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26

第26章 有一群人叫“兄弟”——黔江供电公司线路所抗雪抢险保供电先进事迹

当暴风雪刚刚来袭时,我们也许认为这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自然灾害,认为那些冒着危险爬上输电塔架的工人师傅们,只是在做着他们分内的工作。然而,黔江区随之而来的持续20多天的低温天气,在告诉着我们:这是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8年1月下旬,黔江大地、山里山外,风雪、冰冻向人们昭示着这个严冬的残酷。罕见的冰雪灾害,使黔江电网严重受损,电网覆冰严重,多处线路断线、电杆倒塌。截至2月4日,辖区内35千伏线路断线1条,严重覆冰的8条;10千伏线路倒杆断线19条次;配电变压器受损17台;380伏线路倒杆断线253条次,覆冰严重的线路共23条次。

1月28日,辖区内35千伏线路濯水镇至金洞乡路段发生故障。由于之前连日的雨雪天气致路面结冰,从黔江城区到濯水镇不足30千米的路程,抢险车竟开了整整1个半小时。车开不进山,线路所的12名“兄弟”在谢育发的带领下,背着工具和材料艰难地向山上攀去。尽管当时已是零下三四摄氏度,但当抢修人员爬到山顶时一个个不是满头大汗,而是满头冰凌。到达目的地后,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所有的线路、设备均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导线覆冰直径达10毫米以上,部分横担因导线超重而变形,电杆倾斜。更要命的是,此时的雪花发了疯似的越飘越密,刺骨的寒风也一阵比一阵刮得更猛。

在谢育发的指挥下,12名“兄弟”迅速被分为3个小组,除了对此条线路经过的所有村庄进行巡查外,一组抢险队员立即对倾斜的电杆进行加固,防止倒杆事故发生;另一组队员则对断线线路进行维修。尽管是在晚上,当附近村民看到电力工人顶风雪、冒严寒,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坚持奋战时,纷纷赶来帮忙,扛电杆、背材料、砍树枝……

第二天清晨,所有故障终于被全部清除,辖区老百姓全面恢复了供电。临别时,乡亲们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说:“你们供电公司的人硬是没得说的了,要是你们不连夜抢修,我们饭没法煮、火没法烤,特别是小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这么冷的冰雪天,你们受苦受累了,把真情洒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坎上!”

线路所值班员又接到了公司打来的报修电话:城区下坝至舟白镇的线路出现故障,舟白全镇停电。

谢育发二话没说,带着他的12名“兄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事发现场。队员孙必理好不容易爬到电杆的中部,手指不慎被电杆上的冰凌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他迅速从口袋里扯下一段绝缘胶布将伤指缠了又缠,然后向杆顶继续攀去。另一根电杆上的队员曾志贤,看到孙师傅如此卖命,竟也忘了自己的脚伤,干得更有劲了。所长谢育发,焦急地在雪地里来回奔波,时而交代队员,时而爬上电杆,时而制定最科学的抢修方案。抢修现场,12名“兄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场的老百姓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当地老百姓为他们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但谢育发代表他的“兄弟”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吃饭,“得抓紧时间抢修,赶回所里等待下一个指令,所里有方便面。”

由于灾情严重,辖区内线路故障不停地发生,线路所的值班电话铃声也是一阵接着一阵骤响。对此,谢育发按照公司抗冰抢修领导小组的安排,每天精心布置,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由于对抢修重点按轻重缓急进行划分,实行重点抢修、逐个攻克的方式,谢育发每天按时开完公司生产调度会后就会立即与队员们会合,集体奋战在抢修一线。由于辖区内森林覆盖率高,遭遇雪灾后树林损毁情况严重,被积雪压断的树枝成批成批地架在电线上。加之电网设备覆冰严重,险情更加严峻。

在前后20多天的时间里,为了争取在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点,线路所全体队员往往是接到指令后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相关区域巡查。2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在20多天的抢修日子里,他们共计巡查线路近40条(次),紧急出动抢修10次,恢复35千伏供电线路共1条、10千伏供电线路共16条,为恢复辖区供电、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在过去的这些天里,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疲惫、太多的创伤。但我认为,我们经历的,却是更多的感动、更多的震撼。这种感动和震撼,让我们由同事变成了兄弟。让我们将这些记忆好好珍藏,这是我们整个线路所,整个黔江公司的宝贵财富!”

暴风雪终有停止的那一天,黔江供电人的力量却会历久弥坚,也将会更好地践行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宗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抗雪灾保供电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谢育发和他的“兄弟”们,仍然坚守在他们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