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26321000000046

第46章 科技篇(3)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都精确、全面的多的“浑天仪”。浑天仪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空心铜球。铜球外表刻有二十八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球体内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的外面装有几个铜圆圈,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赤道和黄道上刻有二十四节气。利用水力旋转,铜球转动一周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同。铜球外面安有一个水平的环,表示地平线。铜球由东向西运动,刻在上面的恒星东升西落的情况完全相符。这样,人们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动的情况。凡是张衡当时知道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了浑天仪上。

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共发生二十六次比较大的地震。公元119年春天的一次地震波及京师及附近四十二郡,震区大地陷落,地裂泉涌,房屋倒塌,人畜死亡无数。张衡为了掌握各地的地震动态,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探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地震仪。

这架地震仪以精铜铸成,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内部中央立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道中安有发动机关,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按八个方向布列,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铜蟾蜍蹲在地上,哪个方向要发生地震,正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铜球落入蟾蜍口中,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二月初三日,地震仪西方龙嘴里的铜球突然落了下来,可是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到有什么动静,有些学者怀疑地震仪的灵验。没过几天,陇西来人报告,那里发生了地震,使大家极为信服。

除此之外张衡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公元139年,这位年仅六十二岁的科学家,怀着晚年政治生活中不满当朝统治的悲愤,在洛阳与世长辞。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编者小语:

张衡的一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前进。知识造诣广博而精深。文学艺术上有他杰出的代表作《二京赋》;天文历算上,有他的综合研究和空前卓越的发明,对圆周率的研究,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机械制造上,有他独特技巧的指南车和计里鼓车;在学术思想上,坚持着反谶纬神学的斗争;在政治实践上,也曾有积极而进步的活动。这些丰富而珍贵的功劳业绩,在我们祖国和全世界科学史上都占着崇高的地位。

编者小语: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1955年,邮电部发行了纪念张衡的邮票。1956年,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重修了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他受到中华民族及全世界人民的怀念。

【外科祖师——华佗】

神医

华佗(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自幼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术。后来他去徐州(州治在今山东郯城西南)游学,拜名医做老师,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他样样精通,外科医术尤其高明,因而后世尊称他为外科的祖师。

华佗除了有非常高明的医术以外,还有不慕名利的可贵质量。沛国相陈王(圭)曾经推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琉也曾征聘他去做官,他都一概拒绝了。他宁愿捏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大众治病。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广陵(今江苏扬州市)、甘陵(今山东临清市)、盐渎(今江苏盐城西北)、东阳(今山东恩县西西北的东阳城)、琅讶(今山东临沂市北)一带,是华佗当时的主要行医的地方,这一带的人民没有不赞扬他的。到现在,江苏徐州还有华佗的纪念墓,沛县也还有华祖庙。

华佗最出色的是外科手术,为了施行手术的需要,他总结前人的经验,利用酒能够使人麻醉的性能,发明了“麻沸散”。病人用酒服麻沸散后,便会完全失去知觉,剖腹割背也不会感到痛苦。华佗除用手术来治外科病以外,还常用外科手术来医治内脏的疾病。华佗能把内脏的病变部分割掉,或者加以洗涤。动了手术以后,伤口用丝线缝合,敷上特别配制的药膏,据说四五天后便可以愈合,一个月左右便可以平复。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一次,有个推车的病人,曲着脚,大喊肚子痛。不久,气息微弱,喊痛的声音也渐渐小了。华佗切他的脉,按他的肚子,断定病人患的是肠痈,因病势凶险,华佗立即给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待麻醉后,又给他开了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一个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术,得到历代的推崇。

麻沸散的配制方法,早已失传,后人虽有种种推想,但都不可靠。不过,华佗在一千七百年前已经能用麻醉法来进行外科手术,则是毫无疑义的。这是他对祖国医学上的卓越的贡献。

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以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戏”如果身体感到不舒服时,作一套五禽戏,出了汗,就会感到身体清爽。他的弟子吴普坚持做“五禽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华佗被害

当时官员和朝廷太尉听到华佗名声,征召他做官,华佗都推辞不去。当时的中国大地上,群雄割据,烽烟四起,战争连年不断。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各种疾病流行,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华佗耳闻目睹了这一切,立志“以医济民”。于是,他便开始去很多地方为民治病。

曹操患有头疼病,只要遇到紧急事情时,头疼病便发作,疼得受不了。曹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把华佗请来,华佗扎了几针,头疼就止住了。曹操不肯放他离开,把他留下来做了随从医官,方便随时给他治病。华佗非常不愿意这样,华佗禀性清高,不慕功利,不愿做这种形同仆役的侍医。便借口说家中妻子有病而告假回乡。曹操为此大发雷霆,专门派人到华佗家乡去调查。他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要是“虚诈”,就逮捕治罪。

不久,华佗被抓到许昌,曹操仍旧请他治病。华佗诊断之后,说:“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还是给你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指着华佗厉声斥道:“头剖开了,人还能活吗?”他以为华佗要谋害他,就把华佗关到牢里准备杀掉。华佗在牢中整理好医著《青囊经》,将他一生的行医经验记录了下来。他拿出整理好的医术交给牢头说:“这本书可以救活人的性命,请你保存吧!”。没想到,这个牢头害怕受牵连,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用火把他烧掉了。

位谋士听说要杀华佗,于是请求曹操说:“华佗医术高明,他一死,牵涉到许多人的生命,希望丞相从宽发落。”曹操不听,说:“我不怕天下就没有像他那样的医生。”说完,就派人把这位在医学上有重大贡献的医生杀害了。华佗死后,他的几个学生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为百姓治病。

编者小语:

华佗生活的时代,正值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不求名利,不慕富贵。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

【杰出的医学理论家——张仲景】

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公元150年—公元219年),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因此有张长沙之称。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是东汉末年与华佗齐名的著名医学家。

他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还用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从多方面了解病情,然后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经,即三阳(太阳、少阳、阴阳)和三阴(太阴、少阴、厥阴)六种症候类型。凡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是三阳病;抗病力弱,病势虚衰的,是三阴病。治疗三阳病,以驱邪为主,以期迅速消除病灶。治疗三阴病,以挟正为主,以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调动人体积极因素。在具体医疗时,还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辨症的提纲,先分析病情是阳症或阴症。由阴阳辨明表里,再辨明虚实,再辨明寒热,这就是祖国诊断学上著名的“八纲”。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他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为了更好地开阔眼界,“博采众方”,和同行交流经验,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诗人。他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辨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相传张仲景五十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他还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这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

当时张仲景虽然当官,但并不热衷于官位。不久,他“见朝政日非”,叹息地对人说:“君疾可愈,国病难医。”遂挂冠遁去隐于少室山,专门总结经验,搞医学著作。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