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26312400000063

第63章 主要参考书目

说明:

1.钱钟书著作、《论语》、《庄子》与《文心雕龙》的章节段页复杂,且引用处极多,它们和引用次数也很多的《阿Q正传》与《红楼梦》英文版以文中注明的方式出现,不在此表中列出。

2.作为会话语料引用(非理论引用)的其他资料的出处,采取文中随注的办法,也不在此表中列出。

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1

程雨民,语用分析如何介入语言理解,《现代外语》第4期,1993

董学文,王葵(译),符号学美学(法:R.巴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第6期,1985

冯雪峰,鲁迅的文学道路,载《鲁迅选集》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龚千炎,8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评价,载《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韩宝育,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1987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用学,《国外语言学》第3期,1980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胡附,文炼,句子分析漫谈,《中国语文》第3期,1982

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198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金克木,历史并未过去,《读书》第2期,1995

李锡胤,讨论《美学语言学》的一封信,《现代外语》第1期,1994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载《语用研究论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廖秋忠,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探索介绍,《国外语言学》第4期,1983

刘润清,许国璋教授与英语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995

林新居,一味禅·月之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龙应台,干杯吧,托玛斯·曼,《读书》第2期,1996

吕叔湘,《汉语学习》第4期,1990

吕叔湘,语文常谈,北京:三联书店,1980

吕叔湘,封二题词,《修辞学习》第1期,1986

陆俭明,8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理论上的建树,载《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倪梁康,译,还是不译———这是个问题,《读书》第4期,1996

潘桂明,佛教禅宗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 钱冠连,一语多说300例,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钱冠连,语言冗余信息的容忍度,《现代外语》第3期,1986

钱冠连,言语假信息,《外国语》第5期,1987

钱冠连,面相身势与话语必须和谐,《外语教学》第2期,1989

钱冠连,“不合作”现象,《现代外语》第1期,1989

钱冠连,语用学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现代外语》第2期,1990

钱冠连,论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外国语》第4期,1990

钱冠连,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991

钱冠连,言语的生命意识,《现代外语》第4期,1991

钱冠连,语言符号的局限和语用学,《外语研究》第4期,1991

钱冠连,Pragmatics in China,The IPrA,Antwerp,PRAGMATICS,June1991

钱冠连,美学语言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钱冠连,论构建语用推理模式的出发点,《现代外语》第3期,1994

钱冠连,从文化共核看翻译等值论,《中国翻译》第4期,1994

钱冠连,新语用机制新在哪里?《外国语》第1期,1995

钱冠连,语言功能不完备现象,《外语学刊》第1期,1995

钱冠连,语言学家不完备现象,《外语研究》第2期,1995

钱冠连,PRAGMATICS九年首文研究,《现代外语》第3期,2000

曲卫国,也评“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993

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1996

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1993

沈家煊,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载《语用研究论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施关淦,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第6期,1991

宋玉柱,关于主谓谓语句的范围和类型,《南开学报》第5期,1987

宋玉柱,双主谓结构句和连谓式,《中国语文》第5期,1988

汪晖,关键词与文化变迁,《读书》第2期,1995

王佐良,语言之间的恩怨,《读书》第11期,1993

王宗炎,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王宗炎,中国首届语用学研讨会侧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1)

王群生等,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王东风,英译汉中含蓄意义的处理,《中国翻译》第2期,1992

韦政通,白鹿薪传一代宗,《读书》第3期,1995

文旭,中国语用学二十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四期,1999

熊学亮,单向语境推导,《现代外语》第2期,1996

许国璋,论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徐友渔,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6

徐友渔,20世纪十大哲学问题,《社会战线》,1995(5)

徐友渔,精神生成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徐盛桓,语言的冗余性,《现代外语》第1期,1984

徐盛桓,语言系统和语言变异,《现代外语》第1期,1991

徐盛桓,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现代外语》第2期,1993a

徐盛桓,论常规关系,《外国语》第6期,1993b

徐盛桓,新Grice会话含意理论和否定,《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1994

徐盛桓,论荷恩的等级关系,《外国语》第1期,1995

杨成凯,语用学理论基础研究,载《语用研究论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杨绛,杨绛作品集(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尹斌庸,多余度与文字优劣,《文字改革》第1期,1984

愈梅隐,塔禅林夏序,转载《禅门公案五百八十六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1

张亚非,关联原则及其话语解释作用,《现代外语》第4期,1992

赵叔华,谈80年代与90年代的句型研究,载《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