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维·尼基季奇姗姗来迟。于是民事执行吏走进陪审员议事室里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开始点名。除了两个人以外,其余的都到了。
“诸位先生,现在请出庭。”民事执行吏指了指门口说。
大家纷纷起身,互相谦让着从走廊来到法庭。陪审员们一坐好,民事执行吏就走到法庭中央,仿佛要威吓在场的人似的,放开嗓门吼道:“开庭!”
全体起立。法官们次第走到台上,领头的是庭长,其次是脸色阴沉、戴着金边眼镜的法官,此刻他的脸色更加阴沉,因为他在出庭前遇到在当见习法官的内弟,内弟告诉他说,他刚才到过姐姐那里,姐姐向他宣布家里不开饭。最后上去的法官就是那个总爱迟到的马特维·尼基季奇。这个法官患有胃炎,遵照医嘱今天早晨起开始采用新的疗法,因此今天在家里耽误得比平时更久。眼前他就正在专注地占卜:要是从办公室到法庭扶手椅座位的步数可以被三整除,那么新的疗法定能治好他的胃炎,要是有余数,就治不好。正常走下来本是二十六步,但他把最后一步缩小,这样就正好走了二十七步。
名师导读
在庄严的法庭上,这位法官不去关心案情,却用迷信的方式占卜自己的胃病。这一细节是对法官绝妙的讽刺。【细节描写】
书记官坐在台上的另一角,已把可能需要宣读的文件准备好。这时候他在看一篇被查禁的文章,他昨天才把它弄到手。
三个被告被两个宪兵带上来了。先是一个红棕色头发、脸上有雀斑的男人,然后是一个女人,第三个是玛丝洛娃。
庭长等着被告坐好。玛丝洛娃才坐下来,他就扭头和书记官说话,并请司祭带陪审员们宣誓。宣誓完毕,庭长让陪审员们推选一名首席陪审员。陪审员们纷纷起立,挤在一起走进议事室。有人提议请那位相貌堂堂的绅士当首席陪审员,大家立刻赞同。他们回到法庭。当选的首席陪审员向庭长报告谁当选,大家又回到原位坐好。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毫不拖延,气氛庄严。这种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仪式使参加者都很满意,更加坚信他们是在参加一项严肃而重大的社会工作。聂赫留朵夫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名师导读
“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严肃而重大”等词褒词贬用,表面极尽赞美,实是极大讽刺。【用词准确】
陪审员们一坐好,庭长就向他们说明陪审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庭长讲话的时候不断改变姿势,一会儿身子支在左臂肘上,一会儿支在右臂肘上,一会儿靠在椅背上,一会儿搁在椅子的扶手上,一会儿弄齐一叠纸,一会儿摩挲裁纸刀,一会儿摸弄着铅笔。
运用排比句式,写出庭长在讲话时的各种动作,表现了他不耐烦的情绪与应付公事的心态。【排比修辞】
庭长讲话完毕,就向几个被告转过身去。庭长不胜疲劳地询问第一个被告西蒙·卡尔津金,问第二个被告叶夫菲米娅·伊万诺娃·包奇科娃时,眼睛都不瞧她,只顾查阅着面前的文件。对于庭长来说,审理案件已是家常便饭,若要加速审讯,他可以把两个案件一次审完。等庭长一问完,包奇科娃不等人家叫她坐,就立刻自动坐下。
“你叫什么名字啊?”好色的庭长特别亲切地问第三个被告,“你得站起来哟。”他发现玛丝洛娃坐着不动,和颜悦色地说。
名师导读
庭长的语言和行动与先前判若两人,此处写出了庭长的虚伪与贪恋美色。【对比修辞】
玛丝洛娃身姿矫捷地站起来,现出唯命是从的神气,挺起高耸的胸部,用她那双笑盈盈而略微斜睨的黑眼睛直盯住庭长的脸,什么也没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
“柳波芙。”她迅速地说。
聂赫留朵夫这时已戴上夹鼻眼镜,随着庭长审问,挨个儿瞧着被告。他眼睛没有离开这第三个被告的脸,想:“这不可能,她怎么会叫柳波芙呢?”他听见她的回答,心里琢磨着。
“你的教名叫什么?”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问。
“以前叫卡吉琳娜。”
“这不可能。”聂赫留朵夫嘴里仍这样自言自语,但心里已毫不怀疑,断定她就是那个他一度热恋过,真真切切热恋过的姑娘,姑妈家的养女兼侍女。当年他在情欲冲动下诱奸了她,后来又抛弃了她。此后,他再也不去想她,因为想到这事实在太痛苦了,这事使他原形毕露,表明他这个自居正派的人不仅不正派,对这个女人的行为简直是下流。
问讯完毕,被告就像盛装的贵妇人提起拖地长裙那样提了提裙子,然后坐下来,一双白净的不大的手拢在囚袍袖子里,眼睛瞅着庭长。
接着传证人,问完再带下去,又推定法医,请他出庭。然后书记官起立,宣读起诉书。他念得很响很清楚,但因为念得太快,发音不清,以致发出来的声音成了一片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令人昏昏欲睡。
几个被告中,卡尔津金颊上的肌肉不断抖动。包奇科娃挺直腰板坐在那里,镇定自若,偶尔用一只手指伸到头巾里挠挠头皮。
玛丝洛娃忽而一动不动地望着书记官,听他宣读,忽而全身抖动,似乎想进行反驳,脸涨得通红,然后又沉重地叹着气,双手换一种姿势,四下看看,又盯住书记官。
名师导读
从动作与神态方面描写了玛丝洛娃希望得到公平审判,但听到起诉书后激动而又无奈的复杂心理。【动作、神态描写】
聂赫留朵夫坐在第一排靠边的第二把高背椅上,摘下夹鼻眼镜,望着玛丝洛娃,他的内心展开了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活动。
名师伴你读
品读与赏析
这一章重点写了法庭审判的开始阶段。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中,融入了对审判者们的极大讽刺。庭长一心想着与他的情人约会,对审判工作敷衍了事。两个法官,一个想着与妻子吵架的事;另一个只关心自己的胃病。作者用生动的描写对帝俄时期的法制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学习与借鉴
1.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描写庭长讲话时,连用六个排比句,写出他的各种动作,表现了人物不耐烦的心理状态。再如写书记官宣读起诉书,“成了一片连续不断的嗡嗡声”,表现了他那种例行公事、敷衍了事的态度。
2.巧妙讽刺。作者一方面竭力渲染法庭的肃穆气氛及庭长、法官等人的威严神态,一方面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他们卑鄙龌龊的心理。两者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讽刺效果。
四
起诉书的内容如下:
“一八八×年一月十七日摩尔旅馆有一名旅客突然死亡,经查明该旅客乃库尔干二等商人费拉邦特·叶密里央诺维奇·斯梅里科夫。经第四警察分局法医验明,死亡乃因饮酒过量、心力衰竭所致。斯梅里科夫尸体当即入土掩埋。案发数日后,斯梅里科夫同乡好友商人季莫兴自彼得堡归来,获悉斯梅里科夫死亡一事,疑有人谋财害命。经法医解剖尸体,化验内脏,查明死者体内确有毒药,据此足以断定斯梅里科夫系中毒身亡。斯梅里科夫死后第二日,摩尔旅馆女茶房叶菲米雅·包奇科娃即至本地商业银行,在本人活期存款户中存入1800银卢布。被告玛丝洛娃、包奇科娃与卡尔津金在受审时均不承认犯有罪行。玛丝洛娃供称,在伊所谓‘工作’的妓院中,斯梅里科夫确曾令伊到摩尔旅馆为自己取款,伊即用商人交与之钥匙打开商人皮箱,并遵嘱取出40银卢布,未曾多取分文,此点包奇科娃和卡尔津金都能证明,因开箱、取款、锁箱之际两人均在场目睹。玛丝洛娃又供称,伊第二次到商人斯梅里科夫房间后,确曾受卡尔津金教唆,使商人饮下掺有药粉之白兰地,以为此药粉是安眠药,使商人服后熟睡,伊可及早脱身。戒指一枚确系商人斯梅里科夫所赠,因伊受到商人殴打,放声痛哭,且欲离去,该商人即以此戒指相赠。叶菲米雅·包奇科娃供称,失款一节伊毫无所知,伊从未踏进该商人房间,一切勾当均系玛丝洛娃一人所为,因此该商人如有失窃之事,定系玛丝洛娃持商人钥匙取款时谋财所致。”
玛丝洛娃听到这里,全身打了个哆嗦,张开嘴巴,回头瞧了一眼包奇科娃。
“当法庭向叶菲米雅·包奇科娃出示1800银卢布存款单并查询该存款来源时,伊供称:此乃伊同西蒙·卡尔津金二人十二年积攒所得,并准备同西蒙·卡尔津金结婚。又据西蒙·卡尔津金第一次受审时供称,玛丝洛娃持钥匙自妓院来旅馆,教唆伊与包奇科娃共同窃取现款,然后三人分赃。”
玛丝洛娃听到这里身子又哆嗦了一下,甚至跳起来,涨红了脸,嘴里嘀咕着什么,但被民事执行吏制止了。
“最后卡尔津金还供认,伊曾将药粉交给玛丝洛娃,使该商人安眠;但于第二次审讯时又推翻前供,声称并未参与谋财案件,亦未曾将药粉交与玛丝洛娃,而将全部罪责推到玛丝洛娃一人身上。至于包奇科娃在银行存款一节,伊同包奇科娃供词相同,声称系伊二人十二年来在旅馆听差所得之小费。”
接着,起诉书列举被告对质记录、证人供词、法院鉴定人意见等等。
起诉书结尾如下:
“综上所述,包尔基村农民西蒙·彼得罗夫·卡尔津金,年三十三岁,小市民叶菲米雅·伊凡诺娃·包奇科娃,年四十三岁,小市民叶卡吉琳娜·米哈依洛娃·玛丝洛娃,年二十七岁,被控于一八八×年一月十七日经过预谋,窃取商人斯梅里科夫现款和戒指一枚,共值二千五百银卢布,并谋财害命,以毒酒灌醉斯梅里科夫,致伊死亡。”
书记官念完长篇起诉书后,大家都轻松地舒了一口气,愉快地感觉到审讯就要开始,一切都会水落石出,正义就可得到伸张。只有聂赫留朵夫一人没有这样的感觉。他想到十年前他所认识的天真无邪的女孩玛丝洛娃竟会犯下这样的罪行,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等到起诉书念完,庭长同两个法官商量了一番,然后转身对卡尔津金说话,脸上的神情分明表示:这下子我们就会把全部案情弄个水落石出了。但当庭长询问西蒙·卡尔津金与叶菲米雅·包奇科娃时,他们都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
“叶卡吉琳娜·玛丝洛娃,”庭长转身对第三个被告说,“你承认自己犯了罪吗?”
“我什么罪也没有,”她急速地说,“和原先说的一样:我没有拿过,没有拿过,什么也没有拿过,戒指是他给我的……至于给商人斯梅里科夫喝酒,这事我承认。不过人家告诉我那是安眠药,吃了没有关系,我也就相信了。我没有想到他会死,我也没有存心要害他。我可以当着上帝的面起誓,我没有这个念头。”
“这么说,你不承认犯有盗窃商人斯梅里科夫现款和戒指的罪行,”庭长说,“可是你承认给他喝过毒酒,是吗?”
“承认是承认,不过我以为那是安眠药。我给他喝是为了让他睡觉。我没想害死他,从没有这个念头。”玛丝洛娃怯生生地向四下乱看,目光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停了一瞬。“难道被她认出来了?”聂赫留朵夫心惊胆战地想,觉得血往脸上直涌。可是玛丝洛娃并没有认出他。
“那么,你为什么要给他喝呢?”庭长问。
“他一直不肯放我走。”她沉默了一下,说,“我被他折腾得筋疲力尽。我走到走廊里,把情况说给西蒙·卡尔津金听。卡尔津金让我给他吃点安眠药,这样就可以脱身了。他就给了我一个小纸包。我走进房间,拿起桌上一瓶上等白兰地,倒了两杯,一杯自己喝,一杯给他喝。我把药粉撒在他的杯子里。我要是知道那是毒药,还会给他喝吗?”
“你没有别的什么话要说吗?”
“没了。”玛丝洛娃叹了口气,坐下来。
随后庭长宣布审讯暂停十分钟。陪审员、律师、证人随着法官们纷纷站起来,大家高兴地感到一个重要案件已审完了一部分,开始走动。聂赫留朵夫走进陪审员议事室,在窗前坐下来。
名师伴你读
品读与赏析
这一章主要借助起诉书的形式,介绍了玛丝洛娃一案的始末。
这种形式使得叙事要言不繁,避免了不必要的枝节。通过起诉书的陈述,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案件极有可能是包奇科娃为谋财害命,诱骗玛丝洛娃下药,而庭长对玛丝洛娃的询问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事实是否如玛丝洛娃所说,她是否能无罪释放?谜底还有待下面揭开。
学习与借鉴
1.独特的叙述形式。作者并没有按一般叙事的方法,从头到尾地交代案件的经过,而是先用起诉书的形式概述案件,然后再用对话的形式,借玛丝洛娃之口,丰富案件细节。两者相互补充,把整个案件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叙述方式紧紧围绕法庭审判进行,使小说详略得当,内容紧凑,真假并存。
2.运用多种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如“哆嗦了一下,甚至跳起来,涨红了脸,嘴里嘀咕着什么”一句通过动作与神态描写,写出她被冤枉的痛苦。“她急速地说”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玛丝洛娃坚信自己无罪,急于申辩的心理。“玛丝洛娃怯生生地向四下乱看”则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她被人诱骗,错把毒药当安眠药给受害人喝的慌乱心情。
五
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的交往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