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26179000000033

第33章 铁骨铮铮战冰雪——记巫溪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线路专责、共产党员郑永忠

2008年初的这场雪灾必将长久地留在我们所有人的记忆当中,广大的供电职工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连续作战、英勇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时代赞歌!

巫溪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线路专责郑永忠就是这个供电“铁军”中的楷模,面对这场特大雪灾,他战冰雪,斗严寒,爬冰卧雪,冒着生命危险,一直奔赴在抗冰救灾抢险的最前沿,在峡郡巫溪广袤的雪域峰峦,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足迹。他的脊背像一道山梁,他的毅力像一座挺拔的高峰,他体现了巫溪供电人的精神!

今年初,一场冰灾席卷巫溪大地,给50余万巫溪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倒杆﹑断线、跳闸,变电站失压等问题频频发生,全县电网遭受重创,各地纷纷告急。面对险情和挑战,巫溪供电公司迅速抽调精兵强将,全力投入抢险救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郑永忠肩负着现场指挥督导和调集抢险物资等重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奔赴全县近30个故障现场,白天带领职工抢修线路设备,晚上又赶回办公室汇报每天的雪灾情况和电网的运行情况,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采。

冰雪凝冻何所惧,铮铮铁骨战风雪。

阴历腊月二十六晚上,通城乡西安村10千伏龙通线路发生故障。

第二天5:00,郑永忠带领5名职工赶赴西安村。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山路被封。当载着抢修器具的车辆行驶到距离故障区5千米处的岔路口时,由于山区公路崎岖狭窄,大雪融化后成了烂泥路,车辆难以通行。大家焦急万分,一筹莫展。郑永忠站在齐膝的雪地上,发动大家卸下工具设备和线圈,在陡峭泥泞的山间小路上艰难行进。

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雪花融化后和汗水一起模糊着他们的双眼,雪水和泥浆灌满了鞋子,沉重的物资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

他们蹒跚行走了4个多小时才抵达事发地点。当他们卸下物资时,全身累得像一摊泥,汗水湿透了棉袄,裤腿沾满了泥浆,然而他们来不及休息,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故障抢修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施工,终于恢复了供电。他们咽下几口面包,又开始一溜一滑地行进在泥泞小道上。

腊月二十八早晨天刚亮,郑永忠接到宁厂万古乡10千伏凌胜线出现故障的消息,他立即带着抢修小队赶往故障地点。一行人在车上吃着烧饼伴矿泉水,顶着刺骨的寒风,整整施工了14小时终于使线路恢复正常,此时已是凌晨2:00,一路颠簸劳顿,直到凌晨5:00才返回县城。

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为此,妻子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团年饭。然而,他却奋战在新城供电片区的故障现场。

正月初一6:00,他的手机急促地响起,中岗乡榆树村的变压器在腊月三十晚上出现故障,70多户村民在黑夜中度过除夕夜。“无论如何也让村民在新年第一天用上电。”于是,郑永忠带领抢修人员,驱车奔往榆树村。15:30,新换上的变压器安装完毕。村民们万分感激,纷纷请他们到家里做客,他们却一一谢绝,硬是忍饥受冻,两个小时后才来到尖山供电所一职工家中吃中午饭。

这时又接到公司领导的电话:县城中心变电站设备出现故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电力告急,故障就是命令,郑永忠一行又火速赶到县城35千伏龙台变电站。从撤换设备开始到恢复供电,从初一下午一直忙到初二凌晨,通宵达旦。他始终坚守在现场,一边指挥,一边亲手操作。由于疲劳过度,加上连日忍饥挨饿,他的胃病发作,但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日夜奔忙着。

郑永忠在处理好现有故障的同时,又对老旧设备和重要用户进行巡视检查,做到及时排除隐患,防范于未然。他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6小时以上,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方便面,手脚经常冻得失去知觉……他的行动使抢修队员们备受鼓舞,他的精神受到公司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

面对这些赞誉,曾荣获“户户通电”“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称号的郑永忠却总是这样说:“作为现场抢险工作的带头人,更要积极行动,冲锋在前,起党员的表率作用,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这朴实的语言正体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心声,这正是巫溪供电人的精神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