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定要记住,你发脾气的时候,也会引起他人的脾气。发脾气是需要冒一定风险的,因为你的脾气会造成你和他人之间的间隙。发脾气的坏处在于它会毁掉你们的友情和怜惜,而友情和怜惜是能够约束你的脾气的。愤怒和偏见都会导致对公正和怜悯的错误判断,而温和和理性的心态却可以约束自己的脾气。
这些关于愤怒的戒条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和个人有关,原因在于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很严重很实在的问题。严重的矛盾冲突以及有组织有纪律的矛盾冲突都是源于这种愤怒的心理状态。你怎样看待普通民众,或者你怎样看待工作上的人际关系,这一点从你怎样处理自己的事情上可以看出来。愤怒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家。不过把这种情绪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适当的发泄也是有益处的。至于怎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那就需要我们保持友善和理性的态度,并时刻警惕起来,然后才能相安无事。斯达登教授提议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小本子把发脾气的经过都记录下来,并且详细地记下每次发脾气的原因和真相,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看,那时候你肯定会感到惭愧,或者觉得自己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发脾气,简直太可笑了,那么在往后的日子里,你发脾气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少,并且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虽然记下这些事情会比较麻烦,但你会发现,这种约束脾气的办法一般都很管用。
发脾气往往要消耗很多精力,这一点和恐惧心理截然不同,原因在于恐惧心理往往进行得极为缓慢,在恐惧情绪还没有发泄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愤怒却是突如其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的。虽然平息愤怒也用不了多久,然而,短暂的愤怒在反复思虑之后,就可以转变成为一种郁积已久的怨恨。怨恨就是在发完脾气之后留下的痕迹,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就像封建社会的思想那样根深蒂固。偏见就是一种变相的愤怒,一旦愤怒的情绪传播开来,就会引发社会的动乱。人类应该学会去接受他人的意见,而不是引发愤怒情绪传播的危险。每个人如果都能在处理个人事情的时候控制好自己的脾气,那么就不会头脑发热,冲动地去参与某些人组织的暴乱,暴乱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一些凡夫俗子平常惯于放任自流造成的。
都是情结惹的祸
情结是一种复杂的病态的心理,这种心理足以造成一场灾难。使用“情结”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心理非常准确。我们所说的情结,无论病得是否严重,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倾向于情感状态的。就算病得很轻,也有可能影响到人们舒适的精神状态。而那些病入膏肓的心理情结呢,如果影响到了人们获取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就会毁掉人的一生。
所有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如果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心理远远超出了事物本身带来的危险,那么我们就变成了这种恐惧心理的奴隶,这种心理破坏了我们的观念,打乱了我们的心绪,那么这种恐惧心理就称为恐惧情结。失去理性的极度恐惧的情结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每当我们行走在木架上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害怕,然而,真正走过以后,又会变得特别平静,再也不用害怕,那么这种恐惧心理就不包括恐惧情结。如果我们对封闭的空间和荒芜一人的旷野产生了恐惧心理,并且整个一生都在想方设法避免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们的行为举止就受到了恐惧心理的严重影响。如果我们不敢离乡背井,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很多自由自在生活的机会,这种恐惧心理基本上就接近于恐惧情结了。忧心忡忡的人的小心谨慎其实只是多此一举。如果某个人担心被传染某种疾病,就要费心劳神地去检查所有的事物,还去吃各种各样的药物,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要赖在床上不起床,那么就可以说,他的行为举止不正常,对于健康问题多少有一些恐惧情结。
以上各种情况都是关于个人情结的,这种情结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矛盾。一方面,我想怎么做,或者我明白该怎么做;但另一方面,因为恐惧心理或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我只能身不由己地去做,这两个方面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使我不得自由。如果我的内心很矛盾,而且这种矛盾特别突出,特别危险,那就会造成灾难。如果这种情况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危及他人,并与他人产生矛盾,那就造成一场精神的灾难。
对社会产生的情结是所有情结中影响力最大的,说得简单一点,即反社会情结。如果我有疑神疑鬼的情结,就会觉得别人都把我当成仇人,从别人的神情、语言、态度方面去搜寻仇恨的蛛丝马迹,这样一来,我就生活在一个变态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了。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因而在仇视情结方面也会有不一样的体现。如果我疑神疑鬼,缩头缩尾,那么我就不愿意和身边的人打交道;如果我对女性有偏见,那么我就会变成一个女性仇视者;如果我易于焦虑,我就是一个喜欢吵架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的人。那么,我就会慢慢地养成一种带有反抗性的仇视情结,或者,我会变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最可能造成灾难的是反社会的情结,特别是在我们和身边亲近的人关系发生异常的时候。例如,母子关系,父女关系,夫妻关系,人一生中的成功和失败的关系,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高低的关系,这些都很可能是萌生灾难的土壤。原因在于这些关系互相之间都需要恰当的调和,如果其中任何一种关系发生异常,那就会危及其他各种关系的正常发展。人们互相之间的矛盾会给精神带来痛苦,而情结就是酿成矛盾和痛苦的罪魁祸首,社会因素只是造成痛苦的导火线罢了。
假如我们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结,无论是我们自身产生的矛盾,还是同他人产生了矛盾,即使是很严重的矛盾,也可以逐渐地解决这种矛盾。那么,在很多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都能保持温和的心态,应对自如。由自身性格产生的矛盾比任何外界带来的矛盾更为严重。好像只有夫妇关系不协调、亲子关系不好、个人在事业上的不如意、郁闷、畏首畏尾、孤独难耐等会造成痛苦,然而真正使人们痛苦的原因是自身性格和社会现实的矛盾。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们在进行很多重要行动的时候发挥失常,从而造成心灵的痛苦。
培养坚韧不拔的心志
坚韧的心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精力、恒心和动向。只有精力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在大人愤怒的时候,他们都是精力旺盛的。恒心比精力更重要,因为恒心可以让人持续不懈地做一件事情,但这种恒心并不仅仅是固执,固执只是倔强,而非坚韧的心志。
持续地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人是不会畏惧任何困难的,这不是冥顽不灵,尽管冥顽不灵的人看起来也有一些坚韧不拔。坚定指的是用理性而不是盲目的态度去做一个清醒的决定。人要是太过于顽固,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独裁者。
恒心就是要在现有的工作中安分守己、踏踏实实、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地干下去,并运用好的办法,一步一步地达成目的,而且所有的力量都要合理地利用起来,既不能任意妄为,也不能懒懒散散,更不能徒劳无功。想要获得这种心志,首先一定要养成好习惯,在思想、行为和感受等方面都必须时刻保持既准确又迅速的工作状态,就像一群受过严格训练的员工在接受主管的安排。
动向就是有一个明明白白正正当当的目标,这并非意味着目标绝对是好的,因为好的目标也可能变坏,人的能力既可以用来进行破坏,也可以用来进行建设,既可以变得毫无意义,也可以用来实现伟大的目的。
人的全部人格并不是用心志来衡量的,还必须考察其动机的善恶,但一个动机又是由另一个动机决定的。人的情感是冲动的源泉,你感觉到了什么,你就会重点关注什么,而你关注什么,这取决于你潜意识中的情感和选择。
坚定地工作,这并不仅仅是指用坚定的意志去工作,而是指在坚定地工作的同时,还需要用到管理方面的知识。
尽力而为当然是指事情不容易办好,要是我们总是拈轻怕重,那么我们的意志就变得不堪一击,心灵和人格的力量也会逐渐衰退。
意志是有选择性的,积极的人往往会去想自己该做什么,然后在各种各样的选择中做一个决定。你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但不能冥顽不灵。优柔寡断的人是很容易失去良机的,人要是有太多的顾虑,做好的决定又反复无常地变卦,任性地冲动地去尝试各种新花招,那么他的一生就将一事无成。当然,三思而后行没有错,但是反复无常却很容易挫败人的自信,因而会造成坏的影响。
做好一个决定后,却遭到他人的反对,这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什么时候应该妥协,什么时候应该顺服,什么时候应该坚持自己的意见,毫不退缩,这些都是在双方的意志碰撞后产生的问题。长期坚韧不拔地接受各种训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很复杂的问题,登上一座高山,完成某种伟大的事业和一生的追求,如果你想达到这些目的,那么你的意志就必须接受长期刻苦的训练,并且坚守唯一一个崇高的理想。
用文字来表达意志和情感,其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也毫无乐趣,原因在于文字只适合去表达思想,意志的本质在于行动。以上各种精力、恒心和动向等,都要付诸行动,并形成固定的生活习惯,这种意志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简单的口口相传中产生的。
享受睡眠
如果我们可以和那个来自苏格兰的牧童一样懵懂无知,竟然不理解一夜酣睡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每天晚上按时靠在枕头上睡觉,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如果所有人都过这样的生活,那就没有必要去研究关于睡眠的艺术了。当我们睡着的时候,尽管不清楚睡着的人为什么还会眨眼睛,然而,当你醒来以后,就能感觉到自己睡得怎么样,就是怎样睡觉更舒适。如果你想衡量自己到底睡得好不好,那么你最好是在醒来以后,感觉一下自己是否足够清醒,疲惫和头疼的感觉是否已经彻底消失。当你睡着的时候,身体自然可以恢复到精力旺盛的状态,醒来以后马上就能感觉到精神矍铄。
然而,如果你得了神经衰弱方面的疾病,那么你就无法安睡。尽管整个身体都可以得到休息,但是,睡眠最大的好处是为了让每天劳累的神经体系可以解除疲倦。你要是在睡觉之前喝了一杯多余的咖啡,那么你将兴奋得睡不着觉。同样,高兴、激动和伤心都会让你失眠。睡眠是否规律,这是与人自身的神经特点、生活习惯、年龄及职业有密切联系的,然而,不管一个人一辈子都从事过哪些职业,他的生活起居必须要遵循一个固定的规律。
以下是普通人可以用到的五条睡眠指南。
第一条,人生中一件很重要而绝不能轻视的事情就是睡眠,所以不要轻易吵醒孩童,他们没有睡醒,是因为他们的确需要睡那么长时间。闹钟只是用来叫醒那些已经睡够的人,假如用闹钟来影响人的睡眠时间,那么闹钟的存在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第二条,尽量睡久一点,那么就可以防止身体过早疲劳。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很累,却又睡不着,很饿,却又不想吃东西。人会因为受伤或者生病而痛苦不堪,从而可以睡得很深,就像小孩在大哭一场之后就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但凡事不可过度,过犹不及。假如我们打算去做一件既烦琐又沉重的事情,那么首先就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睡眠可以防止疲劳过度,这比在疲劳过度之后再用睡眠来弥补要好得多。原因在于这样的做法不至于使人元气大伤。如果你睡不好,能坐下来好好休息,对身体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第三条,尽量养成适合自己规律性的睡眠习惯,但也要保持适当的弹性。好比你习惯了工作,要是突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你难免会感到不安。规律性的睡眠习惯对小孩而言是很有必要的。无知的父母让又困又累的孩子在晚上继续嬉戏玩乐,这是犯法的事情。
第四条,要学会习惯性地自我约束。让孩子养成规律性的睡眠习惯,而不是让他被迫去睡觉。时睡时醒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这样很难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因此要做好防止意外的准备。不要用太过明亮的光线照着眼睛,要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睡觉,让眼睛和心情都放轻松,抛开各种杂念,相信自己可以安然入睡,那么你才能真正睡个好觉。强迫性睡眠是行不通的,越是强迫自己,就越睡不着。
第五条,以上各种关于睡眠的规律,都是从一般人的角度出发的,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条无所不能的规律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对于睡眠规律而言也是这样。然而,既然很多人都能穿上工厂早就制造出来的衣服,那么,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睡眠规律也是会起作用的。只有极少数人不一样,他们也只能想办法来将就大多数人。
从睡眠规律出发,引申到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有关小孩的睡眠规律很肯定的一点是,四岁的小孩一天大约要睡12小时到14小时;九岁的小孩一天大约要睡11小时到12小时;九岁以上的小孩每天只需要睡8小时到10小时。某些人需要睡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体力,而另一些人只需要熟睡就足够了。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些失眠的人最好不要因为失眠而心烦意乱,其实他们在平静的清醒的时候,也可以用来补充睡眠。静静地休息,这比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比如读书,能更好地补充睡眠,如果读书可以帮助人更快地进入梦乡,那么睡觉之前看看书也是再好不过了。
有时候,一个人真的患上了失眠症,并不是因为心烦意乱,这种失眠症的情况特别复杂,大家对此各有各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睡眠的习惯对人体有害,并建议大家睡得越少越好;还有一些人睡的时间太长了,就像一个人吃得太饱一样,会对人体产生坏影响。然而,人类天生就会利用睡眠来恢复体力,因此,健康与否只是源于自然的支配。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夜生活和别的各种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以至于睡眠时间越来越少。要看一个人是否拥有充分的睡眠时间,那就要他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表现得很活跃,下班后是否还有多余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