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归零的智慧:禅的激情与顿悟
26315200000039

第39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1)

如果真正做到时时刻刻勤拂拭,时时刻刻走程序,时时刻刻关注现在、把握当下,禅看的是脚下,要的是当下。一朵花中见世界,一粒尘中见乾坤,那整个是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的。

花中世界

无形的棒子

我讲课爱讲笑话,那是我的事情。你们不能因为我讲笑话就放松,底线是不能松的,大家要保持参话头那种精进。我的话就是话头。

有一个笨蛋,他爸爸是个白痴,但很有钱。爸爸为儿子找了一个白痴老师,老师偷懒,第一天教“一”,儿子晚上跟他爸爸讲:爸爸,我会写“一”了。爸爸说:有出息。第二天学“二”,晚上又跟他爸爸汇报说:我会写“二”了。爸爸又夸奖说:有出息。第三天学会了写“三”。结果,第四天老师请假了,爸爸说我儿子有出息了,会写字了,你明天给万伯伯写封信。这个笨蛋学生便在屋里一道一道地画,爸爸说:你鼓捣半天怎么不出来呀?孩子说:真气死我了,姓什么不好,怎么要姓万?看看,这个学生就是你们诸位,非要一就一,二就二,老师不来就写不出来了?没有这么回事,脑子长在你们身上!

现在给大家简单讲一下韩国的佛教史。从明嘉靖年间,韩国禅教开始复兴,《商道》中林尚沃的老师金正喜是白坡禅师的弟子。进入李朝后期,韩国佛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即宗派特色减少,整个佛教界混合统一成为通佛教,通佛教以禅宗为主。白坡对韩国后世文化的影响很大,白坡的三禅说,把临济宗继承下来了。李太王光武(1902年)的时候,仍然是禅宗主持了韩国的宗教。

再看看近代韩国禅宗。原佛教的朴重彬是全罗南道灵光郡的人,他是一位农民的孩子。据说他七岁时开始对宇宙自然现象发生疑问,九岁时这种疑问又扩展至人生的万事万物,他曾请教过道士,也祈祷过山神,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最后他体会到,必须求助自己的觉悟,求道的意志因而更加执着了。二十岁时,也就是1916年一天的黎明时分,他忽然一念顿悟,以往所有的疑问都一一自解,由此而进入到大觉的境界。此时的心境是万有一体,万法同一根源,此中不生不灭、因果报应之理相应昭彰。

此时,觉悟的朴重彬以其智慧观照世界的一切,他看到了民族的存亡、传统文化的衰落,也看到了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输入所引起的深刻冲突。他以为当务之急是要进行人的精神革命,换句话说,就是要重新探索和确立新道德。于是,他便在自己的家乡及时地打出了“物质要开辟,精神要开辟”的旗帜,这是韩国的禅,很了不起的。这一切目的在于,唤醒大家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即所谓灵与肉双全的开拓。1919年他率领弟子为民众争取公德价值和奉公精神而祈祷。

中国文化的缩影

朴重彬后来成立了佛教研究会,一方面从事研究,一方面开垦荒地,模仿中国唐代的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家风,不靠外缘,自力更生。他们开垦六万余平米土地,同时制定培养人才的方法,一个是定期训练法,一个是长期训练法。定期就是打七,长时就是丛林,那就是中国的丛林制度在韩国再现。通过这个方法,他的弟子和信徒越来越多。白天他是农业部的一员,晚上跟大家共同接受以禅宗道德为基础的精神训练。这种生活方式,他们称作以真理的宗教和事实的道德为心身两全的实践方法。

1924年,正是日本统治朝鲜的时期。从原佛教的各项事业来看,新兴宗教十分重视自己的经济结构。由此看来,该教可以说是标准的新产业宗教,它以教化、教育、慈善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中教化着重于禅宗精神的修养,教育是道德人格及知识的养成,慈善则是对现实人生的救济,重振禅宗的风范。

1963年,该教团举办了开教50周年大会,宣布了今后的目标:向全世界传教。他们的口号是:真理是一个,世界是一个,人类是一个家族,世界是一个职业场所,必须开拓成为一元世界。朴重彬讲:我从小偶然对真理产生兴趣,读书时兴味索然,日夜沉浸于对这一玄妙理念的冥想之中,甚至达到饮餐俱废之境地,但丝毫不懈怠,终于感悟真理。他这种在内以宗教促进精神文明之进步,发展道学;在外促进物质文明之进步,发展科学,完成完美无暇、和平安乐之世界的思想,到现在还影响着韩国。我们看到,那些足球队员除了跆拳道以外,都跑到寺院里面去了。大家知道韩国的跆拳道吗?韩国的跆拳道,就是中国宋朝禅宗里面的武艺,韩国把它一直奉行下来了。

中国到了宋朝,佛教全部都以禅宗为重要的思想指导。《指月录》里面的元晓禅师,是韩国人。他从韩国到东北,先修的是头陀行,就是不住旅店,住在山脚荒野里,就这样要到长安求道。当时正是夏天,一天夜里他走到半路荒山野地,又热又闷,又没有月光,就在一个山坡底下打坐,突然看见前面一滩水,喝下去甘凉无比,他入定了。第二天早晨,太阳一出来,一看前面是什么水?死人骨头、臭蟑螂、癞蛤蟆一大堆。他一想,我昨天喝的是这个啊?整个吐出来了,这一吐不要紧,他悟道了!昨天我感觉它甘凉无比,喝了入定,今天看它是丑陋无比。一下悟了,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他想:我还到长安干什么?回去喽!元晓禅师是韩国禅宗的祖师爷,他也是真参实悟呀!突然起了一个大疑情就悟了。所以,禅必须在生活中、生命中去体验。

你们看看《商道》的VCD,韩国人的生活整个就是中国文化的翻版。拿衣服来说,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都有他们的国服,我们就完蛋了,我们就没有衣冠文明。衣冠是要有制度的,你学生就穿得像学生,公务员就穿得像公务员,你打工就穿得像打工的。你总不能穿着同样一件旗袍,戴同样的珍珠项链,骑个自行车,那像什么样子,不伦不类了。服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一种文化深层的东西。

从韩国、日本的情况来讲,你就知道,他们那种文化精神的活水源头来自禅。幸亏禅有这种凝聚力、这种亲和力、这种圆融力,集各派文化精华之大成,造就一个精纯的方法。这个东西也就是毛主席说的:上九天可以揽月,下五洋可以捉鳖,而且真正是与时俱进的,在每一个时代都展现自己的光荣,展现自己的智慧。

与宇宙一起生长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新塑造自己的精神。好在有韩国、日本可资借鉴,礼失求诸野。虽然他们只得到禅的皮毛,仅仅智慧的皮毛就有助于成就日、韩的精神,何况智慧的本身!这也印证了庄子的话,真人身上的尘垢秕糠就可以造就几个帝王。或者像济公一样,在身上一搓,一个伸手瞪眼泥垢丸出来了,病人一吃就好。真人身上的泥丸都可以打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何况真人的智慧!

我们缅怀先烈,是为了零修,为了正本清源。我们参话头,正是梁山泊上的杏黄旗:“替天行道”!我们从事的实验就是这样的实验。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禅本来就是源于中国的东西,本来就是智慧的东西,你为什么不高举起这面旗帜呢?为什么不好好发扬光大呢?人家韩国都是物质有待开辟,精神有待开发啊!无论是从人类的未来,还是从人类的生存环境来看,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E=MC?不是简单的公式!

禅的智慧必须用来解决人类生存的环境,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提升生命的素质,这样我们才可以有一个可持续成长的、成熟的、和谐的社会。这完全可以做到,十八世纪之前中国就可以做到,自得天机自长成的。

一朵花中见世界

我们学禅必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不只是为中国人,不只是为华夏民族,而是为整个天下,为天地宇宙立心。道乃天下之公道,这个公道不是中国的公道,是率天之下的公道。只有中华文明灿烂昌盛,人类才可以进步幸福,我们不是喊口号,我们曾经做到过的。

毛主席讲:我们过去为人类做了贡献,现在没有做到,我们应该觉得惭愧。前年,一个空军飞行员被美国佬飞机撞下来,我到美国大使馆去抗议,他们CNN采访我,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要用中文讲。他问:你要跟美国人民讲什么话?我说:理解万岁。然后我说,我们中国不称霸的,中国过去为人类做出贡献,现在为人类做出贡献,今后还要为人类做出贡献。中国人民不需要制裁,需要理解,理解万岁!的确如此,你要人家理解,可是我们自己理解自己吗?怎么个理解?无从理解。

现在整个大中小学,搞教育、搞思想的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清代中叶以前老祖宗的精微文化,通通是二道贩子,通通是白痴。你有没有自己的歌剧,有没有自己的戏剧?京剧那么了不起,现在演的都是孙猴子劈哩叭啦打,啊!中国人就是好战争。你看吗,不是《三岔口》就是《战太平》,就是刀枪劈劈啪啪,多热闹。这岂是中国文化?你到日本看看,能乐表演可以几分钟没有声音的,八国领袖来了,我也叫你听能乐,他也不能拍手也不能离席,究竟表演完了没有,你也不知道,就那么整你。而我们有什么东西?

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在扫山门外面秋天的落叶,越扫越伤心,最后他不扫了。他问师父: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呢?到头来也就像这落叶一样,这是他的感慨,他认为修行无益。师父说:你看到没有?这里面就是生命,树叶是会落下来的,可是这些落叶和着这些泥土,就有生命正在生长。第二年的春天,这些落下的叶子和泥土整个又是生机活泼的。你怎么只看到一方面呢?小和尚一下子悟了。我们全部都是只看到现象表面,还有死有生吗?求长生不老吗?根本不必求,顺其自然就不生不死。

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岁老头做不到。如果真正是时时刻刻勤拂拭,时时刻刻走程序,时时刻刻关注现在、把握当下,那就是永恒了,这一刹那就永恒了!还有别的永恒吗?有人说,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人总有一死,你计划后来干什么?干脆破罐子破摔,这是变态!禅看的是脚下,要的是当下,一朵花中见世界,一粒尘中见乾坤,那整个是生生不息、生生不已的。

竭尽机用总不是

接着给大家讲一下圆悟勤参禅的故事。

圆悟勤是彭州人,俗姓骆,儒家出身。圆悟勤小的时候,日记千言,跟钱钟书一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有一次在妙寂寺见到佛书,三复怅然,如获旧物。他这种感觉我也有过。我记得清清楚楚,那时我在初中,我们从台湾中部搬家到台北,跑到台北才见到南老师,这是我一生的关键。搬家整理书时,我突然看到一本蓝皮线装书,那是我祖母留下来的。我祖母是蒙古老太太,父亲是孝子。因为祖父去世早,祖母一个人孤苦伶仃带我父亲和我老姑他们长大,祖母的遗物就由父亲带来了。在父亲的房间里面,我一边翻一边看,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般若,只认识一个心字,那就是《心经》。我当时一看就和圆悟勤一样如获旧物呀,马上眼泪汪汪,可是我看不懂,好象是自己的东西一样。

从这里可以看出,书中的记载是对的,见佛书三复怅然,如获旧物。可是他老人家说:“予殆过去沙门也”,就出家了。后来,他得了传染病,快死了,感叹地说:“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求,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搞学问,从声色当中解决不了死亡生病的问题,现在必须真修实证了。于是就到真觉禅师那里参禅了。

他离开四川,见了五六个丛林耆宿,均指为法器,认为圆悟勤将来不得了,而晦堂甚至夸称:“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当时大家都认为他是不得了的人才,禅宗的人才。后来见到五祖,“尽其机用,祖皆不诺”。卖弄聪明、卖弄口舌、卖弄知识,古今中外全部说了,五祖还说不是!不是!少啰嗦!不是!于是他说五祖“强移换人”。圆悟勤年轻气盛,你什么了不起?你不实事求是,骂了五祖一顿就走了。临走时候五祖说:“待你着一顿热病打时,方思量我在。”

“师到金山,染伤寒困极,以平日见处试之,无得力者。追忆五祖之言,乃自誓曰:我病稍间,即归五祖。”结果他到了金山,感染伤寒,身体困乏极了,虚极了,以平日见处来抵御丝毫不见得力处,病还在病,解决不了,转变不了病。突然想到了五祖的话,哎呀!怪不得他不许我,我是口头禅,没有修行。他想到五祖的话,于是就发誓:我如果能够病好了,就到你那边去。

“病痊寻归,祖一见而喜,令即参堂,便入侍者寮”。年轻人抵抗力强,病好了,就到五祖山上去了,祖一见很高兴:这个家伙回来了。五祖当然高兴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终于回来了。让他进禅堂,并入侍者寮,叫他当侍者跟在身边。

我也是得力于当南老师的侍者,整天混在南老师身边,跟屁虫一样跟来跟去,其他同学没有我那么闲。告诉大家,我从小是爱多管闲事的,初中时候我们住在一大别墅区,一边山,一边田,一边水塘,环境非常美,生活环境像古代一样。从别墅区翻过一个山头,经过一片水塘、稻田,然后再到小镇里面。镇里有菜市场,闲暇时候我就骑自行车来到菜市场,看到老先生、老太太买菜,我就自告奋勇帮他们拿菜,自行车笼头上挂两个大菜篮子。有一次不小心,一下摔到田里,把人家的鸡蛋豆腐全部弄脏了。下一次我再要帮他们拿,他们都说:不不不!我自己来,我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