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26176000000013

第13章 社会人(4)

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在扩大人们的交往的同时,却又给人们设下了圈套。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具有普遍的特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货币看起来是万能的。货币成了人们所追求的对象,甚至不择手段。本来,市场经济使人摆脱了人身依赖关系,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对货币的追求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分裂,导致人的经济化、片面化。其深刻的根源即在于商品经济所特有的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从经济关系上促进独立的主体的形成,而且通过推动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发展两大途径,增强人的主体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与资本主义相似的社会问题,拜金主义的泛起、个人利己主义的盛行,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单向经济人”。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是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实现这种可能性,还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在中国现阶段,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精神文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有三个层面: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民主法制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使人不断地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才能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为人服务。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人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不断地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同志强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决不能削弱,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不闻不问。强调党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关键是党风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在实际的工作中,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既要领导抓紧抓好精神文明这项工作,又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投入与产出相匹配,既要加大精神文明的投入,又要检验建设的效果,做到投入一点,收获一点;工作要到位,要各负其责,狠抓落实,有布置、有检查、有效果。

3.实施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大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造就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等人进行的测试表明,在受教育程度很低的人中,具有现代化特质的人的比例是13% ,而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中,这个比例上升到49% 。“大教育”是以现时代中国的整个历史主体为对象,并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它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展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就当前而论,应从以下四个层面同时开展“大教育”工作:

(1)学校教育层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学校教育是最具规模、最有效的渠道和手段。必须树立“科技富国,教育兴邦”的宏图大略,要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意识,大力发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尤其要研究、落实江****提出的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关键是要在办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广开“才”源;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必须促进教育事业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率;还要研究和解决德育如何才能切合实际的问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转型的问题等。

(2)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层面。创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文化氛围,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可缺少的条件。很难想像,在一个“文化沙漠”和“文化粗食”有扩张之势、而文化工作滑坡却日趋严重的国度里,会孕育出现代人的品格。为此,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形成维护社会公德的强大舆论,关心和支持各种文化设施、文化阵地的建设,共同营造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消除毒化社会环境的各种文化污染。

(3)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层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成长的第一摇篮,是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赖于流传的场所,因而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和良好的家风家教,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难想像,热衷于打麻将的家长会有良好的家风与家教。

(4)个体成员自我教育层面。上述三个层面的教育工作,只是提高个体文化素质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最终还是要通过个体成员的内因起作用。这就要求他们对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要有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为此,要勤于学习,变“自在”为“自为”;勇于实践,变被动为主动;善于思考,不断使感性上升到理性;恒于修养,不断优化品格等。其中,尤其要强调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这方面起表率作用,这实乃国家民族希望之所在。

本章小结

1.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想属性三种性质。从本质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

2.人性不是抽象的。把人性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人性是科学的人性探讨方法。

3.人的权利不是抽象的。天赋人权思想虽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在实践上是站不住脚的。人权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4.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人全面发展了,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5.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人为地“斩断”与“阉割”,直接导致社会发展方向的严重偏离。如果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就会出现人的本质的异化。

6.社会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社会发展的主体———人重新建构自身。现代人是社会持续发展的真正主体,现代人在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等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7.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完善市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是人的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思考题

1.人的本质是什么?

2.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

3.人权的内涵是什么?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存在普遍的人权吗?

4.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5.社会发展为什么会出现“无主体”的困境?

6.什么是现代人?现代人应具备哪些素质?

7.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人的现代化有哪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