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廉人射杀鲜卑王
江鸟2001.2.28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前后,汉王朝在今平罗县暖泉一带设置廉县。廉县是今石嘴山市境内最早出现的县级行政建制,其辖地包括今永宁县以北的银川、石嘴山地区,是管理屯田移民的行政中心。廉县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它在西汉时是北地郡十二县之一,在王莽的新朝时期更名为西河亭,在东汉时复城廉县,为北地郡六城之一。《汉书o地理志》载:“廉,卑移山在西北。”说明廉县在贺兰山下,而贺兰山当时名为卑移山。
廉县在东汉末年废弃。其时中原大乱,汉王朝对边远地区已失去控制,宁夏地区亦为鲜卑人占据。历经二千余年后,廉县所留下的除去史书上的一段记载外,还有一些汉墓。在历史记述中有一段故事,叫作廉人善射。
早在东汉桓帝时(公元前147年至公元167年),漠北鲜卑首领檀石槐曾建立一个草原部落军事大联盟。檀石槐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上古(今河北怀来东南)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光和中(公元178年至公元184年)鲜卑王檀石槐死,其子和连继承其位。在檀石槐死去的前四年,即东汉熹平三年(公元174年),鲜卑已进入北地(今宁夏北部)。和连继任首领后,于光和四年(公元前188年)进攻廉县。但他出师不利,被廉人善弩者射中而死。鲜卑人亦越贺兰山而逃。
上述便是廉人善射故事的大略。这故事说明石嘴山地区自古便有尚武之风,其居民以勇武敢斗著称。是故在漫长的历史上当地鲜有文学人才。这当然是因为此地为边陲要地,战乱频仍等诸多历史、地理原因想形成的。
18.乞伏鲜卑曾在这里游牧
江鸟2001.2.7
时间由现在上溯1730余年,鲜卑乞伏部等四个部族,从河套北迁至贺兰山北段居住。这些部族原来居住在漠北,后来南出大阴山,居住于河套北。此番又从河套北迁至贺兰山北段。带领他们迁移的是部落联盟首领佑邻。其时正直晋泰始初年(公元265年)。
“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山中阴凉湿润,草丰水美,是很好的牧场。佑邻带领的部族,在山中游牧,繁衍生息,人众渐盛。后来他们又再度迁移,去了高平川。他们在贺兰山北段游牧过多少岁月,已无从得知。但从此贺兰山北段有了乞伏山之称。
佑邻率部迁居贺兰山北段后的百余年,乞伏国仁创建了西秦。西秦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在西北建立的政权之一。这个政权存在了46年。史称建立西秦的鲜卑为乞伏鲜卑。佑邻是乞伏国仁的五世祖。
《元和郡县图志》载:贺兰山东北“其抵河处亦名乞伏山”。这段山的位置大体在今石嘴山市境内。乞伏鲜卑在这里游牧,历经千余年后,已没有可供追寻的遗迹。当然散布在山中的岩画中,或许有他们的作品,但也早已融入了历史画廊的长卷,哪些画出自他们之手也已无从认定。时光流逝,山河永在。他们在山河间留下的只是一个地名,就连这个地名也早化作历史,仅见于史籍。
据说佑邻率领其部族迁至贺兰山北段时,其部族有五千户,待到他再迁高平川时部众已达五万户。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在贺兰山林草之丰。否则五千户之众何以生存?又怎能发展到五万户?养育了人们的贺兰山,在漫长的历史上付出了很多很多,于今早已不是当年景象。再早绿水青山,使山川秀美的重任便落在了今人肩上。
19.贺兰山下阵如云
——唐代的崇岗
李洪图2000.12.27
石嘴山市境内的各级行政建制的地名中,最古老的地名当属崇岗。崇岗现为平罗县辖的一个乡。然而,崇岗之名远在唐初就已经出现,距今近1400年矣。
崇岗位于贺兰山下,地当汝箕沟沟口,唐初贺兰山沿线是唐王朝抵御突厥的重要防线,贺兰山下是唐军与突厥搏杀的战场。崇岗是这条防线的组成部分,也是这片战场的主战场之一。当时,唐王朝曾在这里设置崇岗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的军事据点称镇。镇的大小级别历代各有不同。唐初的镇是最低的军事机构,镇将只掌管军事防务,其级别大致与县令相当。据《资治通鉴》载: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九月,“洪州大总管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余级”。邀者,阻击也。上述那段并不难懂的记载,说得通俗明白些便是:唐武德五年九月,洪州大总管宇文歆在崇岗镇阻击突厥,杀死突厥一千余人,突厥大败而逃。洪州地在今江西南昌一带,距贺兰山远矣。任洪州大总管的宇文歆远赴塞上与突厥作战,当是军事需要,奉召而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可知,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王朝曾在崇岗一带设置过军事据点,并驻有军队。当时崇岗一带曾有过激烈的战斗。在那以刀矛弓箭为武器的年代,一场战斗竟至杀敌千余人,那战争的规模也就不小,激烈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同时,据此也可以断定,崇岗作为地名至迟在唐武德五年就已出现。
在漫长的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次的战争,但能载入史籍的为数不多。崇岗之战对于唐王朝战胜突厥,安定西北,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但载入了《资治通鉴》,而且被当代史学家视为历史大事写入了《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当然史家的记述总是简洁的。要想形象地感知当时的战况,不妨读读诗人们的作品。唐代大诗人王维在《老将行》中有句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橶交驰日久闻。节使三河募少年,诏书五道出将军。”贺兰山下战阵如云,杀气冲天,告急文书日夜不断送往京都。军事长官在河东河西河内各地征集青少年入伍从军,皇帝频频发出诏书催促将军率兵出战。这应当是对贺兰山下战事的宏观描写。唐代诗人卢汝弼的《边庭冬怨》则对唐王朝将士的战斗精神作了具体描写。“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朔风飞雪,寒气刺骨,夜半闻警,人人奋起,唐军之斗志可见矣。
石嘴山市境在古代为边防要地。城障堡镇之设与军事密切相关,多因军事需要而设,亦因军事功能丧失而弃。崇岗镇在历史上存在过多长时间不得而知。于今在当年的古战场上是欣欣向荣的崇岗乡。
20.元昊遗宫长薛梦
——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之行
李洪图2002.1.9
贺兰山大水沟沟口有西夏离宫遗址,知之久矣,无缘登临。直至去岁秋日,市政协组织视察文物保护情况,有幸应邀参加,始得涉足其地。
然而,此行仅是匆匆一过,登临一隅而已。据有关考察资料介绍,这里是贺兰山规模最大的西夏离宫遗址,沟口两岸有依山势用石块垒砌的建筑台地数十处,南北逶迤十余里。沟口北岸有三组建筑台地,沟口南岸有十余处。台地多呈长方形,台面大小不一,最大者长百余米,宽八十米,最小者长二十米,宽十余米。每层台前均以石块砌成直壁,两侧或正中有石砌台阶,以便登临,并有沿山曲径相通。此外,在沟口南北山麓坡地上,还有以双行石块砌成的房基数十处,因其上并无建筑材料遗存,专家们认为应是一座以“土屋”为主的大型兵营。据此可知这个建筑群面积之广,规模之大。画栋雕梁,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西夏王朝的覆亡,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在历史的风雨中消失殆尽。于今只留得些许残痕。我在遗址上捡得几片绿色琉璃瓦碎块,遥想此地当年之壮观,沧桑之感油然心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戈甲气销山色在,绮罗人去辇痕留”。随着西夏王朝的覆灭,岂止是“绮罗人去”,就连辇痕也早已无痕,千古存留的是巍巍贺兰山峰。关于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有专家推测,此地很可能是西夏右厢朝顺军司的驻地克夷门之所在。首先,大水沟是贺兰山中段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条山沟,有充足的水量可供驻军饮用;其次大水沟形势险要,口门紧窄,两山壁立,实为兵要之地。再次大水沟形势与《西夏书事》记述的克夷门相符。《西夏书事》说:“克夷门为中兴府外卫,两山对峙,中通一径,悬绝不可登。”大水沟情景正是如此。最后就是现存遗址有大片估计是大型兵营的“土屋”遗存。专家之推测不无道理,倘使这一推测成立的话,那么大水沟遗址便是西夏王朝京城西北大门的军事要地克夷门故址。当年这里是经历过惨烈的战争的。成吉思汗在第三次攻打西夏时,派兵出黑水城(今额济纳旗南),由兀刺海攻入河西,再攻克夷门。其时克夷门驻军七万之众,夏主安全又增兵五万支援,共计十二万兵力,坚守克夷门两个多月,忠告失败。蒙古军队攻占克夷门后,包围西夏都城中兴府,并引水灌城,迫使夏主安全纳女求和。从西夏投入兵力之众可见战争规模之大;从克夷门终告失守,可见成吉思汗的铁骑之猛,战争之惨烈不言而喻矣。“此次屡见血殷红,登临似见鬼影瞳,且喜战争不再逢”。于今此处青山寂静,一片安详。
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作为古遗址自有其价值,不但需要保护,而且应当开发利用。市政协组织的视察有此一行,其目的大约也在于此。
21.元代宁夏河西地区民俗风情的写照
李洁2006.8.11
元代地方行政为省、路、府、州、县制。今宁夏南部属陕西行中书省。今宁夏北部则属甘肃行中书省宁夏路。宁夏路黄河以西地区称河西。今石嘴山市市境亦在河西地区。当时,宁夏河西地区民俗风情如何?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河西歌效长吉林》一诗对此有生动的描写,堪称为元代宁夏河西地区的风情画。这首诗全诗如下:
贺兰山下河西地,
女郎十八梳高髻。
茜根染衣光如霞,
却召瞿昙作夫婿。
紫驼载锦凉州西,
换得黄金铸马蹄。
沙羊冰脂蜜脾白,
箇中饮酒声渐渐。
这首有关河西的诗是模仿中唐诗人李贺的诗体写的,所以题为《河西歌效长吉林》。诗并不难懂,若将其中不太常见的词语略加解释,就更好懂了。诗中的“茜根”,即茜草的根,可作红色染料。“瞿县”,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俗姓,用以代指佛教徒。“凉州”,系唐代行政设置,故址在今甘肃武陵一带。“凉州西”指西域,即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箇中”意为座中,指座中之人。全诗大意是,在贺兰山下,黄河以西的地方,女郎十八岁时梳起高高的发髻,穿着用茜草根染成的鲜艳如霞的红色衣裳,她们喜欢召佛教徒为夫婿。这里的商人用骆驼载着丝绸锦缎去西域经商,获利甚丰成为巨富,拥有大量马蹄金。酒楼中的沙羊肥肉如冰一样鲜亮,像蜂蜜一样白。人们吃着羊肉,喝着美酒,口中发出嘶嘶响声。在短短的八句诗中,涉及了少女的发型、服饰、婚嫁,以及对佛教的崇尚;夸张地描写了经商西域的商人的富有及生活的奢华;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羊肉之肥美,食肉饮酒之惬意。历经600余年的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风俗已不复存在,但是,食肉饮酒的场景至今仍不难得见,甚至许多人自己就是“箇中人”。
马祖常,字伯庸,近居延海雍古部人,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一举及第,官至翰林文字,后升监察御史。未任之前,他曾游历名山大川,“问俗西夏国,驿过流沙地”,是曾涉足过宁夏的。其诗中所写,当为亲历所见。也正因为是其亲见,所以写得生动传神,有声有色,如一幅动人的风情画,使人读其诗如见其景。
22.旌阁战绩话前朝
李洁2006.9.22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发生在宁夏的哱拜兵变,是件震惊全国的大事。
哱拜是归顺明王朝的鞑靼贵族。他因英勇善战,在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由宁夏标兵参将被提升为宁夏副总兵,这年他已60岁。然而,宁夏巡抚党馨对哱拜心存偏见,处处刁难。作战时不给哱拜所部提供军马,寒冬腊月不发冬衣,还扣发军饷。于是,哱拜心生怨恨。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二月二十八日晨,在哱拜的支持下,军锋刘东旸领兵攻入师府,杀死党馨等人,焚烧公署,释放囚犯,并迅速占领宁夏黄河以西各地。获悉消息后,明王朝调集甘肃、延绥、榆林、辽东、山西等地数万军队前往宁夏镇压,并且调来浙江军队和苗兵增援。明军多次攻打宁夏城(今银川)未果,最后,利用宁夏城低洼,城周围多渠的地形,筑堤引水灌城,于九月十六日破城。兵变历时半年余,终告失败。哱拜于城破之日****而死。其部属被杀者达2000余人。明代卓越的戏剧家汤显祖听到哱拜兵变的消息后,写了《夏州记》一诗,诗中表达了对战乱中边地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其诗云:
夏州叛军如五堡,迫挟藩王磔开府。
贺兰山前高射天,花马池南暗穿虏。
前年通渭血成壕,天上太白愁烽高。
不信秦人阮翁仲,铸金终得镇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