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宽路就宽
26319500000025

第25章 用平常心,面对平凡的生活(1)

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充斥着引诱。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很容易就会被各种诱惑拉下水,从而失去自己最美好的东西。清贫,纯洁、朴素,这在许多人眼里也许有点不合时宜,但守住一颗平常心,过着平静的日子,一样可以创造丰盈的人生。

学会享受精彩的生活

任何人不管拥有物质的多少,都不能不注重生活质量,要学会享受精彩的生活。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朋友送了一件质地良好的风衣,却因为太喜爱而舍不得穿。等有一天愿意拿出来时,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由亭亭玉立而变得臃肿,那件风衣自己竟然无法再穿上了。

——朋友出差时送了一盒当地特产的糕点,舍不得吃,待下决心将它“消灭”掉时,却发现早已过了保质期。

……

同样的道理,在生命的旅程中,很多东西也是不能保存,而必须尽量享受的。不能享受人生、享受生活的人,就一定没有快乐。下面这个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前有个财主,他对自己地窖里珍藏的葡萄酒非常自豪——窖里保留着一坛只有他才知道的、某种场合才能喝的陈酒。

州府的总督登门拜访。财主提醒自己:“这坛酒不能仅仅为一个总督启封。”地区主教来看他,他自忖道:“不,不能开启那坛酒。他不懂这种酒的价值,酒香也飘不进他的鼻孔。”

王子来访,和他同进晚餐。但他想:“区区一个王子喝这种酒过分奢侈了。”甚至在他亲侄子结婚那天,他还对自己说:“不行,接待这种客人,不能拿出这坛酒。”

一年又一年,财主死了。

下葬那天,那坛陈酒和其他酒坛一起被搬了出来,左邻右舍的农民把酒统统喝光了。谁也不知道这坛陈年老酒的久远历史。

对他们来说,所有倒进酒杯里的仅是酒而已。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享受生活,没有必要像苦行僧似的,总是一味虐待自己。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比一般人更能感觉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

著名的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有次给朋友一盒上等雪茄,朋友表示要好好珍藏这一特别的礼物。“不,不要这样,你一定要享用它们,这种雪茄如人生一样,都是不能保存的,你要心量享受它们。没有爱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没有快乐。”钢琴大师对朋友说。

钢琴大师的话寓含深奥的人生哲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读懂它,记住它,运用它。

每天都是好日子

在公众场合,甚至是朋友集会上,现在大家听到最多就是这句话:“股票跌了,加上金融海啸,这日子越发难过了。”的确,经济一紧张,多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都说穷日子难过:没有钱供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没有钱去国外旅游,没有钱买私家车,没有钱买别墅;没有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贤惠的妻子,没有有权有势的老子……

但是,也有人在拥有这一切后,还是觉得日子难过,就像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商人。

一天,这位商人来到城里最具智慧的那位老人面前,说:“先生,我希望您能为我指点迷津。虽然我很富有,但这个城市的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这样好日子就来了!”智者回答他。

商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智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商人的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他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谩骂,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唉,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这样好日子就来了!”智者回答。

商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地走了。

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财富。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

于是,他再一次向那位智者讨教。

“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那就不要悲伤,这样好日子就来了!”

商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呆在智者居住的那个城市的一个角落。

有一天,商人突然悲从心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商人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和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

于是,商人又来到了智者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好日子怎样才能得到?”

智者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大阳吗?这就是好日子啊!”

原来,过上好日子是如此简单!正如著名作家池莉所言:“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好日子是皮囊,能够人为地填充灵魂。这灵魂哪里来?读书得来,智慧得来;安静中得来,爱意中得来,松弛中得来;不烦躁的时候得来,不虚荣的时候得来,不贪婪的时候得来;懂得珍惜时间的时候得来,懂得珍重他人的时候得来,懂得维护健康的时候得来。”

只要你心灵充实,每天都是好日子!

多点生活的韵味,品尝生活的甘怡

我们生存于世,首先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怎样活着。人生一般分为“生存、生活、生命”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带给我们的感觉都不尽相同。一部分人拼尽全力奔波在人生的疆场上,到头来却活得稀里糊涂,不知道自己该生活在哪一个层次,为此半生无味。

老李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他每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不停地奔波,从来没想过日子到底该怎么样过,到底该怎么样生活。老李生活中惟一的乐趣就是,空闲时到街头与摆象棋残局的一位老者对弈,尽管输多赢少,老李却仍然乐此不疲。

一天,老李又前去街头对弈,俩人边下棋边聊到了人生,聊到了如何苦中作乐。

“人生有生存、生活、生命三个层次,你觉得自己活在哪个层次较多?”老者问老李。

老李思索了好一阵,有些忧郁地说:“在家里,我就是吃、睡、看电视,好像多半处于‘生存’层次;和朋友能够多交流一些,应该‘生活’层次多一点;‘生命’层次是什么,我想不是很重要吧,再说,我也不怎么懂。”

显然,老李现在已没有心情顾及到别的东西,养家糊口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当然,他不快乐与他本末倒置的生活态度有关。

“你妻子从外面回家,一般情况下你会怎么做?”老者接着问道。

“回来了!或者不理睬,继续看自己的电视。”老李说。

“你觉得这属于哪一个层次呢?”老者继续问。

“‘生存’层次。”老李的回答很干脆。

“所以,缺少了‘生活’层次的精彩,也缺少了‘生命’层次的关怀与分离……”老者的语气有几分遗憾。

“哦,我所有的压力、烦恼也都来缘于此。”老李开始醒悟了。

“是的,如果不仅仅是为‘生存’而赚钱,还能为‘生活’而成长,为了‘生命’而乐于分享,日子就会好过多了。”老者的话意味深长。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活的现实和价值结合得恰到好处,运用有限的时间、收入和精力,营造一种舒适、有效的生活方式。

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不管你单独活在哪一个层次上,时间一长都会衍生出焦虑和压力,惟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自下而上的基础上,多点生活的韵味,多点生命的色彩,人生才能尽显其美丽,才能品尝出生活中的甘怡。

静下心来感悟生活的美

在亚里桑那沙漠过第一个夏天,布莱克斯觉得自己会被热死的,因为那里炙热的高温都快把土豆烤熟了。

现在刚到四月份,布莱克斯就开始为如何过夏天担忧,3个月的炼狱般的生活马上就要来了。

一天,当他在小镇的一个加油站给车加油时,和主人戴维森先生聊起这里可怕的夏天。

“先生,为过夏天担忧,有那个必要吗?”戴维森先生说,“对炎热的害怕,只能使夏天来得更早,结束得更晚。”

当布莱克斯付钱时,他意识到戴维森先生说得是对的。在自己的感觉里,夏天不是已经来了吗?

“这个该死的夏天,又将是5个月的热浪肆虐!”布莱克斯心里咕噜着说。

“像迎接一个惊人的喜讯那样对待酷暑的来临,”戴维森先生说着,找给布莱克斯零钱,“千万别错过夏天给我们的各种最美好的礼物……”

“该死的夏天,还能给我们带来最美好的礼物?”布莱克斯急切地问。

“难道你从不在清晨5~6点起床?你想想,六月的黎明,整个天空挂着漂亮的玫瑰红,就像少女羞红的脸;七月的夜晚,满天繁星就像深蓝色的海洋里漂浮的流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在常人无法承受的高温里跳进水里,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游泳的乐趣!”

当戴维森先生去给另一辆车加油时,站在一旁的一位年轻加油工杰夫笑着对布莱克斯说:“布莱克斯先生,今天你得到了戴维森的特别服务——他的人生哲学,这是你开汽车跑多少里路也学不到的。”

使布莱克斯惊奇的是,戴维森先生的话果然有效。他不再怕夏天了。

当高温天气真的到来时,清晨,布莱克斯在天堂般的凉爽中修剪玫瑰花;中午,他和孩子们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睡觉;晚上,他们在院子里玩游戏,做冷饮,吃冰淇淋,真是痛快极了。整个夏天,他们还欣赏了沙漠日出和日落特有的壮观景象。

几年之后,布莱克斯一家搬到北部的克莱米德,不到九月,邻居们就为过冬担忧了。当十二月的大雪真的落下来时,他们的孩子,8岁的吉米和10岁的迈克真是兴奋极了,他们忙着滚雪球,邻居们都站在一旁盯着看“这两个从没见过雪的愣头愣脑的沙漠小子”。

后来,孩子们坐着雪橇上山滑雪、去湖面滑冰,回来以后,大人、小孩都围坐在家中的壁炉旁,津津有味地吃热小甜饼。

一天下午,一位中年邻居感慨地说:“多年来,雪只是我们铲除的对象,我都忘了它真能给我们这么多欢乐呢!”

几年之后,布莱克斯一家又搬回沙漠。当布莱克斯开车到加油站时,新主人告诉他戴维森先生因年事已高把加油站卖了,在不远处又经营了一个小型加油站。

布莱克斯开车到那儿,拜访戴维森先生,并让他再给自己加油。他更瘦了,满头银发,但是他那愉快的笑容仍然那么灿烂。

布莱克斯问:“戴维森先生,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一点不担心变老,”他说着从车篷下走出来,“在这里光欣赏生活的美都欣赏不过来呢!”

戴维森先生边擦手边说:“我们有5棵果实累累的桃树,卧室窗外还有一个蜂鸟窝,想想还没有我指头大的美丽的小鸟,看上去真像一只小企鹅。”戴维森先生一边找零钱,一边说:“黄昏时,长耳大野兔奔跑跳跃;月亮升起来时,小狼在山坡上成群出现。我从来没有看到有这么多野生动物在春天活动。”

布莱克斯开车离开时,他朝布莱克斯喊道:“去观赏吧!”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它,是因为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一颗发现美的心灵。

假如我们减少功利心,多些从容心,静观人生的时候,美就会充斥我们的生活,它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与我们主观意识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是一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愉快感觉,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宣泄,精神得以满足。

静下心来去感悟生活中的美吧,这样你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

过自己的生活,别太在意别人的意见

生活中,有很多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并不是他们物质上清贫,也不是感情上遭遇了挫折,更不是事业上一事无成,而是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些人凡事以别人的行为标准来衡量,或轻信、轻听各种媒体对某一事物不负责任的宣传,结果使自己彻底失去了主张,葬送了自己的健康、快乐,甚至是生命。著名的法国小说家左拉在一篇文章中就描写了这样的一个人——克洛德。

克洛德从他懂事的年龄起,就抱定了这个主张:“我的生活计划已经定了。我只要闭上眼睛接受时代的恩赐。为了跟上文明的进步,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只消每天早晚看看报纸和广告,准确地按照这些无比崇高的导师的指点去做。这是真正聪明的办法,惟一可能得到幸福的办法。”

从这一天起,克洛德把报纸上登的和墙上贴的广告当做他的生活法典。它们变成了帮他解决一切问题万无一失的指南。凡是广告上没有大力推荐的,他都一概不买或者不做。

这个不幸的人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生活在一个真正的地狱里。

克洛德买了一块地产,土是从别处运来的,他只能在桩基上盖房子,这所房子是按照最新的建筑方法盖的,一刮风就晃悠,一下大雨就一块块往下掉。房子内部呢,壁炉里装着结构精巧的除烟器,冒出来的烟可以把人呛死;电铃不管你怎么揿,它就是不肯响;厕所是按照一个极好的式样造的,变成了一个可怕的臭屎坑;抽屉和橱门装的是特别的机件,开了关不上,关上了又开不开。尤其是那架自动钢琴,不过是一只糟透了的手风琴;还有保险箱,撬不开,烧不着,在一个冬夜里,被几个贼轻轻松松地搬走了。

不幸的克洛德,他不光是财产上受到损失,身体上也吃尽了苦头。

克洛德刚到街上,衣服就裂缝了。他是从那次清理存货举行大拍卖的公司里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