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提示: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催化剂,让弱者变成强者,让懦夫变成英雄。在现代这个残酷的竞争社会里,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世间诸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消极的心态在我们社会中蔓延,消极的心态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递,我们必须摆脱消极的心态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内因决定外因,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消除身体里的魔障,才能达到所追求的人生高度。
1.一切皆有可能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而生活中,很多人面对困难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而这些一次次的退缩,直接阻碍了我们通向成功的路,其实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挑战,那么人生中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口号,最初是李宁公司提出来的,是李宁品牌在过去的不断积累的结晶。很难想像,在看到“一切皆有可能”的广告后,会有人不为所动。因为所有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过那种似曾相识的运动片断,在短短十几秒的广告里,没有绚丽的画面,没有夸张的修饰,而是用最真实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年少时美好的回忆,传达出“一切皆有可能”的精神理念。
当今社会同质化严重,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竞争对手所替代,要想你的人生立于不败,就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勇气。
郭晖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因为一次变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发了。这个小学未毕业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学,成为了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残疾女博士。
小时候的郭晖,在河北省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她喜欢跳舞、长跑,那时,她的梦想是当一个舞蹈演员。一切的转折发生在1981年5月9日,她刚刚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练习跳远,她不小心崴了脚,母亲把她送进了医院。这一去,孩子却从此走上了一条谁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医院的误诊,导致小郭晖高位截瘫。
以臂为半径,郭晖的世界只有两平方米。她只能仰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来……然而,无腿的她开始了一场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一起上路的还有她的父母。母亲日夜操劳,端水喂饭,梳头洗脸,她生了褥疮,后背溃烂,母亲时时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褥需要天天清洗,母亲的手指竟变成了畸形,像树根一样曲折了。父亲爱好音乐,拉得一手小提琴,可现在,乐器全藏在了床下,被老鼠咬断了弦。他学会了打针,成了女儿的保健医生,每天夜里帮她按摩和屈伸双腿,一次、两次,直至2000次……固执的父亲总希望突然有一天,女儿猛地站起来,笑盈盈地说:“爸,妈,我好了,上学去了。”在母亲的搓衣声中,在父亲的按摩声中,郭晖用三年时间自学了全部初中、高中课程。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学等需要做实验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可以报名参加英语自学考试大专班,郭晖眼前一亮。大专班的教室在五楼,每次上课的时候,父母轮换着把她背上去。到教室后,她坐不稳,父母就用四个课桌把她紧紧地挤在中间。但仍是不稳,身体在课桌间直摇晃,她的双手只得抠住桌沿。为了避免上厕所,她不吃饭,不喝水。上课的时候,其他正常的学生大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只有她认认真真,字斟句酌,如春蚕食桑,全变成了腹中经纶。毕业考试的时候,全班三十多名同学,只有郭晖一次性全部过关。1996年初,郭晖参加了山东大学在邯郸开办的英语研究生班。在硕士论文答辩现场,李玉陈教授紧紧握住郭晖母亲的手,说:“感谢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这是我们10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论文答辩……”
2002年底,郭晖试探着向四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各写了一封信。一周后,只有北京大学的沈弘教授回信了。这位从剑桥大学留学归来的博导欢迎郭晖报考,并“坚持择优录取”,至于残疾情况,他只字未提。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分数出来了,郭晖考了第一名。
北大百年历史上从没招收过如此高度残疾的博士生,但国家明确规定:各大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招残疾学生。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难题,北大犹豫了。招生办的一位负责人试图劝退郭晖,却又不好明言,便与她进行了一次网上对话。
“北大博士不好毕业,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体和经济条件能承受吗?”
“北大是我儿时的向往。翻译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据我所知,桑兰也是高位截瘫,去年被北大新闻学院(本科)录取了……”
这时,沈弘教授站了出来,向学校写信:“在国外,我从没有听说过因残疾而被大学拒收的先例……”北大招生办经过多方权衡后,终于向郭晖敞开了胸怀。那一天夜里,沈弘向郭晖发出了最后一个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欢迎你来北大读书!”郭晖报到的时候,校领导指示破例为她单独分配一间宿舍,允许家人陪读。更让她感动的是,第二天,她将要经常出入的房间、楼道、厕所、教室等地方的台阶被全部铲平,代之以适合轮椅行走的平缓通道。
人生的际遇总是难以捉摸的,面对让人无奈的现状往往前进一步生命就会不同,可是,恰恰缺少的就是那前进一步的勇气,多给自己一点儿勇气,一切皆有可能。
2.培养乐观精神
悲观的消极思想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自卑感的产生,往往是不自信的表现,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绝不能成功。我们要想摆脱这种境况,就只有乐观,就需要我们培养乐观精神,培养了乐观精神就培养了成功。
悲观的消极思想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自卑感的产生,往往是不自信的表现,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绝不可能成功。我们要想摆脱这种境况,就只有乐观,就需要我们培养乐观精神,培养了乐观精神就培养了成功。
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决定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如何,所以,悲观心态或乐观心态都是我们内在的因素造成的,在生活中要求我们要心胸豁达,做真正的强者。
解放黑奴的美国前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而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尊敬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前期都是让人瞧不起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肯定会自暴自弃,但是他们没有,他们在消极的环境中培养了自己乐观的精神,用积极无畏的思想去创造自己伟大的成功。
悲观的心态泯灭希望,乐观的心态则能激发希望,并且乐观者能应付生活险境,掌握自己的命运。邓小平的心胸就很博大,在他80岁高龄时,联邦德国总理科尔问他“长寿秘诀”,邓小平开玩笑地说:“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有大个的顶着。”因此乐观的人不会对自己所处的现状绝望,他们会培养自己乐观的心态去消除悲观情绪。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视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悲观地看待自己,悲观的心态使自己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的人都拥有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能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使他们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如果这种无畏的乐观精神变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比例,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
内因决定外因,外部的环境能影响我们的心态,但是我们可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乐观心态,用乐观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对待你所遇到的各种境遇,不要有过高的奢望,乐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在我们生活中欲望太多会让我们产生处处不如意的感觉,进而产生悲观失望之感。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持悲观思想的担心留在大城市后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又不甘心毕业就回家,那样好像很失面子;但是拥有乐观精神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毕业前就有了自己人生的规划,留在大都市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转机的,会有机会的,回老家就更好了,因为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找个好工作,天天高高兴兴地上下班,虽然没有大都市那么体面,但是比上学前帮家里种地轻松多了。这就是乐观的心态,他们从不知道烦恼是什么,如果自身的环境不好,他们也不会悲观,因为他们会培养自己的乐观心态,这种能力使他们的人生旅途更顺畅,更幸福。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悲观、不要自卑,因为这些心态是不自信的表现,我们要战胜这些不好的心态,培养自己乐观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战胜自卑,勇往直前,走向成功。
3.追求梦想永不满足
“永不满足,激励斗志”是相辅相成的,交替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不满足中寻找激励,在顽强的斗志中收获满足,一步步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去追逐生活的幸福。
永不满足,是指上进心的不满足,上进心的永不满足,已经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革,这种不满足,激励了我们的斗志,让我们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向幸福,从贫穷走向富裕。
“永不满足,激励斗志”是相辅相成的,交替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不满足中激励自己的斗志,在顽强的斗志中获得自己的满足,它们缺一不可。美国有位盲人作家,原本是收入不低的技术工人,在步入中年时因患病而双目失明,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始终不满足,他认为要利用自己的余生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这种不满足的心态激发了他的斗志。于是,他想通过写作,将自己在困境中对生存的决心和勇气记录下来,提供给需要鼓舞的人们。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就经常去图书馆借书,一次他在图书馆借书时,有人问他借的是什么书,他说:“一本教人如何成为作家的书。”那人又问他如何去读,他说:“我请人念给我听。”最后那人带着嘲讽的口吻说:“你为什么不做些适合盲人做的事?”
面对别人的嘲笑,他不以为然,因为他的斗志激励着他向前、向前、向前,所以他没有让别人的耻笑影响自己的目标和决心。凭着这份永不满足的斗志,后来终于成为数十本畅销书的作者,风靡全美。
如果你是这位盲人朋友,面对面前的苦难和别人的耻笑,你能不畏艰苦,用一颗不满足的心去激发你的斗志,用你的斗志去实现你的目标吗?很多人都很难做到,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和自暴自弃成为很多人的最终结果。我们应该向这位盲人作家学习,用不满足激发自己的斗志,然后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行动起来吧,只要行动,“铁杵也能磨成针”。
永不满足含有等量的成功的种子,它能够激励你获得成功的斗志,用这种斗志帮你取得成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因为对牛顿的定律不能解答他的很多问题而感到不满足,让他产生了不断去探究自然和高等数学的斗志,后来终于提出了相对论,使他很多无法得到解答的问题得到了满足。当然,我们并非都是爱因斯坦,我们的奋斗结果不一定能改变客观世界,但它却能改变我们的主观世界,使我们能沿着我们所要走的道路前进,并且达成我们自己确定的目标。
人有两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思维能力能使我们产生不满足,能激励我们产生奋斗的斗志,而行动能力就是让我们带着满腔热血的斗志,去实现自己期待已久的目标,就能一步一步让我们实现自己,满足要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满足来产生斗志,用斗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循环的人生让我们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向幸福,从贫穷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