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01

第1章 序

2008年,是中国的英雄年,也是重庆的英雄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第八天,我奉命去重灾区北川、都江堰采访,在那生死营救的第一线,我看见了来自重庆的部队战士、武警官兵。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

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虽然我无缘到那场大会战的第一线采访,但是我有幸读到了这些来自第一线的报告。老实说,在读到这些报告之前,关于抗冰抢险,我所知道的从来没有如此多,如此细,如此真实与生动,而且,在我的阅读范围内,作为非文学作品,我所感受到的也从来没有这般强烈,这般激动,这般感人肺腑与催人泪下。

比如说,渝能建设集团电网检修公司的报告是这样写的:“海拔1400米,零下6摄氏度,积雪20公分,持续30天雨雪……如果你认为这组数字听上去都有些冰冷的话,那么我们就是在冰冷中,挥洒坚强与炙烈的电力检修工人!120个睡袋,60顶帐篷,30箱干粮,12台车……如果你认为这些好似野营装备的话,那我们就是一支抗冰抢险的野战军!抢险水湖线,除冰涪武线,排危黔酉东线,会战张长线……如果把每一条线都看做是一个战场的话,那我们就是在这场电网保卫战中四面出击的突击队!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如果把这看做是电网五线谱的话,那我们这个集体就是抗冰抢险英雄进行曲中,那跳跃的音符!”

又比如,广信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是这样写的:“是的,我们不会忘记领命之初,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神和那冒着生命危险在荆棘中穿梭的身影;不会忘记那一幕幕干劲冲天,浴‘雪’奋战,与魔鬼天气进行殊死搏斗,却百味杂陈的感人画面;不会忘记除夕之夜困在深沟,想家、想亲人的牵肠思恋……是的,不会忘记,广信人更不会忘记,那个曾经为荣誉和责任而殊死战斗过,叫做车盘山的地方!电力精神,一种不朽的传奇,愿它战天斗地的浩然正气穿越时空,绵延传递……”

我承认,作为作家,我写不出这样的文字。道理很简单,这样的文字是用汗水、泪水乃至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同时,让我始所未料的是,这些报告都极富文采,极富感染力,有细微末节,有个性特征,不似文学作品,胜似文学作品,因为它们都拥有文学的第一要素,那就是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愿意把这些报告看做是重庆文学最新的收获。并且由此可见,重庆电力人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中,蕴藏着多么富饶的资源,而这种资源和英雄行为连在一起的时候,便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的,创造了精神、创造了奇迹的重庆电力人,作为一支在抗冰抢险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你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

吴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