进击的基地。宁夏屡受侵扰,今石嘴山市境为宁夏极北之地,更是蒙古部族频繁出没与攻略之处。当时,镇远关、打硙口(今大武口)、归德沟、平虏城(今平罗),是防御蒙古部族的重要关隘与军事重地。
据史籍记载,仅直接涉及今石嘴山市境的攻略与防御战就有近20次,这还不包括蒙古部族零星的侵扰和明军主动的出击:
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12月,鞑靼进犯贺兰山归德口之暖泉,为宁夏驻军所击退。
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1月,鞑靼攻略平虏城,指挥许颙被杀。
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9月,鞑靼小王子所部3万余人入平虏城大掠。
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11月,鞑靼六七千骑自宁夏镇远关(今石嘴山以西)踏冰过河,循贺兰山向南攻略。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5月,阿尔秃厮部沿贺兰山北行,从镇远关东渡黄河。
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9月,鞑靼部驻屯套中,派兵攻略镇远关,王效派兵击退。吉囊部众以牛皮筏子,渡黄河入贺兰山后。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12月,吉囊部攻镇远关,总兵王效领兵击败之。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4月,吉囊十万众屯聚贺兰山后,分道攻略平虏等地。
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 ,鞑靼屯居打硙口(今大武口),数派兵攻略平虏城,妨碍耕牧,总兵官任杰领兵击之。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春,吉囊部攻略镇朔堡(今平罗),为总兵官李义击退。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9月,俺答部攻平虏城等处,被杀三百余人。
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1月,鞑靼著力兔部攻略平虏城,为守军击退。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9月,著力兔、宰僧等攻平虏城,宁夏总兵李如柏领兵拒击之,杀270余人。次年又攻平虏,被击退。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2月,鞑靼火落赤、著力兔诸部出兵攻平虏城等地,被杀俘2000余人。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10年)8月,火落赤部攻平虏等处,被击杀200余人。
显然,明代今石嘴山市境烽火连天,战事不断。至今犹存的明长城、烽火台遗迹便是当年战争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