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26312400000039

第39章 语用原则与策略(5)

五、把自己当第三者

用代名词指称自己,这样做也有各种隐含意义。这种运用非常普遍。

钱钟书《管锥编:太平广记卷三》介绍了一些这样的用法:……讥卑谄之自称,如“渺渺小学生”、“何罪生”之类,不知其冥契神仙家法也。

《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五》:……而“人”又可自指,语气责怨。如《诗?庸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夏父曰:“以来!人未足!”,《解诂》:“以彼物来置我前,‘人’,夏父自谓也”;辛弃疾《眼儿眉?妓》:“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玉簪记》第二一折陈妙常久待而恚,潘必正来,陈不睬,潘问:“为甚事泪双流?心中暗愁!”陈答:“愁什么!把人丢下就是!”;《西游记》第二三回沙僧曰:“二哥,你便在他家做个女婿罢!”八戒答:“兄弟,不要栽人!”———诸“人”胥自道也。今口语称人有曰“咱们”,与小儿语尤多,称己有曰“人家”,愤慨时更然。 如今,称自己为“人”、“人家”仍然常见。“你别冤枉人了!”、“你心目中哪有人家哟!”、“你就只会欺负人!”,隐含着对对方愤恨、责怨的情绪。

1949年以前,自称为“小的”说法很普遍,“小的不敢……”“小的不敢瞎说。”隐含着自轻与自贱。

做妈妈的常这样对婴儿说:“宝宝不哭,妈妈不好,宝宝饿坏了,妈妈喂喂宝宝……”工厂的老师傅错怪了自己的徒弟,向徒弟道歉时,常这样说:“师傅错怪了你了。……”这样做好处是,又向徒弟承认了错误,又不太丢自己的老面子,是一种让双方都过得去的自我揶揄。

“兄弟领教了。”这个说法里,“兄弟”就是指说话人自己。为什么?客气、谦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事情变得更客观。我不是说的我,我说的是另一个“兄弟”。

六、借第三者之口说出自己的意思

这一种策略,语用隐含的意思,较为丰富。说话人的心态之一是:为了表明话语所传信息的客观性。好比说:你瞧,这不仅仅是我(说话人)的意思,也是别人,甚至是群众的意见。事实上可能仅仅是自己的意思。如乙对甲说:大家都说这个人不好惹,难缠。

说话人心态之二是:在大体上同意第三者的话,但怕有不准确的地方,说话人将来可以逃脱责任。如果第三者的话是消极内容,不好的事,这就埋下了将来不负责任的伏笔,如乙对甲说:“据小王说,他有过那种事儿”;如果第三者的话是积极内容,好事儿,即使夸大其好,也是原说话人的责任,不是引用人(当时的说话人)的浮夸,如乙对甲说:“他们说这个孩子考上了清华。”

七、多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伴随

汉语文化里确有礼貌策略,且有它鲜明的特点,那便是:许多其他的言语行为,如同意、邀请、表扬、赞许、批评、反驳、谩骂、揭露、讽刺、挖苦等等,都要由礼貌策略去伴随。有些言语行为,如同意、邀请、表扬、赞许等等,天生地与礼貌策略相近或一致时,这两种言语行为显不出矛盾,可是当两种言语行为相去甚远时,那伴随的礼貌策略就显得特别高雅与得体。混合着的两种言语行为相互牵制,使主要言语行为,如批评、反驳、谩骂、揭露、讨价还价等等,受到缓冲,于是显得含蓄、婉转。这可能是中国人的中庸哲学起了作用,这是独特的汉语文化心理起了作用。

语境:刘仲容作为李宗仁的参加解决西安事变的代表,后来受****之邀,到延安参观,******与其会见。

刘:(鼓起勇气)很不容易到延安,希望能到各处走走,盼毛先生准允。

毛:(不假思索)客人有所求,主人焉有不从之理?

(《名人传记》,1994—7)

******表示了间接同意,是一种礼貌表达方式:只说主人对客人的态度应该如何,自己同意则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是同意与礼貌伴随,天生地相近。

语境:1917年李柱丞在日本教师藤原茂岛家中作客晚餐,端上来的菜咸得难以下咽。

藤:(笑)你要多吃点,回到你们支那哪有这么多的精盐吃呀!

李:先生长在岛国,知不知道中国的海岸是世界上最长的,盐场也是最多的?只是目前生产有待发展,到时,如先生关照,我请先生免费吃三年,盐放得比今天多三倍,如何?(说完站起离开)

(古野:“记著名爱国实业家李烛尘”,1994)

李烛尘并没有对日本人痛加斥责,而是既讽刺了日本人的井底之蛙似的无知(“先生长在岛国”),又揭露了小人之举(“盐放得比今天多三倍”),保持住了自己的尊严。批评时也守住了礼貌策略:婉转的批评,论述式的反驳,显得批评者特别地有涵养了。这种情况下,是批评与礼貌伴随。

语境:1916年秋,李柱丞在日本与田泽恭川讨论《源氏物语》。

李:(从容)……像第一回“桐壶”就是我国唐代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子。而第四回的“夕颜”,同样出自白居易的《闻夜砧》。类似极多。

田:(圆睁怪眼)你以为是抄袭之作?

李:哪里,我只是认为樱花兼有梅花香。

揭露别人的短处也不忘记守住礼貌。“樱花兼有梅花香”就比整个儿抄袭后退了一大步,但听得出,那意思还是揭露某人有抄袭行为。这是揭露与礼貌伴随。

语境:1957年,******受赫鲁晓夫之邀访问前苏联,后者大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批评其不当。

赫:(瞪着牛一样的眼睛)你不能这样跟我说话,我出身于工人阶级,而你出身却是资本家。

周:(脸色严肃)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你出身工人阶级,我出身资本家,但是,你我有共同的地方,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周的回答既有礼貌,又揭露了对方是叛徒。这是揭露与礼貌伴随。

也是颇为巧妙而严肃的礼貌策略的运用。

语境:姜文没有到会领取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后来有个新闻发布会。

记者:你拒绝到会领奖,是否你不在乎这个奖?

姜文:这奖是观众给的吧?我在乎。观众太重要、太伟大了。我只是对专家奖无所谓。我演了9部电影,1部电视剧,从没得过专家奖。人家专家水平高,普通观众喜欢专家也喜欢那就透着不一样了。我很庆幸我没有得专家奖。

(王晓明,《广东电视周报》,1996年3月6日)

姜文把调侃行为(人家专家水平高……)———如果不是挖苦的话———和礼貌结合起来了。但是,说话人绝不是肯定专家奖,因为后面的“我很庆幸我没有得专家奖”可以作为凭证。下面是否定与礼貌伴随的例子:记者:在众多女演员中,你为何偏偏选中了宁静作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女主角?是否“别有用心”?

姜文:宁静是百里挑一的。在确定她为“米兰”时,我征求了他们(手指向身边的“小姜文”夏雨和“小小姜文”———11岁的韩冬)的意见(众记者大笑)。他们心目中的女孩就是这样的:丰满而性感、眼睛很迷人。宁静是画画出身的,她的眼神能定得住,不像许多女明星那样发飘。她的歌也唱得挺好,她是我惟一崇拜的歌星。

(王晓明,《广东电视周报》,1996年3月6日)

记者说姜文选中宁静是“别有用心”,姜的否定词中没有“不”,他只是陈述了一大段选中她的过程与理由,这就有礼貌地事实上否定了记者的断言。

那么,汉语文化里有没有单独的礼貌策略的运用呢?当然有。例如:黄永玉为金光涛的《锦瑟》(李义山名作)题诗,诗后有段跋语,点出了书家赠送诗轴的主旨,此后,跋语竟然如此结尾:“湘西老刁民黄永玉书壬申”“老刁民”纯属以自贱来执行谦虚、礼貌的言语行为。

八、运用权威

礼貌是策略,不礼貌未曾不可以为策略。重要的是要符合权势身份、看准了对方比自己在权威或地位方面要低。运用———不一定是“耍”———权威破坏了礼貌策略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用足了权威也可以使说话更有效果,达到说话目的。至于这是否符合文明礼貌或者道德规范,还可以和社会学家商量,但语用学者在这里做的事只能是尽描写语言事实之职。而且,运用权威策略不一定非骂人不可,不骂人也可以运权用威。

语境:1948年3月宜川瓦子街战役,战斗正酣。

彭德怀:(在电话上)……要他们沿宜洛公路往东打!

刘懋功:哪个“沿”字?哪个“沿”字?哪个“沿”字?彭:三点水“沿”。

刘(仍不懂):……

彭:饭桶,连沿着公路的沿都不懂,长脑壳光是吃饭的?

(刘懋功,1994)

战斗中这样的时候(情势与气氛紧张),在打战的战场上(流血与要命),不容多说,说话人是总指挥,面对如此这般的下级(知识太差),这样的严厉批评(“饭桶、长脑壳光是吃饭的”)是适当的运用权威策略。

很可能对此产生的怀疑是:什么“运用权威”,这也能成为一个语用策略?这是不是策略的泛化?

如果否认运用权威是策略,那就等于否认了下列言语事件的合理性与普遍性:

教师批评学生的用语;上级责问下级的口气;经理吩咐职员的用词;军官命令士兵的言辞;老子教训儿子的言语。

只要运用得是时候、是地方、合身份,运用权威的说话过程也可以是得体的言语行为。

下面是运用权威的极端例子:

语境:1928年,张作霖与同僚商量除掉张敬宇(张绍曾)的事。

机要秘书:(推门)大帅,有要事禀报!张公馆内有自备电台。

张作霖:(发火)妈拉巴子,前方弄得老子焦头烂额,这家伙又在背后捣我脊梁骨,我非严办他不可。(骂骂咧咧)

刑世廉:……除掉他怕引起非议。

张作霖:(大怒)妈拉巴子,李守常影响那么大,我已重办了他,天王老子、洋人我都不怕,还怕他个鸟张敬宇不成!

(“张绍曾之死”,《名人传记》,1994—7)

张作霖口吐脏言、发火乃至大怒,未尝不是一种策略:他要他手下的人服从,必以权威相慑,他手下的人也惯于接受这样的威严,这能帮助达到他的说话目的。至于说话人办的事情(言后之果)对不对,是否经得起考察,那须事实来鉴定,这已经超出语用学研究的范围了。

九、回避策略

为了某种目的和某种原因而答非所问便是回避策略。这里所谓的“某种目的”,便是言外信息的传达。“某种原因”是指可能引起痛苦的、引起麻烦与不便的原因。

问:您现在已经是新时期文学史上的“大腕”级人物,对自己还有什么要求?有没有想过诺贝尔文学奖?

张炜答:那个大奖举世瞩目。不过那个奖大致还是一个西方奖。东方人想多了,仰望久了,脖子会发酸。西方人很难懂得东方,尤其很难理解汉文学。我不过是个勤勤恳恳耕作的人,像个田园上的劳动者。“大腕”、奖,都是场面上的东西,它们在品质上与劳动的精神是对立的。我已经努力地、全力以赴地写了20年。如果再写20年,我相信会写得比现在好。

(《问答录精选》,山东友谊书社出版)

到底“有没有想过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回答。说“想”,得不上怎么办?已经有人举出过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偏见的种种事实。说“不想”,也没有必要,而且自己和别人都很难相信。为了让别人相信“不想”是有道理的,又得费许多口舌,不如不说。最好是回避“想不想”而只谈对这个奖的看法,便化被动为主动了。

回避性应答中,有一种貌合而神离的答非所问,显得非常自然,有助于答话人逃避外交的、人际的、情理的、法律的、事实的、隐私的种种困难、尴尬与不便。有人介绍(骆峰,1995)回避的办法是:以同音代替、多义歧解、取消话语含意、添加话语含意、以点代面曲解话题和套用现成话有意岔题。

以同音字制造的回避。如“您是作家?”———“对,我是‘坐家’。”如果答话人是作家,则以此实施谦虚策略或自我调侃策略;如果答话人不是作家,则以此回答蒙混过关,让别人弄不清楚他到底是不是作家,以保一时之虚荣也未曾可知。“您是教授?”———“对,我是‘越教越瘦’。”这种答话一多半是承认身份,但加一点自我调侃。“你有何特长?”———“我‘头发特长’。”很可能自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特长,答话人用这个办法回避,也是一法。

利用多义歧解。“你多大年纪?成家了没有?”———“我成得了什么学者专家?”“成家”是可以产生歧义的:成为专家与建立一个家庭(结婚)。曲解成听话人所不愿意接受的那一个意义,便是回避。

取消话语含意。有意不去理会对方的话语含意,就字面意义对答。某人在车上碰撞了某小姐,某小姐斥责:“什么毛病?”某人诚恳答曰:“小姐,对不起,我这种病好像叫美尼尔氏综合征,容易发生晕眩,出现站立不稳,举止失控的情况。今天这一犯晕就连累了您,真不好意思。”这一例里,取消原来发话人“毛病”的本身含意,曲解地发挥出“美尼尔氏综合症”。

以点代面,曲解话题。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西方记者问周总理:“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总理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共有18元8角8分。”这是指当时银行所有的人民币面额总和。这个回答执行了好些功能:保密、回敬记者的不恭、得体地拒绝与保了记者的面子。

套用现成话,有意岔题。现成话有成语、惯用语、俗语以及各种各样为人们所熟知的流行语,是用来岔题的好素材。如:

甲:三大直辖市,为什么世乒赛要选在天津举办呢?

乙:“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所以只好由天津人来办了。

十、表面一致而事实否定

无论内心是同意或是反对,肯定或是否定,接受或拒绝,在说话的时候都以与对方一致的姿态出现,先做出与对方保持一致的姿态,再进行事实上的否定。这便是表面一致事实上的否定。这也是汉语文化的独特之处。这也是由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决定的。当然,也有不与对方保持一致的反对、否定、拒绝言语行为。

语境:欧阳山尊曾作为文化人(并非记者),四人一组,访问过朝鲜战场。

问:您当时是作为战地记者吗?

欧阳山尊:我当时是志愿军嘛。

(《中国青年报》,1990年1月5日)

“我是志愿军”的言外之意是否定了记者身份。这样否定显然是首先和对方保持一致然后再用事实否定的策略。

语境:孔子与子贡讨论如何为人。子贡曰:贫而无谄(巴结奉承),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杨伯峻译注,《论语》,中华书局,第9页)

瞧,孔子来的也就是这一套:“可也;未若……”这个模式想必就是现代汉语言语活动中的“好是好,不过……”的“祖宗”?

对方提出一个什么建议,不能接受时,往往这样说:“好是好,不过……”。“不过”之后是事实上的不一致。或者这样回答也是相同的策略:“你这个建议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有一个问题……”其后也是跟着事实上的不一致。“你这么说,用心是好的,可是……”下面是反对意见。这样的谈话方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这一策略与“多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伴随”的策略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是,这个策略的落脚点是事实上否定或反对,所以可称为“曲线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