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我是曹操,我怕谁(下):一号首长的心理秘密
26178500000006

第6章 覆没袁氏(2)

而且,依据学生观点的差异程度也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到选举结果。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某人的照片看起来最有能力,那么这个人显然就是在选举中胜出的那一位。如果学生们的观点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就不太可能准确反映出实际的选举结果了。

这足以说明,人尽管号称是富有理智的动物,但其实还是深受本能的驱使。

心理感悟:组织内分易合难,领导者的真正使命就是破解这个难题。

一听郭图这么说,袁绍又犹豫了,决定先对付完曹操再做决定。

沮授曾经说过,万人争逐一兔,一人获之,贪者遂止。这是名分定了的缘故。袁谭是长子,如果废长立幼,必会引发内乱。眼看曹操大兵压境,主公不可不察。

袁绍此前早已指定了审配、逢纪辅佐袁尚,郭图、辛评辅佐袁谭。主荣仆贵的道理谁不明白啊,当然是各为其主。郭图眼看袁绍的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为了挽回一线生机,连他最为痛恨的对手沮授的话都搬了出来。

老大袁谭,性刚好杀,老二袁熙,过于懦弱。

只有老三袁尚,一表人才,英气逼人。我想让他接班,诸位意下如何?

袁绍找来审配、逢纪、郭图、辛评四大谋士。

曹操乘胜追击,大破袁绍。袁绍退入冀州,大病卧床。

曹操正要攻下冀州,却得知刘备起兵抄自己的老家去了。曹操立即退兵,回援许都。

刘备为什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在刘备看来,袁曹之战必定旷日持久,而最终可能还是袁绍获胜。那么,此时去抄曹操的后路,则是最佳时机。说不定,自己也能尝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妙滋味呢。

但刘备绝对没想到,袁绍竟然很快就被曹操击溃。

曹操回师迎击刘备。刘备只好硬着头皮迎战。

刘备的这一点人马哪里敌得过曹操的大军呢?刘备大败,身边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刘备一直靠坚韧度过了无数的失败,但这一次失败,刘备彻底绝望了。

诸君都有王佐之才,不幸却跟随了我。我无立锥之地,命运窘迫,你们各奔前程,去谋取功名富贵吧。

靠!来这么快!

刘备之所以会如此绝望,是因为他多次寄人篱下,先后投靠吕布、曹操、袁绍等人,又最终和这些人反目成仇。现在刘备再度陷入颠沛流离的境地,到哪里再去容身呢?

刘备此时陷入的是重度抑郁。此症状的主要特征是:情绪悲观,对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失去兴趣和乐趣;有内疚感,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很自责;有自杀的倾向或举动。

兄长,当年高祖皇帝与项羽争夺天下,遭受的失败比你还多呢。后来一战成功。兄长你难道忘了你的志向了吗?

唉!主贵臣荣,现在我又没有立足之地了,你们跟着我,不就辜负大好年华了吗?

主公,荆州的刘表是当世英雄,又是汉室宗亲,您为什么不去投奔他呢?

孙乾要去跑一趟,一定要把此事说成。刘备一听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给了他很大的心理安慰。

我是担心他不肯收留我们啊。

刘使君被曹操击败,想投奔江孙乾的这段话很有水平。首先,他将刘表、刘备都划归于汉室子孙这一特殊群体。

就这个群体而言,大家扶助汉室的立场必然是一致的,那么,刘备有难,刘表就不能袖手旁观。

刘使君与您都是汉室子孙,现在刘使君要想全力扶持社稷,只恨兵微将寡。汝南的刘辟、龚都,和使君无亲无故,都愿意以死相报。

孙乾听出了这句话有几分嘲讽之意,但故作不知。

听说你一直跟随刘备走南闯北,怎么今天到我这里来了?

孙乾来见刘表。

东孙权。我劝他说,您怎么能背亲而向疏呢?荆州刘将军,是当世之英雄,投奔他就像流水归于大海一般,更何况您是他的同宗兄弟呢?使君因此心动,但唯恐冒犯将军,不敢擅自前来,所以,先命我前来,向将军禀告。

玄德是我的兄弟,我早就想和他相见却一直没有机会。

我立即派人去迎接他。

在孙乾的强力说服下,刘表听得心花怒放。

“荆州刘将军,是当世之英雄”这等于是给刘表贴上了一个“英雄”的标签。英雄就应该有英雄的胸襟和气度,就应该敞开怀抱,去迎接刘备来投。

“刘使君想投奔江东孙权。我劝他说,您怎么能背亲而向疏呢?”刘备和刘表的关系近,和孙权的关系远,如果刘备“背亲而向疏”,就会造成刘表不能容人,连自己的同宗兄弟也不肯收留的恶评。

“汝南的刘辟、龚都,和使君无亲无故,都愿意以死相报”,你刘表作为刘备的同宗兄弟,难道还能不如他们吗?

刘备先后投靠吕布、曹操、袁绍,都不能善终。可见他的为人之恶劣。况且,如果接纳了他,必然惹怒曹操向我发兵,那么荆襄百姓就要遭殃了。不如砍了孙乾的头,敬献给曹操。曹操必然会厚待主公。

心理感悟:很多人不是死于逆境,而是死于绝望。

而刘表为了表示自己确实是当世的英雄,气度恢弘,敬老尊贤,就将原定派人迎接刘备改为自己亲自前往迎接。

我主意已定,你不要再来多言。

这句话摆明了是挑拨离间,刘表不想背负恶名。

孙乾通过给吕布、曹操、袁绍贴上“不道德”的标签,反而将刘备的背叛美化为忠信仁义之举。这样,蔡瑁的攻击就失去了效力,而刘表内心的疑虑也随之消融。

刘使君确实投靠过这三人,与他们反目相向是因为他们都是不义之人。吕布两次弑父,曹操欺君罔上,袁绍滥杀忠良。像这样的人,怎么能一直侍奉而不加以反抗呢?!刘使君赤心报国,是忠孝两全的义士,当然要和他们势不两立了。

但刘表的小舅子蔡瑁却反对。

刘使君是听说刘将军是同宗之兄,宽宏大度,敬老尊贤,爱民惜物,是当世的大英雄,这才前来投奔。你为什么要进谗言而让刘将军蒙上妒贤嫉能的恶名呢?

刘表先是十分厚待刘备,但经不住蔡瑁等人的排挤,只好安排他在新野安身。

曹操这时正在狠K袁绍,袁绍连连失败,重病不起。临终之前,袁绍立袁尚为接班人。

长子袁谭不服气,内乱顿起。袁谭后被曹操所杀,曹操攻破冀州,袁尚、袁熙兄弟败逃,曹军入城。

入城后,不得杀害袁氏一门老小。军民投降者免死。

这时,曹操的长子曹丕正在军中,时年十八岁。据说,曹丕出生时有一片青色云气,覆在卧室之上,终日不散。

此子贵不可言,非人臣之气!

袁尚继位我爱你!

异性的美貌所带来的愉悦感是很难抗拒的。总体而言,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男人则倾向于因外表而爱上女人。女性外貌的影响力对于男性是非常巨大的。

袁绍的后妻刘夫人正抱着一个年轻女子痛哭。曹丕举剑要砍。年轻女子惊呼一声,曹丕一看这个女子玉肌花容,倾国之色,不由惊呆了。这个女子正是袁绍二儿子袁熙的妻子甄氏。

曹丕年轻气盛,提剑冲入袁府后堂,非要斩杀袁绍的家人,彰显他征服者之子的风采!

我喜欢这画的颜色!

而当她以楚楚动人的本来面目出现时,获得好评的大学生更加喜欢她了。而获得差评的大学生,会表示出对她的更加不喜欢。

但尽管这些男大学生声称不喜欢她,他们仍然在随后的实验中表现出想与她交往的强烈愿望。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男人大都是好色之徒。

一般般啦!结果显示,当这位女士打扮得没有吸引力时,男大学生们似乎不太关注从她那里得到的评价是好是坏。两组男生对她的喜欢程度大致相当。

由她来给几位男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束时,这位女士会给大学生们打分。其中,一半学生得到的是非常好的评价,另一半的学生则得到了差评。

实验是这样的:他们挑选了一位天生丽质的女士,先让她扮演无吸引力的样子。衣着松垮凌乱,头上戴着与她的肤色很不相称的金黄色蜷曲假发,皮肤看上去很油腻,显得很不健康。

心理学家阿伦森和西格尔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证实了有吸引力的女性比没有吸引力的女性对男性有更大的影响力。

曹操一直将击败强大的袁绍视为天意。攻破冀州后,曹操对于“天命在我”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由此,他猛然想到了曹丕出生时那个望气之人的话。

这句话纯属鬼话。曹操刚一下达杀人令的时候,是出于一种维护军令的本能反应。荀郭两人的劝阻却给了曹操一点思考的时间。

如果没有世子在这里坐镇,恐怕其他人早就进去捣乱了。

荀攸、郭嘉见机不妙,连忙进言。

将曹丕就地正法!

曹操听说曹丕进入袁府,十分震怒。

实际上,这两个女人根本用不着曹丕来保护。曹操早已下令,任何人不得伤害袁绍的家人。

以曹操治军之严,除了曹丕这个愣头青,谁敢违背?

我是曹丞相的儿子。我愿意保护你们全家安全,你们不用担忧。

曹丕就这样被这个年轻女子的美色打动。顿时换做满脸正气的样子。

谢老爸不斩之恩!

曹操这么一想,曹丕就死不了了。而荀攸、郭嘉的话正好给曹操借坡下驴的机会,赦免了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