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12

第12章 热血融冰亮万家——彭水供电公司团员青年抗冰抢险保供电纪实

冰雪凝冻,百姓受灾。

50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

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的电力线路覆冰达20厘米以上。

全县3条35千伏和131条10千伏线路被冰雪破坏,310个配电台区共计2.9万用户停电,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彭水供电公司130多名团员青年紧急奔赴抗冰救灾、抢修保网、恢复供电的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持续奋战,用热血融化了冰雪,用青春点亮了万家灯火。

吹响集结号

从1月13日起,2008年的第一场雪持续不断,灾难旋即发生。

春节临近,电网受损,供电告急!

1月25日,团委向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倡议:抗冰抢险,力保供电!很快,由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组成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服务队迅速开赴抗冰抢险的主战场。他们在鲜红的团旗下庄严宣誓:不破冰雪,誓不回家!

1月26日清晨6:00,突击队驾驶员张琛以良好的驾车技术,克服了路滑、弯急、地窄等困难,将套着防滑链的皮卡车开上了海拔1300米的大厂坝。看到印有“国家电网”的电力抢修车出现在冰天雪地里,过往的村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么冷的天,农民们都不敢出门,真没想到供电公司的职工会来帮我们抢修电网,真了不起!”

张琛是第一个开车上山的人。事后,他心有余悸地说:“其实我当时也心虚,但一想到那么多老百姓没电用,为了尽快查明线路受损情况,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用电,我的胆量好像一下子增大了。”

鏖战大雪山

在电网受灾严重的大垭山、小厂坝、葡萄岭、桑柘坪等高山上,尽管冰雪覆盖,但供电公司的一支支抢修队忘记了寒冷、饥饿和危险,一直战斗在冰天雪地里查灾抢险。

2月1日,持续的冰雪、凝冻天气使彭水县高山乡镇公路全部封闭,电力抢修“雪上加霜”。

为了恢复10千伏燕龙线运行,龙射客户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突击二队队长曾宪勇带领队员徒步10余千米,肩抬背扛着抢修物资到达故障地点。上坡时,因冰雪覆盖的道路特别滑,他们就用斧头把冰砍破,再把稻草铺在地上,手拉着手,艰难地抬着电杆前行。

脸上、手上被冰块划出了一道道血痕。疼,已经被寒冷替代了。在山上抢修的两天中,他们吃住在工地,克服了生活的诸多困难。抢险中,队员们渴了吃雪,饿了就啃干面包。长时间的顶风冒雪作业,汗水湿透了曾宪勇的内衣,外面的工作服却被雨雪冻住了。一冷一热,他患上了重感冒,高烧42度。领导、同事、妻子劝他回家休养,但他坚持不下“火线”,服了几粒感冒药后又投入到了电网抢修队伍中。

2月5日上午,停电了10天的合理村、四坪村和胜利村恢复用电,村民敲锣打鼓地给抢修队送来了一面“电力抢险,抗冰先锋”的锦旗,这里面凝聚着无尽的感激。

杆上作业,一待就是大半天,手还可以通过互搓、哈气暖和,脚却冻得麻木。一次,汉葭客户服务中心团支部团员黄学超的双脚被冻得失去了知觉,班长向阳赶紧将其双脚拉进他的胸口暖和了好一会儿才有了知觉。黄学超在原地活动了一会儿,又接着干。

大年三十这天,工程建设部青工冉小波放弃了去黔江相亲的机会,主动要求除夕值班。2月8日,农历正月初二,他奋战在35千伏上润线抢修现场,也一直工作在抗冰抢险现场。

有人问冉小波:“亲事告吹了,你后不后悔?”他擦了擦布满血丝的双眼说:“要说不后悔是假的,听说那姑娘条件不错。不过,媳妇可以慢慢找,但电网抢修不等人啦。”

计划建设部专责谢小波说:“尽管这个春节没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一直工作在大雪山,但觉得很充实,很特别,相信父母会理解的。”

齐奏凯旋歌

该公司抗冰抢险的前方是“冲锋”的团员青年突击队,后方也有一群默默工作的青年后勤保障队。

新进大学生、物资供应中心职工王合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仓库,有时发放物资、订购材料太忙,一天只吃2盒方便面。

机关团支部书记刘亚成了最受欢迎的“慰问天使”。他成天奔波在灾区,为抢修队员送水、饭菜、防寒衣物,组织编写《抗冰保电亮青春》的诗歌,在电网抢修作业现场深情朗诵。

2月20日,元宵节。熊熊篝火照亮了雪后桑柘坪的夜空。篝火旁,该公司团委编排的文艺节目上演。抢修队员们吃着汤圆、烤着柴火、看着节目,感受着“家”一样的温暖。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夜晚,尽管不能与家人团圆,但大家心里都暖烘烘的。

并肩作战,捷报频传。

除夕之夜,彭水有562户受灾群众看到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

2月20日,元宵节,彭水又有3000多家高山村民重新照上了明亮的电灯。

26日,武陵山川艳阳普照,晴空万里,冰雪逐渐消融,全县受灾区域全部恢复供电。

是他们,彭水供电公司的团员青年们,他们以热血融化了冰雪,用青春点亮了万家灯火。这首抗灾保电“大会战”的胜利凯歌真实、深刻,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