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编社会学大纲
26176000000025

第25章 社会互动(2)

角色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结构的中介,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社会学家们的普遍重视。特纳针对角色理论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角色理论。特纳(Ralph H.Turner)认为,早期角色理论存在以下缺点:强调规范、社会地位和规范预期对角色的设定而导致角色理论走向结构泛化;过于集中在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而忽视了人类互动的常态过程分析;堆砌命题与经验概念而没有理论的系统性;没有把米德的角色领会作为核心概念。特纳的角色理论因此强调互动过程的研究。

特纳以米德的“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来定义社会互动。但是,特纳又对这一概念作了发展。特纳指出,人们的社会互动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假定:行动者构建角色,并在社会互动中告知他人自己扮演的角色。通过这一假定,人们能有效地解读他人的符号,从而确定他人正在扮演的角色。同时,主体也可以主动地暗示自己正要扮演的角色。这样,特纳认为角色领悟就是角色建构。通过角色建构,个体不仅为自己在松散、模糊的文化环境中建构一个角色,而且也建构隐藏在他人行为背后的角色。

特纳指出,正是因为上述假定使社会互动依赖人们行为的一致性,人们试图将彼此的行为归类,以掌握彼此的行动,他们就能预期彼此的行为,并调整彼此的反应。显而易见,如果社会互动中彼此的行为都不为对方所理解,那么互动就难以进行。所以在人们的彼此互动中隐藏着“一致性规范”。然而,行为总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样行动者就要改变对他人角色的认知,也就是角色校正。

特纳认为,自我概念与角色的一致性程度将影响个体的戏剧性表演。比如,扮演一个与自我概念不相符的角色时,行动者就会显得生疏和迟钝;而自我概念与角色相一致时,则正好相反,显得从容不迫。行为者在社会互动中是以一种能够强化自我概念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他人总是在寻求判定行动者的角色,所以个体就有必要通过各种符号来告知他人自我认定的角色。

在建构理论的方法上,特纳主张用主趋势命题来连接经验的规律性概念,从而在具体经验命题与理论陈述之间保持具有创造性的对话。特纳在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趋势命题:角色的出现;角色作为互动框架;角色与互动者的关系;处于社会背景中的角色;角色和人。主趋势命题只是简单地描述什么将会发生,而没有说明在什么特定条件下这些主趋势会成为现实。

4.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戏剧理论

戈夫曼在对待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的关系上显得很灵活。戈夫曼认为,社会结构规制着社会互动,甚至限制互动的一般形式。但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动力并不是必然的与社会结构的参量形成一对一的关系。社会互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变动性,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情境要素只不过是为社会互动提供了众多的可能选择。这样,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之间只是存在一种松散的耦合。行动者利用一系列的转变机制来转变社会结构进行社会互动。

戈夫曼的社会互动理论被称为戏剧理论。戈夫曼认为社会互动好比剧场中的戏剧表演,在剧场中存在着文化脚本、舞台、观众、道具和扮演角色的演员。具体说来,戈夫曼强调标准化的规范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突出个体如何控制他人的印象并扮演角色,通俗地讲就是印象整饰;看重角色扮演时的姿态、空间、道具以及情境中其他要素的运用;认为自我是不断变化的,自我更多地受文化脚本、舞台和观众的影响,而自我概念和自我感觉的结构影响则较小;强调社会互动如何构建一个剧场,也就是如何对情境进行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展示》一书中,戈夫曼论述了社会互动的基本机制与技巧。个体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意地向他人展示一些符号,让他人获得如何对之做出反应的信息。通过这种共享的符号中介,人们发展出情境定义,以指导社会互动者如何行动。在构建情境定义的过程中,人们投入到角色的扮演中。个体充分利用前台来为他人提供第一印象,然后个体努力地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自我,这种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常用到一些技巧,如表情控制、误导性表演、使自身具有神秘感、让自己的“表演”看起来“真实”等,通过这些技巧,社会互动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戈夫曼把社会互动分为非焦点互动与焦点互动两种基本类型。非焦点互动双方单纯地依赖人们在彼此面前的表现来进行交往。具体说来,当两个陌生人面对面穿过房间时,他们彼此审视对方的衣服、姿态和一般的格调,并调整各自的风度,因为他们自身是处在被观察之下的。焦点互动是当人们积极有效地在某一时间里,集中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于某一焦点上发生的。比如,在一场对话中、一场大的游戏中。

戈夫曼提出了框架的概念。框架可以大致认为是一种蓝图。人们利用框架来界定这个世界,或勾勒出某些东西,或过滤掉某些东西。原生框架是指不依赖于对事物先在解释的框架。原生框架可以分为自然框架和社会框架。自然框架与物质世界相联系,社会框架与社会相联系。所有的框架都包含着一些规则,以决定何者将被选择何者将被排除。原生框架可以发生变化。原生框架变化的三个途径是社会互动中的拟制、伪造和歪构。拟制是一套惯例,原生框架中已被赋予意义的行为通过拟制变换为一种具有另外意义的模式。比如爱情的白日梦就是真实爱情的拟制。伪造是指个体有意诱导他人相信眼前的框架是什么,而实际上背后的框架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愚弄、反面游戏、策略操纵都包含着伪造。歪构指行动者由于某种原因而错误地架构框架。由于框架的这种变化性,社会互动中的架构显得非常复杂。正因为如此,社会互动有时很难顺利进行,但是人们仍旧力图寻找一个共享的框架以维持彼此的社会互动。

5.常人方法论

现象学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为“常人方法论”的出现。常人方法论关注人们彼此之间互动的“日常方法”。常人方法论继承了布鲁默互动理论中关于行动者如何在彼此互动中构建共同意义的主题,借鉴了戈夫曼戏剧理论中行动者构建印象技术的论述,吸收了舒茨现象学互动论中世界想当然性和想当然的世界如何维持行动者现实感觉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常人方法论试图提出一种不同的社会世界的视野,以便能够以一种新的视角理解社会组织的解构、维持和变革。常人方法论的主要代表有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萨克(Harvey Sacks)、西库雷尔(Aaron V.Cicourel)等。

在常人方法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反身性,二是索引性。反身性与互动行为相联系。人类的互动行为很多都是支持着某一特定的情景信念。人类通过彼此间的暗示、姿态、言辞和其他信息交流来加强、验证自身的某一信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作多情。一个人当认为某个异性对自己感兴趣时,他或她会从与其相对的异性的言谈举止中力图分离出支持自身信念的要素来。当她或他向自己的倾慕对象吐露自己的感情时,一般会遭到拒绝,这时他或她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不仅不会打消掉原来的念头,相反她或他会更执著地坚持原来的观念。索引性是指互动各方收发的姿态、暗示、言辞和其他信息的意义,它是与一定的背景相联系的。这种背景是与互动各方的生活经验、互动目标相联系的。通过互动中符号意义的索引性,行动者构建和维持现实的互动世界。

常人方法论提出了众多的互动技巧。西库雷尔总结为三条:寻求常规互动模式,进行视域融合和运用等原则。寻求常规互动模式是指行动者倾向于以熟悉的情景模式作为互动模式。如果行为者对情景的真实性感到模糊时,他们就不能顺利互动,这时他们就通过相互提示回到情境的正常模式中去。进行视域融合是指行为者假定彼此具有相同的经验,由此他们都忽视由于他们的独特经历所引起的视觉的不同。运用等等原则是指在互动过程中有许多东西是隐而未说的,行动者必须不断地等待或替代所需的信息,从而使其他的言辞和行为不会变得没有意义,这时就运用了等等原则。比如“你不会不知道吧”,通过这句话人们就能顺利地按照自己所预想的互动方案把互动进行下去。

加芬克尔对常人方法论做了开创性的贡献。加芬克尔认为,进行互动就是解释互动,其中互动者所使用的重要互动技术就是口语表达。通过人们之间的解释互动,人们来建构现实感。现实感是隐性的互动规则。这种隐性的规则需要互动各方都要明确并且不能对它提出疑问。加芬克尔通过裂变实验来说明这一问题。在裂变实验中,互动的正式程序与规则都被打破了,结果互动不能顺利进行。加芬克尔旨在说明对现实感的确信不移是社会互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加芬克尔非常关注索引性,也就是说成员与特定背景和情境相联系。在其考察陪审团的研究中,陪审员在对“到底发生了什么”做出判断时,由于案件的模糊不清,陪审员用了不同于官方规则的新规则进行判断。这样,加芬克尔就说明了互动成员与特定背景和情境相联系,因而行为的规则是可以变化的。

6.情感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互动理论开始关注社会互动中的情感问题,并形成了众多的情感理论。

(1)霍赫希尔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的情感剧场理论。霍赫希尔德认为,情感是行动者在情境规范和文化的规制下表演的表露。很明显,霍赫希尔德强调文化与规则对情感表露的限制作用。互动者必须依据文化与规则来控制他们的体验和在他人面前所展现的情感,从而把握好自我的表现。控制情感表现的机制是情感运作。情感运作主要有身体运作、表面行为运作、深层行为运作和认知运作。身体运作是指改变身体的感觉,如深呼吸以镇定情绪。表面行为运作指改变外部表达姿态,如社交活动中的强作笑颜。深层行为指改变内心感受,如想像某些悲哀的事情以使自身变得哀伤。认知运作指调动与情感相联的思想和观念以激活某种情感。

(2)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肖特(Suan Shott)从角色领悟和社会控制的角度对情感作了论述。肖特吸取了符号互动理论的精髓,即人们有一种内在的把自己当作客体的能力。肖特认为,人们从特定他人和一般化他人的视角来看待和审视自己。在这种自我评估的过程中,人们便对自己赋予了某种情感。肖特认为,这种赋予的情感有负罪感、羞耻感、尴尬感、自豪感、移情等。人们一旦对自己赋予某种情感,那么这种情感就对人们起了一种控制作用,相对于外在的社会控制,这是一种自我控制。

海斯(David R.Heise)认为,人们以情感化的方式对社会事件做出反应。人们这样做的程度有赖于基本情感与暂时感受的一致性程度。基本情感就是已经被建构起来的、超越了特定情境的具有文化特征的感情意义;暂时感受是对特定情境情感反应的感知。两者的一致性将导致情感的唤起,而两者不一致则会激发情感行为去调适基本观念和情境感觉,使两者一致。人们行为和互动的基本动力是消除矛盾,随着矛盾的消除,就达到感情的控制。

斯特赖克从身份的显要序列来论述个体的角色扮演和情感如何相互作用。斯特赖克认为,在显要序列中的高身份引导角色行为。当某种角色行为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时,个体就会具有自尊感,并把与这种角色相连的地位固化在显要序列的前列。如果某种角色行为获得他人的消极评价时,个体就会感到恼怒、羞耻和内疚,从而将角色所对应的身份置于显要序列的后列。

(3)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的情感理论关注互动仪式。柯林斯认为,互动中的交流是以手段和仪式的交换为中介的。柯林斯所讲的仪式包含物质的配置、相互的注意、共同的情感、彼此的符号表现等方面。仪式是互动的情感性能源,仪式中含有交换的过程。在仪式和交换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资源: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文化资本涉及个体的自身素质、地位等方面;情感能量包含个体在情境中所动员的情感、感觉和感触的种类及水平。互动是人们利用他们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进行的交谈与交换。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互动的真正驱动力,情感能量是最有价值的。个体总是最大化他们的情感能量感受。但是人们必须平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带来积极情感能量的仪式,比如谈恋爱;另一方面是带来物质资源、充沛体力的行动,这种行动是个体参与更高情感能量体验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仅仅沉溺于情感感受而不顾如何解决物质生活问题,那么他的情感能量体验将会十分有限。所以,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那么就会在互动中有更高的情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