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20

第20章 用科学和奉献书写人生新篇章——记渝能送变电公司赵昆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赵昆渝,是渝能送变电公司的技术员。

首先,我想让大家分享我的喜悦——2008年2月2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晓关乡500千伏张恩线抢险现场,我和其他4位同事被批准火线入党,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从这天起,我35岁的人生,在冰天雪地的抢险一线写下了新的篇章。

作为电力建设一线的普通员工,过去我一直认为,随时准备抢修电网,排险除障,只是我的本职工作。说得更实际一些,是我身为儿子、丈夫,承担家庭责任,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而已。但是,经过将近一个月风霜雨雪的洗礼,尤其是在抗击冰雪第一线日夜奋战的关键时期,虽然精神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惫,仍然置身于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看着抗冰勇士们一双双因熬夜而发红的眼睛,看着党员突击队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无怨无悔的身影,感受着身边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我从内心深处慢慢地生出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一天天地强烈,最终抑制不住地表达了出来:我要入党!

和我一起奋战在抢险一线的公司领导和现场的党员同志们,向我伸出了一双双坚实而温暖的手。在这特殊的时刻,在这特殊的地点,我以实际行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8年1月21日至2月底,前后35天,我转战了5个工地。参加了保证渝怀铁路供电的220千伏涪武线和220千伏黔酉东线抢险,处理了500千伏张恩线重庆境内光缆脱落事故,抢修了500千伏张恩线湖北境内倒塔断线事故,恢复了骨干电网正常供电,见证了电力人为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而奔忙的百姓情怀。

随着冰冻雪灾肆虐电网,我们的抢险工作越来越艰难。排除220千伏涪武线和黔酉东线故障,仅仅是我们小试牛刀的一次热身而已。

1月24日凌晨,为处理500千伏张恩线在重庆境内的29号塔光缆脱落事故,我和同事们驱车赶到海拔1000多米的29号塔事故地点。浓浓的雪雾笼罩整个山巅,站在塔下也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塔身和脱落的光缆,导线完全看不见。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拍下了一幅幅事故现场的“特写”画面,然后回到驻地在电脑上把图像局部放大,一张一张地细细分析、比对,争取找到事故原因。到第二天中午,天气短暂放晴,能见度好转。我们又一次爬上山顶,用望远镜观察导线和光缆,测量铁塔的变形情况、导线的弧垂和覆冰厚度,忙碌地记录着各种数据。下午,下起了大雪,我们无法继续正常开展工作,陆续下山。由于我一心专注于观察28号塔上的光缆情况,等我想起该下山时,四周已是一片寂静。

仔细的现场查勘,准确的现场分析,详尽可行的抢修方案,确保了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快速处理事故,并及时恢复供电。

最严峻的考验是抢修国家电网省际电力“大动脉”500千伏张恩线湖北境内倒塔断线。我作为技术负责人,和1200多名同事一起,出谋划策,耗尽了体力、费尽了心力,17天就胜利完成了需要常规的41天工期的任务,被华中电网公司张云副总工程师盛赞为“全国电网抢险史上的奇迹”。

2月17日凌晨1:00,公司曾彦总经理主持召开抢险工作例会,传达了国家电网公司对抢险任务的最新指令:“500千伏张恩线要确保2月28日彻底修复并送电。”听到曾总铿锵有力的话语,我大吃一惊。因为前几天华中电网公司专家曾预言:500千伏张恩线的抢修,即使由全国最优秀的送电施工企业,按照最先进科学的交叉抢险方式并连续作业,完成时间至少是3月5日。权威的话犹在耳边,工期大幅度的提前,我一下就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新的工期要求,意味着抢修作业必须昼夜不间断地进行,作业人员数量需要增加2倍。抢险进度计划、机具设备数量、材料到货时间、抢险方式、人员配置等方案措施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关技术方案、安全保障措施等等都需要全部重新编制。而且这些方案质量的优劣、可行性如何,不仅关系到整个抢险施工能否有序组织、关系到抢险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关系到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的安全,更关系到全国骨干电网能否按时恢复送电……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一阵紧张。我仅仅从事过输电线路建设技术工作3年,负责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工作也不过6年,责任如此重大,时间如此紧迫,能完成任务吗?我的紧张和慌乱,没有逃过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曾总和李支那指挥长的眼睛。散会后,他们故作轻松地向我交代任务,嘱咐我不要紧张。但是,从他们严肃的表情和坚定的神态,我感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我们是“渝能铁军”,军中无戏言!我们就应该临危不惧,勇往直前。执行命令,责无旁贷!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便在电脑前坐下来,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凌晨3:00,重新编制的《抢修作业方案》完成;5:00,《夜间组塔细则》出炉;7:00,《夜间作业安全措施》形成。

天亮了,一个通宵的辛苦没有白费,按照新工期要求编制的一整套作业方案全部完成。我舒展了一下身体,端起茶杯,才发现早已冰冷刺手。项目经理曾庆奎接过我刚打印出来的一叠施工方案,兴奋不已:“施工组织有着落了。”听到四周传出的阵阵鼾声,他笑着又对我说:“你的定力真好,你房间那位张师傅鼾声如雷,你居然不受影响。”

华中电网公司的张云副总工程师一早来到抢险项目部,翻阅完整套施工方案后,拍着我的肩膀称赞道:“小伙子,你真行,这么详细的作战手册一夜工夫就完成了。”

在通宵组立铁塔的7天,为了及时把握现场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夜间作业安全和抢修质量,我和同事们一起冒着寒风,彻夜驻守在塔下,实在困了就在帐篷里打个盹;我还得连夜编制后续作业方案。一位同事问我:“赵工,你白天和我们一起顶风冒雪,蹲守现场,晚上又熬更守夜编制作业方案和技术指导,我们是两班倒,可你却是一人顶两班,吃得消吗?”我笑了笑:“大家也不比我轻松,不是一样在现场坚守岗位吗?”

高难度的抢险任务,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使参与抢险的1200多位抗冰勇士体力严重透支,精神高度紧张,但令人欣慰和自豪的是:仅仅用了17天,我们就实现了500千伏张恩线的全线贯通!

2月28日凌晨6:30,张恩线恢复运行。18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重庆和四川,有效缓解了川渝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而且,电网抢险史上多项纪录和奇迹从我们渝能铁军的手上诞生:从2月18日塔材到货开始,短短9天时间内完成总重125吨的三基铁塔组立,以及3.3千米线材总重140吨的双回四分裂线路放线的工作任务,这在全国电网建设史上是罕见的。在3天时间内组立了重达52吨、高63米的高塔,较日组塔8吨的常规速度提高了2.25倍;突破了夜间组塔禁区,创造了夜间8小时组立铁塔4吨的纪录;经历了浓雾中放线的考验,四天四夜,其中的三天三夜为浓雾的恶劣天气,完成了长3.3千米双回四分裂导线、地线和光缆的展放任务。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隐藏的是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和百折不挠,这是怎样的一支骁勇善战的铁军啊!

当真正的胜利到来时,我除了感受到“三军过后尽开颜”

的喜悦之外,更想回到家里,在妻子的关切声中好好地睡上一觉。可我和一些同事还没来得及一起欢庆,2月28日凌晨3:00又匆匆赶往500千伏张长线抢险现场,等待着我们的又是三天三夜的艰苦工作……

今天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这次抗冰抢险中的经历,我倍感自豪。回想起这段令人难忘的日子,我感到欣慰和自豪。作为“渝能铁军”中普通的一员,抗冰抢险为我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请大家放心,只要电网出现险情,我还会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因为我不仅仅是“铁军”中的一员,更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