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18

第18章 守住严寒待春来——万州供电局线路班抗冰保电纪实

1月13日,罕见的大雪覆盖了渝东北,通向城口的电力大动脉——220千伏白城线,由于线路穿行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崇山峻岭,覆冰现象特别严重,已经超过了设计覆冰值的2.5倍,电网面临断线、倒塔的严重威胁。重庆市电力公司万州供电局全局进入紧急戒备状态,备战应对重大雪灾,确保电网安全过年。

征服雪山

“我去”“我去”万州供电局输电线路所员工激动,纷纷报名参加220千伏白城线特巡。王勇、徐家军、王锐、黄治水、张天文五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巡线人员和叶林、孙洁华两位技术过硬的驾驶员组成了特巡队。1月13日,特巡队火速赶往覆冰严重的城口县三排山。

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厚厚的冰雪,特巡队艰难地寻找因大雪覆盖每天都在变化的山路,小心避开结冰的悬崖。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7摄氏度,他们不但要警惕身边的危险,还要克服高山和冰雪天气的不适应。

每次巡视后,手套、安全帽、棉袄甚至头发都冻上了冰,感觉就像套上了硬邦邦的壳。衣服的里面全是水,寒气遇到体温形成小水珠,打湿了棉袄,还有的雪溜进了雨靴,湿了裤子、袜子。回到借住的农家,围坐在炭火边,烤干衣服、鞋袜便是最好的享受,往往衣服还没有干,队员们已经靠着一旁的墙或桌椅睡着了。

巡视的线路长,要穿越无人区,特巡队带上干粮和方便面和矿泉水。由于没有经验,刚开始时挎包里的矿泉水在喝时已冻成了冰。队员们便把水揣在大衣里,用体温保暖,这样,水不结冰,喝时还有点热乎乎的。农家没有什么吃的,但队员们吃得特别香,还说:“只要是热菜热饭,都是可口的佳肴。”

寒冷的29个日日夜夜,孤独的29个日日夜夜!

“特巡队已经作好了打硬仗的战备,雪一日不化,我们一日不下山!”

“徐铁头”的五怕

徐家军是特巡队最熟悉线路的人员之一,因为敢吃苦,敢打硬仗,大家都钦佩地叫他“徐铁头”。到白城线后,“徐铁头”说,他也遇到了“五怕”。

一怕电网发生事故。他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厚的覆冰,怕跳闸、断线、倒塔。”

二怕滑下悬崖。地面结冰后非常滑,经过大雪覆盖分不清道路的虚实,特巡队每天都要穿过几百米深的悬崖边沿。他说:“如果滑下去,只有捡骨头!”

三怕交警不让上山。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交警封闭了上三排山的道路。每次上山都要向交警软磨硬泡1个多小时。

四怕找不到路。冰雪覆盖了以前的小路,为了巡视到位,特巡队穿越竹林,在导线的下方开辟了一条小路。巡线的原则要避开可能因断线、倒塔造成人身伤害的地方。他说:“找不到其他路,没有办法,每次走过还是很担心。”

五怕野兽攻击。巡线途中时常碰上饥饿的野猪觅食,特别是夜间危险更大。

与冰雪抢时间

黄治水和王锐为了保供电同时间赛跑。

在2天的时间里,他们奔走30多千米,巡完110千伏竹城线64基铁塔。在沿途的清障中,他们砍伐树木将近200棵。

黄治水说:“如果220千伏白城线出现事故,110千伏竹城线将直接对城口县供电,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清理线路通道,避免因覆冰造成导线下垂或线路增加负荷导线下垂接触到树竹发生事故。”

110千伏竹城线清障结束,他们又立即上了三排山,开始与冰雪的又一轮战斗。

特殊的关怀

巡线工王锐是特巡队年龄最小的,22岁,家住酉阳。他一直驻守在白城线观测现场。问起回家的事,他和其他队员一样笑呵呵地说:“准备在山上过年了!”其实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王锐就没回家过春节。今年,已经10年没有见面的舅舅专程从福建赶回来想看看自己的外甥,妈妈为他物色了个好姑娘,等他回去相亲。

家里已经打了很多次电话催他回家,私底下他说:“我在梦里都回家好几回了,谁叫我是巡线工人,需要我的时候,我就要上!”

领导了解情况后,安排王锐回家和家人团聚,他说:“让我再守两天吧。”直到年前他才下山赶回家。“如果工作需要我,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三排山的”,临走时他对队长说。

山上过新年

节前出了两天太阳,积雪覆冰有部分融化,特巡队抓住这个时机,用木棒击打铁塔上的部分冰雪,为铁塔减负。回到借住的农家,队员围坐在柴火、炭炉边烤衣服和鞋袜,虽然被木柴的烟熏得直流眼泪,但为了暖和身子,烤干手套、棉袄、棉裤、袜子和鞋子,他们习惯了。

平日的饭很简单,一罐饭一锅菜,菜是豆腐、粉条、腊肉、蔬菜混合煮成的,除了盐,几乎没有其他作料。

为了庆祝过年,特巡队在晚上找了一家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农家做年夜饭。简简单单的几个菜,一瓶啤酒,队员们都倒上一小杯,祝愿新年快乐。平安电话,让大家心潮起伏。

队长王勇想调节一下气氛,笑呵呵地说:“妈和老婆知道我要在这里过年,出门时老婆提着两包东西一句话都没说,妈说了一句‘多穿点’,眼神就像我要上战场……”说到这里,他眼圈一红,说不下去了。

急性子的徐家军打断沉默:“我下午还惹我老婆生气。背米背油是男人的事,我帮不上忙,还吼她麻烦,我老婆是老师,其实最讲道理……”

有的人摸出电话,走出了屋……

雪山上的热汤圆

2月4日,万州供电局第四届一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刚闭幕,总工程师廖辉英、工会副主席牟国伟立即准备了罐头、熟牛肉、牛奶等食物赶往三排山慰问特巡队。为了让队员们感受到新年的气氛,他们还特地买了汤圆,带上了保温桶。

在半山腰的特巡队驻地,农家老婆婆热情地帮忙烧了一大锅热水。由于气温低、海拔高,一锅水烧了1个多小时才开。廖总和牟副主席忙着下汤圆,洗保温桶,盛汤圆,送到巡视归来的队员手中。由于使用的是吊锅,雪白的汤圆上沾了不少黑糊糊的柴灰,但没有人介意。“就当是芝麻馅的!”有人说。队员们高兴地吃起来。

“吃了汤圆好团圆!”“祝福大家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