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倒不是最可怕的,华尔队伍装备的都是精良火枪,不怕小规模遭遇战。船在狭窄的水中,最怕的就是岸上的炮台,如果有炮台,被发现后,一打一个准,即使人可以跳水逃生,粮食可就全完了。
胡雪岩赌鳖子门没有炮台。
没有!这是华尔派出的探子的回报。
胡雪岩怎么能赌对呢?他从杭州出发,往西到过长沙,往东北到过上海,一路之上,他断定腐朽软弱的大清根本不会在这一带设兵。所以他赌太平军也没有兴师动众造炮台防守的必要。这个判断里面,有多少的无可奈何啊。
于是按照预定的计划,白天将船停了下来,晚上趁着夜色偷渡,鳖子门总长度不到十里,很快就能渡过去。过了鳖子门,遇上顺风,很快到了杭州。将船停在江心,遥遥就能望见杭州城。
一切都很顺利,天不亡我,太平军奈我何?胡雪岩越过了重重困难,带着一万石粮食,回到了杭州。
这绝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情!从杭州回上海,左臂受伤的他经历了千辛万苦,虚脱到不成人形,是一股信念支撑着他走到了上海;在上海筹粮、筹船、筹护卫军,他靠的是强大的财力和高明的游说本领;从上海回杭州,赌鳖子门没有炮台,他靠的是东奔西走的阅历,还有的就是老天的眷顾。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就是突破太平军对杭州的重重包围,把粮食运进城里去。
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困难!
眼睁睁地看着你,却救不了你!
胡雪岩还记得他们从杭州突围的情景,月黑风高,悄无声息的精装勇士,还是被太平军发现了,自己的肩膀受了伤。
太平军久攻不下,估计现在对杭州的围困和监督会更加变态,而胡雪岩此时还多了一万石的粮食,死塌塌不能动的粮食!
望着凤山门外一座接一座的太平军营垒,胡雪岩一筹莫展,他首次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这不是胡雪岩脑子的问题,而是一个只有圣母玛利亚才能解决的问题。
胡雪岩是人,不是神。
而城内的王有龄,等胡雪岩的粮食,望眼欲穿!
有一天,王有龄抓住一个奸细,通过拷问,得知江心停了好几十条船。王有龄知道,胡雪岩的粮食来了!他也知道,胡雪岩能运粮来杭州,已经是通天之能了,但是怎么运进来,胡雪岩帮不上什么忙了,王有龄得靠自己了!
胡雪岩的银子对谁都管用,但对李秀成和他麾下的太平军将士来说,不管用。
各为其主,无话可说。
王有龄唯一的选择,就是集合城中能跑得动的几百名将士,装备上最好的武器,杀出一条血路,将粮食运回城内。
黎明,火炮掩护,清军出城。奋不顾身敌不过肚中饥饿,拼死向前敌不过以寡敌众,跑着跑着就没有力气,怎么跟人家打?
溃败!粮食取不到了!
王有龄终于知道,杭州的气数已经将尽。
其实他早就知道杭州城是守不住的,但是,胡雪岩在江心的几十船粮食,又燃起了他内心求生的欲望。
但是,近在咫尺的粮食呀,就是得不到,最后的一线生机也断绝了。
从突如其来的希望跌落到最深的绝望。
万念俱灰!万念俱灰!
王有龄叹口气,铺开纸,写遗书。
其实遗书的内容早已经在心里拟了千百遍,这次是写下来的时候了!写到城中的惨景,写到费尽心思也无法杀出血路,王有龄的眼泪洒了下来,泪中带着斑斑血迹,落在白纸上,触目惊心!
死不瞑目!死不瞑目!
我们学历史,看历史书,看到太平军一个一个的胜仗,心里痛快之极,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胜利真是大快人心!但是,你可知道,打仗的两方都是中国人呀,都有家中的老父母,都有温柔的枕边人,都有膝下的天伦乐呀!
可恨的战争!
胡雪岩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行动,他派了一个叫秦如龙的伙计,混进杭州城,去见王有龄。当然这个时候混进杭州城,是千难万难凶险无比的。秦如龙是李长发的小舅子,在上海滩混久了,竟然也懂几句洋文,他居然装作是洋人派来的联络官,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太平军营地,神色自如地和太平军的小头目周旋一番,颇受礼遇。当晚,王有龄派兵出来运粮,两军交战,他趁乱溜出了太平军营垒,进了杭州城。
王有龄一听到胡雪岩的人来了,没有兴奋,只有感动。他知道,粮食肯定是运不进来了,但是胡雪岩为了自己的那份执著,还是让王有龄热泪盈眶。他知道胡雪岩从杭州城突围到再携粮回杭州,其中必然艰辛无比,但是胡雪岩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派人混进了杭州城来见他。
秦如龙简略地把胡雪岩的情况说了下,说胡雪岩船在江心也坚持不了多久,请王有龄快派兵运粮。
王有龄摇头叹息道:“消息我早得到了,兵也派了,只是看得见的粮食却吃不到嘴里,我王有龄死不瞑目呀!”说罢,眼泪也滚了下来!
绝望的时候,眼泪是最好的宣泄!
“你们回去吧!”王有龄心如刀割,但还是艰难地吐出了这几个字。要知道,他实在是舍不得呀。可是,杀不出一条运粮路,胡雪岩在江心也是白白受罪,而且随时有性命之忧。
王有龄现在能做的,就是将他的遗书交给秦如龙,让他转交胡雪岩。
“请转告雪岩,千万保重,不必为我担心!”可是,胡雪岩又焉能不伤心?有什么事情比知心朋友死掉还难过?
王有龄让胡雪岩再等三天,三天之后还没有动静,就不要等了。
这三天,胡雪岩都立于船头,唯一想看到的就是王有龄运粮的军队!但是,眼睛望穿了,没有任何消息。
胡雪岩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朝着杭州城拜了几拜,洒泪而去!这一天是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十日。
他这几拜,是生祭,是向活着的人行祭礼,因为活着的人必死无疑。
杭州城破,谁都有生还的希望,唯独王有龄必死无疑!
十一月二十八日,胡雪岩回到了上海。
十一月二十九日,杭州城破,王有龄殉节。
王有龄先吞金,怕不死,又服食了鸦片,片刻之后,听到城内混乱呼喊,知道太平军已近,怕生前受辱,便自挂东南枝,自缢于巡抚大堂前的桂花树下。
正如王有龄所料,太平军入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王有龄,杭州空城,坚守两个月,李秀成对王有龄很是尊敬。他见到的王有龄,是穿着清朝官袍的尸身。
英雄惜英雄!
将王有龄尸身装入上好的棺木之后,他命令王有龄的手下藩台林福祥和杭嘉湖道刘其昂将王有龄的棺木运回福建家乡。
清廷闻讯后,给他追加了“壮愍”的谥号,入祀昭忠祠,在浙江与福建建专祠。
我们把《清史稿·王有龄列传》写给大家,看看官方对王有龄的记载:
“王有龄,字雪轩,福建侯官人。道光中,捐纳浙江盐大使,改知县。历慈谿、定海、鄞、仁和,皆有声。以劳晋秩知府。咸丰五年,授杭州知府。巡抚何桂清器其幹略,迭署盐运使、按察使,擢云南粮储道,仍留浙治防。桂清总督两江,奏调赴上海议通商税则。七年,擢江苏按察使,迁布政使。有龄长于理财,桂清素信之深,一切倚畀,益得发舒,事皆专断,巡抚受成而已。”
“十年,粤匪陷杭州,将以掣动江南全,局故援兵至,贼即不战而走。桂清推功于有龄,遂擢浙江巡抚。诏趣率兵速赴,会办军务及善后事宜,而贼已回扑江南大营。和春等军溃,常州、苏州相继陷,进逼嘉兴,提督张玉良迎击,败绩,杭州戒严。有龄率闽兵屯北新关外,遣抚标兵要贼於卖鱼桥,夹击败之,贼乃却。设捐输局,奏请派在籍前左副都御史王履谦、前漕运总督邵灿督同办理。贼众十余万由徽州入浙,陷严州,合嘉兴、广德两路分扑省城,有龄偕将军瑞昌调兵迎击走之,围得解,复余杭,加头品顶戴。寻复严州。”
“十一年,复江山、常山、富阳、遂安、海宁、临安等县。贼扰太湖东山,总兵王之敬战失利。至夏,贼复陷江山、常山、长兴、金华、遂昌、松阳、处州、永康、义乌,革职留任。张玉良扼要隘为诸军应援,兵先溃,贼势益横。檄诸将往援,无应者,处州镇总兵文瑞率江西援兵三千,有龄待之素厚,乃自请行。进驻金华孝顺街,闻兰谿兵败,遽溃;退守浦江,贼蹑之,檄师往援,半途复溃:浦江、严州相继陷。总兵刘季三、副将刘芳战死于富阳。诸将见贼多走,不任战,惟要索军食。富民捐输已倦,而有司持之急。于是团练大臣王履谦劾有龄虐捐,遇事多龃龉,上疏互讦。十月,萧山、诸暨及绍兴府皆陷,饷源遂绝。时援军多不足恃,有龄复奏用李元度为按察使,募湘勇八千入浙,至龙游,阻不得前。贼酋李秀成悉众围杭州城,副将杨金榜败死,张玉良攻克罗木营贼垒,亦中飞炮死;城中夺气,且食尽,饥民死者枕藉。十二月,贼梯城入,兵溃,有龄服毒不死,缢于阁,秀成见之,为具棺殓焉。”
王有龄,配得上“忠烈”二字!
王有龄自杀的消息,很快传到胡雪岩的耳中。虽然这是个早就预料到的结果,但是胡雪岩听到这个消息,还是难以接受。
这个心情,就像中国球迷看国足打比赛,知道会输,真输了还是接受不了。
也许,这样调侃比喻不太对,因为二十年的朋友,眼睁睁地看着他没了,自己差一点就能救他,却功亏一篑!
痛定思痛,胡雪岩看着劫后余生的亲朋好友,想着已经长眠地下的王有龄,想着他尚未大展宏图的事业,他心情的复杂真是无法言喻。王有龄在的时候,同样的野心勃勃,一个在商场,一个在官场,本可以同心协力,相互支援。谁知道一场大难,如今只剩下胡雪岩自己形单影只,虽然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基础,但是失去最好的朋友还是让他觉得好像一无所有!
这一切是谁造成的,胡雪岩心中的愤怒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太平天国!他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朝廷打垮太平军,告慰王有龄的在天之灵!
机会的获取,要靠自己的能力,胡雪岩在钱庄和粮食行业的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另一个贵人的赏识。于是,胡雪岩又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事业高峰,甚至说是巅峰!
这个贵人叫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