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22

第22章 这个冬天,我们一样是最可爱的人——记渝能电网检修公司线检班长刘泽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刘泽光,现任渝能电网检修公司线检一班班长,从事电力线路工作26年。

我演讲的题目叫“这个冬天,我们一样是最可爱的人”。

瑞雪兆丰年。但2008年新年伊始,一场50年不遇的暴雪袭击了重庆渝东南地区电网,近30天的冰雪袭击,造成大面积严重覆冰,断线、倒塔事故相继发生,电网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供电形势十分严峻。

我们电网检修公司的广大抢险队员一直奋战在武隆、彭水、酉阳等抗冰抢险现场。我所在的班组先后完成了500千伏张长线光纤断线的事故排危,220千伏涪武西线除冰任务,110千伏水湖线抢修和500千伏张长线的抢险大会战。

42天,就安全完成了这些抗冰抢险工作。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周密计划和指挥,你们辛苦了!

离不开公司工会的亲切关怀和慰问,谢谢你们!

离不开和我一起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并肩战斗的队员们,这个冬天,我为是你们中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离不开给予我宽容和理解的父母、妻子,还有儿子,这个冬天,对不起!

1月16日,电网检修公司针对重庆持续低温的气候情况,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重庆冬夏两季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的特点,提前制定了公司抢险工作预案,要求所有生产人员全部处于待命状态。

抢险物资的准备工作,大到车辆、机具、设备、汽油,小到棉衣、手套、帽子、皮鞋、药品、帐篷、睡袋和汽车防滑链。由于物资准备工作启动较早,随后因交通运输原因造成的重庆各类防寒和应急物资短缺,亦没有影响电网检修公司抗冰抢险工作的进行。

但是在当天回家的路上,我却显得有些犹豫。因为我和远在云南当兵的儿子有个约定。他当兵1年多了,一直没有回家。3天前,我和父母、还有妻子定好了19号飞往昆明的机票,打算到普洱市和儿子团聚。我答应他用年休假在那儿多陪陪他。但是抢险的预案已经启动,我是线路抢险组的成员,又是班长,险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抢险队随时都有可能出发,现实总是要面对的……

我回到家首先把情况给妻子讲了,她只是笑着说:“太遗憾了!”作为线路检修工的妻子,她已经习惯了。

这第一关算是过了,但父母这一关着实让我犯了难,因为两位老人实在是太想他们的孙子了,一天就唠叨着想快点儿飞到昆明和孙子见面。再三思量,解铃还需系铃人,先给儿子说,然后再一起做工作。父母的话,我得听!我的话,儿子会听!儿子的话,他爷爷奶奶一定能听进去!就这样办!

“爸爸,你儿子是当兵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知道你的工作性质,从小你就教育我要讲规矩,懂道理……我理解你!”听着儿子的话,我心里总觉得酸酸的。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第二天,妻子退掉了机票。父母把为孙子准备的桃片、米花糖,还有他们做的腊肉,从行李包里拿出来,塞进了冰箱……都是当父母的,我懂得他们的心!

1月21日早晨,我接到500千伏张长线处理光纤事故的工作任务,立即随前方查勘组在当日下午确定了事故点。事故点位于500千伏张长线104号附近,由于覆冰致使光缆断线,经向抢险指挥组汇报后,连夜确定了排危方案。

第二天凌晨由我们线一班组成的抢险队奔赴武隆500千伏张长线开展排危工作,当天,断裂光缆的排危工作全部完成,张长线恢复了通电。

在自己胸前,不停地给他们搓背,对着他们的脸和手呵气。那一刻,我们像孪生兄弟般紧紧拥在一起,彼此感受着对方的温度,冰雪越大,我们拥得越紧!

110千伏水湖线是石柱电网重要的电源通道,已经断电半个月了。事故点位于彭水与石柱交界的山区,只能步行到达,交通极为不便。单程步行需要3个半小时以上,而且多是灌木丛生的斜坡,加之积雪和薄冰,道路十分崎岖和湿滑,为争取尽快恢复通电,我们驻扎在雪山上。

白天,我们在铁塔和银线之间抗击冰雪,抢进度、赶工期,在雪地里工作十几个小时。风雨淋湿了厚厚的工作服,坚持着继续干;大雪挡住了视线,扯着喉咙相互提醒;寒冷冻僵了手脚,拍打几下接着干。

夜晚,我们在帐篷里,裹着睡袋,给家中年迈的父母报个平安,给独自过节的妻子说声抱歉,给挂念的儿女道声祝福。

漫漫雪夜,寒风凛冽,冰雪肆虐,但更有浓浓亲情在温暖我们的心灵,更有坚毅的抢险决心在融化坚冰!

水湖线经过的白山景山区属于典型的高山地貌,高低起伏,沟壑相间,连绵不断。特别是在22和23号塔之间有一道约百米的深沟,两边陡峭的山崖有近80度,十分险要。我们沿着绳索,吊下怪石嶙峋的峭壁,像消防队员高空直降般一个接一个地下到深沟,展放新导线。由于计划周密,措施得当,仅用大半天时间,水湖线又重新跨越了这道深沟。2月22日断电近一个月的水湖线终于恢复了送电。

2月17日19:00,我接到命令必须在第二天赶到500千伏张长线参加抢险大会战,但才进行3天抢修的水湖线工作必须按期完成。

怎么办?我和班委成员们紧急开会,重排抢险进度,进行人员分配。考虑到张长线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班上的70%的抢险队员赶赴张长线。

2月18日,我们按计划到达武隆车盘山,投入到100号塔的抢险工作中。

100号塔距最近的机耕道需要步行近两个小时,加之人行道路灌木丛生,大都是冰雪覆盖的陡坡。为尽快恢复通电,抓紧抢修时间,我带领抢险队员们再一次搭起帐篷,吃住在塔下。接连高强度的抢险任务和车盘山上的低温,班上60%以上的抢险队员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感冒和痢疾。大家的生理和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21日早晨,在班前会上,我对大家说:“各位,今天是大年,首先祝大家元宵节好!从上个月21号出来工作,刚好一个月,我们走过了一个圆。但是抢险工作还有最后的一周,我们一定要挺住,决不能在这抢险的最后时刻退缩。线检一班永远都要冲到最前面,做到最好!我们就是要在车盘山上包这个大汤圆!圆圆满满!”

在张长线最后的攻坚阶段,我们发扬持续作战的能力,克服寒冷、疲惫、伤痛和病患带来的影响,手挽着手地咬牙坚持,肩并着肩地抗击冰雪,心连着心地相互鼓励。在抢险最后3天里,我们只休息了不到10小时。

27日早晨不到7:00,我们一直工作到28日的凌晨3:00,在帐篷里休息了2个小时,又开始继续工作。

到28日21:00,我们在车盘山公路边的汽车里只半躺了5个小时。

29日凌晨4:00,大家又赶回到100号塔处工作。

持续作战,体力极度透支。我们一个个沙哑着声音,给老婆打电话时都涨粗了脖子;一双双眼睛充满血丝,像是一张交通地图;一只只手布满冰口,取下手套就像在受酷刑;不停的咳嗽声老是从对讲机传来……看着这些,我的心里感觉像刀割一样。但他们一张张坚毅的脸给了我巨大的安慰和支撑,抗冰抢险现场有成百上千的钢铁勇士,他们除了有钢铁般的身躯,更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比钢铁还坚硬的抗冰决心!

2月29日,我们和其他抢险队伍一道,共同胜利完成了500千伏张长线的抢险大会战!

3月2日,在渝东南抢险现场摸爬滚打、爬冰卧雪已经40天的我和我的班员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天上的阳光像是在捉迷藏一样,露出了笑脸,似乎要扫去这个冬天里积聚得太多的冰雪和寒冷,还有人们心中的那份阴霾。回家的路是期待的路,回家的路是幸福的路,回家的路是胜利的路!

这个冬天,我们虽然没有回家,但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家的温暖!

这个冬天,我们虽然经历了冰雪和寒冷,但是我们的付出换来了他人的光明和温暖!

这个冬天,我们在暴风雪中,坚守住“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和使命!

这个冬天,我们一样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