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26313300000027

第27章 花钱要在有能力支配的范围内——在物质上不攀不比

古人曾说“有钱难买幼时贫”,其意并不是说刻意让孩子去过贫穷困苦的生活,而是要为孩子创造俭朴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虽然现在有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培养孩子节俭的重要性,但是,也有很多家庭忽略了这一点,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尽力满足,因此很多孩子都养成了攀比、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不管您的经济条件如何,请记住,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切忌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那么到底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呢?这主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需要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消费主要包括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餐费、交通费,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情况作一个预算,并告诉孩子,除特殊情况外,给他的零花钱绝不会超过预算,这样让孩子心中有数,花钱时他就能有计划、有节制了。

老高是温州一家私企的老总,企业的年利润达9位数字,但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却和邻家女孩一样,穿着普通的运动服和运动鞋,背着普通的书包,坐公交车上学,和别人一样买早点……很多人见此都不解,认为老高不爱孩子只爱钱。其实不然,老高对女儿的爱并不比别人少,但他认为,爱孩子是不能够用花在她身上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还在女儿小时,老高就经常教育她:“要节约用每一分钱,不该花的就不乱花。买衣服不要只盯着名牌、时髦的款式,穿着得体、舒适就行;饮食要荤素搭配,能在家里吃就绝不到外面买;对家里的物品和学习用具要爱护……”

老高教育女儿要节俭,不乱花钱,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企业规模大、效益好,但富裕起来的老高并没有买名车、购豪宅,他们全家依然住在创业前就住的普通居民楼里,开的车是国产车;在公司里和员工一起吃大食堂,不搞特殊化。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老高的女儿从小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她甚至把父亲给她的有限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给了“希望工程”。

但是,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包括部分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委屈”了孩子。事实上,大街上那些经常穿着名牌运动服、经常上肯德基、小小年纪脖子上就挂着名牌手机的孩子,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虽然让孩子适当地享受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有所应。时间一长,孩子在吃、喝、玩、乐方面越来越讲究,零花钱是越要越多,如果稍不如愿,便耍脾气抗议,甚至自己从家里偷,从社会上抢。

显然,如果任由孩子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孩子是没有前途的,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

教子心经

1.去掉爱攀比的坏毛病

喜欢在物质上攀比是很多孩子都有的毛病,而造成孩子爱攀比的原因,主要是爱慕虚荣的不健康心理。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什么都要比别人强,才会有满足感。另外,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分的好胜心,也会导致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去和别人比,并一定要比别人强;否则,就会觉得有失“面子”。但是,物质上的攀比对孩子是有害的,因此,父母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认清攀比的危害性,告诉孩子如果在学习、能力等方面适当地争强,则是激励自己进步的表现,可以支持;但如果是和别人比吃、比穿,就是虚荣,而虚荣是有害的。

某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盗窃案,作案者是两位中学生,他们因为喜欢事事与同学攀比,追求物质享受,在家庭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后,便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5万元钱。然后乘火车到北京,在短短的6天内,便挥霍掉了所有的钱。这个案件中的于某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种田养家,虽然家境不好,但于某在同学中穿戴、吃、用却是最气派的一个。这一方面是于某不甘落后于人的缘故,另一方面是他的母亲觉得孩子已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因此,母亲平日里尽量满足于某的要求,对此于某也感到很满足。

但是,自从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绝大部分来自市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他们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花钱也大方。相比之下,于某显得十分寒碜,以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了。于某的心理有了不平衡感,他不甘心落后于人,见有同学穿了一双耐克鞋,便回家向母亲要钱也买一双;有的同学生日在市里有名的饭店请客,他生日的前几天,便也回家向母亲要钱,准备在另一家规格更高的饭店宴请同学……要钱的次数多了,数目也越来越大,母亲实在承受不了,便拒绝了他。于某见家里实在“榨不出油水”,便决定自己想办法解决“囊中羞涩”的问题。几经考虑后,他认为“偷”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这种邪念的支配下,他开始偷同学的钱,得手之后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他伙同另一少年作案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于某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在校生变成了一名罪犯呢?其主要原因是攀比心在作祟。攀比是一种不顾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虚荣的自我意识。喜欢攀比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光彩,这种人的精神是空虚的。

同时,于某事件也为广大父母敲响了警钟。追根究底,于某攀比心的迅速膨胀与家庭教育有极大关系。于母出于补偿心理,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认为自己孩子穿的、用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在这种无意识的纵容下,于某的攀比心、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一旦家庭无法满足他的欲望,犯罪更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2.养成储蓄的习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一年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苏轼储蓄的习惯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储蓄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存钱,帮助孩子学会储蓄,有计划、有节制地使用储蓄的钱。如果孩子不懂得储蓄的好处,而是把零花钱都攥在手里,就会在受到外界诱惑时,无节制地乱花钱。

美国有一本畅销全球的书《钱不是长在树上的》,这本书的作者尼尔·古德弗雷在谈到储蓄原则时说: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3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如买学习用具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来短期储蓄,为购买比较贵重的物品,如一些大型的学习工具书等;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存钱时带上孩子,使孩子理解钱只有先存进去,才能再取出来,不是随便就可以从银行取钱的,另外还可以让孩子明白存钱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当孩子明白存钱的好处后,存钱的积极性就会变高,从而乐意存钱。

3.学会挣钱、有计划地花钱

“要花钱,自己挣”是西方一些国家中学生的口号,我们的父母也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让孩子通过适当的劳动自己去挣钱。当然,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自力更生”并不是让孩子放弃学业,去一心一意挣钱,而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找机会挣钱,比如给父母拖地一次给5毛钱;帮父母整理菜园、庭院1元钱,等等。这样,孩子在体会到劳动艰辛的同时,也会珍惜用汗水换来的钱,在以后花钱的时候,就会珍惜、有节制了。

另外,父母应该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消费计划,让孩子把亲人给的零花钱加在一起,然后根据钱的数目制订一个计划。比如,用多少钱买必需的工具书;用多少钱来买一些小礼物,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生日时送给他们。通过计划,孩子就会懂得预算,懂得把钱花在最重要的地方。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孩子的各种观念也是在生活中养成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也很重要。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消费常识:如1~3岁的孩子能够认识不同的硬币和纸币;4岁能够懂得不能见什么就买什么;5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区分不同面值的钱;7岁能够看简单的假目表;8岁知道把节约下来的钱存到银行;9岁能够制订、安排一周的消费计划;10岁懂得节约的意义;11岁知道从电视中了解有关的广告;12岁懂得正确运用银行中的业务术语等。

事实上,这些美国专家为孩子制定的“标准”也比较适合中国孩子,中国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要求孩子在哪个年龄段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消费知识,这样孩子从小就能够知道挣钱不易、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够不花的钱绝不乱花等等。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莫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