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26321000000031

第31章 文化篇(1)

【古代哲学家——老子】

老子著作

老子(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70年),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一说安徽涡阳)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著《老子》。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求学。孔子把老子比喻为能够“乘风云而上天”的龙,感叹自己不能了解老子。王朝内部的战乱导致了东周王朝的衰败,老子也曾蒙受迫害,并亲眼见到上层贵族为争夺权位互相残害的社会现实,这可能正是致使他怀疑以至批判曾经维系社会秩序的周礼,最终隐居。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社会生活中充满了争夺和混乱。面对这样一种纷争不已的现实,老子要求保持人们的自然道德境界,实现社会安定,维持普通人民的正常生活,反对统治者的威权扩张等,这些都体现了老子哲学合理、进步的一面。

老子写出上下两篇共5000余字的著作——《道德经》,也称《老子道德经》或《老子》。该书文字简练,内容含量很大,涉猎对宇宙、社会、人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老子》是一本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练,多排比对偶句,修辞凝练,音节铿锵,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

老子是旧贵族的代表,在社会的巨变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事物发展的矛盾性。他身居王朝,又具有多识多智的头脑,因此深刻地觉察到了这点,并且从矛盾辨证的哲学角度,从消极方面论述了奴隶制将要瓦解的事实。

老子创立了以“道”为本体的宇宙论体系,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宇宙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统一和谐的整体。老子肯定天地万物的生成化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认为“道”生成万物即万物自我化育,并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的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实体,而是宇宙世界本身,是用来概括天地万物自然生成、自我化育的宇宙存在本质的范畴。老子以“道”的“生成”功用和“无为”特性,表达了对于宇宙世界自然存在这一本质的认识。

通过论说“道”的“自然无为”,老子进一步把天地万物的生成化育归还给万物自身,肯定了万物的独立存在性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高扬了自然和谐的理性精神。这一精神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老子把个体的生命存在、与他人的交往、整个社会生活、宇宙同时加以考察,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发展。

《老子》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老子意识到事物永远在矛盾对立中运动变化着,也意识到难易、长短、大小、刚弱等相互转化的法则。他说:“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所以有了有才生无,有了无才显了有,有和无是相互产生的;因难见易,因易见难,难和易是互相造成的;长短是相互比较出来的;高低是相互靠拢对比出来的;音与声也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靠的;前与后要彼此排列起来才看得出次序。”还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并指出:一个好的军人不会耀武扬威,一个善于打仗的人不会暴躁发怒,一个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跟敌人硬拼。还要注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战略上,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他。他还举例说明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从树木强大会折断,推断出军队强大就会覆灭。这种战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他还宣扬“涤除玄览”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此,他公开主张实行愚民政策,要求做到“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从而,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老子固然看到了统治阶级利用物质文化的进步来满足自己奢侈的欲望所带来的恶果,但是老子不加区分的反对一切文化却是错误的。他既憎恨贵族阶级奢侈糜烂的生活,又同情劳动人民的艰难困苦,他认为只要回归自然,复返原始才是淳朴的社会。在他眼中,一切文化进步没有给社会带来好处,反而增添了许多灾难。

无论怎样,老子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最早诞生的有较为完整体系的哲学,其思辨深度和广度也是罕见的,所以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上的影响是深入和多方面的,魏晋玄学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以老子思想为渊源,发展了老子的宇宙论思想,提出了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哲学。老子对道教的产生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老子》还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思想,对我国医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子》书中的许多范畴和命题,后来都被引申、改铸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和基本原理。如“玄”、“妙”、“虚”等范畴和“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等命题,对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古代哲学家中,老子的确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

编者小语:

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黑格尔也曾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他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

【万人敬仰的圣人——孔子】

教育生涯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宋国发生内乱中,孔氏受到迫害。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即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精通,博学多才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师事老子、郯子、苌弘、师襄等人。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孔子并不安于现状,他伺机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三十五岁时被鲁国掌权的叔孙、季孙、孟孙三桓大夫赶走,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见到齐景王,齐景王向他询问治国的道理,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都应名副其实,各自都按其等级名分的要求行事。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只有克己复礼,才能维持统治阶级的权力。齐景公觉得很有道理,决定重用他。由于齐相国晏婴的反对,孔子几年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之分,持“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在他看来“生而知之”的是圣人,一般劳动人民是“下愚”,只有被圣人奴役的命运,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唯心的,荒谬的。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并不主张“生而知之”,而是肯定“学而知之”,强调知识来源于学习,认为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获得知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认为自己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勤奋学习得来的,不是天生的。因此,他热心教育,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活动。

他以学“礼”为主要内容,着重孝悌等道德的训导,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鄙视“学稼”、“学圃”等生产劳动。虽然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恢复和保持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也培养了不少有才干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教学态度,主张“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对于学过的东西,要“学而时习之”,经常重复学习,加深印象,才能“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知识。“学”和“思”还要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得”。反对道听途说,赞成“多闻”、“多见”,对存有疑问的地方,也不要乱解或盲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臆断、不主观、不固执,不自以为是。相传他教过的弟子有三千,著名者有七十二人。

孔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古代的诗歌、历史都曾加以整理讲习,作为教学用课本。到了晚年,孔子主要是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他收集夏、殷、周的文献资料,编订或整理出了《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这些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我国古代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史学、以及社会情况和历史事迹的记载,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并系统地表达了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政治生涯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对鲁定公说:“齐国数次侵扰我国边境地带,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应该把左右司马都带去,在军事上有所防备。”鲁定公采纳了他的主张,又派了两名大将和一些人马随他前去,正如孔子所料,在夹谷齐国利用献歌献舞的机会,混进一些携带兵器的武士,企图挟持鲁定公,使鲁定公屈从齐国。孔子发现之后,及时予以揭露;同时,齐国也发现鲁国在军事上也有所准备,没敢轻举妄动,使其阴谋未能得逞,并且在谈判中退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土地。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陈、蔡之间绝粮,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在积极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晚年生活中,体验到了以前在政治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安宁和愉快,感到“得英才而教之”的快乐。但也遇到了厄运,他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隔年,他的大弟子颜回也死了。第二年,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不幸也死于非命。这些接二连三的噩耗对孔子自然是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79年,即子路死后的第二年,七十三岁的孔子离开了人间。

他的弟子继续传播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自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圣人。

编者小语:

孔于是我国春秋末期最突出、最有成就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的儒家学派。在教育方面,他顺应“学术下庶人”的历史趋势,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的认识论。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